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騰訊再成大贏家!持股超20%的易鑫集團在港上市,市值510億

原標題:騰訊再成大贏家?眾安、閱文之後, 持股超20%的易鑫集團又在香港上市, 市值逾510億港元

11月16日, “汽車新零售第一股”易鑫集團在香港上市。

在一眾看好聲中, 易鑫集團開盤大漲近30%, 收報8.12港元, 最終漲幅為5.45%。

逾510億港元的市值, 讓易鑫集團成為國內市值最高的以融資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公司。

而易鑫IPO獲得二級資本市場認可的邏輯, 其實從三年前就已初露端倪。

1騰訊又成大贏家

在上市前, 易鑫集團共進行過3輪融資:

2015年2月, 獲得易車、京東和騰訊的3.9億美元投資;

2016年10月, 獲得騰訊、京東和百度的5.5億美元投資;

2017年5月, 獲得騰訊、易車、東方資產和順豐王衛個人的5.05億美元投資。

3次融資金額總計14.45億美元, 這已經超過了融資最多的二手車電商優信二手車(9.6億美元), 而除了資金外, 這還意味著易鑫獲得了騰訊、京東、百度三個互聯網巨頭的認可, VC食物鏈頂端的IDG, 易車、順豐創始人王衛,

東方資產等也紛紛站隊。 其中, 騰訊直接及間接大比例持有易鑫近33%的股份。

從股東結構看, 易車香港持有易鑫集團1.35億股, 持股比例為42.43%, 易車持有0.71億股, 持股比例為9.2%。 易車網總計持股比例為51.63%, 顯然是易鑫集團最大股東。

Dongting Lake Investment Limited、添曜有限公司、騰訊移動均為騰訊全資附屬公司, 分別持有易鑫集團1.33億股、0.38億股、0.16億股, 總計持股1.87億股。 不計算間接持股, 騰訊對易鑫的持股比例也達到24.31%。

按照510億港元的市值來算, 騰訊直接擁有近124億港元的股權, 約15.88億美元, 減去此前投資的3.52億美元, 騰訊的淨回報可達12.36億美元。

繼閱文集團、眾安線上、搜狗之後, 騰訊持股的又一家企業成功上市, 騰訊再次成為大贏家。

易鑫創始人張序安對記者表示, 所有的垂直行業板塊, 無論是旅遊還是房地產包括汽車, 都不是BATJ四大家在壟斷式地經營, 因為這都是低頻的, 或者超低頻的。 它不光講究流量, 還講究流量的轉化和流量的使用效率, 這都不是巨頭們擅長的, 也不是巨頭們願意去做的。 2業績快速增長

根據公開資料,

易鑫集團2014-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0.48億元、2.71億元、14.87億元, 複合年增長率達到456.8%。 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的營收為15.51億元, 同比增加240.88%。

看上去, 易鑫集團營業收入不斷大幅增長, 處於高速發展時期。

然而, 公司在同時期的淨利潤分別為6萬元、-2820萬元、-14.04億元;2017年上半年淨利潤為-61.05億元, 上年同期淨利潤為-64.7萬元。

雖然易鑫集團收入高速增長, 但仍有虧損, 三年半累計虧損75.37億元。

但對此, 易鑫集團解釋稱, 產生累計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大幅增加。

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到底是什麼?對公司的持續經營和盈利能力是否真的能造成影響?

優先股是相對於普通股而言的, 公司在上市前, 可發行可轉化優先股進行融資。

一位資深註冊會計師分析稱, 在優先股轉換成普通股前, 其公允價值根據公司估值的提高而提高。 對於易鑫集團來說, 當公司估值提高時, 優先股公允價值隨之增加, 其公允價值的增加額計為當期的一種損失, 當公司估值下降時則相反。

該會計師還表示, 首次公開發行時, 可轉換優先股會自動轉換為普通股。 這些優先股通常按照約定的比例價格轉換為普通股, 其約定價格往往大幅低於每股發行價, 而約定價格和發行價格的差額則計為虧損。

由此看來, 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只是一種會計處理方式, 本質上對公司的持續經營不會產生影響, 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的增加會導致會計上淨利的損失, 但對公司的實際運營沒有影響。

在2015-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易鑫集團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分別為5350萬元、14億元、63億元。按照易鑫的演算法,公司在2014-2016年經調整運營利潤分別為209萬元、9436萬元、1.5億元;2017年上半年經調整營業利潤為3.5億元,同比增長413.35%。

這樣看來,易鑫集團還是盈利的,三年半中經調整營業利潤累計為5億元。3汽車新零售

2014年才開始獨立運營的易鑫集團,為什麼能吸納這麼多資本,在短短的三年多時間裡快速發展,並一舉在香港上市呢?

