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3歲成妓院頭牌,15歲嫁豪門,29歲離婚帶著4個兒女成為商業大亨

小編最近去上海玩耍, 期間去了一趟上海赫赫有名的錦江飯店, 發現從裡到外都無比奢華。 不知道你們去過沒有?

但一聽朋友說這座飯店的創始人其實是一位青樓女子的時候, 小編當時就驚呆了!

這位青樓女子有一個好聽的名字, 叫董竹君。 今天要說的人就是她。

20世紀的第一年, 1900年, 她出生在上海一戶貧寒家庭, 父親是拉黃包車的師傅, 母親是給有錢人做家務的傭人。

13歲那邊, 父親得了重病, 家庭經濟陷入大危機, 董竹君不得不輟學回家。

家裡還有弟弟和妹妹, 光靠母親一人賺錢養家, 難以支撐, 父親思索良久, 無奈只能送董竹君去青樓賣唱, 抵押期三年。

她萬分不要願意, 才13歲, 就要面對大人世界裡那種油膩的場面!

但是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 她沒有別的選擇, 父親也一直安慰她:你只是賣唱, 不賣身……

憑著姣好的面容和曼妙的歌喉, 她在青樓迅速走紅。 客人們愛她的外貌, 欣賞她的歌聲, 來了必定要看她。 見的人多了, 董竹君也從當初的小丫頭迅速成長為社交小能手, 見了誰都能侃幾句。

人人只覺得她是天生的吃這一碗飯的, 可是夜深人靜時, 她才卸下所有偽裝, 時刻等待著能出去的一天。

青樓女子對她來說, 總歸是不太光彩的工作。

但是萬萬沒想到, 老闆可不會輕易放她走, 尤其是她還那麼紅。 期限一到, 老闆只會把她當做更大的搖錢樹, 讓她去接客, 賺更多的錢。

董竹君在青樓裡遇見過很多男人, 他們對她獻殷情, 使出各種招數追她,

但她毫不心動。

但有那麼一個男人卻讓她動了心。 這男人名字也很好聽, 叫夏之時。

夏之時比董竹君大了十來歲, 但毫不影響他的魅力:外表英俊瀟灑, 言談彬彬有禮。 24歲就當上了四川省都督, 可謂青年才俊。

夏之時和別的男人不一樣, 他會和她談人生,

聊天下事, 不嫌棄她的出身, 還囑咐她好好讀書。 他心裡時時刻刻記掛董竹君, 董竹君也心心念念只想見到他。

他們兩情相悅, 他想帶她走, 而她也願意跟他走。

要出去, 勢必要談錢, 錢的多少對夏之時來說並不是難題, 但董竹君堅決拒絕:我不要你花錢來贖, 你一分錢都不用出, 我自有辦法出去。

在那個年代, 她已經有了獨立自主的意識, 她堅定地認為, 女人也是有尊嚴和地位的, 男人有的, 女人為何不能有呢?愛情我們可以互相給予, 但是麵包這個東西, 男人有, 女人也能靠自己擁有。

她想方設法逃出了青樓, 來到他的身邊。 她深愛他, 但並沒有被愛情衝昏頭腦, 她理智地對夏之時提了三個要求:

1、不做小老婆

2、到了日本, 她要讀書學習

3、將來丈夫從事革命事業了,她要做一個好的賢內助。

夏之時寵溺笑笑:老婆說什麼,就是什麼。

他們連夜逃往日本,之後舉行婚禮。那一年,她15歲,他27歲,郎才女貌,般配。

婚後,她發憤圖強,勤學苦練。在丈夫的支持下,她用四年時間讀完了日本女子整個高中理科的課程。儘管嫁了豪門,她也毫不懈怠,白天讀書,晚上看報,還要學習如何做一個賢內助。

夏之時愛她,寵她。在日本,他們和大部分新婚夫婦一樣,過得甜蜜美滿。

只是董竹君性格開朗,易和人自來熟,總是讓夏之時吃醋。他不太喜歡她那麼受歡迎,他認為,妻子最好待在家裡,少露面為好。

1917年,夏之時父親病危,夫妻倆匆忙回國。這是董竹君第一次見丈夫的家人,僕人提示她,這是一個封建大家庭,三姑六婆口舌多,你要注意了。

她突然感到了莫大的壓力。

但無論如何,家人總歸要見面的。她思索良久,買了一些洋貨作為見面禮。夏之時的家人一見禮物,便住了嘴,只顧著欣賞禮物,也就不好對她說什麼了。

然而這只是開始,往後的日子還很長。董竹君雖然個性嚮往自由,但既然嫁到了夏家,還是得忍受各種各樣的事情:婆婆總是雞蛋裡挑骨頭、親戚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嘲諷她的出身。

