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企剝離社會職能就應快刀斬亂麻

國企社會職能不能儘快剝離掉, 改革就難以順利推進, 困擾企業的各項社會職能就會嚴重影響企業運行效率, 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必須快刀斬亂麻。

據中國石油報官方微信發佈的消息, 四川寶石花醫療管理有限公司和寶石花東方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分別於11月9日和10日掛牌成立。 這標誌著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第二批醫院社會化改革正式啟動。 此次改革共包括西南油氣田、東方物探等6家企業, 其中, 西南油氣田和東方物探已經先行一步, 剩餘4家企業預計在本月底前加入寶石花醫療健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剝離企業的社會辦醫職能, 也是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是國企走市場化之路、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須經歷的一道程式。 如果不能有效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 國企改革的推進難度就相當大。 即便勉強推進, 也很難達到目的、取得效果,

甚至會在改革過程中出現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

事實也是, 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 多數國企、特別是央企, 都積累了大量的企業辦社會職能, 如職工住宅“三供一業”(供水、供電、供氣及物業)、離退休人員管理、承辦教育機構、醫療機構和消防市政等。 也就是說, 企業就是一個小政府, 承擔了大量企業不應當承擔的責任, 導致企業很難輕裝上陣, 也很難提升核心競爭力。 很多人都在批評國企運行效率低、投入產出效率不高, 但很少有人知道企業承擔了大量的社會職能, 或者說對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缺乏真正瞭解, 繼而說了很多對國企不公平、不公正的話。

我們並不否認, 與其他所有制企業相比, 國企確實存在著“不精打細算”、“不精細管理”、“不計代價”、“不講成本”等方面的問題,

這也是國企改革必須解決的難題之一。 但是, 客觀上講, 國企也有自己的難處, 特別是承擔的企業辦社會職能, 往往成為了企業不精打細算、不精細化管理、不計代價、不講成本最大的難點之一。 因為, 它沒有辦法把這方面的開支“省”下來, 且隨著其他所有制企業市場化水準越來越高, 員工對這方面要求的恐懼感也越來越強, “計較心理”越來越強烈, 從而加劇了企業管理的難度。

也正是因為國企辦社會的壓力很大, 國企走市場化之路的阻力很多, 因此, 中央對國企剝離社會職能也進行了全面部署, 提出了明確要求。 如國務院辦公廳去年6月22日就轉發了國資委、財政部《關於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的指導意見》, 明確了時間表:2016年, 全國全面推進國有企業分離移交工作;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2019年起, 國有企業不再以任何方式承擔相關費用, 且“不得在工資福利外對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進行補貼”。

先將國企承擔的“三供一業”社會職能剝離掉, 在此基礎上, 再逐步剝離其他方面的企業辦社會職能, 中石油剝離醫療職能, 顯然也是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的一個重要方面。

對國企剝離社會職能來說, 難題在兩個方面, 一是人往哪裡去, 二是錢從哪裡來。 人的問題, 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國企改革以後, 已經有了比較多的經驗, 那就是人隨職能走, 職能剝離到哪裡, 人跟到哪裡。 如果確實跟不了的, 可以從提供新的就業崗位和買斷工齡兩個方面入手, 給員工到新的崗位就業或自謀出路。 應當說, 經過這些年的改革, 多數員工已經適應了市場化, 有了市場化意識, 應當不會太大阻力, 關鍵就看企業在剝離社會職能過程中能否把工作做到位、把道理講清楚、把各項配套措施落實好。

錢從哪裡來,這既是一道難題,也是一道有答案的題。因為,企業所辦的社會職能,並不都是無效職能,有的職能還是很有效率和價值的,如醫療、教育等,很多民營機構都希望得到國企的這些社會職能,並作為自身發展的新的資源。畢竟,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很多企業辦社會職能都積累了大量資源,一旦用市場化方式管理,效率必然會大大提升,效益也會有明顯提高。所以,對於剝離社會職能所需要的資金,可以通過轉讓社會職能獲取一部分。其他部分則可以由企業來籌集,要知道,剝離完社會職能以後,企業的價值將得到大幅提升,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所能夠引進的資金等也會大量增加,滿足剝離社會職能所需要的資金綽綽有餘。更重要的,剝離掉社會職能,對企業下一步的發展也更加有利,產生效益會大幅提升。從這個角度來講,企業也完全有條件提供剝離社會職能所需要的資金。

總之,國企剝離社會職能,是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且必須加快剝離步伐,快刀斬亂麻。目前,企業改革已經全面啟動,尤其是壟斷行業,更需要以更大的勇氣和決心去剝離社會職能,從而為國企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創造良好的條件。

譚浩俊【原創】

更多精彩文章,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tanhaojun1962

錢從哪裡來,這既是一道難題,也是一道有答案的題。因為,企業所辦的社會職能,並不都是無效職能,有的職能還是很有效率和價值的,如醫療、教育等,很多民營機構都希望得到國企的這些社會職能,並作為自身發展的新的資源。畢竟,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很多企業辦社會職能都積累了大量資源,一旦用市場化方式管理,效率必然會大大提升,效益也會有明顯提高。所以,對於剝離社會職能所需要的資金,可以通過轉讓社會職能獲取一部分。其他部分則可以由企業來籌集,要知道,剝離完社會職能以後,企業的價值將得到大幅提升,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所能夠引進的資金等也會大量增加,滿足剝離社會職能所需要的資金綽綽有餘。更重要的,剝離掉社會職能,對企業下一步的發展也更加有利,產生效益會大幅提升。從這個角度來講,企業也完全有條件提供剝離社會職能所需要的資金。

總之,國企剝離社會職能,是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且必須加快剝離步伐,快刀斬亂麻。目前,企業改革已經全面啟動,尤其是壟斷行業,更需要以更大的勇氣和決心去剝離社會職能,從而為國企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創造良好的條件。

譚浩俊【原創】

更多精彩文章,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tanhaojun196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