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非金融專業,想跨行進金融圈究竟該怎麼走?

畢業之後的大家, 可能真的大部分最後都是跨行從事與自己專業毫不相關的工作。 在目前發展快速的社會, 我相信和我有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其實大部分人還是按照原來的軌道前行, 但也會有一部分人不甘命運的安排, 想要放手一搏。

身為正在實踐從生物大坑轉金融的人, 自覺還是有一些發言權的。

誰再和我講“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 我就要打人了, 不讀到博士根本就找不到好工作。 本科那幾年光養細菌、過柱子了, 畢業找工作眼前一片漆黑。 看了看金融的起薪和每年薪資上調幅度,

咬咬牙還是決定轉行了。

接下來是我的個人經驗與感受, 本身並不是行業大牛, 視角有限, 說話必有有失偏頗的地方, 歡迎指正。

金融行業轉行難度

金融天生自帶逼格, 但業裡不是金融出身的人實在太多太多, 學歷也不是一水的清北複交常春藤。

行業本身人數龐大, 光靠名校頂尖的那點精英, 根本填不滿。 之前做實習的時候, 發現部門裡同事來自各行各業。

金融業本身有多大, 普通人常聽說的各種基金公司、財富管理公司、投資公司都算作金融機構。 外加上銀行、保險、私募, 能求到個非行政類的崗位大概都能算作轉行金融了吧。 特別是“天下銷售一般缺”, 底層理財顧問、sales常年大把大把招人。

金融有光環, 進去之後發現也是有層級存在。

高的投行基本只要“理工科本科+金融/MBA碩士”, 必須名校出身, 香港那邊實習生一個月40k。

低的像風控專員, 毫無技術含量, 每天為了審核客戶信貸資格確認資料, 一個月4k, 你幹不幹, 幹了就是我大金融的人了。

所以說轉金融並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樣:鯉魚躍龍門,

跳過某個坎就算黃袍加身。 好的崗位擠破頭也進不去, 低的大專生也招進來。

問題來了:如何進入大公司好部門?

這裡就先講講名聲最響亮的投資銀行, 介紹幾條可行的路:

1)研究生金融碩士學位

像我曾經待過的投行研究部, 有許多人是清北複交level的理工本科, 跑到美國讀名校金融系, 或者堅守本專業但是自己修了很多金融的課, 同時再搭上金融方面的實習。

本科理工科轉金融會學金融工程, 比較適合做quant(計量金融)就是礦工, 用數學, 統計, 電腦手段服務金融產品, 比如進行估值, 定價, 策略研究或者trade。 但是現在這方面的就業機會不太多了。

我之前去高頓上課聽說了某大神, 本科學物理研究生芝加哥大學數學金融畢業,

一心想做quant, 但是找了半年多工作還沒找到。 招聘職位相對于其他金融職位太少了, 而且要的都是真正的技術大牛。

2)名校本科搭配CFA/FRM證書

來不及去美國讀個高逼格的金融碩士, 可以用高逼格的金融證書替換下。

金融證書認可度最高的就是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和金融風險管理師FRM, 沒聽說請自己查查。 能系統地讀個碩士學位學一遍金融當然好, 沒這個機會用證書補下課也好。

聽boss吐槽過, 問應聘小朋友轉行金融原因。 估計是“錢多”不好意思說出口, 於是顧左右而言他說些“享受挑戰”之類的, 結果隨便問問連CAPM都不知道, 不曉得他的喜歡到底是怎樣的喜歡。

但凡考過CFA一級或者FRM Part1, 就不會出現上面這種尷尬的情況。

跨行就該加倍努力, 沒金融碩士就該考個金融證書, 證明你有在金融業做下去的基本能力, 這已經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了。

3. 工作後轉行業研究或者風險管理

這個稍微解釋下:行業研究部門裡某人本身的專業背景會對工作很有幫助。 比如研究高新技術產業, 如果之前在行業裡浸淫多年再轉金融, 也許會比純金融背景的人做得順手。

風險管理也是這樣。 舉個例子:某證券公司的首席風險官之前學的是化學工程, 後來做了施樂的產品研發部技術專家, 然後直接轉了對高科技公司的風險投資和管理, 就是因為本身對行業門清。

不過後來他也考了CFA和FRM雙證, 畢竟還是要做金融人, 專門補下課以後才好往上走。

4. 銷售

銷售直接面向投資者,能拿提成拿業績,工資更可喜,我現在就是在往這條路走。不過投行的銷售也是需要過硬的金融素質,要時刻瞭解經濟發展行情,不是只掌握話術、有銷售技巧就行。

我上面說的都是轉投投行,除此外還有商業銀行、證券、保險、互金等等,這些我本人涉獵不多也就不多說了,多說多錯。

最後在大家做決定是否轉行之前,因為小編希望大家不是一時衝動之舉,而是冷靜思考後的結果。其實我想說不管哪種選擇,都沒有錯,因為大家做決定的標準不一樣,今天我只想對有辭職或者想轉行的人提攻幾個建議,以下三點是我對自己經歷的一方面的總結,我覺得非常有借鑒意義,供大家參考。

1、首先是決心,而不是衝動

你一定聽說過一句話“跳槽窮半年,轉行窮三年”,說實話,之前我一直不太信服這句話,現在我的經歷告訴我,這句話說得一點都不假,至少對於絕大部分人是這樣的。

很多雞湯確實能給我們為了命運再搏一次的勇氣,但我們在之前一定要想好,辭職轉行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對行業不喜歡,還僅僅是因為個人情緒而導致到的負面影響。衝動做決定看上去很瀟灑,實際上那是傻。

