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倘若沒有「釜山行」,這部韓國電影足以獨領風騷數百年!

葫蘆娃電影微信公眾號:jinrongdushenv

文 | 大娃

國內的電影製作雖有進步卻依舊在摸索的過程中行走緩慢, 近些年上映的電影儘管票房逐年遞增但論口碑還是皆以爛片為主, 原因很簡單:電影投資依靠流水線式的明星和噱頭宣傳的手段只能賺個瓢滿缽滿卻改變不了國內電影製作粗鄙的現狀。 與此同時, 韓國在1998年取消了電影審查採用分級制度將內容和觀眾年齡段劃分為五個級別後, 知名導演大量湧現而影片的水準也立刻躋身世界前列變得越來越牛逼。

電影的風格不光保留了敘事流暢、情節緊湊且富有感情煽動力等自古流傳的優勢,

也能看到好萊塢和香港電影的影子, 最明顯的無疑是敢於觸碰敏感題材甚至在自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倘若沒有刷爆朋友圈的「釜山行」作依託, 這部同樣講述傳染性病毒引發社會危機的影片「流感」著實可以憑藉豆瓣7.7的高分獨領風騷了。

在自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選擇這部電影的原因除了對韓國主旋律電影的批判尺度感興趣以及韓國首部以病毒感染為主題的電影名銜之外, 則是因為災難片往往更能從人性的善與惡中看出一個國家的價值觀。 本片在敘事手法上來看屬於韓式電影典型的特有風格, 從平民的角度出發再上升到社會和國家的層面, 並集中描述電影中人物的情感和立場的變化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以及國家和社會的關注。

相比以同樣的製作手法並對韓國司法系統產生重大影響的「熔爐」「辯護人」而言, 此部影片的導演金成洙顯然沒有如此大的野心, 但主要的諷刺對象仍舊逃不開政府對美國的跪舔政策, 並借此表達對社會不良風氣的諷刺。

當然, 韓國的電影即使演員演技不怎樣, 也大多符合戲中角色氣質的需要。 飾演消防隊救援人員姜智久的是韓國知名演員張赫, 此人憑藉與著名女星全智賢合作的電影「野蠻師姐」中大膽古惑的癡情中學物理老師形象而深得韓國少年的喜愛。 與其出演對手戲的單身媽媽兼女醫生金仁海則是被稱為“小丁允姬”的演技派女演員秀愛, 在正式踏入影壇的作品「家族」中因散發中性剛強的氣質獲得了多個新人演技獎項成為潛力股, 此後又與李秉憲合作了愛情片「那年夏天」並被李俊益導演挑中主演「郎在遠方」。 本片中將面對自己女兒感染卻蓄意掩護的真實表現的毫無違和感,

但也因過於自私的行為被吐槽和詬病。

幾位配角的表演同樣為本片加分不少, 作為人類純善的代表的小蘿莉可以稱得上是畫龍點睛的一筆, 童星朴敏荷將勇敢保護媽媽與韓軍對峙的場面演繹的震撼而溫情, 甚至燃起了必須要戰勝病毒的希望。

而將總統的飾演者選為網友心目中最佳夢幻情人的車仁表則極具很濃重的隱喻色彩, 本片的總統不僅具有超高的顏值, 隨時狂飆英文甚至勇敢善良而不畏美國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這樣的設定不僅僅代表導演想要美化這個關鍵的政治人物, 也是對於韓國總統形象的美好理想。 而那位又老又醜的高官以及那些唧唧歪歪的議員恐怕大概才是對現有韓國政府的還原, 甚至比美國官員冷血無情的的諷刺意味更為激烈。

