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歌手》張碧晨突圍 “張式”唱腔成“爆款”

每個歌手成長的路上, 都需要有幾個里程碑式的事件標記自己, 讓人銘記。 對張碧晨來說, 在《歌手》舞臺上的成功突圍, 就可以視作她音樂版圖上攻城掠地“再下一城”的最新注腳。

這位非典型“爆款”歌手張碧晨, 與她《涼涼》等“爆款”歌曲不同, 一直在低調、踏實的歌路上穩紮穩打。 此次突圍, 亦給樂壇新生代歌手作出示範。

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說, 《歌手》都是華語流行音樂圈專業度、競技感和關注度都頗為一流的舞臺。 能站上這個舞臺, 本身就是對張碧晨音樂品質和體量的肯定, 而能在這個舞臺上成功突圍, 更證明她歌手素質的過硬。 別忘了, 張碧晨真正踏上華語歌壇的道路, 也不過兩年多。

兩年前的《中國好聲音》讓冠軍張碧晨“一夜成名”, 但這兩年多中, 她卻走了一條非典型“爆款”之路。 大多數選秀歌手在曇花一現後迅速消失, 張碧晨卻時常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且她每次“現身”都有新作品相伴:從影視劇插曲到音樂節目, 從新專輯到演唱會, 張碧晨竟交出了近20首單曲, 1張完整個人專輯, 1場個人演唱會。 不過回想一下, 似乎找不出她有任何一次緋聞、花邊和炒作。 張碧晨給人的印象始終是足夠踏實且勤奮。

總體來看, 歌壇仍是一個投入與產出正相關的行業。 張碧晨的潛心投入, 讓她的作品更為人所動, 讓她用音樂說話的能力不斷提升。 比如唱影視劇歌曲, 其實亦需要歌手具備一定的“演技”來詮釋歌曲, 《下一秒》《為什麼我好想告訴他我是誰》《年輪》《涼涼》, 這些主題歌橫跨現代和古典, 張碧晨都能夠找到保留自我特色、但又足夠符合主題風格的演繹方式, 一步步積累和練習自己音樂表達的能力。

歌手在進步, 聽眾亦認可, 這些作品在各大播放平臺上的成績都挺亮眼。

一次次“練兵”, 到了《歌手》舞臺, 張碧晨將不斷積累的技能爆發。 突圍賽上一首陳奕迅的《你給我聽好》, 成為張碧晨再次用音樂說話的進擊體現。 即便這首作品的歌名和主題思想其實並不一致, 但外界還是能解讀得到張碧晨選擇這首歌的用意所在:既然是比賽, 既然必須有競爭, 那你們就給我聽好。

張碧晨未對原曲做大刀闊斧的改編, 畢竟這首歌極其符合“張式”聲線和唱腔的舒適發揮區間, 完全能體現出她獨特的咬字、鼻音和氣聲共鳴。 最大的不同是在節奏上, 張碧晨做了更適合比賽化的調整。 如第二、三、四遍副歌中斬釘截鐵的停頓感,

給原本平緩的曲式帶來了更多起伏感, 讓觀眾很容易感受到歌手在把握這首歌的情緒漸進;如倒數第二遍副歌“渺小的控訴就是你想要的生活情調”中, 在“調”字上飆的高音拉長到9秒, 可謂是在競技場上祭出了殺手鐧, 既符合觀眾對技巧高音的渴求口味, 也能讓觀眾真切“聽好”。

平時練兵千日, 戰場一鳴驚人。 從第一個“新進歌手”到本季第一個“赤足歌手”, 張碧晨此次在《歌手》上卯足了勁兒, 不管是唱功還是造型, 都將平日功底一股腦奉送出來, 讓人看到她的積累與進步。 在這個充斥“花拳繡腿”的當下歌壇, 張碧晨這樣“爆款”的努力存在, 堪稱新生代女歌手的典範, 也無疑是樂壇中越多越好的正能量。 (文/梁曉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