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創新工廠郎春暉:中國教育市場的大餅到底應該如何分而食之?

矽谷、以色列等國家技術投資風向是什麼?世界風險投資未來的投資走勢?全球視野下中國的創投機會在哪?產業創新下有哪些投資策略?創業服務的精髓之道是什麼?由光谷創業咖啡、F50、中國青年天使會, 歐美同學會海歸創投聯盟聯合主辦的GAIS2017全球天使投資人峰會在11月17-18日在武漢光穀舉行。

會上, 創新工廠合夥人郎春暉分享了教育市場的投資機會。

以下演講實錄, 投資界進行了編輯整理:

為什麼我選教育這個議題呢?這是中美投資高峰論壇, 我在創新工廠負責消費互聯網投資, 下面有四條線, 教育、醫療、金融、消費升級。 唯一教育這條線真正做到了中美跨界投資, 創新工廠投了40家教育公司, 27家在中國, 13家在美國。

我先講中國教育的幾點焦慮。

任何事情離不開政府的支援和政策導向, 中國正在經歷教育產業的政策紅利, 在9年義務制教育裡, 現在國家開始嚴格地執行就近入學政策,

到2017年在19個副省級城市100%的小學要求必須就近入學, 95%的中學要求必須就近入學, 唯一的口子是特長生, 只有5%的特長生可以例外, 所以大家都在擠特長生教育, 所以就出現了大量的培訓機構。

另外還有一個最高的指揮棒, 高考指揮棒, 中國高考改革2014年在江蘇和上海測試, 今年畢業, 3+3考試, 加上英語口語和聽力, 今年第一批城市以後, 第二批6個城市開始測試, 測試完了以後2020年, 3年以後全國開始高考教育改革。 就是要加強口語和聽力, 所以發現英語培訓變成一個巨大的市場, 為什麼呢?因為高考是指揮棒。

關於教育的紅利。 以前讀完初中讀高中, 讀完高中考大學, 整個畢業生的結構是有問題的,

畢業之後發現沒有一技之長找工作找不到, 不符合工作單位用工的要求, 我們現在全面轉型職業化教育, 2020年要求有一半以上的高等教育轉向職業。

我們還在說教育企業的趕超紅利, 我們是後發制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學過“排隊理論”, 你去一家銀行辦業務, 這家銀行有3個視窗打開, 現在第4個視窗打開, 誰最有動力去排第4個視窗, 一定是排在最後一個人, 中國也是這樣。 這是中國教育投資分佈圖, 教育占GDP的總值最高的是英國, 7%, 平均中位數是5%, 中國是2%, 這幾年我們漲得很快, 去年教育投資3.6萬億, 已經達到了5.1%, 意味著已經達到了中位線, 我們非常自豪, 但是下一張圖會發現差距很大, 這是平均數值, 平均在每個學生頭上均額最高的盧森堡,

你會發現家長開始拿出大量的錢在補貼教育。

資本紅利。 在過去幾年會發現資料變得很快, 2015年產生了一個高潮。 2015年開始中國在教育領域的投資超過了美國, 2015年中國在教育領域投資是127億, 美國是97億。 中國不光在總量上超過了美國, 單個專案的平均額度中國是美國的1.3倍, 超出了30%。 後面為什麼出現一個高點, 是因為新三板出臺。 之前做教育的在A股沒有辦法上市, 三板要求沒有那麼苛刻, 所以走向三板, 由於民促法出臺中國有大量的教育公司在中國上市。

從需求方看, 家長的焦慮。 孩子是否要出國, 什麼時候出國, 這是困擾很多中產階級家庭非常大的問題。 很多人說我孩子想出國, 但是不確定什麼時候出,

因為家長擔心孩子太小出國不適應等。 如果現在選擇讓他進入國際學校, 那就意味著再也沒有機會走回中國學校參加高考, 如果進公立校將來還可以出國, 但是英語可能不會夠, 大家發現從最小的孩子就學英語, 剛才介紹的VIPkid, 4年時間, 從0到18億的公司, 主打的是4-18歲中國孩子在家上美國小學, 做線上一對一, 這就切中了一大焦慮症。

過去幾年中國留學人數持續增長, 美國入學的海外學生的占比第一大國是中國, 增長率非常高, 去年中國出國人數翻了一倍。 各種各樣的學校開始出來, 外籍國際學校, 民辦國際學校和公立國際學校。 民辦國際學校增長速度是最快的, 這也是最大的機會。

那麼多孩子要去競爭不均衡的教育資源。 現在教育資源非常稀缺,而且嚴重不均衡,在我上學的時候最好的學校是北京四中,那個時候上清華、北大是70%,現在最好的學校是人大附中,每年特批300個人。河北省每年清華、北大指標200人被一所衡水中學包了140人。以前可以說北大、清華各種各樣的學生很多,現在基本上都是大城市的高級家庭。我下面帶了兩個投資總監都是山東三級城市出來的,他們有機會考到北京上人民大學,進創新工廠,一直做到投資總監。他就說,我的孩子可能就沒有我這樣的機會了,那怎麼辦?我必須讓他不輸在起跑線上。這就是為什麼剛才有一張圖,所有人都在上輔導班,一線城市68.3%,二線城市62.8%,三線城市49.7%。

還有一大焦慮,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什麼國家政策會調整?現在培養的那麼多大學生跟就業脫節,怎麼辦?

一是國家改革直接變成職業教育,二是投很多公司來彌補教育和就業的鴻溝。這是我們在這個領域投的公司,從供給側一是教學內容的創新,來源於多媒體發展和移動終端的廣泛普及,大家手裡都有手機、pad,多媒體教育就呈現可能。

由於頻寬的不斷擴大和資費的不斷降低,可以重構教育場景,大家可以跨時空學習,所以我們可以把美國的老師搬到中國來。再是由於教育過程的資料化可以及時滿足教育個性化,個性化教育帶來的優點是讓你跟自己比,不和別人比。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Echo,原文:http://pe.pedaily.cn/201711/423012.shtml

現在教育資源非常稀缺,而且嚴重不均衡,在我上學的時候最好的學校是北京四中,那個時候上清華、北大是70%,現在最好的學校是人大附中,每年特批300個人。河北省每年清華、北大指標200人被一所衡水中學包了140人。以前可以說北大、清華各種各樣的學生很多,現在基本上都是大城市的高級家庭。我下面帶了兩個投資總監都是山東三級城市出來的,他們有機會考到北京上人民大學,進創新工廠,一直做到投資總監。他就說,我的孩子可能就沒有我這樣的機會了,那怎麼辦?我必須讓他不輸在起跑線上。這就是為什麼剛才有一張圖,所有人都在上輔導班,一線城市68.3%,二線城市62.8%,三線城市49.7%。

還有一大焦慮,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什麼國家政策會調整?現在培養的那麼多大學生跟就業脫節,怎麼辦?

一是國家改革直接變成職業教育,二是投很多公司來彌補教育和就業的鴻溝。這是我們在這個領域投的公司,從供給側一是教學內容的創新,來源於多媒體發展和移動終端的廣泛普及,大家手裡都有手機、pad,多媒體教育就呈現可能。

由於頻寬的不斷擴大和資費的不斷降低,可以重構教育場景,大家可以跨時空學習,所以我們可以把美國的老師搬到中國來。再是由於教育過程的資料化可以及時滿足教育個性化,個性化教育帶來的優點是讓你跟自己比,不和別人比。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Echo,原文:http://pe.pedaily.cn/201711/423012.shtm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