比「釜山行」的傳染病更可怕

說來就來的感冒是最常見亦是致死率較高的疾病,以至於醫學領域無法研製出完美的藥劑抵禦其帶來的威脅,而隨著SARS、H9N7等流感的襲來更是改變了人們“多喝水”的治療方法甚至對感冒的恐懼逐漸加深,但同時也為影視創作者帶來巨大的靈感。美國就在2011年雲集馬特·達蒙、瑪麗昂·歌迪亞、凱特·溫絲萊特和裘德·洛等巨星拍攝了以SARS為原型的科幻災難片「傳染病」,遺憾的是陣容的強大掩蓋了災難面前恐慌的氣氛和人性的醜惡與光輝。好在此部韓國電影不但同時彌補了好萊塢大片未能完成的遺憾,還非常意外的擯棄了「鐵線蟲入侵」中莫名其妙的生離死別以及一呼百應的精神致勝法等狗血的煽情橋段。

影片設置了奇幻色彩比較濃厚的開場作為整個故事的背景,一群東南亞偷渡者歷經艱險從香港來到韓國,卻因沾染豬流感在集裝箱內感染而死,徒留叫孟瑟的倖存者順勢逃跑。隨之而來的則是流感病毒慢慢傳開,而學校超市等人群密集地已經陸續出現被感染的患者。首例感染者因搶救無效而死在女主所在的醫院,醫生和研究人員尚未尋找到病因時就被輪番送來的感染者陣勢嚇癱。已死亡的偷渡者引來的大規模老鼠在男主所在的消防隊用滅火器才得以控制,但病毒已經大範圍擴散並造成交通的嚴重堵塞。得知流感肆虐的市民開始集體哄搶商場,卻造成了死傷人數成倍增加的嚴重後果。

影片的精彩之處在於與病毒的每輪抗爭中都隱藏著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電車困境實驗,這個心理實驗讓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遭遇失控的電車片刻就要碾壓的命運,幸運的是可以拉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但更加不幸的是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通俗點就是眼看面前死5個人和手動殺1人救5人選擇哪個,首先遇到電車困境的是身為消防員的男主以及身為醫生的女主。

政府府選擇保護超市外多數人的安全而決定封鎖有感染源的超市,男主則拼盡力氣救出超市內非感染者但與此同時也放出了部分感染者讓場面更加失控。於是政府決定對整個城市進行排查將感染者和非感染者分別放進不同隔離區,並向公眾保證非感染者48小時沒有出現症狀就可以離開隔離區,而女主則隱瞞了女兒已經感染的情況將其帶入正常隔離區。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男主會去救人嗎,以及如果你是女主會放棄自己女兒嗎?

隨後的電車困境留給了韓國政府,總統和官員在非感染者呆滿48小時後是否放回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總統認為應該言而有信但大多數官員卻支持“放出後會威脅到全國人民”的觀點,於是感染者區域並沒有任何救助和治療反而是將病情嚴重者直接活埋處理。更為殘忍的是美國主導下的韓國政府無視感染區域的反抗,反倒出於為全國和全人類的安全考慮決定對整個城市進行射擊鎮壓,而韓國其他城市未被感染的市民中90%也同意屠城。所幸導演給了影片完美的結局:男主在最後關頭救出攜帶抗體的女主女兒,總統則以新的抗體為由強勢鎮壓屠城行動,最終病情得到抑制而男主也和女主也幸福的走到了一起。

倫理悖論成為最大焦點

基本上所有的病毒災難片都在力圖表現面臨絕境時的艱難掙扎,順帶探討人性的善與惡。本片自然也不例外但尺度卻出乎意料之大,甚至用韓國政府冷酷到命令軍隊射殺無辜的民眾,美國代表信奉叢林法則為了防止疫情擴大而逼迫屠城等反人類的場景,外加女主為救女兒不顧他人安危以及男主大公無私力救無辜這種不太合乎倫理的設置徹底打破觀眾的底線。以至於很多給電影差評的影迷朋友其實更多是對於電影裡中所揭示人性醜惡的唾棄,其實在大娃看來「流感」中對於人性的呈現比起「釜山行」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視覺衝擊和人物刻畫稍顯不足而大團圓的結局有些“狗尾續貂”罷了。

