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成都音符奏響 “世界音樂之都”

成都樂團在“世界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演出現場

繼蓉歐快鐵開通後, 一列“文化快鐵”滿載著原汁原味的四川成都元素駛向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當地時間11月16日晚7點30分, 由成都市文廣新局組團, 成都對外文化交流中心牽頭, 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建的成都樂團在“世界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成功首演, 這也是2017“天府文化周”奧地利維也納首演成功。 這場以民樂為主的交響音樂會完美地演繹了天府文化之美, 展現了成都音樂的實力。

Bravo!

維也納觀眾連稱棒極了

晚7點, 暖場音樂《茉莉花》在大廳奏響, 觀眾們駐足欣賞, 中式服裝、民族樂器, 成為他們入場前拍照留影的最佳背景。

可容納450人的Akzent 劇場滿滿當當, 門票一時間竟成了搶手貨。 晚7點30分, 演出正式開始。 管弦樂《節日序曲》, 古箏與樂隊《彝舞》、管弦樂《採花》《布穀鳥兒咕咕叫》, 嗩呐、笛子與樂隊《山歌》弦樂合奏《二泉映月》,

首首經典、曲曲動人。 其中, 胡琴與樂隊《西蜀情韻》演奏, 樂手高超的技藝、川劇元素獨特的魅力, 掀起了現場的一個高潮, 劇場內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觀眾連喊“Bravo(太棒了)”, 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文化參贊李克辛也點贊:“演奏進到了我心裡, 很打動人。 ”

小號與樂隊《自由探戈》在維也納的舞臺上展示了中國年輕一代音樂家的精湛技藝。 匈牙利觀眾Krimskrmed女士對來自中國成都的樂團給予了高度肯定:“這次演出非常棒!舞臺上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風格, 不像歐洲人, 也不像美國人, 就做他們自己, 非常好!”說完還連連追問樂團什麼時候到匈牙利演出。

中西交融

民樂展示文化自信

維也納這座城市, 每個毛孔都流淌著優雅的藝術細胞,

觀看音樂會也成了當地居民的日常消遣, 他們的耳朵相當挑剔。

“民樂在維也納的演出已經不稀奇, 不過很少看到中國樂隊帶來的西洋樂演出。 ”入場前, 一名華人觀眾對演出充滿期待, 想看看這支來自中國成都的樂隊究竟怎樣征服當地挑剔的觀眾。 演出後他評價說, “這是一次非常好的體驗, 成都樂團不負眾望。 ”

此次演出是十九大召開之後成都規模最大的一次對外文化交流活動, 又是在音樂聖地維也納進行演出, 為此, 成都做足了充分準備。 “既要充分體現特色, 又要充分展示自信!”據成都樂團團長肖鷹介紹, 民族交響樂本身就是一種中西音樂融合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此次演出節目更是充分挖掘本土元素,

用全世界共通的音樂語言向世界演繹了巴蜀文明和天府文化。

十九大報告指出, 在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中, 要“以我為主, 兼收並蓄”, 此次演出的絕大部分曲目都是四川元素的作品, 有的吸取了川劇的精華, 有的採集了彝族的風情, 還有的來源於民歌腔調。 舞臺上的樂器也是民樂唱主角, 西洋樂以伴奏的形式出現, 在維也納的舞臺上真實、立體又生動地展示了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文化的交流並未就此停下腳步, 此後成都樂團還將分別在奧地利林茨布魯克納大學音樂廳、波蘭克拉克夫雅蓋隆大學音樂廳和波蘭華沙蕭邦音樂學院音樂廳演出3場, 讓更多的人聽到中國優美的旋律。

對外交流

推動成都音樂全球合作

演出既輸出了美, 也帶來成長。 成都樂團不少音樂家表示, 文化交流的過程, 也是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人才是成都發展音樂產業的動力之源。 據成都市文廣新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成都音樂產業蒸蒸日上, 正致力於在未來幾年成為中國的“音樂之都”。 這點, 從政府下的決心就可以看出。 2016年8月, 成都市政府出臺了《支援音樂產業發展的意見》, 這是全國第一個支援音樂產業發展的地方性政策, 明確了支援音樂企業、人才、原創、演出、版權的具體政策。 除了對內為音樂產業發展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以外, 成都市政府還利用各類招商引資和推介會管道, 向全球音樂界人士展示成都音樂產業發展成果, 推薦成都音樂專案,尋求音樂戰略合作夥伴。2017“天府文化周”走進奧地利、波蘭活動,除了文化交流以外,還將與奧地利和波蘭兩國的文化機構開展對接洽談,為成都打造“音樂之都”積蓄力量。

本報記者 王嘉

推薦成都音樂專案,尋求音樂戰略合作夥伴。2017“天府文化周”走進奧地利、波蘭活動,除了文化交流以外,還將與奧地利和波蘭兩國的文化機構開展對接洽談,為成都打造“音樂之都”積蓄力量。

本報記者 王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