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在功守道擂臺賽看馬雲打太極:會是吸金上億的中國版WWE麼

作者/曹樂溪

“為啥大家擺的架子很太極, 真正打的時候卻很像摔跤?”在功守道比賽進行過兩組後, 主持人張斌代表所有吃瓜群眾, 問出了大家心目中共同的疑惑。

昨天, 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跑去圍觀了功守道的首場揭幕戰。 是的, “功守道”不只是一部22分鐘、點擊量1.5億的太極功夫電影, 馬雲和李連傑這次要玩兒真的。 伴隨著“吃了嗎大家”的問候, 兩位功守道創始人出現在擂臺上, 吳京、文章、托尼賈、劉承羽等明星大腕也悉數到場助陣, 現場小娛還看到不斷有人和貴賓看臺的汪涵合影留念.....嗯, 確實有種看晚會的感覺。

從全國各地選送的優秀武者彙集在北京大興的星光影視園, 以數場激烈而且充滿大比分反轉的對壘, 讓現場一千多名觀眾見識到了原來太極拳至少不是醬的......看起來很像菜市場大媽們為了5毛錢韭菜的撕扯有沒有。

至於到底是啥樣?容小娛為看官們一一道來, 不僅有功守道作為一款競技產品的分析, 還有商業模式拆解哦~

另外還有個花絮:當主持人調侃“是不是馬雲與馬化騰終有一戰”時, 馬雲謙遜拱手道, “向大哥學習, 向大哥學習~”

誰說我馬校長功夫業餘?他才是最會打太極的人呐。

“天貓加油!”“支付寶威武!”

實際看了比賽, 小娛感覺功守道比想像中還是精彩許多, 甚至有點類似WWE一樣頗具娛樂色彩:第一組選手出場時, 來自太極禪公司選送的選手楊德戰, 是跳著街舞出場的, 再加上小哥顏值線上, 頗讓人以為這是快男選秀而非比武大賽。

和人們印象裡瀟灑飄逸, 四兩撥千斤的太極很不一樣, 功守道的擂臺實戰並沒有“一點浩然氣, 千里快哉風”的仙風道骨,

也不是大爺大媽們悠閒愜意的廣場舞, 而是更像摔跤:高1.5米、直徑3米的擂臺不僅酷炫而且比傳統擂臺狹小很多, 因此稍不留意就有選手被摔下擂臺, 倒是大大增加了比賽的觀賞性。

雙方交戰規則是比較簡單的, 比賽是團體戰形式, 場上選手分為黑白雙方,

一場比賽分3個回合, 每個回合2分鐘, 累計算出總比分。 選手上臺後拱手行禮, 然後開始活步推手, 接下來就是運用“採挒肘靠”等太極基本技法展開攻防。

小娛對武術完全是外行, 也就是看個熱鬧。 但在一些觀眾看來, 會覺得比賽設置略顯尷尬。

一位搏擊拳的KOL正在關注比賽直播, “雙方推手和他最後的得分動作毫無關聯可言啊, 太做作了吧。 ”他坦言, “我感覺就是誰先’撕破臉’, 誰先用力誰沾光。 太極的動作基本上用不出來, 其實主要是摔跤跟柔道的一些技法。 而且比賽是分級別對抗的話, 那太極的以柔克剛、以小打大不就成了扯淡?”

不過可能因為是揭幕戰, 全場1000多位觀眾還是分外捧場的。 在編導宣佈大家被分為黑白兩隊陣營後, 大家真的開始努力為各方選手鼓勁, 口哨聲喝彩聲不絕於耳。

“白方白方白方, 加油加油加油!”“留給白方的時間不多啦, 快上!”還夾雜著各地方言的嘶吼, 諸如“黑方要夾右(加油), 再不夾右就要熟(輸)啦!”小娛頓時有種回到中學操場參加運動會的感覺。

更有意思的是專業賽後的業餘體驗賽,由於場上有兩組選手都是來自天貓國際、支付寶、阿裡遊戲等部門的阿裡系員工,現場的呐喊聲就變成了“天貓加油!淘寶加油!”“支付寶威武!”“馬校長看好你!”

