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火星研究院》能成為網綜時代的“走近科學”嗎?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怎樣測試男友的耐煩程度?女孩子撒嬌任性的那一套也許早過時了, 在《火星研究院》這兒, 得靠實驗;怎樣的喚醒方式最迅速?叫醒你的不止鬧鐘和夢想, 在《火星研究院》這兒, 還得靠實驗。

從我發現, 到我實驗, 從《火星情報局》走出的《火星研究院》, 實現了理論到實踐的飛躍。 怎樣變身大力士?怎樣秒變飛毛腿?怎樣快速喚醒?這些在普通人看來異想天開的問題, 在《火星研究院》都以實驗的方式得到解決。

不同於“十萬個為什麼”的硬科普, 《火星研究院》用火星人的方式, 呈現世界的無限可能,

好玩又科學, 才能吸睛又益智。

這倒讓硬糖君想起童年最愛的電視節目——《走近科學》。 儘管這檔節目在我們長大後被“黑”得夠嗆, 經常是開篇超刺激, 推進巨懸疑, 結局卻堪比冷笑話。 但必須承認, 這檔節目確實傳遞了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看似神秘的現象背後, 都有合乎情理的科學解釋。

而《走近科學》的全民科普作用, 正是通過編導那被科普節目耽誤了的恐怖片才華, 得以深入人心。

而隨著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 全民獲取知識和資訊的水準都有質的飛躍。 也因此, 《走近科學》式的“九旬老太為何慘死街頭, 數百頭母驢為何半夜慘叫, 這一切的背後, 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幾乎成為網路段子。

但一代自有一代之科普。 從《火星情報局》的“我發現”, 到《火星研究院》的“我實驗”, “智娛”已成網綜發展的必然趨勢。 《火星研究院》能用“實驗檢驗真理”的新思路, 接過《走近科學》的槍嗎?

讓實驗說話

無論是測試耐煩程度還是喚醒方式, 《火星研究院》都採用了最具說服力的實驗。 除了有專業人士提供背景知識和臨場檢測,

更注重實驗的層次。

在第三期的節目裡, 耐煩測試請來了中科院心理所的于悅博士, 帶來了名為“可擕式頭戴生物回饋儀”的火星裝備。 通過即時監測每個實驗員的心率、心理放鬆指數、身體放鬆指數。 于悅博士將這三個資料轉化為0-100的情緒煩躁值,

通過每一輪的末位淘汰機制, 決選出火星耐煩王。

每一輪實驗結束, 于悅博士都會帶領實驗員和觀眾分析資料, 觀眾看完熱鬧, 還能順便GET新知識和小技能。 第三期節目的第二部分喚醒實驗, 明確列出各類方法的喚醒時間,

令觀眾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而讓實驗更加賞心悅目的是節目精心準備的道具, 在喚醒實驗中用到了直升機製造強光, 最後的失重喚醒則啟用了令人震撼的雙層結構設計, 錢楓一拉開關, 楊迪即刻從二曾床上墜落到一層的氣墊。

一切讓實驗說話的《火星研究院》, 相比《火星情報局》提案制的“文氣”,更多了一絲“武氣”。行動派的指導風格,實驗環節嚴絲合縫、環環相扣,完全沒有贅餘情節。以實驗開始,通過實驗的結論結束,完成求知與娛樂的雙重體驗。

而本該組螢幕CP虐狗的熊梓淇,反而因測試奔跑潛能被狗“虐”;本該美美噠上節目圈一波顏粉的曹璐,卻被直升機的強光素顏喚醒;本該當好團寵保持偶像派頭的伍嘉成,竟讓後期開發出了魔性笑聲表情包。

院長的風趣依舊、楊迪的爆棚綜藝感、錢楓的淡定從容、熊梓淇的放飛自我、院助汪蘇瀧的親和搞怪,火星研究員們的全力以赴,搭配後期的動畫、字幕、配音,讓實驗網感十足,傳遞知識的同時也是極致的娛樂體驗。

網感讓一切變得更有趣

光有實驗,而無火星研究員的能動性,節目仍可能淪為早年的“硬科普”,無處不在的網感讓《火星研究員》更具親和力。

與《流言終結者》同類的硬科普節目,曾經一度霸佔各大地方衛視的休閒時段。它們初時以新奇的實驗和求真的態度吸引擁躉,最終卻因為枯燥的實驗和模式化的流程變成市場棄兒。

有的實驗員的網感是天生的,比如綜藝“神獸”楊迪,非常善於在節目中拋梗、接梗、甚至創造了極具個人特色的專屬梗。而有的實驗員的網感,則有賴於《火星研究院》的後期發掘與培育:

