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常山是中國現在的哪裡

趙雲自己說, “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

何謂常山?戰國時, 趙國境內的“北嶽”恒山叫常山, 在現在山西境內, 秦始皇攻趙後, 設恒山郡, 治所在現在的石家莊市一帶, 古稱東垣縣。 西漢時, 為避諱文帝劉恒的名字, 恒山郡改稱常山郡, 漢武帝時東垣縣附近的四個縣劃為真定國, 常山郡治南遷至元氏縣一帶, 統領18縣, 隸屬冀州;東漢時真定國併入常山郡, 郡改稱常山國, 統領13個縣, 治所仍在元氏縣;三國時, 常山郡屬魏國, 266年司馬炎廢魏稱帝, 建立晉朝, 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縣。

正定縣古稱真定縣、東垣縣, 東垣縣始建于秦代, 漢高祖11年改東垣縣為真定縣, 雍正元年因避諱世宗胤禛之名, 改真定為正定。 在真定縣的歷史上, 真定曾受常山郡治, 做過常山郡所, 是常山郡首所在地;真定曾經獨立為國, 管轄4縣, 從漢武帝元鼎4年開始到東漢建武13年, 真定縣脫離常山郡管轄整整150年。

臨城古稱房子縣, 始于戰國初, 因附近山上有一古房, 傳為女媧所住, 人稱地名房子, 西漢初年在此置縣, 稱房子縣, 唐朝天寶元年房子縣改名臨城縣, 房子之名歷時1217年。 從常山郡設立起, 房子縣始終是其治縣, 改稱常山國治縣減少後, 房子縣仍在常山的統領之中。 比較而言, 能夠代表常山古地域的當屬房子縣, 即現在的臨城縣。

趙雲強調自己是常山人, 是有原因的。

一是房子縣名氣小, 不被世人所知。 趙雲長期生活在外地, 中晚年後轉戰在長江上游的蜀地, 蜀地人不知道北方的房子縣在什麼地方, 而對常山郡或常山國比較熟悉, 所以趙雲以郡籍自居, 說自己是常山人。 這類似於現代人只講自己的縣籍, 而不講具體鄉鎮村社一樣,

約定俗成, 漸為規矩。 常山人的含意中, 包括著房子縣。

二是感恩“常山人”。 西元188年, 東漢王朝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件是黃巾餘部複起, 攻佔太原郡, 隨後河南、山東等地紛紛回應, 國家進入戰爭狀態;另一件是朝延改刺史為州牧, 州在郡國之上, 州牧統領州軍政大權, 有權招募軍士, 建立地方軍事力量, 三國名將袁紹曾任冀州州牧, 管轄常山郡。 素有一身武藝的趙雲從房子縣澄底村來到郡府元氏, 經過鄉試, 成為常山郡的吏兵, 這一年, 趙雲24歲。 史書記載:趙雲, 袁紹時入仕。 入仕指的就是這個時期。

漢獻帝初平2年7月(西元191年), 袁紹與公孫瓚發動磐河之戰, 戰事危及常山安全, 27歲的趙雲, 受常山郡郡府和人民的推舉,

率領常山郡的志願軍投奔了公孫瓚。 此事《三國志•趙雲傳》中有記載:雲身長八尺, 姿顏雄偉, 為本郡所舉, 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 時袁紹稱冀州牧, 瓚深憂州人之從紹也, 善雲來附, 嘲雲曰:“聞貴州人皆原袁氏, 君何獨回心, 迷而能反乎?”雲答曰:“天下訩訩, 未知孰是, 民有倒縣之厄, 鄙州論議, 從仁政所在, 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 ”遂與瓚征討。

文中說, 公孫瓚對趙雲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 怎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趙雲回答說:“天下大亂, 不知道誰是明主, 百姓有倒懸之危, 鄙州經過商議討論, 要追隨仁政所在, 並不是因為我們個人疏遠袁紹而偏向于將軍您。 ”這段話, 說明趙雲十分看重這次出征, 並把這次出征當作常山父老鄉親對他的重托和極大信任,

他從內心深處感激常山人民。 趙雲走上歷史舞臺名揚天下後, 他深知成就他的是常山, 他應感激的是常山, 他一生做的要無愧於常山。 所以他常將“常山人”掛在嘴上, 並成為一句口頭禪。 實際上, “常山”是趙雲的郡籍, 房子縣是趙雲的縣籍。

目前已知的趙雲墓有兩個地方。一處在四川省的大邑縣,一處在河北省的臨城縣。

建興六年,年僅64歲的趙雲在漢中附近一個叫箕穀的地方,率領軍隊佯動誘騙魏軍,但兵弱敵強最後失利,被迫退守漢中,為此趙雲自責,請求貶職。之後憂悒成疾,於次年病死成都。

