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乾貨|分散式能源“隔牆售電”這一設想並不遙遠

電力頭條——隨時隨地, 一個APP滿足您的電力資訊需求

詳情→//dltoutiao.mybjx.net/dlmedia.html

我國將在2018年2月啟動首批分散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 這一資訊來自於今年11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於開展分散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 通知明確了分散式發電的裝機規模、交易模式、交易組織的建立、“過網費”標準、相關政策支持和試點工作組織6個主要方面內容。 市場化交易實際上取消了分散式發電專案上網“燃煤標杆電價+補貼”鎖定, “過網費”收取標準將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分散式發電項目實際收益, 有利於分散式能源發展。

“分散式能源具有利用效率高、環境負面影響小、經濟效益好以及供能可靠性高等特點, 是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 將在電力系統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日前召開的國際能源署和中國能源網聯合主辦的《中國分散式能源前景展望》發佈會上,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朱明如是說, “分散式能源以服務為導向, 扁平化的綜合性供能方式將有助於改善可再生能源並網特性, 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促進能源生產和消費變革。 ”

《中國分散式能源前景展望》明確提出, “眾多利好因素正刺激著中國分散式能源發展, 在良好的政策、市場和監管環境下, 分散式能源發展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

分散式能源後續發展空間巨大

據瞭解, 分散式可再生能源是替代及治理散煤污染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過受到市場化程度低、公共服務滯後、管理體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約, 以天然氣為代表的分散式能源在我國的發展卻舉步維艱。 清潔能源發電與煤電相比不具備價格優勢、分散式能源項目難以通過向電網售電獲得合理收益、電網公司和分散式項目運營商的定位和職責不清晰等, 都嚴重阻礙了分散式能源項目的推廣。

為了應對上述挑戰, “十三五”期間, 我國正逐步加大對分散式能源的支持力度。 今年5月, 國家能源局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分散式接入風電專案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 明確優化風電佈局, 探索分散式風電高效發展,

促進分散式風能資源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 今年6月,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關於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 提出促進分散式天然氣利用的主要政策措施。 “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實施分散式發電市場化直接交易機制, 探索分散式發電新的發展模式。 ”朱明如是說。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 到2020年, 我國天然氣發電裝機要達到1.1億千瓦以上, 其中分散式天然氣15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要達到1.1億千瓦以上, 其中分散式光伏達到6000萬千瓦以上。 可見, 我國分散式能源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考慮到分散式能源專案當地語系化的特徵, 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認識到發展分散式能源的重要性。 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方政府鼓勵發展分散式天然氣多聯供集中供熱專案,

陝西、四川等地放開了分散式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 長沙、上海更是對新建分散式能源項目分別給予2000元/千瓦和3500元/千瓦的直接補貼。

分散化的能源需求與分散式能源更“登對”

國家統計局相關資料顯示, 2016年, 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1.6%, 比2012年提高6.3個百分點。 隨著第三產業比重的提高, 來自重工業部門、集中的能源需求正在逐步降低, 來自第三產業、分散化的能源需求則呈現上升勢頭。 日益增加的分散化的能源需求, 極大刺激了分散式能源的發展。

“相比以煤炭為基礎的集中式能源系統, 現代分散式能源系統能夠將可再生能源、清潔化石能源等資源進行優化組合,

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空氣污染。 ”在看好分散式能源發展前景的同時, 國際能源署中國合作部主任塗建軍也直言, “分散式能源對電網的安全穩定性存在一定挑戰, 甚至有可能降低已有電網線路利用率, 在未來的電網規劃中, 需要重視分散式能源專案的影響。 ”

值得一提的是, 數位感測器和控制裝置的廣泛應用, 大資料以及電動汽車等新技術的發展, 也為分散式能源發展提供了幫助。 比如, 通過搜集、分析能源消費的精確資料可以改善分散式能源專案的設計, 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現代IT技術和智慧終端機(如電動車或熱儲能)相結合, 可以提供全新服務;微網可以促進不同能源和負荷的結合, 最大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並降低成本。 這些智慧化、人性化的設計可以讓分散式能源系統得到更多使用者青睞。

“綜合能源服務過去以按銷售能源按千瓦時計費為主,現在我們更傾向於銷售服務,基於數位化互聯的模式,以點對點的方式進行能源交易,電能交易不再需要集中化、中央化的資料庫,這也是未來能源發展的一種可能性。”在國際能源署專家Simon Muller看來,分散式能源還有望帶來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來源:中國電力報 作者:鄧卓昆

這些智慧化、人性化的設計可以讓分散式能源系統得到更多使用者青睞。

“綜合能源服務過去以按銷售能源按千瓦時計費為主,現在我們更傾向於銷售服務,基於數位化互聯的模式,以點對點的方式進行能源交易,電能交易不再需要集中化、中央化的資料庫,這也是未來能源發展的一種可能性。”在國際能源署專家Simon Muller看來,分散式能源還有望帶來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來源:中國電力報 作者:鄧卓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