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老子《道德經》:一個“德”字藏天機,吉凶禍福在其中!

德”字是由“雙人旁”、“十”、“目”、“一”、“心” 組成。 ”)《說文解字》解:“德, 升也。 從彳聲”。 因此, “德”可解為人的道德、人的“心性”往上昇華之意。 因“德”有往高層次上攀登之意, 也是指修煉者修煉的精進, 所以“德”字從“彳”(chi斥)旁。 “彳, 小步也, 象人脛三屬相連也。 凡彳之屬皆從彳。 ”(《說文解字》)“彳”就象人下肢的股、脛、足三節相連, 意思是小步走。 但“德”的這個小步走, 不是跑, 不是跳, 不是在平地散步, 也不是在原地踏步, 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往上走, 向上攀登。 對常人而言, “德”的大小決定了一個人能力的大小、幸福的程度、輪回的方向和層次。 所以, 要“得”就得有“德”,

要“得”就得“失”, 要“得”就得“舍”, 要“得”就得付出。 對修煉者而言, “德”的大小決定了修煉者修煉的難易程度、“功”的高低、可能達到的層次和果位元。

“德”右邊是“十目一心”。 我們先說這裡邊的“一”字。 我們現在都把“一”理解為數字, 認為一就最簡單了。 實際上這個數字最複雜,

在《說文解字》裡對這個字的解釋最多, 裡面談“一”是什麼呢?“惟初太極, 道立於一, 造分天地, 化成萬物”, 所以這個“一”它是萬物之祖, 是一切東西的始祖和本源。 從一中派生出陰陽、派生出天地。 所以這一橫實際就把天地分開了, 上面是天下面是地, 而“十”就是“十方世界, 四面八方”。 所以大家看這個“德”字很有意思, 在一的上面的“十目”就是說滿天是眼。 “一”的下面的心, 當然就是人心, 所以老天的眼睛看著人的心。 過去有一句話“三尺頭上有神靈”“暗室虧心, 神目如電”, 就是說老天的眼到處都是, 滿天的眼看著地上。 這就可以看出古人認為什麼是“德”, 就是不管有沒有人看著你, 有沒有法律追究, 你的行為都得符合天理才是真正的 “德”。

老子曰:“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萬物非道不能生, 非德不能成。 天地人萬物之所以能生存發展, 皆是源于道德的養育。 德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而確實存在的高能量物質。 可以說“德”字決定著人的一切, 德行的多寡深淺, 決定著人的福份和命運。 正如古人所言:“有德者得”、“失德者失”。 對於常人來說, 沒有“德” 你就沒有福氣;對於修煉者來說, 沒有“德”你就修煉不上去, 因為修煉是“以德化功”, 你沒有“德”去轉化“功”。 所以“心性”(包括“德”)是使修煉者提高層次, 得到高“功”的最基本的、最關鍵的東西。

人的吉凶禍福與德緊密相連, 有德為福, 無德為禍, 這便是“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的真義。 在古代典籍中, 《尚書?皋陶謨》描述共有九德——九種行為的標準: “寬而栗,

柔而立, 願而恭, 亂而敬, 擾而毅, 直而溫, 簡而廉, 剛而塞, 強而義。 ”在《尚書?洪範》篇中, 另外說到三德:“一曰正直, 二曰剛克, 三曰柔克。 ”在《周禮?地官》篇中, 又有講到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孔子在《論語》中, 講“仁、義、禮、智、信”五德。 古人對神靈天地非常敬畏, 能遵道守德, 故德性好, 福份大。

 今之世人往往將道德虛無化、膚淺化, 以為道德二字僅是一種說教, 並無真實內涵, 掛在嘴上說說而已, 不能真心誠信, 不知道德的深層涵義及其巨大的物質與精神能量。 故今天的人離道甚遠, 缺失德, 福份淺薄, 災多難大。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路, 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 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者, 故未標明作者。 我們轉載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

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小編更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