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西周大墓被攜槍盜掘,考古家事後搶救性發掘,挖出逆天文物

導讀:去過山西博物院的都知道, 這裡收藏有大量精美的商周戰國時期青銅器國寶。 這些青銅器文物大多數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而最為寶貴的就是被列為禁止出境展覽的商龍紋兕觥以及西周晉侯鳥尊。 這鳥尊堪稱“逆天”文物, 其出土的歷程也是非常坎坷。

這得從1979年說起。 北京大學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了以鄒衡教授為中心的考古隊, 對山西河北交界處的天馬-曲村遺址進行了考古探索。 在這10餘年間發掘了近千座西周至戰國時期的晉國中小型墓葬, 大量的珍貴遺物的出土使得晉國風貌再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越來越多的西周墓被發現後, 考古家確定此地就是晉侯墓的所在地。 但晉國的這些王侯墓並沒有被發掘, 還是停留在了研討階段。 而此時正是國內盜墓賊最瘋狂的時候, 從80年代到90年代初全國各地古墓都遭受盜墓賊盜掘, 而晉侯墓地也逃脫不了厄運。

據考古學家稱晉侯墓地被盜得非常嚴重, 盜掘者攜帶槍支武器, 並有警車開道。 挖出的許多“寶物”, 都是用汽車及拖拉機拉走的。 考古家也在此地發現大量的盜洞以及被炸藥炸過的痕跡, 被盜墓賊盜掘而流失海外的文物數不勝數。 其中晉侯穌鐘及鼎、簋諸器多流失境外, 其中部分後被上海博物館搶救購回。

由於墓地被盜墓賊破壞嚴重, 考古家從1992年起對晉侯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1992年至2000年, 先後做過6次發掘工作。 共發掘出九組十九座晉侯及夫人大型墓葬。 出土並保護了大量西周時期珍貴文物, 總數達萬件以上。

在搶救發掘出土的文物中最“逆天”的文物就是前文提到的山西博物院的鎮院之寶“鳥尊”。 這件文物一出土就被考古家稱為“逆天文物”“絕世國寶”。 在鳳鳥的背上, 一隻小鳥靜靜相依, 並且成為鳥尊器蓋上的捉手。 鳳尾下設一象首, 象鼻內卷上揚, 與雙腿形成穩定的三點支撐, 不論是造型還是科技水準上都體現出我國先人的智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