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趙薇,電影圈喊你回來拍電影了!

昨日晚間, 祥源文化一份公告, 為此前趙薇攪翻半個股市的資本運作落錘定音。

公告聲明, 萬家文化(祥源文化的前身)、龍薇傳媒等涉嫌信披違法違規案已調查完畢, 依法擬對龍薇傳媒、萬家文化、黃有龍、趙薇、趙政、孔德永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

具體來說:

一.罰款, 總金額 240 萬

二.對包括趙薇夫婦在內的三位涉事人員, 實施證券市場禁入5年

去年年末, 趙薇實控的龍薇傳媒, 籌畫30億收購萬家文化的股份。 這一收購案, 從宣佈之初就令人感到疑點重重。 隨後, 它成為證監會重點關照對象。 在證監會一連串的敲打下,

今年3月末, 龍薇傳媒宣佈放棄收購。 這場資本炒作的大戲, 在證監會的處罰中落幕。

它是上一時期資本熱潮侵襲影視行業的最高峰和最後的狂歡。 它轟然而來, 悄然而去, 將那一時期, 影視行業任由資本攛掇而起的躁動以至癲狂, 還有在隱不可見的幕後, 炒作吸金的全部奧妙演繹得淋漓盡致。

經過這場讓人精疲力盡的折騰之後, 我們只想說一句, 趙薇, 格格, 回來拍電影吧。 你留在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只會多一個三流玩家而已, 卻少了一流的、極有潛力的好導演和演員。

趙薇收購萬家股份大結局

事件發端於2016年12月末, 趙薇實控的西藏龍薇傳媒, 籌畫出自30億購入萬家文化29%的股份, 並表示未來龍薇傳媒可能會向萬家文化注入優質的文娛資產。

消息傳出, 所有關注的焦點都集中在, 趙薇計畫注入什麼樣資產撐起萬家文化當時百億市值。 整個資本市場聞風而動, 資本玩家一時神經緊繃, 全力捕捉不知暗藏在何處的市場先機。

比先機來的更早的是證監會。

證監會發起問詢, 要求龍薇傳媒告知30億收購款來自何處, 以及這次交易是否阿裡系相關。

證監會提到的阿裡系是市場急於一探究竟的。 此前, 趙薇、黃有龍夫婦與馬雲交誼甚厚, 並入股阿裡影業, 在後者的股價上漲期狠賺了一筆。 這次大手筆收購和注入文娛資產的計畫,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上。

此後事情的走向開始變得有意思起來了。 半個月後的2017年1月, 萬家文化將這次交易的整體框架大白於市場。 原來, 龍薇只會動用6000萬的自有資金, 與30億交易款之間巨大的缺口, 將向銀團融資借貸支付。 也就是說, 本次交易的杠杆率高達51倍, 為近年罕見。

市場聞之大嘩。 本次交易從此脫離了正常交易的範疇, 更像一場驚險刺激的高難度空中飛人表演。

在市場喧鬧不息的同時, 證監會棍隨蛇上, 窮追不捨。 在接連幾番交手後, 重壓之下, 龍薇、萬家聲明放棄交易。 緊接著, 證監會對整個事件展開調查。 昨晚公告, 公佈了調查結果及處罰結論。

回顧整個事件, 此次交易可謂近年來影視行業資本炒作的集大成者,

以及操作手法的高階攻略。

在前臺推出小燕子這樣的知名影視元素, 製造刺激市場的大熱概念。 同時, 明確點出類似“將注入文娛資產”之類引人浮想聯翩的前景。 此外, 與當事人聯繫緊密的龐大資源, 雖然沒有點明將參與其中, 但是也讓市場對此充滿期待, 並因此信心大增。 這一系列要素加成, 多半會激發股價攀上顛頂。 此後, 資本操作的空間打開, 玩家或可大幅獲利。

