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奇談:古代皇帝中的偽裝大師,靠表演勤儉來掩蓋淫亂奢靡

中國歷史上的帝王老爺, 挺屍之後獲得“煬”之諡號者, 共有三人, 一是陳後主陳叔寶, 二是隋煬帝楊廣, 三是金海陵王完顏亮。 “煬”是惡諡,

為那些“好內遠禮、去禮遠眾”, 也即荒淫無恥、親小人遠賢臣的死皇帝所專用。

完顏亮荒淫無恥、殘暴嗜殺, 與隋煬帝相比, 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他做偽的水準, 也與新朝皇帝王莽不相上下, 堪稱大師。

完顏亮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 遼王宗幹的次子, 自幼聰穎好學, 曾拜漢儒張用直為師, 平素喜與儒生探討儒學, 滿口仁義禮智信, 又好吟詩作賦, 儼然仁人君子、儒雅少年。 他城府甚深, 人莫能測其志, 對外示人以寬和, 且不愛錢財, 時人莫不稱其賢。 他18歲便以宗室子弟當上了奉國上將軍, 此後屢屢升遷, 幾年後便爬上了尚書左丞的高位。 熙宗完顏亶是金太祖完顏旻的嫡孫, 而完顏亮的老爹宗幹則是太祖的長子, 他也是太祖的孫子,

故心中常懷不平, 認為自己也有坐龍椅的資格。

但是, 完顏亮善於偽裝, 野心深藏不露, 在熙宗面前處處順承旨意。 皇統七年(1147年)十一月的一天, 熙宗召見他, 說到太祖創業的艱難, 他竟嗚咽流涕, 哭將起來。 熙宗見說到爺爺, 他竟如此傷心, 大為感動, 堂兄弟倆的心理距離立刻縮短為零, 不但心理上沒有了距離, 而且認為他對自己忠心耿耿, 不久便拜他為平章政事, 五個月後又拜為右丞相, 成為國家領導人。 次年正月, 他又兼任都元帥, 集軍政大權於一身。 此時的完顏亮, 年僅28歲。

完顏亮大權在握, 便開始積極密謀奪取帝位。 他暗中對心腹說:“吾志有三:國家大事, 皆自我出, 一也;帥師伐國(宋), 執其君長, 問罪於前, 二也;得天下絕色而妻之,

三也。 ”由此言可以看出, 他不但既愛江山, 又愛美人, 而且要伐滅南宋, 稱霸天下。 皇統九年(1149年)十二月的一天深夜, 完顏亮率其黨徒親信闖入完顏亶的寢宮, 將他宰掉, 登上了皇位。 此後, 他為了鞏固龍椅, 又展開一系列大屠殺, 反對或疑似反對他的大臣全被殺掉, 太宗完顏晟、開國功臣完顏宗翰的子孫被斬盡殺絕, 宗室諸王50餘人被殺。 後來, 就連和他一起密謀並參與弑帝的傢伙也大多被宰掉。

完顏亮坐穩了龍椅, 便開始為自己樹立明主聖君的形象。

他對舊政進行一系列改革, 以“勵官守、務農時、慎刑罰、揚側陋、恤窮民、節財用、審才實”七事詔告朝野, 以表示自己是施仁政、愛百姓、尚節儉、重人才的皇帝。 他奪位的第二年,

群臣上尊號曰“法天膺運睿武宣文大明聖孝皇帝”, 他當年便下詔去此尊號。 不久, 有司上奏, 有慶雲出現, 他嚴肅而又謙虛地說:“朕何德以當此, 自今以後, 凡有瑞應, 勿得上奏, 若是有妖異出現, 當立即諭朕, 使朕自警。 ”以表示自己是個不尚虛名, 勤政務實的好皇帝。 他還幾次下詔“求直言”, 朝廷內外, 上至公卿大夫, 下至平民百姓, 都可以上書進言, 以顯示自己虛心納諫。

他以種種花招邀買人心。 為了表示自己節儉, 吃飯時拒絕負責膳食的官員上鵝, 因為在北方, 鵝是稀罕物, 價格十分昂貴。 有時用破衣補被, 以示近臣;或是故意穿著打補釘的衣服讓負責記錄起居的官員看見, 表示自己是如何艱苦樸素。 並且下令把熙宗在位時皇家苑林中所養的禽獸全部放掉,

