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甘鳳池易筋經秘法釋義(中)

 賈力法

原文 其法用意, 蓄氣周身, 處處運之。 挺直立徹頂踵無懈, 骨卷肱掌指梢, 兩足齊踵相去數寸, 立定兩手從上如按物難下狀, 凡至地, 腕轉從下如托物難上, 也過頭頂。 則兩手又如攀物難下而至肩際, 轉腕掌向外徹拳之。 則卷肱立如出, 乃卷兩肱開向後者三, 欲令氣不匿膺間也。 卻舒右肱攔之, 欲右者, 以左逮乎右, 左之之爪相向矣。 如將及之, 則左手撐而及左右手扯, 而卻右, 右射引滿右肱, 拳如初矣。 則舒左肱攔手, 撐左手扯且滿以(似)右法。 左右互者, 各三之, 則擲兩肱, 立如初。 左手下附左外踝, 踝掌競勁相切也,

則以右手推植物, 使左傾傾矣。 顧拽之使右倚肩際, 如是者三之, 則以右手左推拽之, 如右法者三。 則卷兩肱立如初。 手肱掇重者, 齊之勢極, 則扳蓋至乳旁, 而拳已握固, 腹左右間, 不附腹也。 高下視臍之輪, 則劈右拳, 振右臂旁一強物至足踵, 轉腕托上, 托盡而肱且右植, 則扳而下至右肩際拳之, 右拳據右腰眼, 左右互者, 各三之。 徐張後。 兩拳而前後變叉指上舉, 極則轉腕, 舉者掌下十指端上也, 攀者掌上十指端下也。 叉掌上拱首, 頂負筐, 腋下皆草焉。 就其勢到而左, 幾左足僕地以前勢起倒而左右互者, 各三之。 凡人倒左者, 左膝微詘也。 不詘者, 法也。 乃取鹽湯壯溫者, 濯右手背, 指濡之, 平右互者, 三之, 計揮且數十矣。 自是踵頓地數十,
已而兩足蹲立相去以尺, 乃揮右拳前擊數十, 左如之。 乃仰臥, 複拳肱如立時, 然後作振脊欲起者數十而工竣焉。 乃用勢左右必以其脊俱, 凡蓄氣必迄其工, 凡工者二三, 必微飲後及合後一時行之, 則以拳遍自捶, 勿使氣有所不悉時, 摣五指顧搗戶壁, 凡案久而作木石聲焉。 坐則屈肘, 上之屈拳, 前臥必側面, 上手拳而杵席, 坐臥各因其左右, 其拳皆握固。

詮解 賈力法的“賈”字, 應讀“gu”。 比喻還有多餘的力量可以使出的意思。 “賈力”, 在易筋經中就是積蓄元氣通達全身, 使之無處不到, 無處不充, 運行不息, 達到力勁強健, 功力深厚的方法。

習練方法:

1、兩腿並立, 挺膝聚力, 全身不能有鬆懈, 兩臂下伸, 十指伸直。 調勻呼吸後, 兩足尖外擺成八字之際, 兩足跟繼外擺呈兩足平行狀;隨吸氣的同時, 兩掌聚力翻掌成掌心向下, 有如按住兩根木樁, 運勁將之按入泥土中, 緩緩按至腳前地面, 上身下俯, 兩腿盡力挺直, 待兩掌按住地面, 用鼻將吸滿之氣緩緩呼出, 此時的兩手不能鬆勁(圖48、49)。

然後, 隨鼻均勻細長吸氣的同時,

兩手翻轉成掌心向上, 有如托住千斤重石緩緩托起至肩前時, 指掌分別外旋轉腕向上托起, 有如托起下塌之天, 直至兩臂伸盡時, 兩掌將力守住, 用鼻將吸滿之氣緩緩呼出(圖50)。

隨後, 鼻吸氣的同時, 兩掌有如吸住一鐵環將千斤重物難以拉下之意, 將兩手拉直兩肩際後。 扣指握拳轉腕向下弧形收至兩腰側;然後用鼻將吸滿之氣緩緩呼出(圖51、52)。

2、兩腿挺立動作不變, 兩手向臀後下伸至尾閭部時成十指相交叉, 手心朝上, 大拇指貼尾閭。 然後, 配合鼻吸氣的同時, 兩臂夾腋, 手向後劃動, 使背脊內收, 胸向前挺, 含頜收咽, 兩脅腋生勁, 直至氣吸滿後, 前身放鬆收手, 用鼻將其呼出。 如此動作連續做三次(圖53)。