在一開始, 整個事件確實是照此發展的。 萬家文化 2016 年 11 月 28 日停牌, 停牌時萬家文化股價為 18.83 元。 在公佈收購案之後, 2017年1月12日複牌, 萬家文化連續上漲, 最高點為 25.00元, 漲幅高達 32.77%。

在證監會連番問詢下, 交易被打回原形, 市場喪失信心, 股價接連下探, 至今已跌至9元左右,不及停牌前的50%。

證監會,把話說得再清楚不過了

證監會公佈了對此事的處罰:

一.罰款,總金額 240 萬

二.對包括趙薇夫婦在內的三位涉事人員,實施證券市場禁入5年

第一項240萬的罰款就不去說它。第二項的市場禁入,並非禁止他們買賣股票,而是禁止他們從事證券市場相關工作,也不能擔任公眾公司的董監高,這裡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

現在,趙薇還擔任合寶娛樂董事、龍薇傳媒執行董事、普林塞斯文化監事等職,黃有龍為深圳市東潤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日後,趙薇、黃有龍不再擔任這些職務。

但是,他們在這些公司中的股份不會受禁令的影響。他們此前是這些公司的大股東,現在依然是。並且,趙薇夫婦完全可以通過他人繼續資產市場運作,代理人當然以身邊可信任的人為佳。

因而,這些公司並不會脫離他們的控制。所以說,禁令對他們資產的影響可能不會太大。

不過,他們這次交易失手,將會影響他們在資本市場的潛在能量。可以想見,他們日後資本運作都會處於監管部門密切注視下。市場對他們期望值也會因此降低,不再像以往一樣不顧一切的跟風。以往一呼百應的情景或許不再浮現,他們再想進行類似操作之前,應當會三思。

這次事件到此告一段落。到此時,證監會對影視行業的態度已經非常鮮明。

從去年延續至今的,因唐德對愛美神收購、暴風集團對稻草熊收購而起的,對影視行業高估值、高業績承諾的嚴查裡,證監會要求交易方說明估值、業績承諾依據;萬達院線收購萬達電影交易中,證監會要求穿透股東結構;慈文定增中,要求公佈未來專案的籌備狀況;橫店、金逸在嚴查之下過會上市,直到現在,證監會對龍薇萬家交易窮追不捨,我們可以看到,證監會對秉持始終的理念。

影視行業的監管從一般的資本層面上的合規性出發,正不斷深入細化,更多地觸及影視行業生產經營的常規要素。在這一過程中,證監會始終保持對資本市場“脫虛向實”的整體性要求。即使是對影視行業這樣本來就難以落在實處的行業,也從項目、版權、重要創作人員,對未來增長預期等多方要求當事人向市場理清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前景。

在這一過程中,慈文因適當的專案而通過定增審核,橫店、金逸以影院等更加穩定的經營而成功IPO,可以看作是證監會對今後對市場發展方向的引導。

而在這次對龍薇萬家交易的調查中,證監會態度堅決,不舍不棄地追查到底的姿態,也向資本市場中的玩家高調聲明,此後資本市場不再是冒險家的樂園,而是對全心做事業的支持。

同時,更加重要的是,資本市場上難以解決的資訊不對稱需要強大監管。證監會在此表現出的監管決心和不舍不棄追查到底的意志,是市場能夠健康發展最有力保障。

並且,我們還應看到,影視行業中勤勉的從業者不再少數,如果資本玩家成為行業最大的利益既得者,資本運作成為最大利源。他們的辛苦與經歷的風霜僅僅是資本賭桌上的賭注麼,僅僅是資本市場上的故事麼。

這公平麼。

電影圈比資本圈更需要趙薇

此時,我們最想說的是,電影人難道首先要做的不是拍好電影麼。

趙薇,曾經人見人愛、機靈百巧的小燕子,8090後的回憶殺。現在能夠想起來的作品,恐怕只有2013年執導《致青春》,2014年在《親愛的》演技大爆發。此外還能想到的就是,她與馬雲交誼,以及入股阿裡影業時大獲其利。後者更是讓她奪得“女巴菲特”的讚譽。

