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夜讀苗疆」天下九黎 苗韻台江——九大支系苗族服飾賞析

天下九黎 苗韻台江

——九大支系苗族服飾賞析

熊克武

苗族由於所處的社會歷史、自然地理、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形成了迥異的審美觀念、審美物件和審美情趣, 創造了服飾造型獨特、紋樣風格, 款式殊異、質地精良。 它不只是一種實用品和藝術品, 而且已構成豐富社會內涵的民族服飾文化。 在繡衣的圖案語言裡, 記錄著人類起源的神話, 記錄著苗族先民悲壯的遷徙歷史, 是穿在身上的圖騰, 記錄是用心血繡染出的民族情結在衣上的史書。 一個民族的外部形象識別標誌。 因此, 苗族服飾是無文字文明的重要載體, 讓人破譯、解讀、啟悟。 它涉及民俗生活的各個廣方面, 保留著歷朝歷代乃至人類早期的服飾特徵, 是苗族藝術觀的體現, 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苗族服飾款式風格, 大至可分為方你、方鳩、方翁、方南、方白、方秀、方黎、翁芒、後哨等九種類型, 男裝簡樸、女裝繁華。 男裝有對襟或大襟右衽上衣兩大類。 中青年男子多著對襟上衣, 老年男子多穿右衽長衫, 包青布頭帕;下著一尺許寬的大褲腳。 近年來, 大部分地區中青年男子多穿中山裝。 女裝有右衽大襟和胸前交叉圓領,長袖服、短袖服、大袖服、小袖服、圓擺服、方擺服以及前擺長後擺和前擺短後擺等多種形式;下裝有帶裙、片裙、筒裙、褲裙、短裙、超短裙、百褶裙、羽毛裙等;褲子有長有短,

褲腳有大有小, 相差甚為特殊。 每類又眾多的樣式, 按年齡分, 有童裝、青壯年服裝和老年服裝;按生活禮儀分有盛裝、便裝之分。 盛裝為節日、喜慶、社交之禮儀服飾, 包括頭飾、服飾、銀飾、鞋襪, 裝扮十分講究。 除部分地區經過改進的女便裝外, 絕大部分地區的苗族婦女的盛裝衣裙, 保存著濃厚的民族特色。

方你型

方你型主要分佈在台拱鎮、台濃、南省、方省、紅陽、登交、壩場、報效, 革一的排生、台水, 革東鎮的養窩, 寶貢鄉的嘎丟、掌留、松郎, 麻栗鄉的麻栗、方隴、翁拜、養門等鄉村。

方鳩型

女子頭髻挽法與方你同。 但頭前方髮髻翻出, 形成一寬面, 便於插銀角或罩頭巾時成平面。 平時裸頭, 古時包對角折疊的長方形青帕, 與方你型差異不大。 約在1940年前後, 開始包白色長方形花帕(帕多系商店買來), 包後髮髻和梳子露在外面,

兩個帕角把耳蓋住。 盛裝除花飾喜小幅小朵外, 與方你型差異不大。 便裝為大襟左衽, 並於襟的邊緣和衣肩後部圍釘一道欄杆花條, 胸系花圍腰, 下著長褲, 褲腿挑繡三道彩色花紋, 工藝喜用十字挑花, 貼花等, 其餘部分裝飾與方你型相同。

方鳩型源出於雷山西江, 民國後期,開始傳入排羊等地區。解放後,向境內南部西部地區發展,主要分佈於排羊,台盤大寨、台盤屯上、空寨、龍井、德眷白內,南瓦的的水寨,南垌:南瓦、交江、南江、南宮的交密、汪江、南宮、南牛養開、交下的交下等鄉村。

