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經濟學家緣何不能預測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指的是金融資產或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 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 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 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 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有突發性和偶然性, 這是不能預測的根本原因。

同時, 強有力的政權, 不太自由的市場, 可以對金融危機進行更強力的回擊, 可以抑制或者拖延金融危機的爆發。

比如四萬億, 成功避過了危機, 但是相應的, 帶來了房價暴漲, 物價上漲、產能嚴重過剩等更深的問題。 如今則只能通過環保或相關非經濟手段去控制和減少產能, 緩慢消化幾年前的影響。

經濟學家對於經濟學原理瞭解的比較清楚, 但是經濟學家同樣會存在局限性。

資料, 最核心的資料, 準確的核心資料, 大而全面的核心資料, 這些資料的週期性波動變化, 市場需求的變化, 才是真正衡量經濟健康度的根本所在。

但是人為的統計, 會存在美化和修飾, 通過WORD文檔簡單修改數字, 做簡單的加減乘除,

是沒有任何參考價值的。 這也是經濟學家難以通過統計資料判斷經濟狀況的根本原因。

一則謠言, 如果有其合理性, 引起百姓恐慌, 加上遊資推波助瀾, 就可以造成某種物資短時間內價格暴漲。

同樣的, 同樣是謠言, 如果使得百姓大規模到銀行提現, 一樣可以使得銀行出現提現危機。

與謠言相比, 重大事件的發生, 行業的大地震, 都可能引發一場危機。

重磅資訊的不可預測, 可能會導致金融危機, 這是無法預測的。 某項重大決策的推出, 可能短時間導致一個或者數個行業的衰亡, 這是無法預測的。 人心, 無意識的從眾行為, 這是無法預測的。

這, 恐怕就是經濟學家不能預測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