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潤發賣身阿裡成盒馬盤中餐,從“謠言”到現實,等了九個月?

傳統企業觸網不利, 電商平臺卻反攻線下發動新零售, 這正是大潤發案例的價值。

文 | 房煜

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核心導讀:

1.從2月份傳出收購“謠言”到坐實, 為什麼用了9個月時間?

2.如何評價大潤發原始團隊的功過?

3.為什麼說大潤發未來改造的模式是盒馬模式?

沒有黃明端的大潤發, 尹衍梁(潤泰集團創始人)寧可不要, 不過, 這正中阿裡下懷。

今晨香港傳出消息, 阿裡巴巴以224億港元間接持有高鑫零售(大潤發歐尚母公司)36.16%的股份。 此消息一出, 業界轟動, 雖然早在今年2月就已經傳出大潤發賣身傳聞, 但是當另一隻靴子落下, 還是令人吃驚和唏噓不已。

大潤發素有陸戰之王的美譽, 其執行長黃明端41歲來開始籌備大潤發, 46歲來大陸, 白手起家打造了華人領導的第一大賣場品牌, 堪稱業內標杆。 大潤發也和沃爾瑪、家樂福、永輝、華潤一道,

成為真正意義上全國連鎖的大賣場。 如今高鑫零售可以視作被阿裡收購, 此時正是阿裡巴巴提出新零售概念一年之際, 強烈的示範意義昭然若揭。 有圈內人士已經在感歎, 大潤發的結局都是如此, 下一個會是誰?

老帥黃明端曾經希望獨自給實體零售找出一條出路, 在60歲高齡毅然決然擁抱互聯網, 親自主抓飛牛網。 但是《零售老闆內參》AP綜合各方面資訊可以判斷, 正是飛牛網的功敗垂成, 才有了高鑫零售的被收購, 老帥勇氣可嘉, 只可惜時代與之開了個大玩笑。

有分析人士指出, 若說大潤發給予業界留下什麼前車之鑒, 那就是:線上線下不可割裂。 黃明端過去五年犯的最大錯誤, 不是沒做出飛牛網, 而是因為把時間都用去做飛牛網,

失去了提前改造大潤發的五年寶貴時間。 這五年來, 黃明端交給蔣永芳管理大潤發的五年, 從一開始就是守成江山的定調, 黃明端說:大潤發模式跑的很順了, 不需要我親自管了。

但是從阿裡的邏輯看, 當馬雲也認識到電商的天花板將近, 必須重新尋找出路時, 出口恰恰線上下市場。 最典型的是推出諸如盒馬鮮生這一新模式, 《零售老闆內參》AP根據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的表態綜合各方面消息, 可以知道, 未來主導改造大潤發門店的, 也應該是盒馬鮮生的團隊。

阿裡的新零售提出一年之際, 終於迎來了自己最大最肥的一塊盤中餐。 這會是零售業不可逆轉的趨勢嗎?《零售老闆內參》APP為你揭示。

1

從“謠言”到現實,

為什麼等了九個月

消息出來, 很多人都在感歎, 原來這件事又一次證明, 所謂謠言, 不過是出來太早的預言。

關於大潤發要賣掉的“謠言”, 最早見於2017年2月,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在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稱, 蘇甯阿裡騰訊三家都在接觸。 後來, 高鑫零售緊急發公告“闢謠”。 一家上市公司發公告闢謠控股集團老總的言論, 也算是一大奇聞。 但是當時坊間都已經認為, 如果大潤發賣身, 最大的可能就是賣給阿裡。

《零售老闆內參》在今年2月的稿件中(傳阿裡將收“線下之王”大潤發, 這塊“肥肉中的肥肉”能有幾種吃法?)(點擊查看), 也指出, 除了眾多的門店, 1000多億的銷售額, 大潤發值得阿裡垂青的業務有兩點:

其一, 大潤發在大陸採取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

先做三線最後做一線, 所以大潤發的門店很多在三線城市, 這正是電商觸角還未深入之腹地。

其二就是2016年8月, 大潤發推出針對B端供貨的商業模式, 這和阿裡的新通路也有互補作用。

至於高鑫零售闢謠潤泰集團, 只能說明, 賣不賣?怎麼賣?在大潤發內部也是非常令人煎熬的事情。

那麼, 為什麼等了幾個月, 最終還是“謠言”成真?阿裡和高鑫零售是如何接觸的?