方翁型

女裝複雜多樣,講究髮式。常用幾束假髮參與真發挽髻,髻兩邊挽成兩個圓圈,稱為“鷹眼髻”。右邊橫插一根龍頭形銀簪,髻內插有銀釺或銀花,髻後插大銀梳。便裝以紅、綠、藍、白、青等棉紗參絲線織成長方型花格帕包頭(包時順邊翻轉折三四折,約寬二寸。由前額向反時針方向圍頭一圈餘,兩頭交叉後,用巾頭翻折插進額前接帖處紮緊)。包後髮髻和梳子均露在外。盛裝不圍頭巾,而圍銀花帶。銀花帶極講究,以銀子打成螳螂、蝴蝶或馬等立體紋樣,然後編挑起來,釘在一塊白布上,插銀鳳,飾二兩左右的大耳環。上裝為大領右衽短服,外型與方你型相似,但袖與衣襟均較方你型短些,色彩有紅藍兩種。便裝以藍色居多,而以深藍色為主,適當以褐、紫紅和黑等暗色與花紋的枝節相岔,或用於一些花紋中的小角上,在花紋的一些小角上或邊緣等處用部分粉綠、淡黃、白、深藍和紫紅或玫瑰紅等色,稱為“歐濤”,意即亮衣。刺繡喜用散花線刺繡,平挑花、織花、堆花等方法。圖案有幾何圖形和各種動物、花卉等,繡時多採用水雲紋。織時採用幾何圖案形。紋樣中龍、鳳、象和獅等占了重要的地位。花飾及銀飾中,有“丹鳳朝陽”、“獅子滾繡球”、“二龍戲珠”、“松鶴並蒂”等類紋樣。方囊型銀飾最為富麗,飾法與方你型、方糾型相同而比之豐盛。80年代後,年輕女子在白布襯衣的肩、袖、領等部位繡上紅、綠色化飾,縫製成夏便裝。常服多穿長褲,並在前後各圍一張織滿花紋的圍帕,與暗底暗花衣配套。盛裝著百疊裙,裙身分為兩段,下段短並用夾層,打折也不一致;下段打兩折,上段打三折;在上下段連接處嵌錫片,並用深紅色絲線插圍一路,裙 高亮而無花(裙子不合縫,為後圍腰式,苗語稱“褲壩”),長齊小腿肚。夏季赤足或穿涼鞋,冬季穿膠鞋或繡花勾鼻布鞋(鞋幫且兩瓣合成,用青色緞子或絲絨製成並繡以花紋)。很少穿草鞋。解放後,清水江沿岸村寨的婦女便裝時,除中、老年婦女穿 民族服飾外,年輕女子和兒童保留頭飾,裝束與漢族同。方翁型服飾分佈在施洞、平兆、老屯,良田的黃泡、良田、景孝,四新的南哨、四新、舊州、壩場的陽屯等鄉村。

方南型

婦女頭飾與方南型稍同,將一塊專制方形花格布帕順邊折後,朝順時針方向(與方你型相反)包頭一圈,把髮髻大部分露出外面。但髮髻挽得比方囊型大些,髻底略向後下拖。上裝為大襟(無小領),左衽半體衣,較長,蓋過臀部,領稍後傾。袖窄,冬季服飾袖較長,蓋及手腕子。在裙子與衣角相接處,挑有三路橫向細窄的紅、黃、青彩色水紋,據當地口碑,上一路代表黃河,苗語稱“翁仿”;中路代表長江,苗語稱“翁育”; 下路代表大西南,苗語稱“翁方納”,意即家鄉(三路的變形圖案則是山林、田園、牛羊、村莊、人物等,都與苗族古代遷徙史上的三大階段,有著密切的關係)。裙子前面圍有花裙帕,與裙同長,裙帶有五彩絲穗。腿纏紅,黃色編織的綁腿由踝部往上纏至膝部,呈環狀形,並在纏齊小腿前留有一五彩絲穗,看去就顯得腳上的分量很重。腳穿繡花鞋,不拔鞋跟。女童裝最具特色,夏季衣袖無花,在肩部橫釘約二三公分寬的兩條紗繡花條,有的釘成十字形;冬季的夾衣有背部附以一塊數紗繡成的幾何紋樣花塊,約佔有背部的三分之二,稱為“歐降”,十五六歲後就不穿了。嘎東型的便裝與方囊型區別不大,銀飾沒有方囊型和方你型富麗,一般戴兩三對手釧,兩根銀鏈和兩根銀項圈,一對耳環,一把銀梳,一兩隻銀雀。式樣與方囊型和方你型同。刺繡主要採用挑花和織花的方法,紋樣大都屬幾何圖形。方南型服飾是指以革東為代表的服飾,在台江主要分佈在縣城和南宮鄉的交宮村。