據瞭解,確實專門有教練來阿裡巴巴給員工授課功守道,雖然不知道阿裡會不會最終成為“全球最會打架公司”,但確實對企業形象做了一次很好的宣傳,像是對外版的阿裡年會。

這樣一場娛樂化的武術競賽,大家怎麼看待呢?小娛在場內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和小李聊了起來。他來自太極拳發源地、溫縣陳家溝,這次受邀來觀看比賽。

在他看來,馬雲和李連傑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太極拳本來是有競技性的,現在很多老年人在公園裡練太極,讓大家產生誤會。現在攻守道一出來,結合了太極的競技性,也是打個品牌,為未來太極參加奧運會做準備,給中國長臉了!很有意義,也很不容易。”他臉上洋溢著一種揚眉吐氣的自豪感。

想讓中國武術揚名的顯然不止馬雲和李連傑。比賽現場邀請了很多武術學校的習武者觀眾,還沒開場前,不少觀眾已經揮舞起自家武校或者武術公司的燈牌或橫幅:溫縣有剛太極武校、眾太極、踢王決、陳三虎太極文武學校、西安武術學校......現場登時花花綠綠一片。

這時候編導走出來呼籲:“大家注意啊,直播時是不允許舉反光板和橫幅的,咱們是攻守道的揭幕戰,希望大家把焦點放在主舞臺上哈。”

太像摔跤與散打,

需要一些“陰損壞招”?

談了這麼多感受,功守道到底是不是一款合格的競技體育產品呢?

看完比賽小娛的直觀感受是:並不難,我也可以試試。臺上選手高矮胖瘦,長者少年皆有。據介紹,基本上普通人練習幾個月就可以打。但是“要想打贏打得好,必須去學太極”。李連傑認為,功守道是以競賽來帶動修為和訓練的一種方式。

不過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功守道的選手們在比賽開始前,在安徽銅陵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封閉訓練,由功守道總教練、太極拳世界冠軍王占海,以及李連傑親自指導。“競技武術是不可以所有人在一起封閉訓練的,就跟所有考生在一起開卷考試一樣,”一位專業人士向小娛解釋道。

這就導致雖然選手來自全國各地,私底下卻像兄弟般。比賽結束後小娛在後臺看到,剛才還在臺上激烈對壘的選手們用家鄉話聊著天,顯然已經相當熟稔。隨後教練指揮他們統一去化妝間集合,這場景再次讓小娛恍惚覺得剛才是看了場表演而非比賽。

當然平心而論,功守道是具備一定的競技性和觀賞性的。從首場功守道擂臺賽來看,對戰雙方確實遵循著統一的規則比賽;場外場內的娛樂性也還不錯,李連傑與吳京交手,自稱對武術一竅不通的文章擺出太極pose,還有無差別對決,女性選手對壘,大學生pk,一場比賽玩出了不少花樣。

在體育精神和理念傳承上,功守道也做出了一些特色。比如場上有人動作犯規,裁判會首先出示“勸告”而非“警告”,帶有一些勸解人心的意味。比賽雖然激烈,但無論場地設置還是動作規範,都導致該項運動受傷的幾率比多數競技類比賽要低很多,按照李連傑的話來說,“我們希望用這種最不傷害身體又能夠鬥智鬥勇的體育來吸引年輕人”。

但問題也是不少,最急需解決的可能是功守道的技術與規則設置。在現場派發的手冊中小娛注意到,這項運動的禁止動作至少有13項,還要剔除擒拿、下絆、抓衣服等常規動作,所以在觀眾的感官中,選手近距離推手兩三輪後就變成了拼力氣的推和靠,兩人久久抱在一起,畫面美的不可想像。

頗有意思的是,當主持人張斌問李連傑,怎麼看功守道從夢想到產品的轉化時,李師傅展現出了超高的太極手段,直接把這個話題扔給了他師傅、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吳彬。吳老師接過話筒,“現在是展示階段,需要訓練提高和改進,所以還是先看了再說。”

還是吳京耿直,“我建議以後在功守道2.0時代,把一些’陰損壞招’放進去,就是規則上禁止的這些。”在他看來,太極中有很多擒拿、反關節的小技巧,突出這些特色才能讓功守道看起來不像摔跤或者散打。

“攻為正道,守為詭道,全是硬勁,觀賞性就弱了些,”馬雲不疾不徐地點評道。

廣告+門票+付費觀看+基層賽事,

功守道會是中國的WWE麼?