以避免浪費飼料。 為了表示與士兵同甘苦, 他有時與軍士同吃陳米飯, 並且狼吞虎嚥, 比軍士吃得還快, 軍士還沒吃完, 他已把碗裡的飯吃光。

為了樹立親民形象, 他路遇百姓的車輛陷入泥澤, 即令衛士前去推車, 他在路邊等待, 直到衛士們把車推上來, 他才繼續前行。 他見到農民在田間收莊稼, 必下車到田頭和他們交談, 和藹可親地問他們收成如何, 有時還要賜給他們衣服。 適逢太子生日, 皇后獻給他一幅稼穡圖, 第二天他便召集侍臣, 對他們說:“昨太子生日, 皇后獻朕一物, 大是珍異, 卿試觀之。 ”說罷從絳囊中取出那幅圖給侍臣看, 怕他們看不出皇后獻圖的用意何在, 又解釋說, “皇后的意思是, 太子生在深宮之中,不知民間稼穡之難,故以此圖獻之,朕甚賢之。”表面上是誇皇后,實際上是顯示自己不但關心民間疾苦,還要教育太子也如此。某地官吏獻嘉禾,以表示當地喜獲豐收,他批評官吏報喜不報憂,詔令從此以後,不得再有進獻嘉禾之事。

為了表示重視人才的選拔,他在遷都燕京(今北京市,完顏亮將其改名為中都大興府)後,特開殿試,親自過問選拔官員之事。他或是到便殿親自閱覽試卷,或是在樓上觀看考試,並且多次為考生出題,如“忠臣猶孝子”、“憂國如饑渴”、“不貴異物民乃足”等等。他與近臣交談,常引古代賢君以自況,表面上是要以其自勉,其實是在自誇。

為了表示自己是個孝子,他也有精彩的表演。他的嫡母徒單氏,是他爹宗幹的正室,一生無子。他奪位後,尊她和生母大氏同為太后。他與徒單太后原有隔閡,因此他遷都燕京時,把徒單太后留在舊都上京(今黑龍江阿城)。直到他的母親大氏去世後三年,他才按母親臨終時的囑告,把徒單氏遷到燕京。貞元三年(1155年)夏,完顏亮遣大臣往上京奉遷太祖等先帝陵至大房山,並迎太后來燕京,他在沙流河迎祭先帝梓宮,並謁見太后。他命左右帶著皮革製成的約杖,跪在太后面前,謝罪道:“孩兒不孝,很久未來給母后請安、問候冷溫,請母后痛笞之,否則孩兒於心不安。”徒單太后道:“今平民之子有百金之產,尚且愛之不忍笞。我有子如此,怎忍心杖笞呢?”遂將他扶起,喝退持杖者。太后至燕京,他又率百官於郊外迎接,讓太后入居壽康宮。當天又舉行盛大宴會,親率後宮、宰臣以下百官為太后祝壽,極歡而罷。此後,他每日給太后請安,侍太后十分恭順,太后從坐榻上站起時,他都要上前扶掖。太后乘輿輦外出,他常拿著太后出行所需用具,在後面徒步跟隨。這一連串的表演,效果極佳,令“見者以為至孝,太后亦以為誠然”。

然而,這個“聖君明主”,其真面目又是如何呢?

他表面上要求臣下進直言,以顯示自己虛心納諫,其實卻剛愎自用,拒聽諫言,甚至聞諫則怒,動輒殺人。他決定南下伐宋,並下詔營建南京宮室,朝臣翟永固、韓汝嘉直言進諫道:“燕京的宮室剛剛建成,庫藏匱乏,民辦未蘇,豈可再興土木!而我與宋通好,歲帑從未短缺,遽興征伐,亦恐師出無名。”他竟勃然大怒,將他們趕出殿外。這兩個人還算幸運,太醫使祁宰上疏諫伐宋,竟被他下令處死,並籍沒其家。他出巡時,遇一男子上書言事,他不問青紅皂白,便下令將其斬首。他的嫡母徒單太后得知他要伐宋,屢次諫阻,他竟派人將太后縊殺,並焚其屍于宮中,棄其骨于水。並殺太后親屬、侍婢等十餘人。其孝子的假面具,至此徹底扯下。