方白型

男性老人留發,挽小髻,青年人多於頭頂留一圈約0.2米的短髮,喜包長約4.8米,寬約0.5米的長頭巾,包時一圈圈的纏得整整齊齊,形如一小斗笠。喜用銀飾,有細條銀鏈和手釧,腰掛銀牙籤。上裝為無領大襟右衽短服,蓋及肚臍,腰束自織的青、白相雜的花格腰帶,長約2.7米。老年人褲腳很大寬約0.4米,年輕人稍窄些,一般0.27米至0.4米。冬季裹腿,夏季穿草鞋。解放後,男子便裝與漢族略同。

婦女挽雲髻,頭帕與圍裙帕相同,只是花帶窄些。包時,自額前向腦後將髮髻包住,結紮於腦後,帕腳拖到背部。勞動時,將帕腳翻搭在髮髻前方,帶穗垂於額前。婦女上裝為大襟右衽短服,無領無花,長蓋過腹部;袖窄長及手腕,後擺較長,蓋及裙子下緣,當後圍帕用,稱“尾巴衣”。裙子蓋過膝部,無花。前附藏青色無花圍裙 帕,帕上方兩角釘有一根花帶束腰,打結於背後。除夏季外,一般都打裹腿,裹腳為藏青色窄布,長兩尺許。平常穿 草鞋或赤足,布鞋極少見。解放後,已穿上膠鞋或涼鞋。方白型盛裝時,不包頭巾,髮髻全露於外,佩戴銀冠,銀鳳尾。耳綴雞爪耳環或牛鼻索耳環。頸飾一兩支泡絲項圈、項鍊。胸配銀牌壓領。服飾的特點是刺繡極少,衣裙均無花飾,較為簡便,惟有絲織的花帶作束腰的圍裙帕和頭帕之用。花帶色彩主要是玫瑰紅、粉綠、金黃、青、白等色,花紋全以白色出現。紋樣大都屬“蕨葉”、“勾勾”和“窗子格”三類,與交下,翁腳等地花飾相似。方白型 主要分佈在翁腳的方白、翁書、松葩、細登等村寨。

方秀型

男性老人頭飾均與方白型略同,年輕男子與方你型無大差異。女子挽盤髻,罩長方形青布頭巾,呈上尖下寬三角形,髻後插彎月形木梳,耳環與方囊型同。盛裝不包頭帕,銀飾較少,頭部飾的“銀牌”與方白型同。銀梳與方你型同,手釧、項圈、銀鏈與各型無異。上裝為純青色大領右衽衣,衣襟為白布鑲邊,衣服基本無刺繡,只在岔口處和後擺的兩角邊緣以紅、綠、黃三色絲線交叉挑些“狗牙瓣”,該型服飾與方白型同。盛裝時束花帶五六根,顯示其技藝。青色百褶裙長齊小腿,纏青色窄長土布裹腿,赤足或穿草鞋。解放後,有的在袖口鑲一塊用藍色絲線挑花的白布,穿時露在外面。方秀型主要分佈在方秀和翁腳的翁腳交、翁腳南。

方黎型

男裝與各地類型大同小異。婦女頭包寬約10釐米,長約3米的藏青土布,並在布的一邊順邊疊成重疊的三道邊,全帕折成寬6釐米左右,發不打髻,有的用網子套上,盤於頭頂後即把頭帕包住,從上而下又再向上纏繞,包好後約有10釐米高,有的頭帕外方還打上一層網套。帕外端通常是繡有3釐米寬的花飾,並附上67釐米長的各色絲穗,作插頭用。年輕女子便裝多包從市場買來的花頭帕。盛裝不包頭帕,插銀簪、銀笄,戴銀冠,耳飾大花環或梅花形耳環。項圈系圓扣,由一細小的項圈把圓扣穿連起來,圓扣上有花紋與各型相異,獨具特色。項鍊、手釧與各型同。婦女上裝為大領右衽半體衣,較長,蓋及臀部;衣的前襟略長於後擺,但穿時拉齊,袖子比一般地區略大,寬約21釐米,穿時折一小折,衣腳附上一條約10釐米寬的織花,從前襟經岔口伸向後背,後背中央有一小段,領花一般寬12釐米左右,胸部花飾寬15釐米左右,領稍向後拖,傾斜度不如方你型大,該型刺繡較多,盛裝與便裝均有花飾。區別在於花飾多寡及工藝的粗細。解放後,夏季便裝不用刺繡,系從集市買青藍布料按傳統式樣縫製而成。刺繡方法以“打子”為主,兼以“堆花”、“挑花”和“織花”等。紋樣大多採用水雲紋,內容以花草為主,鳥、蝶等次之。色彩以綠色和紅色並重,黃色極少。著半長裙,蓋及小腿肚。常服穿素裙,盛裝裙腳附以一圈約7釐米寬的織花。便裝圍裙帕系青色布製成,無花飾;盛裝為有花飾的緞子布料。冬季裹腿,系用藏青色窄布製成,較各型長(長約4米,寬約1.5釐米),包時講究堆疊,鞋有花鞋、素鞋和草鞋。解放後,多穿膠鞋和涼鞋。方黎型主要分佈在革一、大塘和台盤的平水、南堯、箕簸和棉花坪等鄉村。