3、兩腿展開站立比肩略寬成開襠式,

隨吸氣的同時, 兩手用勁握拳, 拳眼對大胯;然後用力緩緩屈臂抬起至胸前, 拳心對胸。 接著兩腿下蹲成馬步的同時, 左拳內旋勁翻指使拇食二指呈八字, 其餘三指屈貼於掌根節呈手心向前, 上體向左旋轉的同時, 左手朝左側前方推出, 右拳用力後拉, 兩臂之力有如拉弓的動作。 直至左臂撐直時, 右拳於右肩腋前守住, 左手內旋腕扣指握拳隨鼻呼氣向內手拉至胸前, 上體擺正呈兩拳相對抱於胸前(圖54、55、56、57、59、59)。

接著, 做右側動作, 方法要領與左手相同, 唯動作相反(圖60、61、62、63、64)。

4、接上動, 左手呈掌隨吸氣下俯身, 左手抓握左踝關節;同時, 右手伸掌向右外展臂, 立腕豎指, 至臂伸直後, 右手經胸前朝左側方推出, 至極而止(圖65、66)。

然後,右手握拳扣緊收落,繼伸指握住右腳踝關節,左手握住右腕;將氣呼出後,隨吸氣左手伸掌指向左側外展至極限,則向內經胸前朝右側方推出,至極而止。然後松體、鬆手,起立呼氣,抱拳於腰際(圖67、68、69、70、)。

上述動作左右交替各行三遍,下俯身時,兩膝始終保持挺直,在動作中全身用勁繃緊,直至行完一次動作呼氣時才全身放鬆。

5、按上式站立,兩手垂臂於體側;隨吸氣的同時,兩手握拳自兩側如提千斤重物至肩前立臂時,則兩拳臂向內下扳至兩乳前停住。用唾沫將氣吞咽人丹田後,兩拳下收抱於腰際,徐徐將氣呼出(圖71、72)。

接著,用鼻將氣吸滿,起右拳振臂發力向右腳背外側擊下;繼伸張旋腕轉掌向頭頂上方托舉至肘臂伸盡時,則扣指握拳運勁下收抱於腰際。然後行作左手,動作要領與右手相同,唯動作相反(圖73、74、75、76、77、78、79)。

6、放鬆身體,呼吸調勻後,兩拳收至丹田前呈十指交叉,隨吸氣的同時,兩掌翻起朝頭頂上方如托塌下之天,面上仰,至兩臂托盡時,雙手伸臂朝左側下俯身下撐,至上身與兩腿呈直角時,左腳朝左側一步,兩膝仍挺直,交叉的雙手按于左腳尖地面,下頦儘量下伸(圖80、81、82)。

然後起身如前之法向右側行功,動作方法要領與前相同,左右各做三遍(圖83、84、85、86)。

7、上述練習後,必須行揉膝之法,這樣才能使關節堅強,不至於留下弊病。每次行功之後,用鹽湯溫洗兩膝,用手掌揉之,拳擊之,左右膝交替行作,以四十九次為數(圖87)。

8、接著,立體提足跟作震足頓地四十九下,同時配合鼻噴氣。下震足時,足跟只能是微著地,不可將足跟與地面直接硬撞。因為足跟與後腦相貫,用力過猛可傷及腦髓(圖88、89)。

9、接著,兩足開立呈馬步,抱拳於腰際,先出右拳,繼出左拳,使兩拳輪流沖拳,共計出拳擊打一百零八拳(圖90、91、92)。

10、身體平臥於地,兩手放在腰的兩側。然後閉嘴蓄自身之氣,嘴如囊袋狀,含著氣約二分鐘後,才抬頭伸頸如同咽下一個硬物一樣把氣吞下,氣往下運行時轆轆有聲響,用意念把氣送到全身,同時,氣運行在何處,意念也至何處,約一二分鐘後,再蓄氣一口,依照上面方法吞下,像這樣吞完八十一口氣之後,氣就運行到周身,力氣就倍增,把頭和足放在地面上,身體懸在空間,像一座橋。這樣做,氣就能走到全身。大約三至四分鐘後,才起來坐著摩擦周身(圖93、94)。