他表面上親民愛民,其實卻殘民害民,視百姓為馬牛。他決定伐宋後,下詔征馬56萬匹,各路獻馬者晝夜不絕于途,死者耽藉于道。他又詔令河南州縣所貯糧米,不得他用,以備軍需。他命軍民造軍械兵器於中都,造戰船於通州(今北京通州),役夫死者甚眾。所需材料,皆強令百姓供給,致使箭翎一尺貴至千錢,村民為了供給造弓箭的筋革,只好把賴以稼穡的耕牛宰掉。為造戰船,強拆民舍,將其門板屋樑作為材料,並焚燒死屍,提煉油膏,以為造船之用。官逼民反,騷亂迭起,大者攻城奪地,小者占山為王。但他卻“惡聞盜賊事,言者皆罪之”,以至地方發生暴亂,朝臣也不敢奏聞。

他表面上重視人才,但卻對有才能的人十分忌恨,對於功高望重者,更是欲除之而後快。左副元帥完顏杲有功于金,領兵在外,頗得軍心,他指使人誣告其謀反,將其殺死。韓王完顏亨是名將宗弼(兀術)之子,才勇如同乃父,他指使人誣告完顏亨密謀對他行刺,將其處死。就連他的弟弟完顏袞,也因聲望頗高而遭他忌恨,後來完顏袞的家奴誣告其謀反,他正好抓住藉口,不問真假,將其弟斬首于市。

他奪取帝位之後,下詔將被他誅殺的宗室諸王的妻女收入後宮,供他淫樂。這些女子有的是他的姑嫂,有的是他的堂姊妹,有的是他的晚輩,皆封為妃嬪。他如看中臣吏之妻,便將其夫遣往上京,或派往外地為官,或是乾脆把其夫殺掉,而後將其妻召入宮中姦淫。他與妃嬪縱淫,必令樂工奏樂,並撤去幃帳,令眾妃妾列坐觀看;又在臥榻前鋪上地毯,令妃嬪裸體相遂以為戲。他淫興一動,便上前抱住一個,就地交歡。

正隆六年(1161年),這個精於作偽的傢伙,在率軍伐宋途中,被部將完顏元宜率眾殺於瓜州渡(江蘇揚州市南),死時40歲,在位13年。他死後第二年,被世宗完顏雍降封為海陵王,18年後,又被降為庶人。

完顏亮雖死,其“每飾情貌以禦臣下”,靠作偽樹立廉政愛民形象以欺世者,仍不乏其人。

太子生在深宮之中,不知民間稼穡之難,故以此圖獻之,朕甚賢之。”表面上是誇皇后,實際上是顯示自己不但關心民間疾苦,還要教育太子也如此。某地官吏獻嘉禾,以表示當地喜獲豐收,他批評官吏報喜不報憂,詔令從此以後,不得再有進獻嘉禾之事。

為了表示重視人才的選拔,他在遷都燕京(今北京市,完顏亮將其改名為中都大興府)後,特開殿試,親自過問選拔官員之事。他或是到便殿親自閱覽試卷,或是在樓上觀看考試,並且多次為考生出題,如“忠臣猶孝子”、“憂國如饑渴”、“不貴異物民乃足”等等。他與近臣交談,常引古代賢君以自況,表面上是要以其自勉,其實是在自誇。

為了表示自己是個孝子,他也有精彩的表演。他的嫡母徒單氏,是他爹宗幹的正室,一生無子。他奪位後,尊她和生母大氏同為太后。他與徒單太后原有隔閡,因此他遷都燕京時,把徒單太后留在舊都上京(今黑龍江阿城)。直到他的母親大氏去世後三年,他才按母親臨終時的囑告,把徒單氏遷到燕京。貞元三年(1155年)夏,完顏亮遣大臣往上京奉遷太祖等先帝陵至大房山,並迎太后來燕京,他在沙流河迎祭先帝梓宮,並謁見太后。他命左右帶著皮革製成的約杖,跪在太后面前,謝罪道:“孩兒不孝,很久未來給母后請安、問候冷溫,請母后痛笞之,否則孩兒於心不安。”徒單太后道:“今平民之子有百金之產,尚且愛之不忍笞。我有子如此,怎忍心杖笞呢?”遂將他扶起,喝退持杖者。太后至燕京,他又率百官於郊外迎接,讓太后入居壽康宮。當天又舉行盛大宴會,親率後宮、宰臣以下百官為太后祝壽,極歡而罷。此後,他每日給太后請安,侍太后十分恭順,太后從坐榻上站起時,他都要上前扶掖。太后乘輿輦外出,他常拿著太后出行所需用具,在後面徒步跟隨。這一連串的表演,效果極佳,令“見者以為至孝,太后亦以為誠然”。