翁芒型

男裝與各型大同小異。女子挽雲髻,外纏長方形藏青色頭巾,包法有兩種:一種是順邊折,折後約寬7釐米,圍頭一圈,束於腦後,再用一根青棉線在帕外繞幾圈,系緊頭帕;另一種包法與方鳩型的交下、排羊等地相同,不同處為以青棉線系頭帕。兩種包法均讓髮髻和梳子露在外面,耳戴直徑為45釐米的圓圈耳環,環下吊有指頭大的燈籠形或蝴蝶形銀花。上衣為無領右衽短服,蓋及腹部,袖窄,長及手腕。衣襟上戴銅扣,著細百褶短裙,裙腳至裙腰共長30釐米左右,周長152釐米左右,可圍身一周餘。平時穿兩條,盛裝穿六七條,穿後衣服蓋去大半,現出10釐米左右的裙 腳,前圍花裙帕,約50釐米,寬40釐米。翁芒型花飾主要在圍裙帕、腰帶、裹腿、背帶和童帽上,主要採取反面挑花正面看的挑花方法,以白色絲線或棉線在藏青色的土布上挑花。童帕採用貼花,花帶、腰帶和裹腿採用織花,現出彩色絲線花紋,紋樣平常以條紋為主,附上一些小方塊圖案。腰帶和花帶偏重紅色,裹腿偏重暗灰色,有冬夏之分,冬季的裹腿帕長約190釐米,寬約35釐米,只圍一轉,包後均用花帶捆紮;夏季的裹腿帕長約110釐米,寬2.5米,紅色重,兩端有很大的穗須,系於腿後,穗須下垂赤足或穿無跟草鞋。解放後,有些少女便裝與方鳩型的交下略同。翁芒型主要分佈在交下的翁芒、白邦、岩板,南宮的大田角、掌皆歸等村寨。

後哨型

男裝與各地類型大同小異。老年婦女用青布裹頭,中青年婦女先用一張深色暗花布或白布裹頭,然後用明亮的紫色土布包裹,現用淺色的手絹從後往前捆紮,頭頂露出髮髻,髻上橫插銀簪。少女頭戴平頂花帽,帽頂有折皺,帽中央留有大拇指般小孔,孔周留有數根寸許彩色絲線,帽子邊緣繡有多道彩色花邊,以紅色為主。盛裝頭戴銀帽銀花,耳戴小耳環,胸掛數幅銀項鍊,腰紮銀帶,手飾銀鐲。老年婦女上衣領襟相連,下著齊小腿折皺裙 ,前後各圍兩張青色土布圍裙帕,冬天包青布裹腿。中青年及少女便裝與盛裝差異不大,上裝領襟相連,胸襟交叉,腰系兩張青色土布圍裙 帕,四根彩色帶頭垂吊於身後,長約尺許,下著百褶裙 ,裙腳繡有多道細窄紅、黃、紫色花邊,盛裝穿繡花鞋或膠鞋,便裝赤足或穿草鞋。後哨型,僅有革一鄉的後哨村穿著。

民國後期,開始傳入排羊等地區。解放後,向境內南部西部地區發展,主要分佈於排羊,台盤大寨、台盤屯上、空寨、龍井、德眷白內,南瓦的的水寨,南垌:南瓦、交江、南江、南宮的交密、汪江、南宮、南牛養開、交下的交下等鄉村。

