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許家印成首富,製造業的最大悲哀

譚浩俊 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研究員

為什麼資本大量撤離製造業, 為什麼製造業復蘇緩慢, 透過富豪榜也能看出許多問題。 而許家印一躍成為首富, 除了對財富分配的驚訝就是製造業的悲哀。

福布斯中文網16日發佈2017中國富豪榜, 位居榜單第一的是許家印, 其財富淨值從去年的657億元猛增至2814億元。 馬化騰以2582億元財富淨值位居榜單第二。 馬雲位居第三位, 其財富淨值共計2555億元。

今年的富豪榜, 除恒大許家印扮演了“黑馬”角色, 財富淨值一下子從去年的657億元猛增至2814億元之外, 其他富豪的排序, 基本是符合預期的, 特別是“二馬”, 基本處於交替上升的格局。

而透過今年的富豪榜, 又似乎隱隱覺得, 在富豪們的財富不斷增加和積累的同時, 令人擔憂的問題也在不斷增多。 尤其是製造業在富豪榜中的地位始終難以有效提升, 更讓人覺得中國經濟發展以及財富積累可能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注意到, 今年富豪榜中財富增值最快的, 除了恒大的許家印外, 另一個就是順豐的王衛, 這個通過借殼獲得上市的企業家, 個人財富也實現了倍增。 所以, 不得不讓人覺得, 資本市場真的是一個造富平臺, 具有極強的財富積聚效應和擴充功能。 縱然富豪的個人資產沒有實質性增長, 也能通過股市實現財富倍增, 從而在另一個平臺達到提升財富增長能力的目的。 我們不禁要問, 這樣的增長, 能給經濟帶來怎樣的積極影響呢?尤其是許家印這樣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富豪, 更是無法給人帶來希望和期待。 相比之下, 從事製造業的富豪, 儘管付出的努力要遠大於其他行業, 卻只能慢悠悠地跟在別人的後面,

艱難地積累自己的財富。 縱然也能在股市上實現財富增值, 與其他行業相比, 仍然是小巫見大巫。 所以, 在今年富豪榜的前十位中, 也就只能看到美的創始人何享建和吉利李書福兩個製造企業的富豪。 尤其是李書福, 如果不是在爭議和質疑中收購了富豪, 也不可能進入富豪榜前十位。 財富增值的一快一慢, 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國在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財富分配結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反映了實體經濟被邊緣化、資本在繼續向非製造業轉移的矛盾。

富豪榜反映的另一個問題, 就是新經濟繼續呈現快速發展、快速積累財富的格局。 新經濟能夠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 一方面, 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結果, 是經濟轉型的一種方式;另一方面, 也是傳統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 需要借助新經濟的力量, 實現傳統經濟的轉型升級。 畢竟, 完全依靠傳統經濟自身是很難實現轉型目的的。 關鍵在於, 新經濟的發展, 似乎並沒有完全按照正常的規律運行,

在某些方面, 是通過對傳統經濟的擠壓, 甚至是碾壓達到目的的。 如資本大量轉向新經濟, 股市為新經濟提供的支撐遠大於製造業, 政策被新經濟肢解等。 為什麼很多製造企業也開始轉型發展新經濟, 並不是想借助新經濟幫助企業轉型升級, 而是因為傳統經濟、尤其是製造業在投入產出方面與新經濟的差距太大, 沒有信心再繼續從事製造業。 毫無疑問, 這是新經濟對傳統經濟、對製造業的負面影響。

我們並不反對發展新經濟, 前提是, 應當對傳統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產生推動和促進作用, 而不是擠壓甚至碾壓傳統經濟。 而資本瘋狂地向新經濟領域轉移, 向包括共用經濟在內的一些概念經濟轉移, 與前些年向房地產領域轉移並沒有多大區別,可能產生的後果,也應當基本一致。那麼,背離製造業、邊緣化製造業的現象,不僅沒有得到改善,反而以新的方式在加劇。顯然,這不是中國經濟轉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應當出現的現象。

一邊在強調重視製造業,一邊又在政策、環境、資源配置等方面削弱製造業的地位,讓包括新經濟在內的非製造業掠奪和碾壓製造業,顯然是一個矛盾。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製造業更加難以振興。富豪榜上製造企業的富豪難以出現財富快速增值的現象,顯然是製造業不受重視的表現。象格力董明珠那樣高調的企業家,以及任正非這樣具有高科技內涵的企業家,都未能進入到富豪榜的前列,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製造業沒有真正引起重視,政策、資金、資本、資源等並沒有真正向製造業傾斜

也許,富豪榜並不能從根本上反映經濟運行和經濟發展的基本狀況,但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經濟結構、財富分配的基本格局。好在銀行業還沒有完全開放,否則,銀行也極有可能成為又一個造富平臺,從事金融業的富豪,將很快超越製造業,成為富豪榜的又一群體。即便如此,富豪們的財富也有大量依靠金融手段獲得的財富。有專家說過,如果精英們都去從事金融業了,經濟就一定出現問題了。而房地產、新經濟等,顯然也象金融一樣,吸引了大量精英階層,那麼,象製造業這樣的“慢賺錢”行業,到底還有多少人願意去經營呢?不得不說,許家印成首富,是製造業的最大悲哀,甚至是新經濟的最大悲哀。

譚浩俊【原創】

更多精彩文章,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tanhaojun1962

與前些年向房地產領域轉移並沒有多大區別,可能產生的後果,也應當基本一致。那麼,背離製造業、邊緣化製造業的現象,不僅沒有得到改善,反而以新的方式在加劇。顯然,這不是中國經濟轉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應當出現的現象。

一邊在強調重視製造業,一邊又在政策、環境、資源配置等方面削弱製造業的地位,讓包括新經濟在內的非製造業掠奪和碾壓製造業,顯然是一個矛盾。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製造業更加難以振興。富豪榜上製造企業的富豪難以出現財富快速增值的現象,顯然是製造業不受重視的表現。象格力董明珠那樣高調的企業家,以及任正非這樣具有高科技內涵的企業家,都未能進入到富豪榜的前列,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製造業沒有真正引起重視,政策、資金、資本、資源等並沒有真正向製造業傾斜

也許,富豪榜並不能從根本上反映經濟運行和經濟發展的基本狀況,但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經濟結構、財富分配的基本格局。好在銀行業還沒有完全開放,否則,銀行也極有可能成為又一個造富平臺,從事金融業的富豪,將很快超越製造業,成為富豪榜的又一群體。即便如此,富豪們的財富也有大量依靠金融手段獲得的財富。有專家說過,如果精英們都去從事金融業了,經濟就一定出現問題了。而房地產、新經濟等,顯然也象金融一樣,吸引了大量精英階層,那麼,象製造業這樣的“慢賺錢”行業,到底還有多少人願意去經營呢?不得不說,許家印成首富,是製造業的最大悲哀,甚至是新經濟的最大悲哀。

譚浩俊【原創】

更多精彩文章,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tanhaojun196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