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東芝帝國崩塌實錄:核電夢碎 前路未蔔丨雲掌財經

作者:雲掌財經 財努力

“Toshiba, Toshiba, 新時代的東芝!”

多麼熟悉的聲音, 走過了多少的風和雨!然而, 這句廣告語的標的物——東芝公司, 卻已是物是人非!

90年代, 日本製造的索尼、東芝、日立、三洋、松下等幾家日本知名大廠, 在全球家電市場叱吒風雲。 如今, 三洋電機已被海爾家電收購;三洋電視也被長虹公司所收購;夏普接受臺灣鴻海收購;聯想收購NEC的90%股份, 以及富士通個人電腦的51%的股權... ...

而本週二, 東芝電視也終於花落中國

北京時間11月14日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在東京聯合宣佈:海信將收購東芝映射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95%的股權。 本次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 交易完成後, 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 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然而這並非東芝的第一次“瘦身續血”。

2016年3月, 東芝以537億日元將家電業務80.1%的股權轉讓給美的;今年9月, 東芝同意將儲存晶片業務出售給貝恩資本牽頭的財團, 作價2萬億日元。

創立至今143年的東芝, 曾研發出了日本第一台國產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家電產品, 在日本製造業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而這一切, 要從十一年前說起。

百年東芝

創立143年, 以做鐘錶起家, 由生產燈泡開始壯大。 日本第一台國產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吸塵器、電飯煲等等都是由東芝開始。 沖電氣工業創始人沖牙太郎, 池貝工業創始人池貝莊太郎, 宮田工業創始人宮田榮助等人, 皆出自東芝。

2016年總資產5兆日元, 雇員18萬人, 在日本製造業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然而就是這麼一家雇了18萬員工、聲名赫赫的巨無霸公司, 如今卻說垮就要垮了。

押寶核電

2006年2月6日, 東芝公司與英國核燃料公司(BNFL)達成協議, 決定以54億美元(當時匯率6216億日元)收購BNFL所屬的核電設備企業美國西屋公司。

然而這筆交易的初始報價僅為18億美元。 東芝在第二輪公開競標裡以2700億日元投中, 原本應該就此結束。 但此前拒絕與東芝共同收購西屋電氣的三菱重工隨後表示希望參與第三輪公開競標, 第二輪公開競標裡失敗的日立也表示將在第三輪中加大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 在第二輪競標中, 東芝分別以獨立公司和GE聯合體成員的雙重身份亮相, 而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則允諾在東芝拿下51%股權後願意注資取得另外16%股權。 受到三菱和日立的消息影響, 東芝加大了對西屋收購的決心。 第三輪競價中, GE與東芝聯合體開價35億美元, 而東芝一家則報價41.5億美元, 待丸紅宣佈退出後更大包大攬直接標價54億美元。

最終東芝主導的核電收購案,以高了將近三倍的價格結果畫上句號。這次天價收購案只是東芝潰敗的開始。

核電夢碎

2008年,日本電子產業全線崩盤。東芝交出了截止當時歷史上最差的“成績單”。

隨後2009年5月,西天厚聰將社長職位拱手讓給了當時核電事業部的負責人佐佐木則夫。佐佐木是技術人員出身,從入職東芝以來,一直專注於核電領域。

新社長上臺後,加大核電事業部的強化。2009年,東芝已經拿到了中國4基,美國8基的核電站的建設預定,同時還有其他國家訂單的洽談。而東芝計畫,在此後的6年內拿到39基核電站的建設預定。

然而沒人預料到,2011年3月11日日本當地時間14時46分的裡氏9.0級地震,引發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洩露。發生洩露的福島核電站為東芝建造,至此也徹底震碎了東芝的核電夢。

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件後,全球範圍內核電站業務發展速度驟減,已經拿到的美國8基待建核電站中,有4基中止,而其他國家也都陸續暫停了核電站的計畫。

雪上加霜的是,2009年簽下12單核電站建設預定中僅剩的8單,也全部推遲了建設進度。據日本媒體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東芝的西屋電氣在中國建造的4座核電站工程也是大幅延誤。

眼看核電翻身無望,東芝慌忙止損,然而為時晚矣,此時的東芝,核電虧損已高達9000億日元。

數據造假

從上圖可以看到,2008年金融危機後,東芝迅速恢復到正常的盈利能力。而2011年福島核電站洩露後,也並未對東芝造成多大衝擊,甚至2012年、2013年接連創造了利潤新高。

然而,漂亮的業績背後實則是假像,2015年爆出的財報數據作假事件震驚世界。

2015年7月21日,有一副圖片幾乎登上了各大國際媒體的頭條:三位西裝革履的男士在新聞發佈會時一齊鞠躬。這三位舉止謙卑的男士是時任社長田中久雄為代表的東芝管理層。