然而,這個“聖君明主”,其真面目又是如何呢?

他表面上要求臣下進直言,以顯示自己虛心納諫,其實卻剛愎自用,拒聽諫言,甚至聞諫則怒,動輒殺人。他決定南下伐宋,並下詔營建南京宮室,朝臣翟永固、韓汝嘉直言進諫道:“燕京的宮室剛剛建成,庫藏匱乏,民辦未蘇,豈可再興土木!而我與宋通好,歲帑從未短缺,遽興征伐,亦恐師出無名。”他竟勃然大怒,將他們趕出殿外。這兩個人還算幸運,太醫使祁宰上疏諫伐宋,竟被他下令處死,並籍沒其家。他出巡時,遇一男子上書言事,他不問青紅皂白,便下令將其斬首。他的嫡母徒單太后得知他要伐宋,屢次諫阻,他竟派人將太后縊殺,並焚其屍于宮中,棄其骨于水。並殺太后親屬、侍婢等十餘人。其孝子的假面具,至此徹底扯下。

他表面上親民愛民,其實卻殘民害民,視百姓為馬牛。他決定伐宋後,下詔征馬56萬匹,各路獻馬者晝夜不絕于途,死者耽藉于道。他又詔令河南州縣所貯糧米,不得他用,以備軍需。他命軍民造軍械兵器於中都,造戰船於通州(今北京通州),役夫死者甚眾。所需材料,皆強令百姓供給,致使箭翎一尺貴至千錢,村民為了供給造弓箭的筋革,只好把賴以稼穡的耕牛宰掉。為造戰船,強拆民舍,將其門板屋樑作為材料,並焚燒死屍,提煉油膏,以為造船之用。官逼民反,騷亂迭起,大者攻城奪地,小者占山為王。但他卻“惡聞盜賊事,言者皆罪之”,以至地方發生暴亂,朝臣也不敢奏聞。

他表面上重視人才,但卻對有才能的人十分忌恨,對於功高望重者,更是欲除之而後快。左副元帥完顏杲有功于金,領兵在外,頗得軍心,他指使人誣告其謀反,將其殺死。韓王完顏亨是名將宗弼(兀術)之子,才勇如同乃父,他指使人誣告完顏亨密謀對他行刺,將其處死。就連他的弟弟完顏袞,也因聲望頗高而遭他忌恨,後來完顏袞的家奴誣告其謀反,他正好抓住藉口,不問真假,將其弟斬首于市。

他奪取帝位之後,下詔將被他誅殺的宗室諸王的妻女收入後宮,供他淫樂。這些女子有的是他的姑嫂,有的是他的堂姊妹,有的是他的晚輩,皆封為妃嬪。他如看中臣吏之妻,便將其夫遣往上京,或派往外地為官,或是乾脆把其夫殺掉,而後將其妻召入宮中姦淫。他與妃嬪縱淫,必令樂工奏樂,並撤去幃帳,令眾妃妾列坐觀看;又在臥榻前鋪上地毯,令妃嬪裸體相遂以為戲。他淫興一動,便上前抱住一個,就地交歡。

正隆六年(1161年),這個精於作偽的傢伙,在率軍伐宋途中,被部將完顏元宜率眾殺於瓜州渡(江蘇揚州市南),死時40歲,在位13年。他死後第二年,被世宗完顏雍降封為海陵王,18年後,又被降為庶人。

完顏亮雖死,其“每飾情貌以禦臣下”,靠作偽樹立廉政愛民形象以欺世者,仍不乏其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