由易車網金融事業部轉變而來的易鑫集團,此前主要從事汽車金融業務,包括為消費者和金融機構提供汽車互聯網金融平臺服務。進入2017年後,易鑫開始拓展汽車新零售業務。

根據其招股說明書,易鑫目前的運營模式基本涵蓋了使用者全生命週期的汽車消費需求和汽車交易全週期內的整體產業價值鏈。其中包括C端的新車交易、二手車交易、分期、租賃等消費的需求;也包括B端圍繞汽車產業的零售鏈條,涵蓋整車廠商、經銷商及其他服務供應商提供使用者線索及行銷場景。

從財務報表上看,易鑫集團擁有兩大業務——交易平臺業務和自營融資業務。交易平臺業務包括交易促成及增值服務與廣告及會員業務,自營融資業務則包括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

2017年上半年,易鑫集團交易平臺業務和自營融資業務收入分別為3.2億元和12.30億元,占總收入比重分別為20.7%和79.3%,毛利率分別為77.27%和52.49%。可以發現,目前易鑫大部分收入來自自營融資業務,但其毛利率卻低於交易平臺業務。而按照易鑫集團自身的預估,未來自營融資業務的收入占比極有可能進一步下降,交易平臺業務的收入占比會持續上升,也就是說,公司整體的毛利率會有所上升,盈利能力會相應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傳統二手車電商先做汽車交易再佈局汽車金融,易鑫集團卻正好相反,是從汽車金融起步,業務由點及面,延展到整個汽車交易過程中,形成生態。

張序安表示,易鑫是通過一個公司把汽車、互聯網、金融、交易、服務這五個體系全部整合在一起的,當被市場注意到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很複雜的載體了,競爭對手想要靠近和模仿都不是那麼容易。

資本看好汽車產業的前景也有資料可依。

2016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年銷量已達3200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機構預測,這一數字將在2021年攀升至4500萬輛。2016年,中國互聯網汽車零售交易台數已達到100萬台,2021年預計突破540萬台;而根據機構預測,對標美國80%的行業水準,中國汽車金融滲透率也將在2017年末增長至40%,有很大提升空間。

一位元基金投資人對記者表示,一般泛汽車領域的專案,小的基金公司看不起,最多也就是跟投一些,所以就更需要大型基金和互聯網巨頭的站隊效應。目前大家比較看好的汽車領域方向主要有三個:首先是新能源汽車,包括產業鏈上的細分領域如鋰電池、共用新能源汽車等;第二是技術領域,包括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等;第三就是汽車金融領域,包括供應鏈金融和消費金融;第四是產業優化方面,包括二手車交易、汽車物流等。記者 吳鳴洲 黃希

在2015-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易鑫集團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分別為5350萬元、14億元、63億元。按照易鑫的演算法,公司在2014-2016年經調整運營利潤分別為209萬元、9436萬元、1.5億元;2017年上半年經調整營業利潤為3.5億元,同比增長413.35%。

這樣看來,易鑫集團還是盈利的,三年半中經調整營業利潤累計為5億元。3汽車新零售

2014年才開始獨立運營的易鑫集團,為什麼能吸納這麼多資本,在短短的三年多時間裡快速發展,並一舉在香港上市呢?

由易車網金融事業部轉變而來的易鑫集團,此前主要從事汽車金融業務,包括為消費者和金融機構提供汽車互聯網金融平臺服務。進入2017年後,易鑫開始拓展汽車新零售業務。

根據其招股說明書,易鑫目前的運營模式基本涵蓋了使用者全生命週期的汽車消費需求和汽車交易全週期內的整體產業價值鏈。其中包括C端的新車交易、二手車交易、分期、租賃等消費的需求;也包括B端圍繞汽車產業的零售鏈條,涵蓋整車廠商、經銷商及其他服務供應商提供使用者線索及行銷場景。

從財務報表上看,易鑫集團擁有兩大業務——交易平臺業務和自營融資業務。交易平臺業務包括交易促成及增值服務與廣告及會員業務,自營融資業務則包括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

2017年上半年,易鑫集團交易平臺業務和自營融資業務收入分別為3.2億元和12.30億元,占總收入比重分別為20.7%和79.3%,毛利率分別為77.27%和52.49%。可以發現,目前易鑫大部分收入來自自營融資業務,但其毛利率卻低於交易平臺業務。而按照易鑫集團自身的預估,未來自營融資業務的收入占比極有可能進一步下降,交易平臺業務的收入占比會持續上升,也就是說,公司整體的毛利率會有所上升,盈利能力會相應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傳統二手車電商先做汽車交易再佈局汽車金融,易鑫集團卻正好相反,是從汽車金融起步,業務由點及面,延展到整個汽車交易過程中,形成生態。

張序安表示,易鑫是通過一個公司把汽車、互聯網、金融、交易、服務這五個體系全部整合在一起的,當被市場注意到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很複雜的載體了,競爭對手想要靠近和模仿都不是那麼容易。

資本看好汽車產業的前景也有資料可依。

2016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年銷量已達3200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機構預測,這一數字將在2021年攀升至4500萬輛。2016年,中國互聯網汽車零售交易台數已達到100萬台,2021年預計突破540萬台;而根據機構預測,對標美國80%的行業水準,中國汽車金融滲透率也將在2017年末增長至40%,有很大提升空間。

一位元基金投資人對記者表示,一般泛汽車領域的專案,小的基金公司看不起,最多也就是跟投一些,所以就更需要大型基金和互聯網巨頭的站隊效應。目前大家比較看好的汽車領域方向主要有三個:首先是新能源汽車,包括產業鏈上的細分領域如鋰電池、共用新能源汽車等;第二是技術領域,包括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等;第三就是汽車金融領域,包括供應鏈金融和消費金融;第四是產業優化方面,包括二手車交易、汽車物流等。記者 吳鳴洲 黃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