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戰國終極BOSS 初高中課文常客 屈原投江也是他逼迫

秦王嬴稷是如何成為書中那個我們難以忘懷的終極boss的, 就讓我們一起來追憶一下秦王嬴稷在課本中的“豐功偉績”吧!上學的時候, 我們在語文書上學過很多歷史故事。 那時只要聽到老師們說出“全文背誦”這樣的字眼時, 內心是相當地抗拒啊。 什麼晏子使楚、驚弓之鳥、完璧歸趙…

這其中, 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們語文課本中那難以抹去的印記——秦昭王嬴稷。

說起來他, 大家應該是相當熟悉, 2016年熱播的電視劇《羋月傳》中的羋八子正是他的娘親, 而目前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秦帝國》描繪的正是他在位期間的秦國往事。

但是大家雖知道他, 但是一定已經忘記了課本是如何對這位歷史名人進行描繪的, 而他到底有什麼樣的作為, 導致我們的課本上不惜重墨, 將他的諸多故事刻上“全文背誦”的烙印, 而他又如何成為書中那個我們難以忘懷的終極boss的, 就讓我們一起來追憶一下秦王嬴稷在課本中的“豐功偉績”吧!

“厚顏”使計奪和氏璧, 造就成語“完璧歸趙”還記得小學五年級的語文書裡有篇著名的文言文《將相和》嗎?不得不講, 在這個故事中刻畫的“秦王”實在是十分的令人不齒, 嬴稷想要得到趙國的和氏璧, 便假意提出要以15座城池相換。 十分知道這善於毀約的秦王秉性的趙王, 只能打破牙齒和血吞地派出藺相如前往。 果不其然,
好端端的拿城換寶物, 這可讓我們高傲的秦王有些牙酸, 便十分不守約地在和氏璧到手後絕口不再提關於“15”的一切字眼。

如此一來, 便有了我們在書中印象十分深刻的畫面——

故事的後續以及結局不用多費筆墨, 只不過我們的秦王在故事中,

變成了一個心機頗多用來襯托主角光環的“男配角”。 在藺相如的故事裡, 他總是一個難言的“配角”不錯, 又是藺相如, 看來這兩位真是於亂世中糾葛不斷。 這次的故事源自蘇教版六年級的課文。

“負荊請罪”的成語大家一定知道, 關於主角不必說, 就是藺相如和廉頗。 故事的背景來自于秦王與趙王的一次相爭。

而正是在《將相和》中, 秦王使計讓趙王“鼓瑟”, 卻拒絕為趙王“擊缶”, 以此羞辱於他。 機智又巧言的藺相如“口伐”秦王, 讓趙王扳回一局。 趙王一開心就生了藺相如的官, 這才更加深了他與廉頗的矛盾。 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攻了廉頗後來的“負荊請罪”的歷史。 一而再再而三的在藺相如這裡吃虧, 嬴稷估計也是憋下了不知多少怒意。

屈原自沉汨羅江的歷史奠基者

屈原, 不用多介紹。 一代忠臣自沉汨羅江的歷史典故更不用多言。 但是當時這個背景中, 也是因為秦楚之爭。 在人教版高一語文裡的《離騷》中, 有過對屈原的介紹。

楚國的大夫屈原勸楚懷王聯合齊國共同抗秦無果,

楚懷王卻相信了接受秦國張儀賄賂過的靳尚和公子蘭等人所言, 受秦昭王的騙, 到秦國去, 被扣押在咸陽, 最終死去。

楚國太子橫立為國君, 就是楚頃襄王。 他倒重用靳尚、公子蘭這批一味向秦國遷就讓步、割地求和的人。 屈原一身抱負無法施展, 反倒被陷害排擠。

最終, 在西元前278年, 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楚國, 打下了楚國的國都。 屈原沉江, 以死明志。 這裡的秦王, 同樣正是嬴稷。 李冰與他留下的都江堰

都江堰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不僅在中國水利史上, 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十分令人稱道的偉大工程。

高中《中國古代史》中, 介紹過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社會變革——戰國時期, 秦國的水利專家、蜀郡守 (相當於後世的縣官)李冰政績卓著, 功垂千古,他在岷江流域修建的都江堰,時至今日,2200 多年來一直在川西平原造福人類。

而李冰,正是被秦昭王,任命為蜀郡,也就是如今的成都一帶的太守。在位期間,李冰看到當地經年受水災的摧殘。因此決心興建水利,造福百姓。而最終的成果,我們自當知曉,這千年的功績值得被流傳。

不過,沒想到的是,這一歷史中的君王,也是我們熟悉的秦昭王其人啊。

他還是一統天下的中國第一代皇帝——秦始皇的太爺爺,他更是秦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一位君王。

完璧歸趙的秦王,是他。

逼死屈原的秦王,是他。

修都江堰的秦王,是他。

就連廉頗負荊請罪時,提到的秦王,也是他。

“睚眥必較“”中,範雎說服“秦王”,一展政治抱負,說的就是這個“秦昭王”;

“紙上談兵”,趙奢因無能指揮,最終使得趙國兵敗秦王的“秦王”,也是他;

“雞鳴狗盜”中,孟嘗君被秦王扣下,最終孟嘗君裝雞裝狗逃跑的故事中的“秦王”……不用多說,還是他。

這樣一個又一個學校課本中提到的秦王,被大家以為“一個故事一個秦王”的系列傳唱的故事,竟然全部都是“秦昭王”而已!

就算是,秦平王(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六任秦王在課本上全部加起來的故事,也沒有秦昭襄王的多啊!

看來,秦昭王能夠出現在這麼多典籍中,成為課本中的終極“boss”是有如此充分的原因的!

怎麼樣?你顫抖了嗎?

功垂千古,他在岷江流域修建的都江堰,時至今日,2200 多年來一直在川西平原造福人類。

而李冰,正是被秦昭王,任命為蜀郡,也就是如今的成都一帶的太守。在位期間,李冰看到當地經年受水災的摧殘。因此決心興建水利,造福百姓。而最終的成果,我們自當知曉,這千年的功績值得被流傳。

不過,沒想到的是,這一歷史中的君王,也是我們熟悉的秦昭王其人啊。

他還是一統天下的中國第一代皇帝——秦始皇的太爺爺,他更是秦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一位君王。

完璧歸趙的秦王,是他。

逼死屈原的秦王,是他。

修都江堰的秦王,是他。

就連廉頗負荊請罪時,提到的秦王,也是他。

“睚眥必較“”中,範雎說服“秦王”,一展政治抱負,說的就是這個“秦昭王”;

“紙上談兵”,趙奢因無能指揮,最終使得趙國兵敗秦王的“秦王”,也是他;

“雞鳴狗盜”中,孟嘗君被秦王扣下,最終孟嘗君裝雞裝狗逃跑的故事中的“秦王”……不用多說,還是他。

這樣一個又一個學校課本中提到的秦王,被大家以為“一個故事一個秦王”的系列傳唱的故事,竟然全部都是“秦昭王”而已!

就算是,秦平王(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六任秦王在課本上全部加起來的故事,也沒有秦昭襄王的多啊!

看來,秦昭王能夠出現在這麼多典籍中,成為課本中的終極“boss”是有如此充分的原因的!

怎麼樣?你顫抖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