方翁型

女裝複雜多樣,講究髮式。常用幾束假髮參與真發挽髻,髻兩邊挽成兩個圓圈,稱為“鷹眼髻”。右邊橫插一根龍頭形銀簪,髻內插有銀釺或銀花,髻後插大銀梳。便裝以紅、綠、藍、白、青等棉紗參絲線織成長方型花格帕包頭(包時順邊翻轉折三四折,約寬二寸。由前額向反時針方向圍頭一圈餘,兩頭交叉後,用巾頭翻折插進額前接帖處紮緊)。包後髮髻和梳子均露在外。盛裝不圍頭巾,而圍銀花帶。銀花帶極講究,以銀子打成螳螂、蝴蝶或馬等立體紋樣,然後編挑起來,釘在一塊白布上,插銀鳳,飾二兩左右的大耳環。上裝為大領右衽短服,外型與方你型相似,但袖與衣襟均較方你型短些,色彩有紅藍兩種。便裝以藍色居多,而以深藍色為主,適當以褐、紫紅和黑等暗色與花紋的枝節相岔,或用於一些花紋中的小角上,在花紋的一些小角上或邊緣等處用部分粉綠、淡黃、白、深藍和紫紅或玫瑰紅等色,稱為“歐濤”,意即亮衣。刺繡喜用散花線刺繡,平挑花、織花、堆花等方法。圖案有幾何圖形和各種動物、花卉等,繡時多採用水雲紋。織時採用幾何圖案形。紋樣中龍、鳳、象和獅等占了重要的地位。花飾及銀飾中,有“丹鳳朝陽”、“獅子滾繡球”、“二龍戲珠”、“松鶴並蒂”等類紋樣。方囊型銀飾最為富麗,飾法與方你型、方糾型相同而比之豐盛。80年代後,年輕女子在白布襯衣的肩、袖、領等部位繡上紅、綠色化飾,縫製成夏便裝。常服多穿長褲,並在前後各圍一張織滿花紋的圍帕,與暗底暗花衣配套。盛裝著百疊裙,裙身分為兩段,下段短並用夾層,打折也不一致;下段打兩折,上段打三折;在上下段連接處嵌錫片,並用深紅色絲線插圍一路,裙 高亮而無花(裙子不合縫,為後圍腰式,苗語稱“褲壩”),長齊小腿肚。夏季赤足或穿涼鞋,冬季穿膠鞋或繡花勾鼻布鞋(鞋幫且兩瓣合成,用青色緞子或絲絨製成並繡以花紋)。很少穿草鞋。解放後,清水江沿岸村寨的婦女便裝時,除中、老年婦女穿 民族服飾外,年輕女子和兒童保留頭飾,裝束與漢族同。方翁型服飾分佈在施洞、平兆、老屯,良田的黃泡、良田、景孝,四新的南哨、四新、舊州、壩場的陽屯等鄉村。

方南型

婦女頭飾與方南型稍同,將一塊專制方形花格布帕順邊折後,朝順時針方向(與方你型相反)包頭一圈,把髮髻大部分露出外面。但髮髻挽得比方囊型大些,髻底略向後下拖。上裝為大襟(無小領),左衽半體衣,較長,蓋過臀部,領稍後傾。袖窄,冬季服飾袖較長,蓋及手腕子。在裙子與衣角相接處,挑有三路橫向細窄的紅、黃、青彩色水紋,據當地口碑,上一路代表黃河,苗語稱“翁仿”;中路代表長江,苗語稱“翁育”; 下路代表大西南,苗語稱“翁方納”,意即家鄉(三路的變形圖案則是山林、田園、牛羊、村莊、人物等,都與苗族古代遷徙史上的三大階段,有著密切的關係)。裙子前面圍有花裙帕,與裙同長,裙帶有五彩絲穗。腿纏紅,黃色編織的綁腿由踝部往上纏至膝部,呈環狀形,並在纏齊小腿前留有一五彩絲穗,看去就顯得腳上的分量很重。腳穿繡花鞋,不拔鞋跟。女童裝最具特色,夏季衣袖無花,在肩部橫釘約二三公分寬的兩條紗繡花條,有的釘成十字形;冬季的夾衣有背部附以一塊數紗繡成的幾何紋樣花塊,約佔有背部的三分之二,稱為“歐降”,十五六歲後就不穿了。嘎東型的便裝與方囊型區別不大,銀飾沒有方囊型和方你型富麗,一般戴兩三對手釧,兩根銀鏈和兩根銀項圈,一對耳環,一把銀梳,一兩隻銀雀。式樣與方囊型和方你型同。刺繡主要採用挑花和織花的方法,紋樣大都屬幾何圖形。方南型服飾是指以革東為代表的服飾,在台江主要分佈在縣城和南宮鄉的交宮村。

