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連環畫的歷史,“連藏官窯”新美術出版社的前身

新中國誕生的初期, 上海灘大大小小的經營連環畫的私營書局不下百家, 小人書印量眾多但大多品質低劣, 漸漸淪為“跑馬書”。

“人民書報供應社”成立於一九四九年六月,後期隸屬于新華書店上海華東總分店。 上海解放初期, 以趙宏本、汪玉山、汪健、周杏生、徐正平、呂品等為骨幹的一批專職畫家在華東局文宣科的統一領導下, 開始了新中國連環畫的創作組織工作。 這裡就是將來佔據全國連環畫行業半壁江山的大本營-“新美術出版社”(後為“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搖籃。

1950年3月, 第一本宣傳土改工作的國營出版社的連環畫《福貴》誕生,

由趙宏本、周杏生合作繪製, 書號“人民書報供應社”, 編號“畫0001”(區別於“滬”字頭編號的其它宣傳畫刊類出版物)。

接著, 《登封慘案》(編號0002)、《大家喜歡》、《圈套》、《沒有懶漢的計家屯》、《女司令劉虎成》、《老漢趙保成》、《走娘家》等一批極具特色的連環畫陸續面世,

其嚴謹的藝術創作形式配合著新時代宣傳特色的畫面, 為市場帶來了一股清新的風氣。 一年以後的1951年2-3月期間, “華東人民出版社”成立後, 考慮到新時代連環畫的創作日漸成熟, 以趙宏本等為首的這批專職連環畫畫家們的作品無論在思想宣傳還是繪畫風格上都已經漸去糟粕而具有新中國特色, 這樣的藝術蛻變已無愧於國營“華東”的招牌。 於是, “人民書報供應社”這一書號就此改為新成立的“華東人民出版社”, 但連環畫書目編號延續使用。 上述畫家也全部編入華東社的第三科—“連環畫科”。

按照目前手頭資料統計, 編號 畫0040的《金牛莊的孩子們》(汪玉山、潘漢忠繪畫)出版於1951年2月, 很可能是最後一本使用“人民書報供應社”的書號。

編號0042的《人民的血》(徐正平、淩濤、馬以鎱繪畫)、0043的《三雄懲美記》(金工繪畫)以及0044的《廣場之獅》(沈鐵錚繪畫)等等, 均出版於1951年3月, 已經正式改用“華東人民出版社”的書號。 如果能夠找到中間空缺的編號“0041”的那本書, 那麼“人民書報供應社”和“華東人民出版社”的交接班時間以及各自書目的分水嶺便能一目了然, 也就可以進一步確定在整個173冊“人民版”的 連環畫中, 上述兩種書號各自出版了多少冊作品。 最有可能的是《戰鬥在一起》(汪玉山、潘漢忠、陳履平、宋志平繪畫)和《血海深仇》(陶長華繪畫)這兩冊之一。

在這批作品中,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一.由新美術或者後期的上美社再版的,再版時不加修改,幾乎直接照搬。

華東版初版的《治水英雄裡俊才》,編號“畫0048”

華東版初版的《嶽飛大破金兵》,編號“畫0078”

華東版初版的《堅強的人》,編號“畫0115”

華東版初版的《廣場之獅》,編號“畫0044”

華東版初版的《人民的女教師郎潔華》,編號不詳?

華東版初版的《高玉寶寫書》,編號“畫0171”

二. 由新美術或者後期的上美社再版的,再版時重畫封面並略作改動的。

華東版《木蘭從軍》,編號“畫0081”

新美術再版的《木蘭從軍》

華東版《馬老太太》,編號“畫0101”

新美術再版的《馬老太太》

新美術再版的《永遠忘不了你》

三.後期出版社沒有再版的

《人面老虎》(華東人民版)- 編號“畫0154”

《夜襲陽明堡》(華東人民版)- 編號“畫0091”

《DRP特務罪行錄》(華東人民版)- 編號“畫0066”

《火燒震東寺》(華東人民版)- 編號“畫0047”

《虎口救財記》(華東人民版)- 編號“畫0155”

《光榮花》(華東人民)- 編號“畫0073”