對於很多打著“人性醜惡”的標籤詬病影片價值觀以及劇情邏輯的評論,五娃的理解則是人性的複雜可以去嘗試理解但是萬不可妄下定論。比如女主保護孩子的私心,男主對女主和孩子的保護以及政治家對地區和感染人員的決定,即使這些做法讓人不敢苟同但從理性旁觀者否認角度來看都是真實合理而可以理解的。身為醫生的女主違背醫德將感染病毒的女兒帶到正常人群中的做法,其實不過是做了所有母親都會做的抉擇罷了,正常的母親誰會大義凜然的拋棄骨肉更何況況還是對救治抱有希望的醫生。至於男主全程説明“素不相識”女主的吐槽,不可否認大部分人會在危機來臨時謀求自保甚至不惜傷害他人,但也確實有人願意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同時盡最大可能幫助他人,況且韓國本來就是以信奉基督教為主的民族,而這樣的行為無置可否。

當然,道德困境或者說倫理悖論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矛盾焦點,影片中致命流感的爆發地在盆唐,但作為首爾的衛星城來講病毒傳播出去的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以韓國政府和聯合國專家為首的小組下令封鎖盆唐,並主張採取丟卒保車的策略殺死所有感染者乃至犧牲整座城市以保證全韓國與全世界的安危。即便在理智上都明白用幾十萬人的生命換幾千萬人的生命是不得已之下的最佳方案,但無論如何決策者也將被詬病成冷酷無情的劊子手。那麼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犧牲小部分人的做法是否正確呢?相信站在不同角度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而在災難和在人性驅使下的決定用正常環境下的準則去判斷也過於荒謬。

就好比如果你是這個城市以外的未感染者也就是被政府保護的大多數人,會投票同意屠城嗎?而如果沒有發現抗體攜帶者的結局又會怎樣書寫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可刪除)

關注“葫蘆娃電影”微信公眾號,一起小打小鬧吧!

https://www.gzb001.com

比「釜山行」的傳染病更可怕

說來就來的感冒是最常見亦是致死率較高的疾病,以至於醫學領域無法研製出完美的藥劑抵禦其帶來的威脅,而隨著SARS、H9N7等流感的襲來更是改變了人們“多喝水”的治療方法甚至對感冒的恐懼逐漸加深,但同時也為影視創作者帶來巨大的靈感。美國就在2011年雲集馬特·達蒙、瑪麗昂·歌迪亞、凱特·溫絲萊特和裘德·洛等巨星拍攝了以SARS為原型的科幻災難片「傳染病」,遺憾的是陣容的強大掩蓋了災難面前恐慌的氣氛和人性的醜惡與光輝。好在此部韓國電影不但同時彌補了好萊塢大片未能完成的遺憾,還非常意外的擯棄了「鐵線蟲入侵」中莫名其妙的生離死別以及一呼百應的精神致勝法等狗血的煽情橋段。

影片設置了奇幻色彩比較濃厚的開場作為整個故事的背景,一群東南亞偷渡者歷經艱險從香港來到韓國,卻因沾染豬流感在集裝箱內感染而死,徒留叫孟瑟的倖存者順勢逃跑。隨之而來的則是流感病毒慢慢傳開,而學校超市等人群密集地已經陸續出現被感染的患者。首例感染者因搶救無效而死在女主所在的醫院,醫生和研究人員尚未尋找到病因時就被輪番送來的感染者陣勢嚇癱。已死亡的偷渡者引來的大規模老鼠在男主所在的消防隊用滅火器才得以控制,但病毒已經大範圍擴散並造成交通的嚴重堵塞。得知流感肆虐的市民開始集體哄搶商場,卻造成了死傷人數成倍增加的嚴重後果。

影片的精彩之處在於與病毒的每輪抗爭中都隱藏著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電車困境實驗,這個心理實驗讓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遭遇失控的電車片刻就要碾壓的命運,幸運的是可以拉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但更加不幸的是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通俗點就是眼看面前死5個人和手動殺1人救5人選擇哪個,首先遇到電車困境的是身為消防員的男主以及身為醫生的女主。

政府府選擇保護超市外多數人的安全而決定封鎖有感染源的超市,男主則拼盡力氣救出超市內非感染者但與此同時也放出了部分感染者讓場面更加失控。於是政府決定對整個城市進行排查將感染者和非感染者分別放進不同隔離區,並向公眾保證非感染者48小時沒有出現症狀就可以離開隔離區,而女主則隱瞞了女兒已經感染的情況將其帶入正常隔離區。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男主會去救人嗎,以及如果你是女主會放棄自己女兒嗎?

