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山西汽車工業“跑”起來

在晉中吉利汽車生產車間, 平均每兩分鐘就下線一輛車(資料圖片)

近期, 山西汽車工業的利好消息不斷傳來:

11月3日, 江鈴重汽“威龍”重卡在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正式下線,

標誌著我省高端裝備製造業取得又一碩果;

就在當天, 大同市政府與蘇州高邁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了年產10萬輛新能源電動重卡專案合作框架協議;

在此之前, 省經信委發佈了《山西省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旨在加快我省汽車產業發展步伐, 積極推動全省經濟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

省統計局發佈的前三季度經濟運行資料顯示, 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倍, 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長3.2倍;汽車產量增長9.8倍, 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4倍。 1-9月份, 我省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5381輛, 其中9月份生產1409輛, 增長6.8倍。

種種跡象表明, 關聯度高、規模效益顯著、資金和技術密集的汽車產業, 正在三晉大地上越“跑”越快,

成為我省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戰略支撐點。

我省有多少家汽車生產廠家?相信這個問題幾乎會難倒所有人。 記者跑了這麼多年的工業口, 也是最近才弄清楚, 全省汽車產業領域有100餘戶企業, 其中重型汽車整車企業2家、乘用車企業3家、新能源汽車企業7家、專用車企業16家、零部件企業50餘家。

2016年全省汽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3.6億元, 工業增加值達到21.3億元, 在全省裝備製造業中比重不斷提升, 逐步成為推動全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跑”起來的山西汽車工業“跑”出了自己的特色:

重型汽車市場和產能優勢得到強化, 大運汽車項目填補我省自主生產重型汽車的空白,

推動形成了運城、太原南北呼應的重型汽車生產格局。

乘用車穩步發展, 晉中吉利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項目實現量產, 乘用車領域產品面得到拓寬。

專用車覆蓋運輸車、自卸車、環衛車、市政工程車、混裝炸藥車等品種, 形成晉中重型專用車基地和運城、大同、長治三個專用車基地的產業佈局。

汽車零部件產業穩步壯大, 發展形成了大同、長治、運城、臨汾、太原、晉城六大零部件產業集群。

記者瞭解到, 近年來, 隨著大運汽車運城重卡生產項目、吉利山西新能源汽車項目、比亞迪太原新能源汽車專案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投產建設, 全省汽車產業投資力度加大, 投資增速不斷加快, 形成了國有參股、民營、省外資本等多層次的投資結構。

而帶來的則是產業後勁的增強, 全省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得到提升, 重型汽車變速箱、變速箱體、鋁鎂合金部件等零部件技術實力較強, 燃氣重型汽車動力系統、甲醇汽車發動機、電動專用車整車控制系統等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部分核心技術國內領先。

“跑”起來的山西汽車工業奔向何方?

《山西省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給出了明確方向:到2020年, 全省汽車產業結構得到明顯優化, 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省汽車產業發展先導, 省內汽車企業品牌影響力有大幅提高, 汽車產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得到較大提升, 在全省工業經濟中比重逐步提高。 到2025年, 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省汽車產業發展龍頭, 全省汽車產業規模實現大幅躍升,

品質品牌、創新能力顯著進步, 形成3-5個國內核心競爭強、在國內外市場有較大影響的汽車和零部件企業集團, 積極向國內汽車大省梯隊邁進。 力爭到2020年, 全省汽車產能達到70萬輛、產銷量達到50萬輛, 全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500億元。

有了前進的方向, 山西汽車工業必將越“跑”越快。

責編:小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