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周點評|GE捨棄照明業務,廣東甘化再折價轉讓德力光電 LED為何屢屢成“棄子”?

16.5億元收購專案申請恢復審查, 華燦光電佈局感測器為何如此堅定?GE重新規劃事業藍圖, 為何燈泡業務未被納入?廣東甘化底價至4億元再降價賣德力光電, LED為何屢屢成“棄子”? 2017年歐普照明電商雙11刷新紀錄, LED+互聯網時代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我們將一一為您解讀!

華燦光電16.5億元收購專案申請恢復審查

點評:和諧光電本身無實際經營業務, 主要資產為通過其香港子公司持有的目標公司MEMSIC的100%股權。 MEMSIC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高科技半導體MEMS企業, 其主要從事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產品的研發、製造與銷售, 其主要產品為加速度計和磁感測器,

產品廣泛應用于智慧手機及消費電子、汽車安全系統等多個領域。

華燦光電通過MEMSIC中MEMS感測器業務將實現在消費電子市場領域、工業應用領域的佈局。 同時, 華燦光電通過此次並購, 擬以標的公司為平臺, 利用MEMSIC的技術儲備, 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構建國內領先的MEMS產業化平臺, 將MEMSIC的技術儲備轉化為實際產品和生產力, 同時推動我國MEMS產業快速發展。

同時, 2017年前三季度華燦光電實現營收18.72億, 同比增長74.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72億, 同比增長163.47%, 如今, 華燦光電在晶片領域穩居國內規模第二。 通過並購進入前景廣闊的MEMS感測器市場, 形成多元化經營模式, 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風險抵禦能力。

GE重新規劃事業藍圖,

燈泡業務未被納入

據《CNNMoney》報導, GE(GE-US) 今年新上任的執行長John Flannery亮相了新的未來企業路徑, 將專注于目前處於領導地位的醫療類、電力類、及航空類產品, 而燈光事業則未被列入。

點評:在今年6月份, GE在一封內部電子郵件中宣佈了出售照明業務的消息。 而GE中國公關部相關人士證實, “GE已宣佈計畫出售照明業務, 以進一步聚焦數位工業產品組合。 ”

不只是GE, 國際照明巨頭曾不斷傳出出售的“噩耗”!去年12月, 飛利浦將其持有的80.1%Lumileds股權售予Apollo管理的一些基金, 並保留剩餘的19.9%股權;今年3月, 歐司朗與木林森完成朗德萬斯出售案;而不久前, 西門子宣佈將以94億元的價格出售其持有的歐司朗17.34%股權。

如今, 照明行業環境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中國力量則逐漸崛起,

或將開始重構全球照明格局。 此外, 前期由於大量中國企業將通用照明產品價格做到很低, 照明已經不賺錢, 國際照明巨頭將精力聚焦在利潤空間更大的高科技行業。 中國LED企業成為通用照明主力軍, 未來該如何發展才是真正值得深思的地方。

底價低至4億元, 廣東甘化再降價賣德力光電

廣東甘化曾於2017年9月30日至2017年10月12日以68,666.46萬元為起拍價、2017年10月13日至2017年10月19日以50,000萬元為起拍價在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轉讓德力光電100%股權及相關債權, 均未徵集到意向受讓方。 近期, 廣東甘化決定繼續於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德力光電股權及相關債權, 起拍價格調整至40,000萬元。

點評:縱觀前三季度, LED市場整體向好,

不少LED企業收穫滿滿。 然而, 依然也有不少企業卻在持續虧損, 廣東甘化便是其中之一。

2011年, 廣東甘化成立子公司德力光電“高調”轉型LED產業以來, 便處於持續虧損的狀態, 其LED業務發展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順利。 持續的虧損, 已經給上市公司經營帶來巨大的壓力。 因此, 廣東甘化只能出售LED業務, 進一步聚焦健康醫療領域。