在過去的一年裡, 有幾件事值得注意, 2017年5月大潤發上線“一小時極速達”, 6月, 上線“飛牛優鮮”, 據說飛牛優鮮是黃明端力推的一個新業態。 但是, 又過了一個月, 一小時極速達和飛牛優鮮合二為一。

這是一個頗為反常的舉動, 一家成熟的行業龍頭企業, 先後推出兩項新業務,然後又迅速將兩項業務合二為一,團隊和品牌名稱都受到波及,這背後肯定另有隱情。

《零售老闆內參》APP注意到,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的一個說法。在今年10月的雲棲大會期間,侯毅對媒體採訪時曾經表示,他最近兩三個月接觸了一些傳統大賣場。如果以三個月時間推算,恰恰是今年7月之間。

《零售老闆內參》APP認為,阿裡和大潤發的談判重啟,很有可能始於今年6-7月,但更關鍵的問題是,即使重啟談判,以黃明端的性格,如何接受被收購的結局?

這一點,在大潤發業內早有共識的是,作為中國線下規模最大的零售企業之一,大潤發如何賣也是一個難題,但是傳統的模式和團隊,確實已經接近走到終點。

不可否認,傳統零售企業與互聯網基因的阿裡之間,存在鴻溝。此時阿裡的新零售已是棋到中盤。在提出新零售之前,阿裡先後收購了銀泰商業,與蘇寧完成互相持股,收購三江購物,但是阿裡最終倚重的核武器,還是盒馬。

因為阿裡希望通過盒馬輸出新零售的模式和管理,侯毅本人也說過,通過傳統大賣場的自我改造,是沒有辦法完成自我顛覆的。侯毅還曾經提到過,很多傳統大賣場對於盒馬的模式以及新零售的提法,有所抵觸。

思想上想不通的事情,資本可以解決。

盒馬模式的核心,其實在於以實體店為依託,以APP為切入,行雙線獲客、線上線下融合之實。這個思路和實體零售另起一套人馬,單獨做線上電商平臺,看似有相似之處,實則南轅北轍。

值得注意的是,大潤發在推出一小時極速達以及飛牛優鮮以後,已經開始有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業務基礎,這時候阿裡再入局,改造的難度會減少很多。

另一個問題是,盒馬自己的門店不過幾千平米,他們是否有能力改造上萬平米的大賣場?

這一點,阿裡的高管在今年10月的公開表態中已經透露了答案,無論是侯毅,還是盒馬平臺賦能項目負責人汪庭祥(花名少遊),都曾經看似無意的提到,阿裡已經啟動了對三江購物還有新華都(大賣場)的改造,因為,阿裡新零售的先鋒盒馬鮮生,客觀上已經具備了改造大賣場的經驗。

萬事俱備,只欠獵物。

2一代人的終結,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如果從大勢來看,老帥黃明端由於年齡原因,退休這一天早晚會到來,而且那些當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臣,未必不想早日卸甲歸田,安享晚年。

大潤發董事長兼CEO黃明端

黃明端40歲奉命“創業”,那時不過1996年,如今22年過去,當時一起打天下的重臣,大都已過花甲之年。

根據公開資料所知,這些人包括人力資源、財務、土地開發部、等部門的負責人,包括執行長蔣永芳,應該都已在退休年限。就連大潤發華東之外的四大區(華南、華北、東北、華中)總經理,最年長的已過66歲,最年輕的也都滿50歲以上。

黃明端一人退休,是一群高管退休。而黃明端即使不想退休,也是一群高管期盼退休。

這種局面不禁讓人想起了不久前被資本接盤的一代鞋王百麗。

百麗CEO盛百椒1952年生人,創始人鄧耀更是生於1934年。媒體大都對百麗的定調為失敗者,接盤的資本方就曾經反駁說,你見過哪個失敗者,帳面現金流這麼好?