不管功守道算不算競技體育,究竟能夠傳承多少中華傳統文化與武術精髓,小娛已經感受到了其背後巨大的商業價值。

揭幕戰當天下午尚未入場,小娛在位於北京大興的星光影視園門外先被黃牛攔住了。“收票收票!”一位彪形大漢喝道,嚇得我虎軀一震,以為是哪路英雄好漢要劫道。

功守道擂臺賽在央視CCTV-5體育頻道播出,讓人想到曾經風靡一時的《武林大會》。《武林》最初可是沒有冠名贊助的,而這回功守道一上來,除了李連傑與馬雲成立的太極禪公司,背後就有愛迪達、昆侖決、壹基金、華丹蒂威等多家品牌與機構的贊助。

其中昆侖決是中國原創的世界職業搏擊品牌,估值超過5億美元。除了昆侖決,功守道似乎也有計劃與其他的本土搏擊類競賽品牌合作。

在進場安檢時,小娛碰上一位來自踢王決的觀眾,“將來我們和攻守道成為合作夥伴,會合辦一些賽事”。踢王決是本土化的跆拳道,今年與昆侖決一起聯合推出了“踢王決”世界跆拳道職業聯賽。“只是項目不一樣,形式不一樣,本質上都是比賽。踢王決是跆拳道的職業大賽,和功守道一樣屬於創新型賽事,”他認為。

在搏擊類競技比賽領域,比門票收入和廣告贊助更吸金的是付費觀看。看前段時間UFC傳奇嘴炮和拳王梅威瑟的世紀大戰,現場門票收入7500萬美元,付費電視收入卻高達6億美元,PPV(付費直播)也達到650萬美元。

一位體育界人士表示,大部分體育產業都是用賽事鎖定用戶,用關聯產品來實現盈利,“體育+娛樂會是下一個爆發增長點”。在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全球摔跤競技的超級品牌WWE,每年舉辦超過300場的摔跤賽事,有50多場為國際巡演,吸引全球200多萬觀眾到現場觀賽,PPV模式也在今年起登陸國內。

而功守道的擂臺賽在優酷直播,目前為免費觀看模式,中國聯通還配合推出了“暢視計畫”可實現免流量觀看。未來是否會付費觀看尚未可知,不過小娛覺得以阿裡強大的電商基因,很有可能我們會在未來的功守道擂臺賽中看到邊看邊買,或者押輸贏送天貓紅包一類的新玩法。

總之,全球有1.5億太極練習者,這麼龐大的粉絲基礎,如何成為一項競技運動的儲備消費者,是馬雲和李連傑在思考的未來。李連傑表示,“11月10日,我通過阿裡體育,和大學生體育運動會、中學生體育運動會建立了1300家以上的大學,和500-8000家的中學,從孩子們抓起,儲備人才,未來還會和全球的大學生聯賽開展合作。”

把底層賽事的的根基紮穩,既有助於功守道這項創新運動的生命力,也可以通過系統培訓收穫可觀的商業回報。

當然了,對於馬校長而言,做功守道可不是為了錢(至少不只是為了錢)。作為一個“把後半輩子花在太極身上”的武學愛好者,他可能更期待轉身拂袖去,深藏利祿與功名。

站在功守道的擂臺賽場,李連傑激情澎湃地講著中國武術進奧運,馬雲則一旁慢慢悠悠地談論太極是一種哲學思想和為人處世的道理,兩人組合頗有些陰陽攻守的意趣。

反正馬雲不著急,他也談起武術沖奧,但“夢想如果是今天有明天就實現,那不叫夢想叫做夢。沒有10年、20年的努力並不容易,運氣好就是5年、8年,不好可能會是50年、80年,總會有機會。”

更有意思的是專業賽後的業餘體驗賽,由於場上有兩組選手都是來自天貓國際、支付寶、阿裡遊戲等部門的阿裡系員工,現場的呐喊聲就變成了“天貓加油!淘寶加油!”“支付寶威武!”“馬校長看好你!”