11、接上式,吸氣運周身後,用拳捶打全身,每一處都要捶到(圖95、96、97、98、99、100)。

12、摣開五指如龍爪,使出手有一種彈性地以指尖戳擊牆壁或木板、或桌案面。開初以自己力量適度戳打,日久自能使壁上留下指痕,而且在每次戳擊時,牆壁會發出沉悶聲響(圖101、102)。

13、于平時坐臥之際,將兩手握拳,以拳面拄地,兩臂伸直,然後使全身懸離,或盤腿使臀部離懸(圖103)。

或者身體側臥位,以一拳拄地,另一手上伸舉,兩腿相並,使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上。左右輪換。視體力而行(圖104)。

(待續)

然後,右手握拳扣緊收落,繼伸指握住右腳踝關節,左手握住右腕;將氣呼出後,隨吸氣左手伸掌指向左側外展至極限,則向內經胸前朝右側方推出,至極而止。然後松體、鬆手,起立呼氣,抱拳於腰際(圖67、68、69、70、)。

上述動作左右交替各行三遍,下俯身時,兩膝始終保持挺直,在動作中全身用勁繃緊,直至行完一次動作呼氣時才全身放鬆。

5、按上式站立,兩手垂臂於體側;隨吸氣的同時,兩手握拳自兩側如提千斤重物至肩前立臂時,則兩拳臂向內下扳至兩乳前停住。用唾沫將氣吞咽人丹田後,兩拳下收抱於腰際,徐徐將氣呼出(圖71、72)。

接著,用鼻將氣吸滿,起右拳振臂發力向右腳背外側擊下;繼伸張旋腕轉掌向頭頂上方托舉至肘臂伸盡時,則扣指握拳運勁下收抱於腰際。然後行作左手,動作要領與右手相同,唯動作相反(圖73、74、75、76、77、78、79)。

6、放鬆身體,呼吸調勻後,兩拳收至丹田前呈十指交叉,隨吸氣的同時,兩掌翻起朝頭頂上方如托塌下之天,面上仰,至兩臂托盡時,雙手伸臂朝左側下俯身下撐,至上身與兩腿呈直角時,左腳朝左側一步,兩膝仍挺直,交叉的雙手按于左腳尖地面,下頦儘量下伸(圖80、81、82)。

然後起身如前之法向右側行功,動作方法要領與前相同,左右各做三遍(圖83、84、85、86)。

7、上述練習後,必須行揉膝之法,這樣才能使關節堅強,不至於留下弊病。每次行功之後,用鹽湯溫洗兩膝,用手掌揉之,拳擊之,左右膝交替行作,以四十九次為數(圖87)。

8、接著,立體提足跟作震足頓地四十九下,同時配合鼻噴氣。下震足時,足跟只能是微著地,不可將足跟與地面直接硬撞。因為足跟與後腦相貫,用力過猛可傷及腦髓(圖88、89)。

9、接著,兩足開立呈馬步,抱拳於腰際,先出右拳,繼出左拳,使兩拳輪流沖拳,共計出拳擊打一百零八拳(圖90、91、92)。

10、身體平臥於地,兩手放在腰的兩側。然後閉嘴蓄自身之氣,嘴如囊袋狀,含著氣約二分鐘後,才抬頭伸頸如同咽下一個硬物一樣把氣吞下,氣往下運行時轆轆有聲響,用意念把氣送到全身,同時,氣運行在何處,意念也至何處,約一二分鐘後,再蓄氣一口,依照上面方法吞下,像這樣吞完八十一口氣之後,氣就運行到周身,力氣就倍增,把頭和足放在地面上,身體懸在空間,像一座橋。這樣做,氣就能走到全身。大約三至四分鐘後,才起來坐著摩擦周身(圖93、94)。

11、接上式,吸氣運周身後,用拳捶打全身,每一處都要捶到(圖95、96、97、98、99、100)。

12、摣開五指如龍爪,使出手有一種彈性地以指尖戳擊牆壁或木板、或桌案面。開初以自己力量適度戳打,日久自能使壁上留下指痕,而且在每次戳擊時,牆壁會發出沉悶聲響(圖101、102)。

13、于平時坐臥之際,將兩手握拳,以拳面拄地,兩臂伸直,然後使全身懸離,或盤腿使臀部離懸(圖103)。

或者身體側臥位,以一拳拄地,另一手上伸舉,兩腿相並,使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上。左右輪換。視體力而行(圖104)。

(待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