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本報記者王希君再出美食力作

右圖為王希君在中華烹飪文化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上發言。

本報訊 本報記者王希君的美食文化新書《吃出一條南北走穴的魚》近日正式出版, 業內人士認為, 這部31萬字的新書填補了大連沒有美食文化典故與故事的空白, 與3年前出版的《味道·大連美食》填補了大連沒有美食文化歷史隨筆的空白一樣, 具有填補城市美食文化空白的意義。

今天下午2點至4點在大連常鮮樓、本月22日下午1點30分至4點在大連新華書店作家森林,

王希君將攜新書與讀者見面, 舉辦新書內容部分精彩講座與現場簽售活動, 屆時邀請新書部分主人公與讀者見面互動。

王希君現為大連晚報社首席編輯, 遼寧作家協會會員, 大連作家協會理事, 曾發表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隨筆與散文等文學作品百萬餘字, 發表美食文化相關文章數百篇, 曾獲得大連市金蘋果長篇紀實文學優秀作品獎、全國副刊獎及全國微型紀實小說獎等多個獎項。 2008年, 獲得大連市人民政府改革開放30年大連美食文化界媒體界唯一領軍人物稱號, 其肖像被中國郵政總公司作為紀念郵票採用並發行。 2013年, 當選為中央電視臺《中國味道第三季》美食節目遼寧省唯一媒體評委。

2014年, 《大連晚報》為其創立“王希君美食工作室”。 2017年11月15日, 在北京舉辦的由中國商業出版社、《中國烹飪》雜誌社主辦、中國飯店協會、中國烹飪協會、新華網、央廣網、鳳凰網、新浪網等十幾家單位支援的“中華烹飪文化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上, 王希君作為國內唯一媒體人代表, 與中國餐飲烹飪界和文化出版界7位名人一起, 參與了分享嘉賓活動。 同時, 在由國家有關部門發起, 由中國商業出版社、《中國烹飪》雜誌社主辦、中國飯店協會、中國烹飪協會、新華網、央廣網、鳳凰網、新浪網等十幾家單位支援的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中國烹飪古籍叢書》新聞發佈會上, 當選為該大型系列叢書副主任編委之一。

《吃出一條南北走穴的魚》, 分為八章, 共寫了102個廚師與名菜、名人與名菜、美食文化人的隨筆與故事, 這些隨筆與故事, 像小說, 像散文, 賦予了廚藝的感悟, 人生的思考, 問題的把脈, 淳樸的讚美, 一口氣就能讀下去, 足見作者的文學功力。 有不少關於美食的觀點, 似可成為美食以外的哲言佳句。 正如中國飯店協會名廚委執行秘書長劉岩所說, “看到這本新書手稿, 我不禁要為作者的城市文化責任感點贊”。 他認為, 當下的大連海鮮已經是八大菜系後中國不可或缺的一個新的城市文化味道, 大連海鮮美食的當地民俗故事與傳說也很多, 至少有幾百個, 大連名廚在目前的全國廚藝界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

出現了穆傳仁、戴書經、董長作、林波、韓繼光等國內知名的烹飪大師或國宴大師, 于濤、莊欣文、由曉東、尚遠新、楊海明等後起的一批中間力量, 在國內外廚藝舞臺上也是不斷翩翩起舞, 更是不可小覷。

不得不說的是, 大連雖然烹飪技藝不輸國內任何城市, 但美食文化還是比較薄弱, 國內遊客當下雖有“到大連不吃一頓地道大連海鮮等於沒到大連”之說, 卻在每每吃過海鮮後總是覺得缺少點什麼。 大連美食文化典故與故事和全國相比, 可憐到美食著作幾乎為零, 南方最多, 北方較少, 大連在王希君出版上述兩本美食文化書之前, 只有極少幾本烹飪大師的菜譜和教程, 一個海鮮豐富到接近成為地域名片的城市, 有點悲哀了。 因此,這本大連史上首次書寫當代大連美食典故與故事的隨筆值得期待。

文圖 本報記者張明春

因此,這本大連史上首次書寫當代大連美食典故與故事的隨筆值得期待。

文圖 本報記者張明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