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代赭石可用以治喘

喘證之作, 病位在肺, 其本在腎, 又與風、寒、熱、痰諸邪有關。 歷代醫家治療喘證, 多以宣肺、肅肺、化痰、納氣為基本大法, 有表證者解表以宣肺定喘, 有熱者清肺熱以定喘, 有寒者溫肺散寒以定喘, 有痰者化痰以定喘, 虛喘者納氣以平喘, 這是治之常法。

然治喘之藥, 很少有用代赭石者, 近代名家張錫純獨闢蹊徑, 臨床用代赭石以治喘, 並獲佳效, 揆之臨床, 頗有靈驗, 茲舉病案以驗證之。

張錫純於《醫學衷中參西錄》治喘息方參赭鎮氣湯條下記錄:治一婦人, 年三十余, 勞心之後兼以傷心, 忽喘逆大作, 迫促異常, 其翁知醫,以補斂元氣之藥治之, 覺胸中窒礙不能容受。 他醫以為外感, 投以小青龍湯, 喘益甚。 延愚診視, 其脈浮而微數, 按之即無, 知為陰陽兩虛之證。 蓋陽虛則元氣不能自攝, 陰虛而肝腎又不能納氣, 故作喘也。 為制此湯, 病人服藥後, 未及覆杯曰: 吾有命矣。

詢之, 曰從前呼吸惟在喉間, 幾欲脫去, 今則轉落丹田矣。 果一劑病癒強半, 又服數劑全愈。

參赭鎮氣湯方藥組成為:野台參12g ,生赭石20g, 生芡實16g,生山藥16g , 山萸肉20g, 生龍骨20g, 生牡礪20g, 生杭芍12g,蘇子6g。 治陰陽兩虛, 喘逆迫促, 有將脫之勢, 亦治腎虛不攝, 沖氣上幹, 致胃氣不降作滿悶。

筆者用參赭鎮氣湯亦治療1例喘息重症,療效頗佳, 報告如下:患者廖某, 男,46歲, 既往患肺結核, 致使右肺纖維化, 左肺結核鈣化, 心臟及食管、氣管均右移。 此次緣由長途旅行勞累太過, 致使喘息發作, 曾住某醫院治療, 診斷為支氣管哮喘, 先後服用化痰定喘、補肺定喘、補腎納氣定喘等藥罔效。 患者動則喘息抬肩,不能獨自行走, 夜眠不得平臥, 晝夜坐於床上,身體極度消瘦, 延餘診治。

診時患者步行10余步即感氣不接續,面色萎黃, 舌苔薄質淡, 兩脈細數而微, 診為肺腎氣虛, 腎不納氣, 元氣欲脫。 仿張氏參赭鎮氣湯方, 藥用老山參10g、代赭石20g、山萸肉10g、生龍牡各20g、生芡實10g、蛤蚧1對、沉香1g、川貝母10g,3劑後患者喘息大減, 可平坐吃飯1h未見疲倦, 先後以此方調理半月餘, 生活可自理, 又治療月餘而穩定。

代赭石治喘,系張錫純個人經驗, 其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認為“ 生赭石壓力最勝, 能鎮胃氣、沖氣上逆, 開胸膈, 墜痰涎, 止嘔吐, 通燥結, 用之得當, 誠有捷效, 虛者可與人參同用”;“ 人參可以救氣分之脫, 至氣欲上脫者, 但用人參轉有助氣上升之弊, 必與赭石並用, 方能引氣歸原,更能引人參補益之力下行, 直至湧泉” 。 可見張氏人參與赭石相伍, 治療腎不納氣之虛喘, 確有獨到見解。

更用山萸肉之“ 大能收斂元氣”,龍骨“ 收斂元氣” , 牡蠣“ 固精氣” , 共合以成納氣歸腎之劑, 雖參赭鎮氣湯中僅有1味蘇子有降氣平喘之功, 然其治療喘息屬腎不納氣者,確有意想不到之效果。 仲景創旋覆代赭石湯以治療“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 心下痞硬, 噫氣不除者” , 故後人用代赭石於臨床, 多僅從降胃氣之功效著眼, 很少用治喘, 即使注重其重鎮功效, 也僅僅局限于潛陽鎮逆, 而與人參相伍, 納氣歸原以療虛喘, 實為張錫純之臨床心得, 揆之臨床, 誠有實效。 一得之見, 介紹給同道, 以開拓臨床治療的思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