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滬港通平穩運行三周年 總成交額突破6萬億

三年前, 滬港通揚帆起航。 到今天, 滬港通已平穩運行了三年, 滬、港兩大交易所也向市場提交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三年來, 滬港通的總成交金額達6.05萬億元, 日均成交額87.19億元, 規模可觀。

截至11月16日, 北向滬股通標的股576只, 合計市值27.61萬億元, 占上交所A股總市值的82%;南向港股通標的股308只, 合計市值23.23萬億元, 占港交所主機板總市值的84%。 資料進一步顯示, 目前, 北向滬股通累計交易了700個交易日, 共有757檔股票發生過交易, 合計交易額3.45萬億元, 日均49.25億元;南向港股通累計交易了686個交易日, 共有371檔股票發生過交易, 合計交易金額2.6萬億元,

日均37.94億元。

從標的構成看, 滬股通交易以上證180指數成份股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為主。 分行業看, 滬股通交易額排名前三的大類分別為金融地產、工業、可選消費;港股通交易額居前的則是金融、工業和非日常生活消費品板塊。

滬港通走過的三年, 同時也是上交所對外開放水準快速提升的三年。 2014年11月17日, 滬港通的開市銅鑼敲響, 宣告互聯互通的大門正式開啟。 2015年11月17日, 滬港通在運行上所表現出的“平穩”、“安全”, 已向市場證明了這一兩地協同監管、雙向閉環運行、風險可控的資本市場開放模式, 是完全可行的。 2016年, 就在滬港通兩周年之際, 第八次中英財經對話宣佈“滬倫兩所關於滬倫通聯合可行性研究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雙方同意下一步開展相關操作性制度及安排的研究與準備。 ”

而在過去的一年, 上交所進一步加快了對外開放的步伐。 從入股巴基斯坦交易所, 到與哈薩克合建阿斯坦納交易所, 再到上交所理事長吳清當選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主席, 上交所成為首個加入聯合國可持續交易所倡議的境內證券交易所……上交所已一步步站到世界資本市場大舞臺的中心位置。

日前, 上交所理事長吳清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上交所將採取措施, 腳踏實地、持續擴大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深度和廣度。 吳清特別指出:“要繼續優化滬港通業務, 保持平穩運行, 梳理滬港通業務風險點, 加強與港交所的監管合作。 同時, 穩步推進滬倫通業務方案研究制定工作,

與倫交所共同研究完善方案細節, 促進滬倫通業務早日落地。 ”

上交所總經理黃紅元在滬港通三周年致辭中表示:“下一步, 我們將運用好滬港通開發運行的經驗, 多管道、多措施、多領域地推進國際化業務發展, 將上交所建設成為與中國開放型經濟相適應的、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領先證券交易所, 形成技術領先、運行高效、結構完整、品種齊全、功能完備、市場透明、監管有效的證券交易市場。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