據瞭解,確實專門有教練來阿裡巴巴給員工授課功守道,雖然不知道阿裡會不會最終成為“全球最會打架公司”,但確實對企業形象做了一次很好的宣傳,像是對外版的阿裡年會。

這樣一場娛樂化的武術競賽,大家怎麼看待呢?小娛在場內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和小李聊了起來。他來自太極拳發源地、溫縣陳家溝,這次受邀來觀看比賽。

在他看來,馬雲和李連傑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太極拳本來是有競技性的,現在很多老年人在公園裡練太極,讓大家產生誤會。現在攻守道一出來,結合了太極的競技性,也是打個品牌,為未來太極參加奧運會做準備,給中國長臉了!很有意義,也很不容易。”他臉上洋溢著一種揚眉吐氣的自豪感。

想讓中國武術揚名的顯然不止馬雲和李連傑。比賽現場邀請了很多武術學校的習武者觀眾,還沒開場前,不少觀眾已經揮舞起自家武校或者武術公司的燈牌或橫幅:溫縣有剛太極武校、眾太極、踢王決、陳三虎太極文武學校、西安武術學校......現場登時花花綠綠一片。

這時候編導走出來呼籲:“大家注意啊,直播時是不允許舉反光板和橫幅的,咱們是攻守道的揭幕戰,希望大家把焦點放在主舞臺上哈。”

太像摔跤與散打,

需要一些“陰損壞招”?

談了這麼多感受,功守道到底是不是一款合格的競技體育產品呢?

看完比賽小娛的直觀感受是:並不難,我也可以試試。臺上選手高矮胖瘦,長者少年皆有。據介紹,基本上普通人練習幾個月就可以打。但是“要想打贏打得好,必須去學太極”。李連傑認為,功守道是以競賽來帶動修為和訓練的一種方式。

不過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功守道的選手們在比賽開始前,在安徽銅陵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封閉訓練,由功守道總教練、太極拳世界冠軍王占海,以及李連傑親自指導。“競技武術是不可以所有人在一起封閉訓練的,就跟所有考生在一起開卷考試一樣,”一位專業人士向小娛解釋道。

這就導致雖然選手來自全國各地,私底下卻像兄弟般。比賽結束後小娛在後臺看到,剛才還在臺上激烈對壘的選手們用家鄉話聊著天,顯然已經相當熟稔。隨後教練指揮他們統一去化妝間集合,這場景再次讓小娛恍惚覺得剛才是看了場表演而非比賽。

當然平心而論,功守道是具備一定的競技性和觀賞性的。從首場功守道擂臺賽來看,對戰雙方確實遵循著統一的規則比賽;場外場內的娛樂性也還不錯,李連傑與吳京交手,自稱對武術一竅不通的文章擺出太極pose,還有無差別對決,女性選手對壘,大學生pk,一場比賽玩出了不少花樣。

在體育精神和理念傳承上,功守道也做出了一些特色。比如場上有人動作犯規,裁判會首先出示“勸告”而非“警告”,帶有一些勸解人心的意味。比賽雖然激烈,但無論場地設置還是動作規範,都導致該項運動受傷的幾率比多數競技類比賽要低很多,按照李連傑的話來說,“我們希望用這種最不傷害身體又能夠鬥智鬥勇的體育來吸引年輕人”。

但問題也是不少,最急需解決的可能是功守道的技術與規則設置。在現場派發的手冊中小娛注意到,這項運動的禁止動作至少有13項,還要剔除擒拿、下絆、抓衣服等常規動作,所以在觀眾的感官中,選手近距離推手兩三輪後就變成了拼力氣的推和靠,兩人久久抱在一起,畫面美的不可想像。

頗有意思的是,當主持人張斌問李連傑,怎麼看功守道從夢想到產品的轉化時,李師傅展現出了超高的太極手段,直接把這個話題扔給了他師傅、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吳彬。吳老師接過話筒,“現在是展示階段,需要訓練提高和改進,所以還是先看了再說。”

還是吳京耿直,“我建議以後在功守道2.0時代,把一些’陰損壞招’放進去,就是規則上禁止的這些。”在他看來,太極中有很多擒拿、反關節的小技巧,突出這些特色才能讓功守道看起來不像摔跤或者散打。

“攻為正道,守為詭道,全是硬勁,觀賞性就弱了些,”馬雲不疾不徐地點評道。

廣告+門票+付費觀看+基層賽事,

功守道會是中國的WWE麼?