不知道,她這一成功讓多少正待轉型的女星深受鼓舞,渴望在演藝生涯之外走上另一條人生贏家之路,體驗不同于影迷歡呼之外巔峰體驗。

趙薇好像對資本運作帶來的財富暴增更加有感,她的明星身份在資本故事中得到了更大的增值。現在回頭看看這些事件,資本市場的觀眾好像都被明星光芒和女巴菲特此前驕人戰績迷炫,他們隨著資本玩家的指揮棒奔騰不息。

更早之前,趙薇投資《沒有別的愛》因不慎啟用戴立忍引發了一系列事件,甚至還有眾多不知出處,更顯荒唐的流言,最終導致專案未果。

國內電影行業的一些不可期風險始終存在,有些事情在業內人士看來未免有些讓人防不勝防,這些會讓不少影人倍感沮喪。趙薇受此打擊,可能也難免萎頓。

這時候,趙薇還是想好好拍電影。可是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之後,卻遭遇這樣的事件,心境可想而知。可是,與資本運作比起來,拍電影艱辛不提,誰知道一腔熱忱會遇上什麼。前者則可以輕鬆無礙地大賺幾十倍上百倍的收益,這樣的兩個選擇擺在面前,要怎麼選。

所以說,我們也應當注意到當下影視行業所面臨的政策環境,積極推動環境改善也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同時,影人應該自強不息,不能因為前有阻礙而輕言放棄。畢竟,哪個行業不須付出就能成功呢。

還有,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資本運作也要謹慎了。

這時候,我們或許應該從一場場資本大戲轉過頭來,看看電影市場。就在今年暑期檔,一個是斥資2億,票房超52億的重工業電影《戰狼2》;另一部則是靠眾籌完成的小成本紀錄影片《二十二》,教會了我們許多。

市場為他們喝彩,包括資本市場。他們為電影的一往無前以及真誠得到了豐厚的回饋。

這時候,我們不應該好好想一想,電影人真正安身立命的所在到底是什麼。

至今已跌至9元左右,不及停牌前的50%。

證監會,把話說得再清楚不過了

證監會公佈了對此事的處罰:

一.罰款,總金額 240 萬

二.對包括趙薇夫婦在內的三位涉事人員,實施證券市場禁入5年

第一項240萬的罰款就不去說它。第二項的市場禁入,並非禁止他們買賣股票,而是禁止他們從事證券市場相關工作,也不能擔任公眾公司的董監高,這裡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

現在,趙薇還擔任合寶娛樂董事、龍薇傳媒執行董事、普林塞斯文化監事等職,黃有龍為深圳市東潤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日後,趙薇、黃有龍不再擔任這些職務。

但是,他們在這些公司中的股份不會受禁令的影響。他們此前是這些公司的大股東,現在依然是。並且,趙薇夫婦完全可以通過他人繼續資產市場運作,代理人當然以身邊可信任的人為佳。

因而,這些公司並不會脫離他們的控制。所以說,禁令對他們資產的影響可能不會太大。

不過,他們這次交易失手,將會影響他們在資本市場的潛在能量。可以想見,他們日後資本運作都會處於監管部門密切注視下。市場對他們期望值也會因此降低,不再像以往一樣不顧一切的跟風。以往一呼百應的情景或許不再浮現,他們再想進行類似操作之前,應當會三思。

這次事件到此告一段落。到此時,證監會對影視行業的態度已經非常鮮明。

從去年延續至今的,因唐德對愛美神收購、暴風集團對稻草熊收購而起的,對影視行業高估值、高業績承諾的嚴查裡,證監會要求交易方說明估值、業績承諾依據;萬達院線收購萬達電影交易中,證監會要求穿透股東結構;慈文定增中,要求公佈未來專案的籌備狀況;橫店、金逸在嚴查之下過會上市,直到現在,證監會對龍薇萬家交易窮追不捨,我們可以看到,證監會對秉持始終的理念。

