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莊子》權威英譯者伯頓·華茲生去世

左為美國學者唐納德·基恩, 右為伯頓·華茲生

4月1日晚, 著名漢學家、日本學家、翻譯家伯頓·華茲生(Burton Watson)教授于日本千葉縣鐮穀市去世,

享年92歲。 他是向西方讀者介紹中國古典作品的重要人物, 是西方學界公認最優秀的中國與日本經典文史翻譯家之一。

華茲生譯作:《杜甫詩選》

華茲生一生譯作甚豐, 作品跨越歷史、哲學、文學等不同門類。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 他譯有《老子》《莊子》《左傳》《論語》《史記》《漢書選譯》《南華經》等大量經典文史作品,

並翻譯了寒山、杜甫、蘇軾、陸遊等人的詩歌, 在讀者中影響深遠。 美國筆會稱他是“古典東亞詩歌在我們時代的發明者。 美國文學翻譯家協會前會長約翰·巴爾科姆曾這樣評價他:“華茲生不需要任何介紹。 他是翻譯中國古典歷史、哲學與詩歌的先驅人物。 通過他的書和翻譯, 他對將中國歷史與經典文獻介紹給英語世界所做的貢獻, 可能比任何人都要多。 ”

華茲生1925年出生於紐約近郊的新羅謝爾市, 17歲時從高中退學, 加入美國海軍。 1945年9月, 二戰剛結束時, 華茲生所在的軍艦短期停駐在橫須賀海軍基地, 這促成了華茲生與日本和東亞地區的首次接觸, 也正是此時開始, 華茲生對日本和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46年, 退伍後的華茲生通過退伍軍人法案的資助進入哥倫比亞大學, 主修漢語和中國文化, 兼修日語, 師從美國漢學家傅路德和中國學者王際真。 1951年獲得碩士學位後, 華茲生曾計畫前往中國繼續學習中文與中國文化, 但因冷戰和其美國身份未能實現。 同年, 華茲生搬到日本, 成為同志社大學的英文教師, 並成為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的學生及研究助理。 1956年, 華茲生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他的博士論文主題為司馬遷及《史記》。 此時他開始著手翻譯《史記》, 在1961年推出了《史記》譯本。

1960年代, 華茲生的主要譯作集中于諸子論著, 先後完成了《墨子菁華》(1963)《孫子精要》(1963)《韓非子菁華》(1964)《莊子菁華》(1964),

並推出了一本蘇東坡的詩集選譯。

華茲生譯作:《莊子全譯》

華茲生最喜歡、最下功夫的當屬莊子的作品。 1968年, 他出版了《莊子全譯》。 在華茲生看來, 《莊子》的翻譯是最具挑戰性的, 因為莊子的思想深具獨創性, 並且常常使用充滿悖謬的表達方式。 但《莊子》的翻譯也是最令他滿足的,

因為翻譯《莊子》時, 譯者能夠以極大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去運用語言。

華茲生

除了文史作品, 華茲生還對詩歌抱有濃厚興趣, 曾譯介寒山、杜甫、蘇東坡、陸遊、白居易的大量作品, 並就漢賦、前唐詩、宋詞都出版過專門譯著。 此外, 他還譯有不少佛學著作, 其中包括《維摩詰經》《法華經》《臨濟錄》等。華茲生本人是佛教徒,曾長期每天進行冥想。

華茲生對原文理解深透,譯文準確,譯筆優美。他曾強調中國學者王際真對其翻譯理念的影響:“他(王)非常強調翻譯不僅要意義準確,而且英語的文體亦需漂亮易讀。在他的影響下,我學到了翻譯時要特別注意使用怎樣的英文。每當看到生硬的翻譯時,他的批評都毫不留情。”

美國翻譯家艾略特·溫伯格(Eliot Weiberger)認為,華茲生的翻譯體現了他的現代主義傾向,他是“第一個在作品中體現了對於美國詩歌現代主義革命的理解的學者:即完全準確、簡潔、運用日常語言”,“尤其是在大多數漢學家對於現代詩歌完全無知、甚至明顯敵視的時候”。

華茲生一生獲獎眾多:1979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翻譯中心金牌獎章,1982和1995年兩次獲筆會翻譯獎,2015年獲筆會的翻譯終生成就獎——筆會/拉爾夫·曼海姆翻譯獎章。1973年,他遷居日本,並定居下來,直至去世。

儘管一生熱愛中文和中國文化,華茲生直到1983年才第一次來到中國,進行了為期三周的中國之旅,此次旅程被他寫入了《中國紀行》一書。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用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其中包括《維摩詰經》《法華經》《臨濟錄》等。華茲生本人是佛教徒,曾長期每天進行冥想。

華茲生對原文理解深透,譯文準確,譯筆優美。他曾強調中國學者王際真對其翻譯理念的影響:“他(王)非常強調翻譯不僅要意義準確,而且英語的文體亦需漂亮易讀。在他的影響下,我學到了翻譯時要特別注意使用怎樣的英文。每當看到生硬的翻譯時,他的批評都毫不留情。”

美國翻譯家艾略特·溫伯格(Eliot Weiberger)認為,華茲生的翻譯體現了他的現代主義傾向,他是“第一個在作品中體現了對於美國詩歌現代主義革命的理解的學者:即完全準確、簡潔、運用日常語言”,“尤其是在大多數漢學家對於現代詩歌完全無知、甚至明顯敵視的時候”。

華茲生一生獲獎眾多:1979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翻譯中心金牌獎章,1982和1995年兩次獲筆會翻譯獎,2015年獲筆會的翻譯終生成就獎——筆會/拉爾夫·曼海姆翻譯獎章。1973年,他遷居日本,並定居下來,直至去世。

儘管一生熱愛中文和中國文化,華茲生直到1983年才第一次來到中國,進行了為期三周的中國之旅,此次旅程被他寫入了《中國紀行》一書。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用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