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鳳翔兩位民間藝術家當選首批“大國非遺工匠”

近日,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正式公佈首批“大國非遺工匠”認定名單, 寶雞三位民間藝人入選, 其中, 鳳翔兩位民間藝人入選, 分別是彩繪泥塑傑出代表胡深, 木版年畫藝術家邰立平。

今年十月初, 為落實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培育中國工匠的要求, 由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主辦、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承辦的首批“大國非遺工匠”認定申報工作正式啟動。 在經過了一個月的公開報名和嚴格審核,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近日正式公佈首批“大國非遺工匠”認定名單(名單可見中國工藝美術協會[2017]232號檔)。


據瞭解, 大國非遺工匠精神在道德上的要求是愛國奉獻、誠實守信、不忘初心、奮發圖強。 在技術上的要求是精益求精、持之以恆、推陳出新、續寫經典。 在職業上的要求是愛崗敬業、艱苦卓絕、自強不息、匠心築夢。

胡深是鳳翔縣城關鎮六營村人, 為鳳翔彩繪泥塑的傑出代表,

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從藝七十多年來, 對鳳翔彩繪泥塑的繼承、發展和創新作出了重要貢獻。 胡深10歲開始跟隨父親學藝, 從藝六十多年, 是被譽為“中國泥塑第一村”六營村中最有名氣的泥塑老藝人。 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05年被中國藝術研究院聘為“民間藝術創作研究員”。 老人創作的泥塑馬、泥塑羊連續兩年被選為國家生肖郵票圖案, 成為“國家名片”。 2004年, 他創作的彩繪泥塑吉祥猴作品, 又被文化部確定為中國猴年對外交流禮品。 胡深創作的彩繪泥塑在繼承、發展和創新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 屢獲各種工藝美術展覽和藝術節大獎或金獎,
受到境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胡深的泥塑手藝年輕時就小有名氣, 到老年已爐火純青, 和泥做坯是他的拿手好戲, 老伴胡鳳珍擅長繪彩, 夫唱婦隨, 一家人其樂融融。 如今, 不僅女兒、兒子都做泥塑, 還帶動村裡不少人, 把祖上這份手藝傳承下來,

發揚光大。 全國藝術院校的師生慕名來六營村采風, 海內外專家學者登門拜訪胡深, 對他的泥塑彩繪作品倍加讚賞。 他善做泥塑人物和動物, 造型生動傳神, 色彩富麗豐盈。 其中又以“坐虎”和“虎臉”最受歡迎。

邰立平是著名的木版年畫藝術家,

中國陝西鳳翔鳳怡年畫社社長。 6歲隨祖父(陝西西府名老藝人), 9歲隨父親邰怡(陝西民間美術大師)學習家傳500年的民間年畫技藝, 先後挖掘, 整理, 複製家傳及鳳翔木版年畫300餘種套, 創作新作20多種。 作為《西鳳世興畫局》第20代傳人, 先後應邀在中央工藝美院、中央美院、陝西美術家畫廊等處舉辦展覽, 並演示舉辦講座。 1994年應澳大利亞墨爾本澳華博物館之邀赴澳舉辦《中國民間年畫珍品收藏展》, 同年3月應香港中華文化交流中心之邀赴港舉辦“民間吉祥物展”, 並演示講座。 1999年隨中國藝術代表團赴法國參加 “99巴黎——中國文化周”展出、演示、講座。 大洋洲、香港和歐洲多家新聞媒體曾予特別報導和高度評價。 2005年, 應邀參加上海民族民間藝術博覽會, 並獲得特殊貢獻獎。鳳翔木版年畫在國內外展出58次,分別被國內外300多家藝術單位收藏,國內外89家刊物刊出。1996年被陝西省文化廳,文聯,民協授予“陝西民間年畫世家”稱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協授予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5年5月被中國藝術研究院聘為“民間美術創作研究員”;2006年被評為陝西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編輯的《鳳翔木版年畫選》手印線裝本一,二卷由張仃題寫書名,中央美院薄松年教授作序,於1992年,1997年出版。作品多次獲國家級金獎和省級傳統特色一等獎。論文“鳳翔民間年畫的現狀與思考”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和《中國文化畫報》、《中國收藏雜誌》等多家刊物上發表。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文化品位的提高,年畫不僅僅是作為節日或祈福的一種載體進入百姓生活中,年畫的文化韻味,也正在被許許多多的文化人所接受。邰立平通過不斷地提升鳳翔木版年畫檔次,使其逐步躋身於國內高層次的藝術品行列。

隨著中國大國崛起的步伐日益鏗鏘有力,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也逐漸擲地有聲!非遺文化也在近年來逐步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此次首批“大國非遺工匠”認定名單的公佈,正是為全國的非遺傳承人們注入了正能量!

(相關資訊和圖片綜合自網路)

並獲得特殊貢獻獎。鳳翔木版年畫在國內外展出58次,分別被國內外300多家藝術單位收藏,國內外89家刊物刊出。1996年被陝西省文化廳,文聯,民協授予“陝西民間年畫世家”稱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協授予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5年5月被中國藝術研究院聘為“民間美術創作研究員”;2006年被評為陝西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編輯的《鳳翔木版年畫選》手印線裝本一,二卷由張仃題寫書名,中央美院薄松年教授作序,於1992年,1997年出版。作品多次獲國家級金獎和省級傳統特色一等獎。論文“鳳翔民間年畫的現狀與思考”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和《中國文化畫報》、《中國收藏雜誌》等多家刊物上發表。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文化品位的提高,年畫不僅僅是作為節日或祈福的一種載體進入百姓生活中,年畫的文化韻味,也正在被許許多多的文化人所接受。邰立平通過不斷地提升鳳翔木版年畫檔次,使其逐步躋身於國內高層次的藝術品行列。

隨著中國大國崛起的步伐日益鏗鏘有力,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也逐漸擲地有聲!非遺文化也在近年來逐步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此次首批“大國非遺工匠”認定名單的公佈,正是為全國的非遺傳承人們注入了正能量!

(相關資訊和圖片綜合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