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曹雪芹心中,林黛玉是菊花,史湘雲是海棠,薛寶釵是螃蟹

林黛玉, 薛寶釵, 史湘雲

她們三人的詩作, 無論是品質還是數量, 都應當是《紅樓夢》中的前三。

曹雪芹很明顯更推崇林黛玉的詩才, 但是, 並沒有在他們“詩歌比賽”時處處都讓林黛玉的詩作奪冠。

這是為什麼呢?在幾處詠物詩作中, 可見端倪。

第37回:史湘雲的《海棠詩》技壓群芳, “不枉做了海棠詩, 真該要起海棠社”。

(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 種得藍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愛冷, 非關情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 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 肯令寂寞度朝昏。

(二)

蘅芷價通蘿薛門, 也宜牆角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

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幹風裡淚, 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訴, 無奈虛廊夜色昏。

第38回:薛寶釵的《螃蟹詠》乃“絕唱”。

桂靄桐陰坐舉觴, 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 皮裡春秋空黑黃。

酒未敵腥還用菊, 性防積冷定需薑。

於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餘禾黍香。

第70回:薛寶釵的《臨江仙*柳絮》令“眾人拍案叫絕, 都說果然好, 這首為尊。 ”

白玉堂前春解舞, 東風卷得均勻。

蜂團蝶陣亂紛紛。

幾曾隨逝水, 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 任他隨聚隨分。

韶華休笑本無根。

好風憑藉力, 送我上青雲。

第37回:林黛玉的《詠菊》, 《問菊》, 《菊夢》三篇獨領風騷, 脫甩他人幾條街, “魁奪菊花詩”。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 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運秀臨霜寫, 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 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 千古高風說到今。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 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 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 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 解語何妨片語時。

菊花詩連續三首評為最佳, 如果曹雪芹只是為了表現林黛玉的的詩才出眾, 為什麼在前面詠白海棠時要讓湘雲“壓倒群芳”, 在後面諷和螃蟹詠時卻又稱寶釵之作為“絕唱”呢?

原來曹雪芹還讓所詠之物的“品質”去暗合吟詠它的人物。 詠物抒情, 恐怕沒有誰能比黛玉的身世, 氣質, 才情更與菊花般配了吧?

孤標傲世能幾人?正“鳥鳴山更幽”也。

薛寶釵的螃蟹詠, “皮裡春秋”是成語, 出《晉書·褚傳》:褚為人外表上不露好惡,

不肯隨便表示贊成或反對, 而心裡卻存著褒貶, 所以有人說他“有皮裡春秋”。 因晉簡文帝后名春, 晉人避諱, 以“陽”代“春”, 故這一成語亦作“皮裡陽秋”。 後多用以說人心機詭深, 而不動聲色。 空黑黃, 就是花樣多也徒勞的意思, 因蟹不免被人所煮食。 比喻官場中的壞人終要被好人所消滅。

渴望“好風憑藉力, 送我上青雲”的薛寶釵不正是“心機詭深, 而不動聲色”之人麼?渴望掌握權力主宰別人最終還不是如螃蟹一樣“不免被人所煮食”罷了。

“自是霜娥偏愛冷, 非關情女亦離魂。 ”和“花因喜潔難尋偶, 人為悲秋易斷魂。 ”正是暗含了“湘江水逝楚雲飛”, 雲散高唐, 水涸湘江”的悲慘命運。

詠物詩, 言志也。

三位詩人把哪個物寫得最好, 就應該說正反映誰最像此物。

於是, 我不妨大膽地說:在曹雪芹心中, 林黛玉是菊花, 史湘雲是海棠, 薛寶釵是螃蟹(或者是“堪憐詠絮才”的被“風卷得均勻”的柳絮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