節目的第一期就開發了伍嘉成的魔性笑聲,毫無偶像包袱的他一到精彩時刻就會爆發抑制不住的笑聲,節目抓住伍嘉成的率真,為他配上七彩方形笑字動圖,令節目增色不少。

而在第三期的不耐煩實驗中,當陳漢典小心翼翼地用金指甲抓住五官貼片時,被院長汪涵故意使壞弄掉,陳漢典一方面煩躁值爆表,另一方面卻為了比賽而壓抑情緒,大聲說沒關係。表裡不一的尷尬被鏡頭捕捉,後期添加的悲傷蛙表情令人捧腹。

更令人擊節讚歎的是《火星研究院》在細節處打磨的網感:實驗員們帶上擴嘴器時的面面相覷,BGM配上了《傳奇》的歌詞,“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熊梓淇被錢楓告知自己打呼嚕時,感慨“偶像不能打呼嚕”,緊隨的偶像劇接吻畫面被後期在關鍵部位打上“狗頭”,並配“該內容令人不適”的文字;汪蘇瀧驚歎張予曦的素顏時,配上了汪蘇瀧《等不到你》的歌詞“就這樣遠遠看著你,是我最親密的距離”,搭配滿屏粉色愛心,戳中暖男本質。

如果說,大量實驗庫素材讓《火星研究院》把實驗做到了極致。那麼,潤物細無聲的後期則讓《火星研究院》網感爆棚。

靈光一閃的動畫、機制適宜的字幕、紅唇嘶吼式配音,讓觀眾對節目“始於有趣,鑽於實驗,忠於網感”。

智娛新時代

在十月的優酷秋集上,《火星研究院》院長汪涵曾提到,“綜藝的發展經歷了 ‘純娛’到‘文娛’再到 ‘智娛’,融合了智慧、科技、實驗等更多新鮮元素的智慧娛樂,極大豐富了節目的可看性。”

從一開始滿足觀眾感官享樂的“純娛”,到之後融合了社會文化、精神追求的“文娛”,再到融入智慧、科技、實驗元素的新派網綜,汪涵認為,《火星研究院》的節目宗旨正是“用火星人的方式,為觀眾提前呈現無限可能的未來世界”。

在節目中,被狗追、吃魔鬼椒、被強光喚醒,都不再是簡單的娛樂刺激,而是服務與貫穿節目始終的“求真”與“行動”兩大內核。

楊迪特別強調,“為了這個節目我幾乎是獻出了生命……為了測試人類的奔跑潛能,他們竟然放警犬追我!”而伍嘉成、張予曦則表示,“好玩的同時學到東西,只有在《火星研究院》才能做到”。

明星的加持已是爆款綜藝的必備要素,然而《火星研究院》的蓬勃土壤,能夠激發實驗員的潛能,讓觀眾看到明星的另一面:汪蘇瀧除了唱作優秀,主持控場也有模有樣;錢楓常被群嘲,但卻耐煩力驚人;張予曦各種挑戰毫無懼色,絕無流量小花的束手束腳。

網感的升級助力《火星研究院》緊隨時代的脈搏,讓弱雞變成強者,喚醒春乏秋困的上班族,都是觀眾的親切日常。爆笑的花字、動畫、配音讓觀眾的神經鬆弛有度。

科技的驅動讓節目有了精神內核,用實驗呼籲“行動力”。地球有點亂,火星最安全。《火星研究院》也請來火星專家團保駕護航——中科院神經科學博士鄧虎、著名心理學博士張怡筠、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于悅、三甲醫院心理醫生史宇、著名情感心理作家蘇芩等一眾大咖,保證了“火星實驗”行動的安全科學。

火星IP中,《火星情報局》的“發現”就是超能力,而《火星研究院》中,“行動”就是超能力。觀眾不再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方,能夠行動起來,人人都是火星研究員,平凡也能歷練超能力。

在風雲變幻、近乎朝不保夕的綜藝“戰場”上,火星IP枝繁葉茂令同行豔羨不已。而作為一檔原創極致實驗類娛樂網綜,《火星研究院》不僅是火星價值觀的衍生和放大,更有著直接將網綜推進到明星加持、網感升級、科技驅動的創新“智娛”時代。

相比《火星情報局》提案制的“文氣”,更多了一絲“武氣”。行動派的指導風格,實驗環節嚴絲合縫、環環相扣,完全沒有贅餘情節。以實驗開始,通過實驗的結論結束,完成求知與娛樂的雙重體驗。

而本該組螢幕CP虐狗的熊梓淇,反而因測試奔跑潛能被狗“虐”;本該美美噠上節目圈一波顏粉的曹璐,卻被直升機的強光素顏喚醒;本該當好團寵保持偶像派頭的伍嘉成,竟讓後期開發出了魔性笑聲表情包。

院長的風趣依舊、楊迪的爆棚綜藝感、錢楓的淡定從容、熊梓淇的放飛自我、院助汪蘇瀧的親和搞怪,火星研究員們的全力以赴,搭配後期的動畫、字幕、配音,讓實驗網感十足,傳遞知識的同時也是極致的娛樂體驗。