同理,雖然大潤發以收購終局,但是黃明端這一幫零售老兵,在他們的時代,仍舊是毫無疑問的成功者。大潤發遍佈全國的門店資源,成熟的供應鏈系統,極高美譽度的品牌,都是阿裡看在眼裡的價值。唯一的瑕疵,大概就是最後做飛牛網。

業內人士複盤認為,飛牛網從一開始就按照臺灣的模式來做電商,可謂一出發就錯了,畢竟大陸的電商環境在世界範圍也沒有可比性。從消費者端來看,飛牛網也沒有做出電商網站應有的電商購物氛圍。

只是,身為水瓶座的黃明端(和劉強東一個星座)生性好鬥,不服輸,兩年前接受筆者採訪,曾經直言,希望京東一直虧損下去。文章最後用這句話做了標題,他也並不在意。這種性格在他做飛牛網伊始,也是信心滿滿,因此力排眾議。他捫心自問,自己足夠勤奮,努力,虛心好學,有什麼做不好?

不過,黃明端自己也說過一句話,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或許這句話,是他輝煌卻不乏遺憾的職業生涯最好的注釋。

按照阿裡的慣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兩年內,大潤發的管理團隊不會有太大的波動(除了正常退休),大潤發方面稱,目前高鑫零售仍舊由董事長黃明端和原有團隊領導。同理可以參見三江和銀泰的例子,最大的問題是,銀泰集團當初沈國軍交棒銀泰商業,有陳曉東接棒,銀泰商業CEO陳曉東無論年齡閱歷能力,都獨一無二,問題是,誰是大潤發的陳曉東?

綜合各方面情況來看,可能是目前高鑫零售商品採購部的總負責人呂國銘。當然,最終一切還是以高鑫零售公佈的消息為准。

呂國銘也是門店出身,就任大潤發雜貨部(快消品)總經理前,已是大潤發華東區營運區總。就任雜貨部以後,對廠商管理、懲治採購腐敗、門店雜貨快消商品業績增長,都拿出了漂亮成績,性格也頗為豪氣有魄力,深得大潤發台籍員工的支持。2015年藍月亮撤出大潤發事件,即是呂國銘親自主導推進的。

當黃明端、蔣永芳等第一代大潤發高管逐漸到齡瀕臨退休時,呂國銘在年齡、資歷和威望上,具有強有力的競爭力。而且,他現在已是歐尚和大潤發商品採購總負責人,一人身兼高鑫零售一千多億的採購重任。

3阿裡蘇寧大潤發VS京東永輝沃爾瑪

業內頗為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阿裡不斷對線下零售企業收編,下一個目標會是誰?

《零售老闆內參》APP倒認為,經過這一次對大潤發母公司的收購,阿裡對於線下零售的收割應該告一段落了,或者說第一階段的佈局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開打了。

就如小標題所揭示的,阿裡蘇寧大潤發VS京東永輝沃爾瑪,這個對陣,還不夠好好的來一場群架嗎?

梳理一下阿裡在新零售的資本佈局,銀泰是百貨業,與蘇甯和百聯合作更多的是戰略同盟,三江購物是區域型超市,盒馬則是業態創新,目前也還是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阿裡的地面部隊,需要更強大而完善的網路。

大潤發最強的華東區,有187家門店,華南區其次。有了大潤發,至少阿裡在主戰場華東和華南,兩個中國的經濟引擎都有了比較強大的網路佈局。

與此同時,我們不妨也看看京東陣營的情況,直觀上,我們都知道永輝除了大本營華南地區,在重慶(西南)的勢力也很強大。

盒馬鮮生一直認為自己的模式是獨一無二的,不過這並不妨礙外界始終用永輝的超級物種對標之。

由上圖可見,永輝這一年的實體佈局速度還在加快,籌建中的門店有

211家,這也是阿裡需要大潤發的原因。同時,沃爾瑪也在華東有128家門店,華南有門店104家。面對線下佈局更為完整的對手,盒馬的賦能輸出遠水解不了近渴,阿裡需要一個強大的同盟來補上自己在實體佈局上的短板。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助力連鎖,共贏未來。更多連鎖專業分享請關注。Wechat:JXJ0688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若這一次交易成功獲批,則潤泰集團在高鑫零售的股份已經全部出手,只保留尹衍梁很少量的個人股份,而法國股東的股份仍舊持有且一分沒少。另外,考慮到大潤發有不少門店的20年租期即將到期,這筆買賣或許也存在貶值的風險。