現階段, LED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 像華燦光電、木林森、鴻利智匯、國星光電、三雄極光等企業市場份額逐年提升, 行業地位愈發鞏固。 而隨之到來的是, 不少企業的倒閉以及業務重組。 今年, 勤上股份置出半導體業務, 聚焦教育產業, 藍鼎國際、多氟多以及廣東甘化等企業紛紛剝離出售LED業務。 隨著LED產業的集中度持續加深,

將會有更多競爭力不強的LED企業被淘汰。

從目前LED照明產業的發展趨勢來看, 對於一批原有LED業務規模小, 且處於低速增長甚至是負增長的上市公司來說, 跨界和剝離LED業務已經成為不得不去面對的無奈選擇。 同時, 這也印證了LED照明產業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3.0181億 2017年歐普照明電商雙11刷新紀錄

6024萬、 9450萬、1.218億, 2.046億…這是歐普照明從2013年-2016年四年連續霸屏登頂雙11銷量冠軍的成績;而今年, 歐普在14點就刷新自己的紀錄, 最終以3.0181億的總成交額連續第5年蟬聯雙11照明家居行業冠軍!創造了行業幾乎再難超越的紀錄!

點評:面對產品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的行業現狀, 照明企業越來越重視品牌知名度, 要打響品牌, 曝光率與關注度就成為照明企業必爭之地。 而且互聯網從PC端向移動端的快速普及,用戶群體漸漸改變了消費習慣,尤其是新生一代消費群體。

當行業產品發展到基於燈光價值的階段,在LED與互聯網思維雙重催生下,出現了很多概念性和創意性的產品,已全面進入LED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照明行業。為了適應潮流,照明企業面臨著與互聯網思維息息相關的商業經營模式改革與創新。

雖然,電商已經成為諸如飛利浦照明、歐司朗、歐普、雷士、佛山照明等國內外大小企業必爭之地,但品牌和產品依然是王道。雷士、歐普,線下是龍頭企業,線上也是業績冠亞軍。過去,我們常說電商搶了線下品牌的生意,但實質上應該是線下企業的品牌、管道、服務及資金優勢凸顯,線上上對消費者的影響力、號召力變得同樣強勢。

編輯推薦

硝煙漸消比拼軟實力 深度整合挖潛新機會

“前景無限”的智慧照明立風口,這些企業掀起照明行業“智慧潮”!

小發光面COB、車燈、燈絲 鴻利智匯全面“進攻”金球獎!

高溫點亮500小時不死燈 這項燈絲膠技術趕超日本進口品牌搶佔市場“高地”!

壽命、光效、功率均走在業界前端 大功率高光效COB產品“霸氣”歸來!

不一樣的視角,看LED未來

而且互聯網從PC端向移動端的快速普及,用戶群體漸漸改變了消費習慣,尤其是新生一代消費群體。

當行業產品發展到基於燈光價值的階段,在LED與互聯網思維雙重催生下,出現了很多概念性和創意性的產品,已全面進入LED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照明行業。為了適應潮流,照明企業面臨著與互聯網思維息息相關的商業經營模式改革與創新。

雖然,電商已經成為諸如飛利浦照明、歐司朗、歐普、雷士、佛山照明等國內外大小企業必爭之地,但品牌和產品依然是王道。雷士、歐普,線下是龍頭企業,線上也是業績冠亞軍。過去,我們常說電商搶了線下品牌的生意,但實質上應該是線下企業的品牌、管道、服務及資金優勢凸顯,線上上對消費者的影響力、號召力變得同樣強勢。

編輯推薦

硝煙漸消比拼軟實力 深度整合挖潛新機會

“前景無限”的智慧照明立風口,這些企業掀起照明行業“智慧潮”!

小發光面COB、車燈、燈絲 鴻利智匯全面“進攻”金球獎!

高溫點亮500小時不死燈 這項燈絲膠技術趕超日本進口品牌搶佔市場“高地”!

壽命、光效、功率均走在業界前端 大功率高光效COB產品“霸氣”歸來!

不一樣的視角,看LED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