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嘔吐不可怕,學會這一招百試百靈!

作者:藍弧, 8年營養師職業生涯, 專注寶寶科學餵養和疾病調理。

微信公眾號:藍弧營養師(lanhuyingyang), 關注後回復“生病飲食”查看當寶寶生病了正確的飲食護理方法!

秋冬季節除了容易腹瀉, 還有個會頻繁發生的, 就是嘔吐, 而且有時候是無緣無故突然的嘔吐, 怎麼辦呢?

其實有一招特別管用, 那就是喝姜湯!生薑含有一種叫做薑酚的化學成分, 可以抑制和減少消化道內那些會引起噁心的氧化物, 另外薑能安撫胃肌產生溫暖作用, 中醫很多關於生薑止吐的記載。 給寶寶喝可能會不喜歡, 可以加點糖調味。

當然寶寶嘔吐不是只喝姜湯的,

現在來詳細講解下, 嘔吐後的護理!

嘔吐的情況很多, 其實只需要明白這兩點:

1、嘔吐原因是什麼?

2、嘔吐以後, 怎麼護理?

弄明白後心裡有數, 就能不慌不忙。

現在讓我們先來瞭解下嘔吐發生的過程吧:首先腸胃發出“我很難受”的警報, 原因可能吃了不潔食物、病毒感染或著受涼胃肌痙攣……然後大腦分管嘔吐的腦區域接到警報, 開始調控身體協同作戰:

胃開始“燥動”和“翻滾”, 小波浪式的把胃裡食物推向和平時完全相反的方向, 當翻滾越來越激烈到達一個高潮時, 在大腦嘔吐中驅的調解下,

呼吸道突然關閉, 胃和食道的閥門一下子完全鬆開, 橫膈膜和腹肌猛地急劇收縮加壓——嘔吐。

即使胃裡並沒有東西也會嘔吐, 因為小腸也同樣可以把裡面的東西倒出來, 胃還會特意門戶大開, 絕不設路障。

所以, 嘔吐其實是把有毒物質或著異物排出體外的一種自我保護, 是對病菌刺激過度謹慎的表現, 是在身體需要能量的時候犧牲自己的全力以赴, 它本身不是病, 而是一種提示!它並不可怕。

只是嘔吐時, 在胃和嗝肌強烈痙攣下, 人肯定是難受的, 而且大量的血液湧向胃部, 臉色看起來會蒼白, 看起來精神不好, 這也是讓大人很憂慮的原因吧!

但吐出來後, 胃肌逐漸恢復平靜, 其實就舒服了。

對寶寶來說, 過度嘔吐的危害主要是容易造成電解質平衡紊亂和脫水, 所以嘔吐和腹瀉一樣, 需要特別注重補液!

嘔吐的原因

原因很多, 我用兩點總結, 其實不管什麼原因, 嘔吐後的護理大同小異:

1、對於不再吐奶的孩子來說, 絕大多數都是腸胃炎引起, 而腸胃炎90%以上是病毒感染,

所以嘔吐還是病毒在作祟, 調理仍是支持免疫力積極抗病毒為主;

2、其他情況比較少, 比如吃了不乾淨的食物, 比如氣候變冷腹部受涼, 比如食物過敏……還有極少數病理情況比如腸套疊、消化道堵塞等, 病理情況必須及時就醫, 其他的情況, 只要不是脫水、寶寶精神狀態良好的, 在家護理好, 調整飲食即可。

嘔吐以後,護理分四步走

對於一般嘔吐,護理可按這樣的步驟:

第一步:平復

嘔吐完需幫助痙攣的肌肉平復:讓寶寶休息,保持坐立,大人做前胸後背的安撫(從上往下撫摸),同時可做胃部熱敷(用幹毛巾在微波爐裡微微加熱後敷在胃部)。

千萬不能吐完接著餵奶餵飯,應待寶寶看起來完全恢復後,從喂水開始;

第二步:喂水

喂一點溫水,不能給冷水,也不能喝太多,可用小湯勺嘗試性少量多次喂;

如果寶寶能接受,最好是直接喂淡淡的生薑水(有薑味即可,可加點紅糖調味),這一招很好用,只是有的寶寶不肯喝,大人嘔吐喝姜湯很管用的,中醫記載生薑有止吐暖胃的功效;

第三步:補充益生菌、鋅,糾正電解質

世衛組織(WHO)推薦過,兒童腹瀉和嘔吐時補鋅,能有效縮短病程;嘔吐同樣會造成菌群紊亂,所以鋅和益生菌,需要一起吃;

不管是腹瀉還是嘔吐,補液都是重點,尤其頻繁嘔吐很容易脫水,每次吐完可嘗試補充 10 ml/kg 體重的補鹽液(藥店買口服補液鹽);