先後推出兩項新業務,然後又迅速將兩項業務合二為一,團隊和品牌名稱都受到波及,這背後肯定另有隱情。

《零售老闆內參》APP注意到,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的一個說法。在今年10月的雲棲大會期間,侯毅對媒體採訪時曾經表示,他最近兩三個月接觸了一些傳統大賣場。如果以三個月時間推算,恰恰是今年7月之間。

《零售老闆內參》APP認為,阿裡和大潤發的談判重啟,很有可能始於今年6-7月,但更關鍵的問題是,即使重啟談判,以黃明端的性格,如何接受被收購的結局?

這一點,在大潤發業內早有共識的是,作為中國線下規模最大的零售企業之一,大潤發如何賣也是一個難題,但是傳統的模式和團隊,確實已經接近走到終點。

不可否認,傳統零售企業與互聯網基因的阿裡之間,存在鴻溝。此時阿裡的新零售已是棋到中盤。在提出新零售之前,阿裡先後收購了銀泰商業,與蘇寧完成互相持股,收購三江購物,但是阿裡最終倚重的核武器,還是盒馬。

因為阿裡希望通過盒馬輸出新零售的模式和管理,侯毅本人也說過,通過傳統大賣場的自我改造,是沒有辦法完成自我顛覆的。侯毅還曾經提到過,很多傳統大賣場對於盒馬的模式以及新零售的提法,有所抵觸。

思想上想不通的事情,資本可以解決。

盒馬模式的核心,其實在於以實體店為依託,以APP為切入,行雙線獲客、線上線下融合之實。這個思路和實體零售另起一套人馬,單獨做線上電商平臺,看似有相似之處,實則南轅北轍。

值得注意的是,大潤發在推出一小時極速達以及飛牛優鮮以後,已經開始有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業務基礎,這時候阿裡再入局,改造的難度會減少很多。

另一個問題是,盒馬自己的門店不過幾千平米,他們是否有能力改造上萬平米的大賣場?

這一點,阿裡的高管在今年10月的公開表態中已經透露了答案,無論是侯毅,還是盒馬平臺賦能項目負責人汪庭祥(花名少遊),都曾經看似無意的提到,阿裡已經啟動了對三江購物還有新華都(大賣場)的改造,因為,阿裡新零售的先鋒盒馬鮮生,客觀上已經具備了改造大賣場的經驗。

萬事俱備,只欠獵物。

2一代人的終結,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如果從大勢來看,老帥黃明端由於年齡原因,退休這一天早晚會到來,而且那些當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臣,未必不想早日卸甲歸田,安享晚年。

大潤發董事長兼CEO黃明端

黃明端40歲奉命“創業”,那時不過1996年,如今22年過去,當時一起打天下的重臣,大都已過花甲之年。

根據公開資料所知,這些人包括人力資源、財務、土地開發部、等部門的負責人,包括執行長蔣永芳,應該都已在退休年限。就連大潤發華東之外的四大區(華南、華北、東北、華中)總經理,最年長的已過66歲,最年輕的也都滿50歲以上。

黃明端一人退休,是一群高管退休。而黃明端即使不想退休,也是一群高管期盼退休。

這種局面不禁讓人想起了不久前被資本接盤的一代鞋王百麗。

百麗CEO盛百椒1952年生人,創始人鄧耀更是生於1934年。媒體大都對百麗的定調為失敗者,接盤的資本方就曾經反駁說,你見過哪個失敗者,帳面現金流這麼好?