東芝財務醜聞規模之大讓人詫異,跨度長達8年(2008年-2015年)、至少涉及4大業務部門、可統計虛報利潤1562億日元。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東芝甚至蓋過了2011年奧林巴斯,成為日本企業最大的一樁財務造假事件。

前途難料

東芝出售電視業務消息一出,對國民品牌情懷極深的島國人民,聽到這個“悲報”除了歎息東芝慘狀,更有對領導層的痛駡。

日本線民們的痛心並非沒有道理。在1995年的時候,世界500強榜單上日企有149家,可僅僅過了20年,這個資料減少到了54家。曾經響徹世界的“日本製造”正在走下神壇,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東芝走到今天這個局面,也許只是歷史的必然。

東芝的目標是在2019年實現2100億日元的營業利潤,但是這在業界看來很有挑戰性。因為在出售了盈利能力最強的儲存晶片業務後,東芝已經失去了造血的最大器官,更淒慘的是可以拿來賣的業務也所剩無幾了。東芝的未來在哪,或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近年來,日本家電巨頭集體遭遇瓶頸,伴隨著業績虧損、市場份額下滑,許多企業開始通過變賣資產以求脫困重組……看起來曾經的電器王國或將就此倒塌,而中國的消費電子行業也將從此崛起

版權聲明:

本資訊號除注明來源的文章外,均為雲掌財經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引用請注明來源。

最終東芝主導的核電收購案,以高了將近三倍的價格結果畫上句號。這次天價收購案只是東芝潰敗的開始。

核電夢碎

2008年,日本電子產業全線崩盤。東芝交出了截止當時歷史上最差的“成績單”。

隨後2009年5月,西天厚聰將社長職位拱手讓給了當時核電事業部的負責人佐佐木則夫。佐佐木是技術人員出身,從入職東芝以來,一直專注於核電領域。

新社長上臺後,加大核電事業部的強化。2009年,東芝已經拿到了中國4基,美國8基的核電站的建設預定,同時還有其他國家訂單的洽談。而東芝計畫,在此後的6年內拿到39基核電站的建設預定。

然而沒人預料到,2011年3月11日日本當地時間14時46分的裡氏9.0級地震,引發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洩露。發生洩露的福島核電站為東芝建造,至此也徹底震碎了東芝的核電夢。

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件後,全球範圍內核電站業務發展速度驟減,已經拿到的美國8基待建核電站中,有4基中止,而其他國家也都陸續暫停了核電站的計畫。

雪上加霜的是,2009年簽下12單核電站建設預定中僅剩的8單,也全部推遲了建設進度。據日本媒體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東芝的西屋電氣在中國建造的4座核電站工程也是大幅延誤。

眼看核電翻身無望,東芝慌忙止損,然而為時晚矣,此時的東芝,核電虧損已高達9000億日元。

數據造假

從上圖可以看到,2008年金融危機後,東芝迅速恢復到正常的盈利能力。而2011年福島核電站洩露後,也並未對東芝造成多大衝擊,甚至2012年、2013年接連創造了利潤新高。

然而,漂亮的業績背後實則是假像,2015年爆出的財報數據作假事件震驚世界。

2015年7月21日,有一副圖片幾乎登上了各大國際媒體的頭條:三位西裝革履的男士在新聞發佈會時一齊鞠躬。這三位舉止謙卑的男士是時任社長田中久雄為代表的東芝管理層。

東芝財務醜聞規模之大讓人詫異,跨度長達8年(2008年-2015年)、至少涉及4大業務部門、可統計虛報利潤1562億日元。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東芝甚至蓋過了2011年奧林巴斯,成為日本企業最大的一樁財務造假事件。

前途難料

東芝出售電視業務消息一出,對國民品牌情懷極深的島國人民,聽到這個“悲報”除了歎息東芝慘狀,更有對領導層的痛駡。

日本線民們的痛心並非沒有道理。在1995年的時候,世界500強榜單上日企有149家,可僅僅過了20年,這個資料減少到了54家。曾經響徹世界的“日本製造”正在走下神壇,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東芝走到今天這個局面,也許只是歷史的必然。

東芝的目標是在2019年實現2100億日元的營業利潤,但是這在業界看來很有挑戰性。因為在出售了盈利能力最強的儲存晶片業務後,東芝已經失去了造血的最大器官,更淒慘的是可以拿來賣的業務也所剩無幾了。東芝的未來在哪,或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近年來,日本家電巨頭集體遭遇瓶頸,伴隨著業績虧損、市場份額下滑,許多企業開始通過變賣資產以求脫困重組……看起來曾經的電器王國或將就此倒塌,而中國的消費電子行業也將從此崛起

版權聲明:

本資訊號除注明來源的文章外,均為雲掌財經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引用請注明來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