不管功守道算不算競技體育,究竟能夠傳承多少中華傳統文化與武術精髓,小娛已經感受到了其背後巨大的商業價值。

揭幕戰當天下午尚未入場,小娛在位於北京大興的星光影視園門外先被黃牛攔住了。“收票收票!”一位彪形大漢喝道,嚇得我虎軀一震,以為是哪路英雄好漢要劫道。

功守道擂臺賽在央視CCTV-5體育頻道播出,讓人想到曾經風靡一時的《武林大會》。《武林》最初可是沒有冠名贊助的,而這回功守道一上來,除了李連傑與馬雲成立的太極禪公司,背後就有愛迪達、昆侖決、壹基金、華丹蒂威等多家品牌與機構的贊助。

其中昆侖決是中國原創的世界職業搏擊品牌,估值超過5億美元。除了昆侖決,功守道似乎也有計劃與其他的本土搏擊類競賽品牌合作。

在進場安檢時,小娛碰上一位來自踢王決的觀眾,“將來我們和攻守道成為合作夥伴,會合辦一些賽事”。踢王決是本土化的跆拳道,今年與昆侖決一起聯合推出了“踢王決”世界跆拳道職業聯賽。“只是項目不一樣,形式不一樣,本質上都是比賽。踢王決是跆拳道的職業大賽,和功守道一樣屬於創新型賽事,”他認為。

在搏擊類競技比賽領域,比門票收入和廣告贊助更吸金的是付費觀看。看前段時間UFC傳奇嘴炮和拳王梅威瑟的世紀大戰,現場門票收入7500萬美元,付費電視收入卻高達6億美元,PPV(付費直播)也達到650萬美元。

一位體育界人士表示,大部分體育產業都是用賽事鎖定用戶,用關聯產品來實現盈利,“體育+娛樂會是下一個爆發增長點”。在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全球摔跤競技的超級品牌WWE,每年舉辦超過300場的摔跤賽事,有50多場為國際巡演,吸引全球200多萬觀眾到現場觀賽,PPV模式也在今年起登陸國內。

而功守道的擂臺賽在優酷直播,目前為免費觀看模式,中國聯通還配合推出了“暢視計畫”可實現免流量觀看。未來是否會付費觀看尚未可知,不過小娛覺得以阿裡強大的電商基因,很有可能我們會在未來的功守道擂臺賽中看到邊看邊買,或者押輸贏送天貓紅包一類的新玩法。

總之,全球有1.5億太極練習者,這麼龐大的粉絲基礎,如何成為一項競技運動的儲備消費者,是馬雲和李連傑在思考的未來。李連傑表示,“11月10日,我通過阿裡體育,和大學生體育運動會、中學生體育運動會建立了1300家以上的大學,和500-8000家的中學,從孩子們抓起,儲備人才,未來還會和全球的大學生聯賽開展合作。”

把底層賽事的的根基紮穩,既有助於功守道這項創新運動的生命力,也可以通過系統培訓收穫可觀的商業回報。

當然了,對於馬校長而言,做功守道可不是為了錢(至少不只是為了錢)。作為一個“把後半輩子花在太極身上”的武學愛好者,他可能更期待轉身拂袖去,深藏利祿與功名。

站在功守道的擂臺賽場,李連傑激情澎湃地講著中國武術進奧運,馬雲則一旁慢慢悠悠地談論太極是一種哲學思想和為人處世的道理,兩人組合頗有些陰陽攻守的意趣。

反正馬雲不著急,他也談起武術沖奧,但“夢想如果是今天有明天就實現,那不叫夢想叫做夢。沒有10年、20年的努力並不容易,運氣好就是5年、8年,不好可能會是50年、80年,總會有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