影視行業的監管從一般的資本層面上的合規性出發,正不斷深入細化,更多地觸及影視行業生產經營的常規要素。在這一過程中,證監會始終保持對資本市場“脫虛向實”的整體性要求。即使是對影視行業這樣本來就難以落在實處的行業,也從項目、版權、重要創作人員,對未來增長預期等多方要求當事人向市場理清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前景。

在這一過程中,慈文因適當的專案而通過定增審核,橫店、金逸以影院等更加穩定的經營而成功IPO,可以看作是證監會對今後對市場發展方向的引導。

而在這次對龍薇萬家交易的調查中,證監會態度堅決,不舍不棄地追查到底的姿態,也向資本市場中的玩家高調聲明,此後資本市場不再是冒險家的樂園,而是對全心做事業的支持。

同時,更加重要的是,資本市場上難以解決的資訊不對稱需要強大監管。證監會在此表現出的監管決心和不舍不棄追查到底的意志,是市場能夠健康發展最有力保障。

並且,我們還應看到,影視行業中勤勉的從業者不再少數,如果資本玩家成為行業最大的利益既得者,資本運作成為最大利源。他們的辛苦與經歷的風霜僅僅是資本賭桌上的賭注麼,僅僅是資本市場上的故事麼。

這公平麼。

電影圈比資本圈更需要趙薇

此時,我們最想說的是,電影人難道首先要做的不是拍好電影麼。

趙薇,曾經人見人愛、機靈百巧的小燕子,8090後的回憶殺。現在能夠想起來的作品,恐怕只有2013年執導《致青春》,2014年在《親愛的》演技大爆發。此外還能想到的就是,她與馬雲交誼,以及入股阿裡影業時大獲其利。後者更是讓她奪得“女巴菲特”的讚譽。

不知道,她這一成功讓多少正待轉型的女星深受鼓舞,渴望在演藝生涯之外走上另一條人生贏家之路,體驗不同于影迷歡呼之外巔峰體驗。

趙薇好像對資本運作帶來的財富暴增更加有感,她的明星身份在資本故事中得到了更大的增值。現在回頭看看這些事件,資本市場的觀眾好像都被明星光芒和女巴菲特此前驕人戰績迷炫,他們隨著資本玩家的指揮棒奔騰不息。

更早之前,趙薇投資《沒有別的愛》因不慎啟用戴立忍引發了一系列事件,甚至還有眾多不知出處,更顯荒唐的流言,最終導致專案未果。

國內電影行業的一些不可期風險始終存在,有些事情在業內人士看來未免有些讓人防不勝防,這些會讓不少影人倍感沮喪。趙薇受此打擊,可能也難免萎頓。

這時候,趙薇還是想好好拍電影。可是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之後,卻遭遇這樣的事件,心境可想而知。可是,與資本運作比起來,拍電影艱辛不提,誰知道一腔熱忱會遇上什麼。前者則可以輕鬆無礙地大賺幾十倍上百倍的收益,這樣的兩個選擇擺在面前,要怎麼選。

所以說,我們也應當注意到當下影視行業所面臨的政策環境,積極推動環境改善也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同時,影人應該自強不息,不能因為前有阻礙而輕言放棄。畢竟,哪個行業不須付出就能成功呢。

還有,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資本運作也要謹慎了。

這時候,我們或許應該從一場場資本大戲轉過頭來,看看電影市場。就在今年暑期檔,一個是斥資2億,票房超52億的重工業電影《戰狼2》;另一部則是靠眾籌完成的小成本紀錄影片《二十二》,教會了我們許多。

市場為他們喝彩,包括資本市場。他們為電影的一往無前以及真誠得到了豐厚的回饋。

這時候,我們不應該好好想一想,電影人真正安身立命的所在到底是什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