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滬港通成立三年成交額破6萬億 金融股最受資金青睞

11月17日, 滬港通正式迎來開通三周年的紀念日。

據上交所公佈的資料顯示, 截至11月16日, 滬港通運行三年來, 總成交金額達6.05萬億元人民幣, 日均成交額87.19億元人民幣。

其中, 北向滬股通累計共700個交易日, 累計有757檔股票發生過交易, 合計交易金額3.45萬億元人民幣, 日均49.25億元人民幣;南向港股通累計共686個交易日, 累計有371檔股票發生過交易, 合計交易金額2.6萬億元人民幣, 日均37.94億元人民幣。

2014年11月17日, 滬港通正式開通後, 香港與內地兩地資本市場的聯動更趨緊密。

2016年8月16日, 滬港通取消了總額度限制, 當年12月5日, 深港通正式邁開步伐,

今年7月3日債券通也再開新篇章, 內地與香港兩地間互聯互通機制一再加強。

在緩慢步入牛市後, 估值相對較低的港股市場更是吸引了諸多南下資金。 據港交所統計資料顯示, 今年前十個月, 港股通日均成交額在港股市場的占比增至7.2%, 遠高於2015年的2.4%和2016年的4%。

而目前北向滬股通標的576只, 合計市值27.61萬億元, 占上交所A股總市值的82%;南向港股通標的308只, 合計市值23.23萬億元, 占港交所主機板總市值的84%。 可以說, 滬深港通的開通, 讓投資者首次在不改變本地市場交易習慣的原則下, 方便快捷地直接參與對方市場。

正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滬深港通機制為兩地市場帶來了歷史性的互聯互通。 通過交易總量過境、結算淨量過境的獨特創新,

兩地市場可以在充分保留各自市場監管規則、市場結構和交易習慣的前提下實現完全市場化的交易互聯互通, 以最小的制度成本為內地資本市場取得了最大效果的開放, 也大大提升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

目前的滬港通交易, 滬股通方面主要以上證180指數成分股為代表的藍籌居多。 而港股通方面則是包含了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的成份股、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並在隨後深港通的開通過程中加入了市值50億元港元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的成份股。

從滬港通運行三年來的交易資料可以看出, 滬股通方面以金融、工業和消費三個行業交易額排名居前。

港通通方向則以金融、工業和非日常生活消費品, 南北資金流向相似度極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