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為什麼愛吃手吃腳,要不要制止?形成習慣又該如何處理?

我們會發現嬰兒特別喜歡吃腳。 記得自己兒子那段時間, 每天一睜眼, 吃完奶。 就把自己丫子扳過來, 用力的嘬, 砸吧砸吧的響。

我們沒有阻止他, 有時候還故意幫他把丫子送到他嘴邊, 再過了一段時間, 就不吃了, 兩隻手抓著腳, 立在那, 一立就是半天, 一天不嫌累。

其實這是孩子神經發育的過程

很多父母會擔心不衛生, 還有的會擔心養成不良的習慣。

其實, 這都是不瞭解孩子成長而引起的不必要的焦慮。

孩子的腳, 我們給洗乾淨就好了, 不會有衛生問題。 而擔心的不良習慣, 其實並不會發生, 有的孩子會吃手, 反而是小時候總是干擾他, 管束不讓吃造成的心理缺失, 安全感不足。

明白這是自然的過程, 也就不用擔心了, 而且應該高興, 這是孩子大腦神經在發育的表現。

孩子為什麼吃腳?

孩子吃手吃腳其實主要集中在6個月之前, 這個階段的嬰兒吸吮完全是因為口與手腳對大腦反射區的刺激, 這種刺激是感知手腳的過程。 而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看, 也是自我安慰的一種方式。

再加上孩子天生吸吮反射本能的需要, 因而在人工餵養的嬰兒和饑餓時的嬰兒表現得特別明顯。

吸吮反射是一種先天性的無條件反射,

當觸及三個月前的小嬰兒的口唇邊時, 會引起他的吸吮反射, 這種反射是為了維持生存的一種本能, 興奮性特別強。

所以, 嬰兒尤其是三個月之前的嬰兒為滿足吸吮的要求, 常常會把手指當作刺激物, 表現出他特別喜歡吸吮手指。 隨著吸吮反射的逐步消失, 嬰兒會繼續吸吮手指, 則不再是滿足吸吮的需求, 而是一種自我安慰需要的表現了。

在現實中, 大部分孩子會表現出吃手的問題, 但我也見過兩例孩子在上了幼稚園以後, 依然在焦慮的情況下, 吃腳的表現。

3歲以後還在吃手怎麼辦?

3歲是孩子出現各種行為偏差集中的年齡。

這個階段是孩子進入幼稚園, 生活規律改變的關鍵時刻。 孩子本來適應的生活規律被改變,

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挑戰。

這些變化給孩子帶來不安、焦慮甚至是恐懼。 當孩子認為自己缺乏安全感的時候, 會潛意識需要更多的關懷、認可和幫助。 如果我們沒有及時關注到孩子的感受, 沒有給予相應的認可和關愛, 孩子會表現出不僅是吃手的問題了, 還有比如容易發脾氣、不理人等。

有時候, 在潛意識裡, 孩子是希望通過這些反常的行為, 來吸引注意, 達到與父母親近的目的。

如何去引導孩子呢?

如果是小寶寶, 保證孩子的衛生喜歡吃就吃吧, 適當的時候給準備好各種咬膠, 讓孩子更歡快的吃起來。

這是對孩子大腦發育和自我情緒調試有益的。

如果是大孩子了, 就需要我們去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和心理感受。

如果父母對吃手等行為特別關注, 反而會強化孩子的行為。

正確的做法是淡化處理, 不動聲色的與孩子進行互動,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通過親昵的行為, 讓孩子感到自己被認可, 被關愛, 重新建立安全感, 當孩子緊張不安的情緒被緩解, 吃手的行為自然會得到解決。

比如:

“寶貝,來跟媽媽擊個掌吧。”

“來,石頭、剪刀、布;贏了的親對方一口。”

“幫媽媽把那個杯子拿過來,謝謝。”

方法因人而異,給予孩子關注和良好的互動,建立安全感吧。

吃手的行為自然會得到解決。

比如:

“寶貝,來跟媽媽擊個掌吧。”

“來,石頭、剪刀、布;贏了的親對方一口。”

“幫媽媽把那個杯子拿過來,謝謝。”

方法因人而異,給予孩子關注和良好的互動,建立安全感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