第四步:根據程度決定飲食安排

飲食需循序漸近,從喝水開始,能接受以後,再從流食慢慢過渡的正常飲食,這中間出現任何不適,都需要退回去,從水開始。

當然,如果只是輕微的嘔吐,精神也很好,進食不受影響,那麼可以從第一步直接到最後一步了。

以下情況需要就醫:

1、經過調整後後嘔吐仍持續加重,伴哭鬧不止,大點的孩子口述腹痛,就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2、嘔吐時間超過24小時,喝水困難,有口幹、無淚、尿少這種脫水症狀等,必須立即送寶寶去醫院。

現在,再看看這位寶媽的問題,看了前面的內容,大家也能分析了不!

分析:

1、孩子前幾天感冒咳嗽,看起來好轉(實際上很可能只是因為藥物抑制住了症狀,而病毒並沒有控制作),但其實並沒好病毒還在,免疫力仍然奮力與病毒對抗;

此時用於消化食物的能量少,飲食需特別注意,晚上6點後消化能力本來就減弱,但是這位媽媽給孩子從6點到9點半連續喂了餛飩、蘋果和奶,加重了消化負擔,病毒刺激+不當飲食導致嘔吐發生;

2、接下的護理按前面說的四步走:先平復,不要再喂任何食物,後面再嘗試性喂點淡淡的姜湯和補液鹽,益生菌和鋅吃起來,飲食從流食開始,還沒有到去醫院的程度,可以自己護理,密切觀察著。

作者:藍弧,8年營養師職業生涯,專注寶寶科學餵養和疾病調理。

微信公眾號:藍弧營養師(lanhuyingyang),關注後回復“生病飲食”查看當寶寶生病了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

嘔吐以後,護理分四步走

對於一般嘔吐,護理可按這樣的步驟:

第一步:平復

嘔吐完需幫助痙攣的肌肉平復:讓寶寶休息,保持坐立,大人做前胸後背的安撫(從上往下撫摸),同時可做胃部熱敷(用幹毛巾在微波爐裡微微加熱後敷在胃部)。

千萬不能吐完接著餵奶餵飯,應待寶寶看起來完全恢復後,從喂水開始;

第二步:喂水

喂一點溫水,不能給冷水,也不能喝太多,可用小湯勺嘗試性少量多次喂;

如果寶寶能接受,最好是直接喂淡淡的生薑水(有薑味即可,可加點紅糖調味),這一招很好用,只是有的寶寶不肯喝,大人嘔吐喝姜湯很管用的,中醫記載生薑有止吐暖胃的功效;

第三步:補充益生菌、鋅,糾正電解質

世衛組織(WHO)推薦過,兒童腹瀉和嘔吐時補鋅,能有效縮短病程;嘔吐同樣會造成菌群紊亂,所以鋅和益生菌,需要一起吃;

不管是腹瀉還是嘔吐,補液都是重點,尤其頻繁嘔吐很容易脫水,每次吐完可嘗試補充 10 ml/kg 體重的補鹽液(藥店買口服補液鹽);

第四步:根據程度決定飲食安排

飲食需循序漸近,從喝水開始,能接受以後,再從流食慢慢過渡的正常飲食,這中間出現任何不適,都需要退回去,從水開始。

當然,如果只是輕微的嘔吐,精神也很好,進食不受影響,那麼可以從第一步直接到最後一步了。

以下情況需要就醫:

1、經過調整後後嘔吐仍持續加重,伴哭鬧不止,大點的孩子口述腹痛,就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2、嘔吐時間超過24小時,喝水困難,有口幹、無淚、尿少這種脫水症狀等,必須立即送寶寶去醫院。

現在,再看看這位寶媽的問題,看了前面的內容,大家也能分析了不!

分析:

1、孩子前幾天感冒咳嗽,看起來好轉(實際上很可能只是因為藥物抑制住了症狀,而病毒並沒有控制作),但其實並沒好病毒還在,免疫力仍然奮力與病毒對抗;

此時用於消化食物的能量少,飲食需特別注意,晚上6點後消化能力本來就減弱,但是這位媽媽給孩子從6點到9點半連續喂了餛飩、蘋果和奶,加重了消化負擔,病毒刺激+不當飲食導致嘔吐發生;

2、接下的護理按前面說的四步走:先平復,不要再喂任何食物,後面再嘗試性喂點淡淡的姜湯和補液鹽,益生菌和鋅吃起來,飲食從流食開始,還沒有到去醫院的程度,可以自己護理,密切觀察著。

作者:藍弧,8年營養師職業生涯,專注寶寶科學餵養和疾病調理。

微信公眾號:藍弧營養師(lanhuyingyang),關注後回復“生病飲食”查看當寶寶生病了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