所以一定要找到最根本的原因,轉行是否是唯一的解決的辦法。一旦找到原因,那就要給我自己破釜沉舟的決心,切記猶猶豫豫朝三暮四。晚上睡覺前還信心滿滿,早上醒了就又開始懷疑自己。這樣不會有好的結果。

2、其次,對目標行業的瞭解

既然想轉行,那就一定要對目標行業有一個瞭解。如果只是覺得不喜歡現在的行業,純憑著感性認識就想去轉行,我勸你還是再緩一緩。

現在很多人都覺得互聯網、金融和新媒體等方面的行業比較火熱,就自己也想去試一試。但其實每個行業都會有它的問題,只是我們對於自己從事的行業最瞭解,它的最壞的那一部分我們看的最清楚,我們經常只看到其他行業好的那一面,但這不代表其他行業沒有問題。

所以我建議轉行前,先對自己想要的從事的行業有一個比較深的瞭解,最好是從事一些相關的詳細調查或者嘗試一些兼職。

其實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有各種管道能讓你對目標行業進行深入瞭解,兼職網站啊,在行約見行業大牛,都是不錯的方法。

3、最後,資金

剛才也說了,轉行窮三年。畢竟是從新開始,作為新人的薪資也是從最低開始,至少有一年時間你的收入會比之前大幅下降。萬一你儘快不能找到適合的行業,經常換行業換工作,那你真的要在辭職之前準備足夠的資金。家有餘糧,心裡不慌嘛!

我個人覺得至少要在沒有任何收入的前提下夠自己一年的花費。因為只要找到工作,至少可以緩解一部分資金壓力,能準備三年的最好,但那肯定是一大筆錢。

所以先把自己每個月必須的花銷計算一下,再留出每個月兩三千的機動資金。

如果做到前兩點,相信資金方面的壓力只是短時間的。只要在一個行業深耕兩年,基本可以拿到一個不錯的薪水了。

此文為看點(中公小達人)原創內容,特此聲明!

銷售直接面向投資者,能拿提成拿業績,工資更可喜,我現在就是在往這條路走。不過投行的銷售也是需要過硬的金融素質,要時刻瞭解經濟發展行情,不是只掌握話術、有銷售技巧就行。

我上面說的都是轉投投行,除此外還有商業銀行、證券、保險、互金等等,這些我本人涉獵不多也就不多說了,多說多錯。

最後在大家做決定是否轉行之前,因為小編希望大家不是一時衝動之舉,而是冷靜思考後的結果。其實我想說不管哪種選擇,都沒有錯,因為大家做決定的標準不一樣,今天我只想對有辭職或者想轉行的人提攻幾個建議,以下三點是我對自己經歷的一方面的總結,我覺得非常有借鑒意義,供大家參考。

1、首先是決心,而不是衝動

你一定聽說過一句話“跳槽窮半年,轉行窮三年”,說實話,之前我一直不太信服這句話,現在我的經歷告訴我,這句話說得一點都不假,至少對於絕大部分人是這樣的。

很多雞湯確實能給我們為了命運再搏一次的勇氣,但我們在之前一定要想好,辭職轉行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對行業不喜歡,還僅僅是因為個人情緒而導致到的負面影響。衝動做決定看上去很瀟灑,實際上那是傻。

所以一定要找到最根本的原因,轉行是否是唯一的解決的辦法。一旦找到原因,那就要給我自己破釜沉舟的決心,切記猶猶豫豫朝三暮四。晚上睡覺前還信心滿滿,早上醒了就又開始懷疑自己。這樣不會有好的結果。

2、其次,對目標行業的瞭解

既然想轉行,那就一定要對目標行業有一個瞭解。如果只是覺得不喜歡現在的行業,純憑著感性認識就想去轉行,我勸你還是再緩一緩。

現在很多人都覺得互聯網、金融和新媒體等方面的行業比較火熱,就自己也想去試一試。但其實每個行業都會有它的問題,只是我們對於自己從事的行業最瞭解,它的最壞的那一部分我們看的最清楚,我們經常只看到其他行業好的那一面,但這不代表其他行業沒有問題。

所以我建議轉行前,先對自己想要的從事的行業有一個比較深的瞭解,最好是從事一些相關的詳細調查或者嘗試一些兼職。

其實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有各種管道能讓你對目標行業進行深入瞭解,兼職網站啊,在行約見行業大牛,都是不錯的方法。

3、最後,資金

剛才也說了,轉行窮三年。畢竟是從新開始,作為新人的薪資也是從最低開始,至少有一年時間你的收入會比之前大幅下降。萬一你儘快不能找到適合的行業,經常換行業換工作,那你真的要在辭職之前準備足夠的資金。家有餘糧,心裡不慌嘛!

我個人覺得至少要在沒有任何收入的前提下夠自己一年的花費。因為只要找到工作,至少可以緩解一部分資金壓力,能準備三年的最好,但那肯定是一大筆錢。

所以先把自己每個月必須的花銷計算一下,再留出每個月兩三千的機動資金。

如果做到前兩點,相信資金方面的壓力只是短時間的。只要在一個行業深耕兩年,基本可以拿到一個不錯的薪水了。

此文為看點(中公小達人)原創內容,特此聲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