網感讓一切變得更有趣

光有實驗,而無火星研究員的能動性,節目仍可能淪為早年的“硬科普”,無處不在的網感讓《火星研究員》更具親和力。

與《流言終結者》同類的硬科普節目,曾經一度霸佔各大地方衛視的休閒時段。它們初時以新奇的實驗和求真的態度吸引擁躉,最終卻因為枯燥的實驗和模式化的流程變成市場棄兒。

有的實驗員的網感是天生的,比如綜藝“神獸”楊迪,非常善於在節目中拋梗、接梗、甚至創造了極具個人特色的專屬梗。而有的實驗員的網感,則有賴於《火星研究院》的後期發掘與培育:

節目的第一期就開發了伍嘉成的魔性笑聲,毫無偶像包袱的他一到精彩時刻就會爆發抑制不住的笑聲,節目抓住伍嘉成的率真,為他配上七彩方形笑字動圖,令節目增色不少。

而在第三期的不耐煩實驗中,當陳漢典小心翼翼地用金指甲抓住五官貼片時,被院長汪涵故意使壞弄掉,陳漢典一方面煩躁值爆表,另一方面卻為了比賽而壓抑情緒,大聲說沒關係。表裡不一的尷尬被鏡頭捕捉,後期添加的悲傷蛙表情令人捧腹。

更令人擊節讚歎的是《火星研究院》在細節處打磨的網感:實驗員們帶上擴嘴器時的面面相覷,BGM配上了《傳奇》的歌詞,“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熊梓淇被錢楓告知自己打呼嚕時,感慨“偶像不能打呼嚕”,緊隨的偶像劇接吻畫面被後期在關鍵部位打上“狗頭”,並配“該內容令人不適”的文字;汪蘇瀧驚歎張予曦的素顏時,配上了汪蘇瀧《等不到你》的歌詞“就這樣遠遠看著你,是我最親密的距離”,搭配滿屏粉色愛心,戳中暖男本質。

如果說,大量實驗庫素材讓《火星研究院》把實驗做到了極致。那麼,潤物細無聲的後期則讓《火星研究院》網感爆棚。

靈光一閃的動畫、機制適宜的字幕、紅唇嘶吼式配音,讓觀眾對節目“始於有趣,鑽於實驗,忠於網感”。

智娛新時代

在十月的優酷秋集上,《火星研究院》院長汪涵曾提到,“綜藝的發展經歷了 ‘純娛’到‘文娛’再到 ‘智娛’,融合了智慧、科技、實驗等更多新鮮元素的智慧娛樂,極大豐富了節目的可看性。”

從一開始滿足觀眾感官享樂的“純娛”,到之後融合了社會文化、精神追求的“文娛”,再到融入智慧、科技、實驗元素的新派網綜,汪涵認為,《火星研究院》的節目宗旨正是“用火星人的方式,為觀眾提前呈現無限可能的未來世界”。

在節目中,被狗追、吃魔鬼椒、被強光喚醒,都不再是簡單的娛樂刺激,而是服務與貫穿節目始終的“求真”與“行動”兩大內核。

楊迪特別強調,“為了這個節目我幾乎是獻出了生命……為了測試人類的奔跑潛能,他們竟然放警犬追我!”而伍嘉成、張予曦則表示,“好玩的同時學到東西,只有在《火星研究院》才能做到”。

明星的加持已是爆款綜藝的必備要素,然而《火星研究院》的蓬勃土壤,能夠激發實驗員的潛能,讓觀眾看到明星的另一面:汪蘇瀧除了唱作優秀,主持控場也有模有樣;錢楓常被群嘲,但卻耐煩力驚人;張予曦各種挑戰毫無懼色,絕無流量小花的束手束腳。

網感的升級助力《火星研究院》緊隨時代的脈搏,讓弱雞變成強者,喚醒春乏秋困的上班族,都是觀眾的親切日常。爆笑的花字、動畫、配音讓觀眾的神經鬆弛有度。

科技的驅動讓節目有了精神內核,用實驗呼籲“行動力”。地球有點亂,火星最安全。《火星研究院》也請來火星專家團保駕護航——中科院神經科學博士鄧虎、著名心理學博士張怡筠、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于悅、三甲醫院心理醫生史宇、著名情感心理作家蘇芩等一眾大咖,保證了“火星實驗”行動的安全科學。

火星IP中,《火星情報局》的“發現”就是超能力,而《火星研究院》中,“行動”就是超能力。觀眾不再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方,能夠行動起來,人人都是火星研究員,平凡也能歷練超能力。

在風雲變幻、近乎朝不保夕的綜藝“戰場”上,火星IP枝繁葉茂令同行豔羨不已。而作為一檔原創極致實驗類娛樂網綜,《火星研究院》不僅是火星價值觀的衍生和放大,更有著直接將網綜推進到明星加持、網感升級、科技驅動的創新“智娛”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