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強者不是能成就霸業的人,而是能在亂世中自主命運、自主心靈的人

因其無私, 能成其私

“置身度外”就是無私

私是什麼? 私是執著, 所有的私都是執著, 心裡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 雞零狗碎的計較和猜度, 都是私。 私是依託念頭出現的, 念頭產生, 行為響應之, 於是就有了私。 有執著就有私, 無執著就無私。 你執著金錢, 金錢就是你的私;執著美女, 美女就是你的私;執著權力, 權力就是你的私。

所以, 道家的修道非常強調無私。 這一點跟佛家是一樣的。 佛家有很多訓練方法讓人無私, 道家也有自己的竅訣。 其中有兩點很重要的, 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二是“無欲觀妙,

有欲觀竅”。 其中的“虛其心”, 就是掃除心中的雜念, 心裡不要放太多的東西, 不要有太多的計較, 不要有太多的算計, 不要有太多的欲望, 當心裡少了許多是非之後, 人的情緒穩定, 心境恬淡虛無, 自然可以達到無私。 其方法, 就是“無欲觀妙, 有欲觀竅”, 點點滴滴地破除自己的執著, 窺破萬物萬相的虛幻和變化。

無私還有另一個原因, 就是有夢想, 有大願

君子為什麼無私?因為君子有鴻鵠之志。

就是說, 君子有他想要實現的使命。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他兩歲喪父, 母親帶著他改嫁了, 後來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就離開母親, 住在一個寺院裡發奮讀書, 想要考取功名。 當時他的生活很艱苦,

一天就煮一鍋粥, 粥涼之後結成塊, 他就把粥劃成四塊, 早上吃兩塊, 晚上吃兩塊。 這跟我二十多歲時很像, 那時我也是熬上一鍋拌麵湯, 然後一分為四, 每頓一塊。 後來有一天, 范仲淹掘鼠洞時發現了一壇黃金, 但他覺得那不是自己的, 就把黃金重新埋好。 幾十年後, 他當了宰相, 那座寺院鬧了火災, 方丈來請他捐款修建寺院, 他就告訴主持, 某某地方埋了一壇黃金, 你們把它挖出來修寺院吧。 方丈回去一挖, 果然見到了黃金。 他還將自己的俸祿, 都買了田養活老百姓, 讓很多貧寒子弟都能讀上書、讓很多孤寡老人能老有所依, 據說救助了幾百戶貧苦人家。 他聽說自己的房子是風水寶地, 後人必出公卿, 就馬上把房子捐出來,
建了學堂, 為國家培養人才。 他去世時, 家裡沒錢安葬他, 連入葬的費用也得朋友來出。 范仲淹就是真正的無私。 他的家族出了很多德行高尚的人。 這正好印證了老子的這句話:“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

任何聖人都有他的使命。

在信仰群體中, 它稱為“信願行”。

信就是自己的信仰;

願就是這輩子要做什麼樣的事;

行就是行為。

聖人有信願行, 但他沒有私欲。

如果他沒有信仰, 沒有願望, 沒有行為,

他就不是聖人。

香巴噶舉有一個大德, 叫唐東嘉波, 人們稱他是成就自在唐東王, 他自己做苦力, 創建藏戲團, 帶著藏戲團到處演出, 想法設法籌集了資金, 為藏人們修建了很多鐵橋和木橋, 因為藏地當時沒有很好的橋, 許多藏人過河時都掉進水裡淹死了。

他是一位非常偉大的大德。 他當時作過一首道歌, 專門嘲弄那些躲在山洞裡修行的人, 他說這些人“蹲到山洞裡像老鼠, 蹲在山上像野獸, 不去利眾。 ”他反對這種離世的修道, 他主張信仰者一定要有行為, 要用利眾行為本身來實踐信仰。 他代表了香巴噶舉的一個特點:當下關懷。 香巴噶舉還有一個特點:終極超越, 其代表人物是首傳祖師奶格瑪。 他們之所以偉大, 有那麼多的利眾行為, 就是因為他們有信仰、有大願。

不管 你是好人也罷, 君子也罷, 聖人也罷, 都必須有信仰。 信仰是第一位的。 有沒有信仰, 首先要看你有沒有敬畏。 如果你有敬畏的話, 你就有可能有信仰。 但你記住, 真正的信仰不是迷信——雖然很多人都把信仰當成迷信,

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 信仰是你相信某個東西, 然後敬畏它, 嚮往它, 一直向它走過去。 為什麼要有敬畏?因為你在仰視它, 你覺得它很好, 自己不如它, 想要學習它, 就像《弟子規》裡所說的, “見賢思齊”。 第一相信, 第二嚮往, 就是信仰。 信仰的本質就是這兩點。 所有的聖人都有信仰。 為什麼窮到只能喝粥了, 范仲淹還能拒絕誘惑, 沒有將黃金據為己有?就是因為他有這個東西——他的追求。

這個追求不一定是宗教, 也可能是其他東西。 只要它比人類的欲望更高, 比人類本身更高, 那麼它就能讓人變得偉大。

真正的信仰, 是比生命更重要的。 他可以丟掉生命, 但不能背叛信仰。 他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存在, 比自己更偉大、比人類更偉大,他一定要嚮往它。這個願望會主宰他的一切行為——如果它不能主宰人的行為,那麼這個人就不是信仰者,而是幻想家。信仰是一定要有行為的,沒有行為,就沒有信仰。

聖人必然不為自己升官發財,不為自己的功名利祿,他只想做對世界有益的事,他就是無私的。因為無私,他的願望都能達成。

所以,很多時候,無私看起來是在利益他人,但成就的其實是自己。如果沒有做到無私,老子就不是老子,釋迦牟尼就不是釋迦牟尼,歷史上那麼多令我們感動的故事、那麼多讓我們想要效仿的聖人,他們代表的,是一種無私的精神。

很多時候,強者不是能佔領城池、能建功立業、能成就霸業的人,而是能在亂世中自主命運、自主心靈的人。韓信的軍事才能足以擊敗楚王,又能怎麼樣?周亞平的才能足以平定七國之亂,又能怎麼樣?那麼多皇帝佔領了江山,又能怎麼樣?全都被無常吞沒了。不同的,僅僅是死去的方法、時間和地點而已。

作者|雪漠

選文|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比自己更偉大、比人類更偉大,他一定要嚮往它。這個願望會主宰他的一切行為——如果它不能主宰人的行為,那麼這個人就不是信仰者,而是幻想家。信仰是一定要有行為的,沒有行為,就沒有信仰。

聖人必然不為自己升官發財,不為自己的功名利祿,他只想做對世界有益的事,他就是無私的。因為無私,他的願望都能達成。

所以,很多時候,無私看起來是在利益他人,但成就的其實是自己。如果沒有做到無私,老子就不是老子,釋迦牟尼就不是釋迦牟尼,歷史上那麼多令我們感動的故事、那麼多讓我們想要效仿的聖人,他們代表的,是一種無私的精神。

很多時候,強者不是能佔領城池、能建功立業、能成就霸業的人,而是能在亂世中自主命運、自主心靈的人。韓信的軍事才能足以擊敗楚王,又能怎麼樣?周亞平的才能足以平定七國之亂,又能怎麼樣?那麼多皇帝佔領了江山,又能怎麼樣?全都被無常吞沒了。不同的,僅僅是死去的方法、時間和地點而已。

作者|雪漠

選文|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