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滬港通”今3周年 成交逾6萬億人民幣潛力無限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滬港通”於2014年11月17日啟航, 打通了中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序幕, 週五(11月17日)是“滬港通”運行3周年。 最新資料顯示, 滬港通3年來的總成交金額超過6萬億元人民幣, 日均成交額87.19億元人民幣, 可見規模十分龐大。

此外, 截至週四(11月16日), 北向“滬股通”涉及的股份有576只, 合計市值27.61萬億元人民幣, 占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總市值的82%;至於南向“港股通”涉及的股份有308只, 合計市值23.23萬億元人民幣, 占香港交易所(00388)主機板總市值的84%。

《上海證券報》最新報導指出, 目前北向“滬股通”累計交易了700個交易日, 共有757檔股票發生過交易, 合計交易額3.45萬億元人民幣, 日均49.25億元人民幣;至於南向“港股通”累計交易了686個交易日, 共有371檔股票發生過交易, 合計交易金額2.6萬億元人民幣, 日均37.94億元人民幣。

行業方面, “滬港通”交易額排名前3大的類別, 分別為金融地產、工業、可選消費;至於“港股通”交易額居前的則是金融、工業和非日常生活消費品板塊。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黃紅元在“滬港通”3周年表示, 將運用好“滬港通”開發運行的經驗, 多管道、多措施、多領域地推進國際化業務發展, 把上交所建設成為與中國開放型經濟相適應的、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領先證券交易所, 形成技術領先、運行高效、結構完整、品種齊全、功能完備、市場透明、監管有效的證券交易市場。

據瞭解,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的首2個月, 日均成交額僅4.6億港元, 此後從2015年的16.98億港元到2016年的18.33億港元, 截止今年10月, 續增至44.65億港元。 港交所最新公佈, 截至10月31日, “港港通”3年累計成交33270億港元, 內地資金累計淨流入6375億港元, 港股持倉達8088億港元,

較2016年底升逾倍。

事實上, 自“滬港通”啟動以來, 3年間內地資金借滬深“港股通”投資港股的日均成交額急增, 占港股的總成交額, 由2015年的2.4%, 增至目前逾7%, 也使得外資主宰的港股生態悄然生變, 包括內地資金已通過互聯互通吸納匯控(00005)近5%股權, 而內房等個別板塊的定價權也漸漸掌握在內地資金手中,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日前坦言, 樂見中外資金爭定港股價權。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週四表示, “滬港通”為歷史性的互聯互通, 正如當年引進H股般, 把港股的生態徹底改變, 指出引進H股為中資公司帶來國際資金, 而“滬港通”及“深港通”則為港股帶來中國資金, 而“滬港通”及“深港通”開通之後, 隨著新經濟股份上市, 估計在股票的內容上將會有大變化。

李小加指出, “滬港通”及“深港通”直接及間接使得港股增加三批資金來源, 以及導致港股深度及廣度均有所增加。 第一, 港股會有交易量的增加, 多出一塊本身不在香港的量;第二, 重新啟動或改變香港市場很多的DNA, 而內地資金到來的時候, 化學反應會多;第三, 香港與內地的互聯互通會刺激新一輪的國際資金, 與新來的內地資金進行博弈, 如果沒有內地資金這批外國資金完全不會來。

李小加形容, 內地的資金假如是分子的話, 這個分子會越來越大, 最重要的是分母會越來越大, 而且分母大的速度, 很有可能比分子大的速度也要高, 就是因為全世界的資金, 看到來中國資金的到來, 甚至最後吸引到世界的資源都到來,

香港一定會成為亞太時區裡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強調通過互聯互通機制北上的資金, 已占內地國際投資者市場總份額逾一半, 未來份額亦只會越來越大, 並且指出中港其他各種的互聯互通也可能隨時發生, 但要一步一步來, 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配合, 未到時便要耐心等候。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表示,港股獨有的板塊和上市公司,如騰訊(00700)及瑞聲(02018)等,是吸引內地資金的重要原因,預期“港股通”未來成交額勢將繼續增加。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表示,港股市場賺錢效應明顯,表現優秀的“滬港通”基金對於機構和散戶的吸引力較大。

霸菱香港中國股票主管羅瑩認為,如果“港股通”明年繼續獲內地資金流入且基本面仍然向好下,港股將有支持,明年表現有機會再次高於A股。

摩根士丹利最新發表深度研究報告《藍皮書》的修訂版指出,內地資金加速南下,估計明年流入香港內地資金,由目前的3500億元人民幣,上升至介乎5000億至6000億元人民幣,並且認為股市動力來自結構性而非週期性,新經濟板塊占股市比例提高,企業股本回報持續高於新興市場平均水準,這些轉變今年才剛開始反映於估值,相信國際投資者會逐步改變持倉不足的情況。

校對:TIER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表示,港股獨有的板塊和上市公司,如騰訊(00700)及瑞聲(02018)等,是吸引內地資金的重要原因,預期“港股通”未來成交額勢將繼續增加。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表示,港股市場賺錢效應明顯,表現優秀的“滬港通”基金對於機構和散戶的吸引力較大。

霸菱香港中國股票主管羅瑩認為,如果“港股通”明年繼續獲內地資金流入且基本面仍然向好下,港股將有支持,明年表現有機會再次高於A股。

摩根士丹利最新發表深度研究報告《藍皮書》的修訂版指出,內地資金加速南下,估計明年流入香港內地資金,由目前的3500億元人民幣,上升至介乎5000億至6000億元人民幣,並且認為股市動力來自結構性而非週期性,新經濟板塊占股市比例提高,企業股本回報持續高於新興市場平均水準,這些轉變今年才剛開始反映於估值,相信國際投資者會逐步改變持倉不足的情況。

校對:TIER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