方白型

男性老人留發,挽小髻,青年人多於頭頂留一圈約0.2米的短髮,喜包長約4.8米,寬約0.5米的長頭巾,包時一圈圈的纏得整整齊齊,形如一小斗笠。喜用銀飾,有細條銀鏈和手釧,腰掛銀牙籤。上裝為無領大襟右衽短服,蓋及肚臍,腰束自織的青、白相雜的花格腰帶,長約2.7米。老年人褲腳很大寬約0.4米,年輕人稍窄些,一般0.27米至0.4米。冬季裹腿,夏季穿草鞋。解放後,男子便裝與漢族略同。

婦女挽雲髻,頭帕與圍裙帕相同,只是花帶窄些。包時,自額前向腦後將髮髻包住,結紮於腦後,帕腳拖到背部。勞動時,將帕腳翻搭在髮髻前方,帶穗垂於額前。婦女上裝為大襟右衽短服,無領無花,長蓋過腹部;袖窄長及手腕,後擺較長,蓋及裙子下緣,當後圍帕用,稱“尾巴衣”。裙子蓋過膝部,無花。前附藏青色無花圍裙 帕,帕上方兩角釘有一根花帶束腰,打結於背後。除夏季外,一般都打裹腿,裹腳為藏青色窄布,長兩尺許。平常穿 草鞋或赤足,布鞋極少見。解放後,已穿上膠鞋或涼鞋。方白型盛裝時,不包頭巾,髮髻全露於外,佩戴銀冠,銀鳳尾。耳綴雞爪耳環或牛鼻索耳環。頸飾一兩支泡絲項圈、項鍊。胸配銀牌壓領。服飾的特點是刺繡極少,衣裙均無花飾,較為簡便,惟有絲織的花帶作束腰的圍裙帕和頭帕之用。花帶色彩主要是玫瑰紅、粉綠、金黃、青、白等色,花紋全以白色出現。紋樣大都屬“蕨葉”、“勾勾”和“窗子格”三類,與交下,翁腳等地花飾相似。方白型 主要分佈在翁腳的方白、翁書、松葩、細登等村寨。

方秀型

男性老人頭飾均與方白型略同,年輕男子與方你型無大差異。女子挽盤髻,罩長方形青布頭巾,呈上尖下寬三角形,髻後插彎月形木梳,耳環與方囊型同。盛裝不包頭帕,銀飾較少,頭部飾的“銀牌”與方白型同。銀梳與方你型同,手釧、項圈、銀鏈與各型無異。上裝為純青色大領右衽衣,衣襟為白布鑲邊,衣服基本無刺繡,只在岔口處和後擺的兩角邊緣以紅、綠、黃三色絲線交叉挑些“狗牙瓣”,該型服飾與方白型同。盛裝時束花帶五六根,顯示其技藝。青色百褶裙長齊小腿,纏青色窄長土布裹腿,赤足或穿草鞋。解放後,有的在袖口鑲一塊用藍色絲線挑花的白布,穿時露在外面。方秀型主要分佈在方秀和翁腳的翁腳交、翁腳南。