隨後的電車困境留給了韓國政府,總統和官員在非感染者呆滿48小時後是否放回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總統認為應該言而有信但大多數官員卻支持“放出後會威脅到全國人民”的觀點,於是感染者區域並沒有任何救助和治療反而是將病情嚴重者直接活埋處理。更為殘忍的是美國主導下的韓國政府無視感染區域的反抗,反倒出於為全國和全人類的安全考慮決定對整個城市進行射擊鎮壓,而韓國其他城市未被感染的市民中90%也同意屠城。所幸導演給了影片完美的結局:男主在最後關頭救出攜帶抗體的女主女兒,總統則以新的抗體為由強勢鎮壓屠城行動,最終病情得到抑制而男主也和女主也幸福的走到了一起。

倫理悖論成為最大焦點

基本上所有的病毒災難片都在力圖表現面臨絕境時的艱難掙扎,順帶探討人性的善與惡。本片自然也不例外但尺度卻出乎意料之大,甚至用韓國政府冷酷到命令軍隊射殺無辜的民眾,美國代表信奉叢林法則為了防止疫情擴大而逼迫屠城等反人類的場景,外加女主為救女兒不顧他人安危以及男主大公無私力救無辜這種不太合乎倫理的設置徹底打破觀眾的底線。以至於很多給電影差評的影迷朋友其實更多是對於電影裡中所揭示人性醜惡的唾棄,其實在大娃看來「流感」中對於人性的呈現比起「釜山行」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視覺衝擊和人物刻畫稍顯不足而大團圓的結局有些“狗尾續貂”罷了。

對於很多打著“人性醜惡”的標籤詬病影片價值觀以及劇情邏輯的評論,五娃的理解則是人性的複雜可以去嘗試理解但是萬不可妄下定論。比如女主保護孩子的私心,男主對女主和孩子的保護以及政治家對地區和感染人員的決定,即使這些做法讓人不敢苟同但從理性旁觀者否認角度來看都是真實合理而可以理解的。身為醫生的女主違背醫德將感染病毒的女兒帶到正常人群中的做法,其實不過是做了所有母親都會做的抉擇罷了,正常的母親誰會大義凜然的拋棄骨肉更何況況還是對救治抱有希望的醫生。至於男主全程説明“素不相識”女主的吐槽,不可否認大部分人會在危機來臨時謀求自保甚至不惜傷害他人,但也確實有人願意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同時盡最大可能幫助他人,況且韓國本來就是以信奉基督教為主的民族,而這樣的行為無置可否。

當然,道德困境或者說倫理悖論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矛盾焦點,影片中致命流感的爆發地在盆唐,但作為首爾的衛星城來講病毒傳播出去的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以韓國政府和聯合國專家為首的小組下令封鎖盆唐,並主張採取丟卒保車的策略殺死所有感染者乃至犧牲整座城市以保證全韓國與全世界的安危。即便在理智上都明白用幾十萬人的生命換幾千萬人的生命是不得已之下的最佳方案,但無論如何決策者也將被詬病成冷酷無情的劊子手。那麼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犧牲小部分人的做法是否正確呢?相信站在不同角度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而在災難和在人性驅使下的決定用正常環境下的準則去判斷也過於荒謬。

就好比如果你是這個城市以外的未感染者也就是被政府保護的大多數人,會投票同意屠城嗎?而如果沒有發現抗體攜帶者的結局又會怎樣書寫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可刪除)

關注“葫蘆娃電影”微信公眾號,一起小打小鬧吧!

https://www.gzb001.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