1952年8月,華東人民出版社的第一科《華東畫報》和第二科《工農畫報》,與上海人民美術工廠繪畫科合併成立了一家兼營連環畫的“子公司”-“華東人民美術出版社”(簡稱“華東人美”), 正副社長呂蒙、黎魯。 1955年1月,“華東人美”改名為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簡稱“上美”)。

1952年9月,由華東人民出版社的第三科(連環畫出版科)和大眾美術等九家私營出版社組成專營連環畫的“新美術出版社”正式成立。

“新美術”和“華東人美”在連環畫出版方面並不衝突,而是有所互補。除了部分創作題材分工不同以外,新美術及其“子品牌”-- 美術讀物出版社,主要出版的是60開本的連環畫;而華東人美以及改名後的上美社及其“子品牌”—新藝術出版社,總體以50開本連環畫為主(從未出版過60開本書)。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1956年1-6月間,有“大本營”之稱的上海連環畫創作和發展的旗幟經過一系列收購、連營、兼併,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最終修成正果,並一枝獨秀至今整整一個甲子!

據黎魯老先生回憶,新美術出版第一本連環畫《趙百萬》,編號是4001,於1952年10月出版。

這本由當時“中國美院華東分院”(浙江美院前身)在校高材生顧生岳、婁世棠、徐永祥合作創作的獲獎作品,最早是由私營的“大眾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新美術成立之初,一時間還來不及組織原創作品,只能一邊有選擇性地再版一批高品質的前私營出版物,一邊組織文字作者和畫家儘快創作出版屬於自己品牌的作品。當時新美術出版社第一批再版的連環畫還有:

1.《佃農當縣長》,劉小粟繪;編號6003,1952年10月出版,再版自“大眾美術”。(這是目前有據可考的海派大師劉旦宅的連環畫處女作)。

1.《盧連生訴苦》,曹振峰繪(作者曾擔任中國美術館副館長);編號4002,1953年7月出版,再版自“大眾美術”。

2.《土地》,繪畫-邵宇;編號4003,1953年1月出版,再版自“大眾美術”。

1.《俄羅斯性格》,繪畫-朱膺;編號2023,1952年11月出版,再版自“群育”。

2.《十萬發子彈》,繪畫-趙宏本;編號2028,1952年10月出版,再版自“華東人民”。

1.《修造鎂磚爐》,繪畫-顧炳鑫、顏梅華、姚有信;編號3004,1952年12月出版,再版自“教育出版社”。

從新美術成立後不久的1952年11月開始,陸續出版了一批原創連環畫:

一.《無腳飛將軍》,繪畫-杜東、王維;1952-11月出版,(編號2025)。

二.《偉大的友誼》 ,繪畫-羅興,1952年12月出版,(編號9003);

一.《工人當廠長》,繪畫-沈鐵錚、盛亮賢、盧汶、羅既張、王玉山;1953年1月出版,(編號3008)

二.《白母雞的故事》,繪畫-王流秋(著名油畫家,時任浙江美院繪畫系主任,後與馮法祀、靳尚誼、於長拱、俞雲階等同為“馬克西莫夫油畫班”同學); 1953年2月出版,(編號8020)

同時期還有《我愛蘇聯人》、《永遠活著的人》、《祖國第一個集體農莊》等原創連環畫作品相繼問世,由此拉開了新中國連環畫創作出版的第一個巔峰時刻的序幕。

“新美術出版社”在其不到三年半的時間裡,運用當時上海連環畫界的極致資源,精品層出不窮,被譽為連環畫收藏中的“官窯”品牌。

(附圖: 五十年代初期上海連環畫版本變遷圖)

圖文: 康偉《連博》

在這批作品中,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一.由新美術或者後期的上美社再版的,再版時不加修改,幾乎直接照搬。

華東版初版的《治水英雄裡俊才》,編號“畫0048”

華東版初版的《嶽飛大破金兵》,編號“畫0078”

華東版初版的《堅強的人》,編號“畫0115”

華東版初版的《廣場之獅》,編號“畫0044”

華東版初版的《人民的女教師郎潔華》,編號不詳?

