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福建南平:抱團闖市場 綠色更添金

點數、包裝、發貨……開春伊始, 走進福建南平市浦城縣這家規模不大的食品廠, 吳剛的身影格外忙碌。 “浦城是全國有名的丹桂之鄉, 我們的主打產品正是用桂花製作的各種特產, 很受市場歡迎。 ”隨手拿起一盒桂花酸棗糕, 吳剛喜滋滋地介紹說。

酸甜可口的桂花酸棗糕, 為吳剛帶來致富甜頭;然而, 就在一年前, 他心頭縈繞的卻大多是焦慮與酸澀。

看准家鄉聲名在外的桂花, 吳剛早在2004年便開辦食品公司。 “我們只能一家家找經銷商談。 ”吳剛細細算了一筆賬, 一盒市場標價16元的桂花糕, 出廠價只有幾元錢,

折損、退貨的成本還要自己承擔, “辛辛苦苦一年下來, 賺的不如經銷商多。 ”

吳剛的窘迫, 亦是整個南平的困局。 作為閩江之源、福建的生態屏障, 南平素有“中國竹鄉”“南方林海”美譽, 各縣市都有拿得出手的綠色產品。 可受制於區位、品牌等因素, 農產品質優價低、有口碑無名牌成為發展瓶頸。

改變, 源自一個名為武夷生態食品行的聯盟。 2015年9月, 南平當地一家龍頭企業、福建聖農集團牽頭成立了這個旨在“抱團闖市場”的綠色產品行銷聯盟。 “武夷生態食品行目前已入駐12家企業、43個商品。 ”福建聖農集團董事長傅光明介紹說, 作為合作商之一, 加入僅一年, 吳剛廠裡的產品銷量就增加了15%。

合作商迎來發展新機, 牽頭者同樣受益。 作為我國南方規模最大的白羽肉雞生產食品加工企業,

如何由批發為主的傳統行銷模式向品牌優先的現代銷售模式轉型, 同樣是擺在聖農集團眼前的問題。 “單憑我們一家企業的產品, 很難支撐起如同武夷生態食品行這樣的終端銷售門店。 ”傅光明表示, 正是與合作商的強強聯手, 提升了品牌的競爭力, 截至2016年12月, 武夷生態食品行已開設門店230餘家、輻射130多個縣, 年營業額達1.5億元。

龍頭企業引領、產品抱團出擊, 綠色產品行銷聯盟的背後, 更是新理念與新思路下南平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嶄新路徑。

2016年9月, 南平市出臺《關於支持農產品行銷聯盟八條措施的通知》, 以“真金白銀”的扶持, 提升閩北農產品企業整體知名度和競爭力。

2017年3月19日, 南平召開綠色發展創新大會, 正式宣佈打造統一的武夷品牌。

“我們將統一運作武夷品牌, 統一品質標準, 統一檢驗檢測, 建立嚴格的准入退出機制, 打造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可追溯體系, 讓武夷品牌統領代言全市的優質農產品, 讓全市的優質農產品分享品牌的溢價增值效益。 ”南平市委主要負責同志信心滿滿地表示。 (人民日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