同理,雖然大潤發以收購終局,但是黃明端這一幫零售老兵,在他們的時代,仍舊是毫無疑問的成功者。大潤發遍佈全國的門店資源,成熟的供應鏈系統,極高美譽度的品牌,都是阿裡看在眼裡的價值。唯一的瑕疵,大概就是最後做飛牛網。

業內人士複盤認為,飛牛網從一開始就按照臺灣的模式來做電商,可謂一出發就錯了,畢竟大陸的電商環境在世界範圍也沒有可比性。從消費者端來看,飛牛網也沒有做出電商網站應有的電商購物氛圍。

只是,身為水瓶座的黃明端(和劉強東一個星座)生性好鬥,不服輸,兩年前接受筆者採訪,曾經直言,希望京東一直虧損下去。文章最後用這句話做了標題,他也並不在意。這種性格在他做飛牛網伊始,也是信心滿滿,因此力排眾議。他捫心自問,自己足夠勤奮,努力,虛心好學,有什麼做不好?

不過,黃明端自己也說過一句話,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或許這句話,是他輝煌卻不乏遺憾的職業生涯最好的注釋。

按照阿裡的慣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兩年內,大潤發的管理團隊不會有太大的波動(除了正常退休),大潤發方面稱,目前高鑫零售仍舊由董事長黃明端和原有團隊領導。同理可以參見三江和銀泰的例子,最大的問題是,銀泰集團當初沈國軍交棒銀泰商業,有陳曉東接棒,銀泰商業CEO陳曉東無論年齡閱歷能力,都獨一無二,問題是,誰是大潤發的陳曉東?

綜合各方面情況來看,可能是目前高鑫零售商品採購部的總負責人呂國銘。當然,最終一切還是以高鑫零售公佈的消息為准。

呂國銘也是門店出身,就任大潤發雜貨部(快消品)總經理前,已是大潤發華東區營運區總。就任雜貨部以後,對廠商管理、懲治採購腐敗、門店雜貨快消商品業績增長,都拿出了漂亮成績,性格也頗為豪氣有魄力,深得大潤發台籍員工的支持。2015年藍月亮撤出大潤發事件,即是呂國銘親自主導推進的。

當黃明端、蔣永芳等第一代大潤發高管逐漸到齡瀕臨退休時,呂國銘在年齡、資歷和威望上,具有強有力的競爭力。而且,他現在已是歐尚和大潤發商品採購總負責人,一人身兼高鑫零售一千多億的採購重任。

3阿裡蘇寧大潤發VS京東永輝沃爾瑪

業內頗為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阿裡不斷對線下零售企業收編,下一個目標會是誰?

《零售老闆內參》APP倒認為,經過這一次對大潤發母公司的收購,阿裡對於線下零售的收割應該告一段落了,或者說第一階段的佈局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開打了。

就如小標題所揭示的,阿裡蘇寧大潤發VS京東永輝沃爾瑪,這個對陣,還不夠好好的來一場群架嗎?

梳理一下阿裡在新零售的資本佈局,銀泰是百貨業,與蘇甯和百聯合作更多的是戰略同盟,三江購物是區域型超市,盒馬則是業態創新,目前也還是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阿裡的地面部隊,需要更強大而完善的網路。

大潤發最強的華東區,有187家門店,華南區其次。有了大潤發,至少阿裡在主戰場華東和華南,兩個中國的經濟引擎都有了比較強大的網路佈局。

與此同時,我們不妨也看看京東陣營的情況,直觀上,我們都知道永輝除了大本營華南地區,在重慶(西南)的勢力也很強大。

盒馬鮮生一直認為自己的模式是獨一無二的,不過這並不妨礙外界始終用永輝的超級物種對標之。

由上圖可見,永輝這一年的實體佈局速度還在加快,籌建中的門店有

211家,這也是阿裡需要大潤發的原因。同時,沃爾瑪也在華東有128家門店,華南有門店104家。面對線下佈局更為完整的對手,盒馬的賦能輸出遠水解不了近渴,阿裡需要一個強大的同盟來補上自己在實體佈局上的短板。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助力連鎖,共贏未來。更多連鎖專業分享請關注。Wechat:JXJ0688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若這一次交易成功獲批,則潤泰集團在高鑫零售的股份已經全部出手,只保留尹衍梁很少量的個人股份,而法國股東的股份仍舊持有且一分沒少。另外,考慮到大潤發有不少門店的20年租期即將到期,這筆買賣或許也存在貶值的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