趙雲生於何年,史書上是個問號。趙雲名雲字子龍,子龍之稱,與他生於龍年有關。劉備生於西元161年,干支紀年為辛醜年,屬牛;趙雲比劉備小,牛年之後的龍年,是干支紀年的甲辰年,即西元164年。趙雲小劉備3歲,比劉備晚去世6年,生於164年,卒於229年,享年65歲。

趙雲曾在四川大邑駐守邊防。趙雲死後,劉禪皇帝命國人將其葬於大邑的銀屏山麓,封順平侯。趙雲墓在大邑縣城東1公里銀屏山下,依山而建,墓如小丘,四周有石牆、古柏,“漢順平侯趙雲墓” 刻在一方高2.5米、寬1米的石碑上,兩側有“赤膽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猶壯蜀國山河”的對聯。

臨城趙雲墓,是個衣冠墓。趙雲去世的時候,房子縣屬曹氏魏國的領土,魏國人不會同意為自己的仇敵建造陵墓的。村裡人得知趙雲去世的消息後,將趙雲平時穿用的衣物,收集起來,埋葬在一個地方,悄悄地做了一個墓;另有傳說,趙雲去世後,其子趙統和趙廣剪下一綹父親的鬚髮,派人潛回房子縣澄底村,進行安葬,了卻父親落葉歸根魂歸故里的歹願。

現有的墓在澄底村村西3華里處,墓北東西三面丘陵環抱,南俯泜河,封土東西長35米,南北寬27米,高5米,面積945平方米。墓地的選擇十分考究。修建的時間應當在三國之後,或更晚一些,有傳說修于後趙石勒時期,因石勒敬仰趙雲,石勒建後趙國後,在修建襄都的同時,在趙雲的老家房子縣澄底村重修了趙雲墓,當時距趙雲去世90餘年,距今1680年。

長期以來,臨城趙雲墓保管較好,但隨著媒體對趙雲史跡的傳播,不法之徒開始打臨城趙雲墓的主意,2006年的時候,曾被盜挖,時至今日仍留有遺痕。

目前已知的趙雲墓有兩個地方。一處在四川省的大邑縣,一處在河北省的臨城縣。

建興六年,年僅64歲的趙雲在漢中附近一個叫箕穀的地方,率領軍隊佯動誘騙魏軍,但兵弱敵強最後失利,被迫退守漢中,為此趙雲自責,請求貶職。之後憂悒成疾,於次年病死成都。

趙雲生於何年,史書上是個問號。趙雲名雲字子龍,子龍之稱,與他生於龍年有關。劉備生於西元161年,干支紀年為辛醜年,屬牛;趙雲比劉備小,牛年之後的龍年,是干支紀年的甲辰年,即西元164年。趙雲小劉備3歲,比劉備晚去世6年,生於164年,卒於229年,享年65歲。

趙雲曾在四川大邑駐守邊防。趙雲死後,劉禪皇帝命國人將其葬於大邑的銀屏山麓,封順平侯。趙雲墓在大邑縣城東1公里銀屏山下,依山而建,墓如小丘,四周有石牆、古柏,“漢順平侯趙雲墓” 刻在一方高2.5米、寬1米的石碑上,兩側有“赤膽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猶壯蜀國山河”的對聯。

臨城趙雲墓,是個衣冠墓。趙雲去世的時候,房子縣屬曹氏魏國的領土,魏國人不會同意為自己的仇敵建造陵墓的。村裡人得知趙雲去世的消息後,將趙雲平時穿用的衣物,收集起來,埋葬在一個地方,悄悄地做了一個墓;另有傳說,趙雲去世後,其子趙統和趙廣剪下一綹父親的鬚髮,派人潛回房子縣澄底村,進行安葬,了卻父親落葉歸根魂歸故里的歹願。

現有的墓在澄底村村西3華里處,墓北東西三面丘陵環抱,南俯泜河,封土東西長35米,南北寬27米,高5米,面積945平方米。墓地的選擇十分考究。修建的時間應當在三國之後,或更晚一些,有傳說修于後趙石勒時期,因石勒敬仰趙雲,石勒建後趙國後,在修建襄都的同時,在趙雲的老家房子縣澄底村重修了趙雲墓,當時距趙雲去世90餘年,距今1680年。

長期以來,臨城趙雲墓保管較好,但隨著媒體對趙雲史跡的傳播,不法之徒開始打臨城趙雲墓的主意,2006年的時候,曾被盜挖,時至今日仍留有遺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