方黎型

男裝與各地類型大同小異。婦女頭包寬約10釐米,長約3米的藏青土布,並在布的一邊順邊疊成重疊的三道邊,全帕折成寬6釐米左右,發不打髻,有的用網子套上,盤於頭頂後即把頭帕包住,從上而下又再向上纏繞,包好後約有10釐米高,有的頭帕外方還打上一層網套。帕外端通常是繡有3釐米寬的花飾,並附上67釐米長的各色絲穗,作插頭用。年輕女子便裝多包從市場買來的花頭帕。盛裝不包頭帕,插銀簪、銀笄,戴銀冠,耳飾大花環或梅花形耳環。項圈系圓扣,由一細小的項圈把圓扣穿連起來,圓扣上有花紋與各型相異,獨具特色。項鍊、手釧與各型同。婦女上裝為大領右衽半體衣,較長,蓋及臀部;衣的前襟略長於後擺,但穿時拉齊,袖子比一般地區略大,寬約21釐米,穿時折一小折,衣腳附上一條約10釐米寬的織花,從前襟經岔口伸向後背,後背中央有一小段,領花一般寬12釐米左右,胸部花飾寬15釐米左右,領稍向後拖,傾斜度不如方你型大,該型刺繡較多,盛裝與便裝均有花飾。區別在於花飾多寡及工藝的粗細。解放後,夏季便裝不用刺繡,系從集市買青藍布料按傳統式樣縫製而成。刺繡方法以“打子”為主,兼以“堆花”、“挑花”和“織花”等。紋樣大多採用水雲紋,內容以花草為主,鳥、蝶等次之。色彩以綠色和紅色並重,黃色極少。著半長裙,蓋及小腿肚。常服穿素裙,盛裝裙腳附以一圈約7釐米寬的織花。便裝圍裙帕系青色布製成,無花飾;盛裝為有花飾的緞子布料。冬季裹腿,系用藏青色窄布製成,較各型長(長約4米,寬約1.5釐米),包時講究堆疊,鞋有花鞋、素鞋和草鞋。解放後,多穿膠鞋和涼鞋。方黎型主要分佈在革一、大塘和台盤的平水、南堯、箕簸和棉花坪等鄉村。

翁芒型

男裝與各型大同小異。女子挽雲髻,外纏長方形藏青色頭巾,包法有兩種:一種是順邊折,折後約寬7釐米,圍頭一圈,束於腦後,再用一根青棉線在帕外繞幾圈,系緊頭帕;另一種包法與方鳩型的交下、排羊等地相同,不同處為以青棉線系頭帕。兩種包法均讓髮髻和梳子露在外面,耳戴直徑為45釐米的圓圈耳環,環下吊有指頭大的燈籠形或蝴蝶形銀花。上衣為無領右衽短服,蓋及腹部,袖窄,長及手腕。衣襟上戴銅扣,著細百褶短裙,裙腳至裙腰共長30釐米左右,周長152釐米左右,可圍身一周餘。平時穿兩條,盛裝穿六七條,穿後衣服蓋去大半,現出10釐米左右的裙 腳,前圍花裙帕,約50釐米,寬40釐米。翁芒型花飾主要在圍裙帕、腰帶、裹腿、背帶和童帽上,主要採取反面挑花正面看的挑花方法,以白色絲線或棉線在藏青色的土布上挑花。童帕採用貼花,花帶、腰帶和裹腿採用織花,現出彩色絲線花紋,紋樣平常以條紋為主,附上一些小方塊圖案。腰帶和花帶偏重紅色,裹腿偏重暗灰色,有冬夏之分,冬季的裹腿帕長約190釐米,寬約35釐米,只圍一轉,包後均用花帶捆紮;夏季的裹腿帕長約110釐米,寬2.5米,紅色重,兩端有很大的穗須,系於腿後,穗須下垂赤足或穿無跟草鞋。解放後,有些少女便裝與方鳩型的交下略同。翁芒型主要分佈在交下的翁芒、白邦、岩板,南宮的大田角、掌皆歸等村寨。

後哨型

男裝與各地類型大同小異。老年婦女用青布裹頭,中青年婦女先用一張深色暗花布或白布裹頭,然後用明亮的紫色土布包裹,現用淺色的手絹從後往前捆紮,頭頂露出髮髻,髻上橫插銀簪。少女頭戴平頂花帽,帽頂有折皺,帽中央留有大拇指般小孔,孔周留有數根寸許彩色絲線,帽子邊緣繡有多道彩色花邊,以紅色為主。盛裝頭戴銀帽銀花,耳戴小耳環,胸掛數幅銀項鍊,腰紮銀帶,手飾銀鐲。老年婦女上衣領襟相連,下著齊小腿折皺裙 ,前後各圍兩張青色土布圍裙帕,冬天包青布裹腿。中青年及少女便裝與盛裝差異不大,上裝領襟相連,胸襟交叉,腰系兩張青色土布圍裙 帕,四根彩色帶頭垂吊於身後,長約尺許,下著百褶裙 ,裙腳繡有多道細窄紅、黃、紫色花邊,盛裝穿繡花鞋或膠鞋,便裝赤足或穿草鞋。後哨型,僅有革一鄉的後哨村穿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