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你和有錢人中間隔的海 就是這15個經典理財理念

關於理財, 有經驗的和毫無經驗的人讀起來, 大約是不一樣的吧。 無論如何, 這些話裡蘊涵的財商, 值得大家認真體會, 包括老手在內。

理念1:成為“有錢人”, 第一步就得先“有錢”

錢是永遠不知道疲倦的, 關鍵在於你是否能駕馭它。 很多人都知道“以錢滾錢, 利上加利”, 卻沒有多少人能體會它的威力。

先別以為“錢生錢”需要高超的投資技巧和眼光, 更別以為所有有錢人都很會這一套, 因為就算最不會理財的富翁, 財富累計的速度也遠遠超過窮人的想像。

理念2:收入與支出, 高收入不一定成富翁, 真富翁卻會低支出

美國研究者史坦萊Thomas Stanley和丹寇William Dank曾經針對美國身價超過百萬美元的富翁, 完成一項有趣的調查。 他們發現:“高收入”的人不必然會成為富翁, 真正的富翁通常是那些“低支出”的人。

任何人違背這條鐵律,就算收入再高, 財富再傲人, 也遲早摔出富人的國界,

一旦順應了這條鐵律, 散盡家財的富人也可東山再起。

理念3 負債有益

釋放一部分現金, 利用投資的回報率抵消負債的利息。 沒有負債麼?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 反而證明你對你的生活是不負責任的。 為什麼不想想, 負債和投資其實是夥伴呢?

做投資決策時, 要意識到, 當投資收益率高於貸款利息率時, 負債是利用別人的錢賺錢。

理念4 不要讓你和你的錢之間隔著別人

基金顧問或者保險業務員, 他們也在你身上榨取了不少的“過路費”, 如果你有足夠的智慧去應付這些問題, 完全可以想些法子繞過他們你和你自己的錢有多遠的距離, 很多人都會反問:難道不是步行去ATM的腳程嗎?

當然!但短短這條路上也有不少人要收過路費,

他們可能是你最信賴的理財顧問們。 收費標準各有不同, 唯一相同的是, 他們都站在你和你的錢之間。

理念5 長期投資的低風險性是個謊言

通過長期持有, 你的收益多半不會波動太大, 問題的關鍵在於, 並非所有的投資都適合長期。

理念6 多數投資者都無法跑贏大盤

滬深股市2000年全年上漲51.75%, 統計表明二虧二平六盈, 也就是說40%是虧損的(因為投資有機會成本, 你存錢該有利息啊)60%盈利的投資者中又有多少超越了指數的上漲幅度不會超過12%。

理念7 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雞蛋和幾個籃子, 都談不上問題的關鍵。 這個寓言只是告訴你:如果你只是希望冒最小的險拿到最大的收益, 那麼, 多放幾個籃子吧——這種方法適合穩健的你!但如果你對這個大機會絕對自信,

並致力於大撈一筆, 那碎雞蛋也不會讓你難受。

理念8 賺大錢的唯一途徑就是少冒險

常識教我們:一份風險一份回報。 利潤和損失是相關的, 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要想得到賺1000元的機會, 你就必須承受失去1000元的風險。

理念9 家人也許是你最大的財務負擔

以20年為期, 麥當勞這個項目可以在5年就收回成本, 而撫養孩子則更像是公益之舉。 當然這個說法未免冷血, 大多數讀者會反駁:小孩是一個家庭最甜蜜的負擔。

理念10 信用操縱你的現金流

在美國, 通過買房子就能證明:一個好的信用, 至少值2萬美元信用其實是一筆看的見、算得出的現金。

在東方思想中, 信用更多地加入了社會學概念,

表示道德。 松下幸之助說:“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 也是無形的財富”。

理念11 只按自己的方式做投資

按自己的方式投資的好處就是, 你不必承擔別人的不確定性風險, 也不用為不多的盈利支付不值那麼多錢的諮詢費用。 你的分析師如果確信無疑的話, 他會自己操作去賺那筆錢, 而不是建議你買入。

理念12 如果你是個有責任的人, 請買保險

在中國, 怎麼樣才是有責任的人?大多數人的回答可能是:將全部工資交給老婆打理, 晚上十點之前回家, 週末與家人共度, 抑或更大多數的答案將責任感與“對付誘惑”綁定在一處, 但鮮有人意識到:所有有責任的人必須買份合適的保險。

理念13 看收入, 別看“領子”

受到威脅最大的職位, 現在已不再像繼十年前那樣是在工廠上班的只有高中教育程度的藍領工人,而轉向了那些受過大學教育的案頭工作人員。

理念14 通脹、稅收和成本是投資者的三大敵人

實際上,如果將通脹、稅收和各種成本因素都考慮進來,你會發現自己有些投資組合根本就不賺錢。

理念15 理財儘早開始

年輕人的眼裡,養老似乎是遙遠的事。但年輕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未來的養老金收入將遠不能滿足我們的生活所需。退休後如果要維持目前的生活水準,在基本的社會保障之外,還需要自己籌備一大筆資金,而這需要我們從年輕時就要儘早開始進行個人的財務規劃。

現在已不再像繼十年前那樣是在工廠上班的只有高中教育程度的藍領工人,而轉向了那些受過大學教育的案頭工作人員。

理念14 通脹、稅收和成本是投資者的三大敵人

實際上,如果將通脹、稅收和各種成本因素都考慮進來,你會發現自己有些投資組合根本就不賺錢。

理念15 理財儘早開始

年輕人的眼裡,養老似乎是遙遠的事。但年輕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未來的養老金收入將遠不能滿足我們的生活所需。退休後如果要維持目前的生活水準,在基本的社會保障之外,還需要自己籌備一大筆資金,而這需要我們從年輕時就要儘早開始進行個人的財務規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