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知行合一|中華文化的基本脈絡(極簡版)

泱泱中華歷史, 巍然華夏文明, 在世界文明史上最為璀璨奪目。 從考古學或者實證角度看, 中華文化史只有3700年, 據說是因為城市和文字尚未被發現尚無蹤影。 據說這是文明的標誌。 但文明的載體必須是文字嗎?

文明是一種過去存在的形態, 文化是一種始終存在的狀態。 文明是死板的, 文化是鮮活的。 文化是貫穿文明的主線。 我們並不清楚每個人的所思所想是不是文化, 但肯定是一種存在是無疑的。 但聖人的思想存在肯定是一種文化, 而且這種文化通過口口相傳而流傳了下來。

傳說中的伏羲畫像

說了這麼多似乎很繞的東西, 就是想說明在沒有文字之前, 中華文化已經存在了, 那就是“八卦”。 因為八卦就是無字天書。 八卦並不是文字, 但他產生的作用遠遠大於文字。 中華文化就是肇始於八卦。

八卦、周易是總源頭

相傳八卦是伏羲所創造, 而伏羲大約生活於距今7500年前。


八卦畢竟只有八個卦象(天地山澤風雷水火), 用來解釋世間萬物, 便有些力不從心。

八卦

周文王應時而生, 推演出了《周易》64卦, 表面是八卦的排列組合, 實質卻是世界原理的新的揭示。

由此, 《周易》便成為了中華文化的總源頭。 可以說,

諸子百家各種學說都是《周易》的衍生品。 當然孔子著作《十翼》後, 使得《周易》進一步得到發揚光大。 尤其是使人們對《周易》的認識從占卜轉向了易理。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 是中華文化史最為輝煌璀璨的時期, 這時候先後產生了道、儒、兵、法、墨等諸子百家。 在後世得到不斷發揚光大的是道家和儒家。 這是中華文化最基本的兩條脈絡。

道家、儒家是兩條主幹脈絡

道家思想創立於老子和莊子, 其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 簡單說就是要順應規律去做人做事。 東漢末年, 張道陵創立道教後, 道家和儒家均披上了神秘外衣。 但道家與道教在本質上不同的, 兩者是貌合神離的關係。 道家思想因其宣導的思想特性, 在中國歷史上處於非主流地位,

但絕非影響力弱。 每當王朝更替的戰亂時期, 道家思想的一些重要人物便粉墨登場, 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比如劉伯溫, 再比如道衍和尚。

老子畫像

儒家思想創立於孔子和孟子, 其核心思想是“仁”和“義”兩個字。 借此而致力於對社會秩序的重構。

儒家思想對中華文化的影響是深刻的。 這裡面最關鍵的人物是董仲舒, 漢武大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 儒家思想在絕大多數朝代都處於主流思想的地位, 尤其是在宋元明清時期。 在北宋五子創立“理學”, 經朱熹集大成後, “三綱五常”成為了儒學的代名詞, 深深影響了中華文化的走向。 直至王陽明的橫空出世。

孔子畫像

佛學是中華文化的有益補充

以上我們談到了漢朝和宋元明清,但卻沒有談到魏晉南北朝,尤其是盛唐王朝。那麼這前後約500年的歷史發生了什麼事呢?其實就是佛學走進中華並落地生根的過程。佛學是以佛教的形式在東漢時期傳進來的,但落地生根的卻是中國化後的禪宗。禪宗來源於拈花微笑,頓悟並發揚光大于六祖慧能。相信大家對這個並不陌生。這裡要說的是,整個魏晉南北朝和大唐王朝,儒家思想是沒落的,魏晉南北朝曰玄學,大唐王朝則是道家思想與佛家思想交替做主流。唯獨沒有儒家什麼事。相反,參禪頓悟,自此成為了文人士大夫“窮則獨善其身”的嚮往。

六祖慧能畫像

所以,中華文化的基本脈絡就是《易經》為總源頭,道儒佛各領風騷數百年。

需要說明的是,王陽明創立的心學,該放在什麼樣的位置上。如果認知其為儒家思想,就不多說了。如果認知其為對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學的顛覆性改造,那麼就另當別論了。

王陽明畫像

孔子畫像

佛學是中華文化的有益補充

以上我們談到了漢朝和宋元明清,但卻沒有談到魏晉南北朝,尤其是盛唐王朝。那麼這前後約500年的歷史發生了什麼事呢?其實就是佛學走進中華並落地生根的過程。佛學是以佛教的形式在東漢時期傳進來的,但落地生根的卻是中國化後的禪宗。禪宗來源於拈花微笑,頓悟並發揚光大于六祖慧能。相信大家對這個並不陌生。這裡要說的是,整個魏晉南北朝和大唐王朝,儒家思想是沒落的,魏晉南北朝曰玄學,大唐王朝則是道家思想與佛家思想交替做主流。唯獨沒有儒家什麼事。相反,參禪頓悟,自此成為了文人士大夫“窮則獨善其身”的嚮往。

六祖慧能畫像

所以,中華文化的基本脈絡就是《易經》為總源頭,道儒佛各領風騷數百年。

需要說明的是,王陽明創立的心學,該放在什麼樣的位置上。如果認知其為儒家思想,就不多說了。如果認知其為對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學的顛覆性改造,那麼就另當別論了。

王陽明畫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