華東版初版的《高玉寶寫書》,編號“畫0171”

二. 由新美術或者後期的上美社再版的,再版時重畫封面並略作改動的。

華東版《木蘭從軍》,編號“畫0081”

新美術再版的《木蘭從軍》

華東版《馬老太太》,編號“畫0101”

新美術再版的《馬老太太》

新美術再版的《永遠忘不了你》

三.後期出版社沒有再版的

《人面老虎》(華東人民版)- 編號“畫0154”

《夜襲陽明堡》(華東人民版)- 編號“畫0091”

《DRP特務罪行錄》(華東人民版)- 編號“畫0066”

《火燒震東寺》(華東人民版)- 編號“畫0047”

《虎口救財記》(華東人民版)- 編號“畫0155”

《光榮花》(華東人民)- 編號“畫0073”

1952年8月,華東人民出版社的第一科《華東畫報》和第二科《工農畫報》,與上海人民美術工廠繪畫科合併成立了一家兼營連環畫的“子公司”-“華東人民美術出版社”(簡稱“華東人美”), 正副社長呂蒙、黎魯。 1955年1月,“華東人美”改名為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簡稱“上美”)。

1952年9月,由華東人民出版社的第三科(連環畫出版科)和大眾美術等九家私營出版社組成專營連環畫的“新美術出版社”正式成立。

“新美術”和“華東人美”在連環畫出版方面並不衝突,而是有所互補。除了部分創作題材分工不同以外,新美術及其“子品牌”-- 美術讀物出版社,主要出版的是60開本的連環畫;而華東人美以及改名後的上美社及其“子品牌”—新藝術出版社,總體以50開本連環畫為主(從未出版過60開本書)。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1956年1-6月間,有“大本營”之稱的上海連環畫創作和發展的旗幟經過一系列收購、連營、兼併,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最終修成正果,並一枝獨秀至今整整一個甲子!

據黎魯老先生回憶,新美術出版第一本連環畫《趙百萬》,編號是4001,於1952年10月出版。

這本由當時“中國美院華東分院”(浙江美院前身)在校高材生顧生岳、婁世棠、徐永祥合作創作的獲獎作品,最早是由私營的“大眾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新美術成立之初,一時間還來不及組織原創作品,只能一邊有選擇性地再版一批高品質的前私營出版物,一邊組織文字作者和畫家儘快創作出版屬於自己品牌的作品。當時新美術出版社第一批再版的連環畫還有:

1.《佃農當縣長》,劉小粟繪;編號6003,1952年10月出版,再版自“大眾美術”。(這是目前有據可考的海派大師劉旦宅的連環畫處女作)。

1.《盧連生訴苦》,曹振峰繪(作者曾擔任中國美術館副館長);編號4002,1953年7月出版,再版自“大眾美術”。

2.《土地》,繪畫-邵宇;編號4003,1953年1月出版,再版自“大眾美術”。

1.《俄羅斯性格》,繪畫-朱膺;編號2023,1952年11月出版,再版自“群育”。

2.《十萬發子彈》,繪畫-趙宏本;編號2028,1952年10月出版,再版自“華東人民”。

1.《修造鎂磚爐》,繪畫-顧炳鑫、顏梅華、姚有信;編號3004,1952年12月出版,再版自“教育出版社”。

從新美術成立後不久的1952年11月開始,陸續出版了一批原創連環畫:

一.《無腳飛將軍》,繪畫-杜東、王維;1952-11月出版,(編號2025)。

二.《偉大的友誼》 ,繪畫-羅興,1952年12月出版,(編號9003);

一.《工人當廠長》,繪畫-沈鐵錚、盛亮賢、盧汶、羅既張、王玉山;1953年1月出版,(編號3008)

二.《白母雞的故事》,繪畫-王流秋(著名油畫家,時任浙江美院繪畫系主任,後與馮法祀、靳尚誼、於長拱、俞雲階等同為“馬克西莫夫油畫班”同學); 1953年2月出版,(編號8020)

同時期還有《我愛蘇聯人》、《永遠活著的人》、《祖國第一個集體農莊》等原創連環畫作品相繼問世,由此拉開了新中國連環畫創作出版的第一個巔峰時刻的序幕。

“新美術出版社”在其不到三年半的時間裡,運用當時上海連環畫界的極致資源,精品層出不窮,被譽為連環畫收藏中的“官窯”品牌。

(附圖: 五十年代初期上海連環畫版本變遷圖)

圖文: 康偉《連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