她覺得委屈,難受,但一想到愛她的丈夫,又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相處總得有個過程,她相信只要她努力,就能讓他的家人接受。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眼看著一切要平穩下來,夏之時因為錯跟了人,被撤職了。

堂堂一個大將軍都督,一夜之間變成了什麼都不是的普通人,讓夏之時一下子崩潰。一時間,誰的話他都聽不進去,開始變得消極墮落。

一個消極的人,思想會變得十分閉塞,看什麼都是不順眼的。妻子洗個衣服,他都要嫌棄不乾不淨;他拿一把錢出去賭博,輸了個大滿貫,兩手空空回來,看到董竹君就沒來由地發脾氣。

董竹君那個焦急呀。她想讓丈夫重新振作起來,於是耐心予以鼓勵,為他搭建書房,然而毫無作用。

甚至有一次,丈夫生病了,躺在床上休息,董竹君照顧好他後,到屋外透氣的時候無意間和他的士兵閒聊幾句,夏之時一看,立馬怒了,便破口大駡:你這個不守婦道的女人!

她盼望著丈夫能有重新振作的一天。這些日子裡,她學會了寬容,隱忍和諒解。

後來,直到他們的孩子出生,夏之時也沒有變回當初愛她的模樣。於是養育這一重任,幾乎都是董竹君一人完成。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有什麼樣的母親,便有什麼樣的孩子。董竹君本身有理想,有抱負,重視女性自身,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成為努力上進的人。

她極度重視孩子們的個人衛生,一個人從頭到腳保持乾淨,是做人基本的禮儀;她認為無論男女,都應該接受高等教育,無論再窮再苦,她也要讓孩子們擁有寬廣的視野。

她教導孩子們:做人做事要有責任感,要光明正直;處理事情宜感情通過理智,對客觀事物應全面分析研究,不要主觀,切忌任性……

她對孩子們傾注了太多愛。深知自己過去出身低且沒文化的窘迫,她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自己孩子走了自己老路。女兒們也沒有辜負母親,後來個個成材。

再多的耐心都挽回不了丈夫的心。大概當初的打擊對夏之時太重,他再沒了當初熱血的激情,變得封建保守,在家經常責駡妻子,對孩子們也不管不顧。

最嚴重的一次,夏之時因為反對女兒在上海讀書,一怒之下讓女兒去死。董竹君心涼了,她想,這日子,怕是沒法子過下去了。

再待下去只會徒增痛苦,不如離開各自安好。於是她提出離婚。依夏之時的性子,自然是不肯。

談判無果,她帶著四個孩子離家出走。對一個沒什麼經濟能力的女人來說,這也許不是最好選擇,但既然做出這決定,她就要承擔責任。正如她教導孩子:做人,要有責任感。

丈夫卻挖苦她:沒了我,你活不下去。董竹君毫不示弱:沒了你,我和孩子們照樣過得比你好。

在那個年代,一個女人養四個孩子,談何容易。所幸她有創業頭腦,憑著聰穎的頭腦和之前積累下來的人脈,她辦了一家小工廠。只可惜戰爭爆發,工廠被毀,加上雙親偏偏在這時也去世,她受到莫大的打擊。

跌倒了,得自己爬起來;受傷了,得自己想辦法療傷。一想到自己的孩子,董竹君對自己說,你不能倒!沒了依靠又怎樣,逆境中重生才能見光明!

就在她踟躕之際,她受到一位貴人指點,創辦了上海錦江菜館。憑藉累積下來的經驗,她將菜館事業辦的有聲有色,不少知名人士諸如杜月笙、黃金榮等前來光顧。

上海的錦江菜館,從裡到外佈置端莊優雅,如董竹君本人一樣。不僅佈置,菜式、服務等方面也極其注重,一直到後來,錦江飯店都是上海鼎鼎有名的花園式飯店,無人不知。

董竹君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13歲被賣入青樓成頭牌備受歡迎,

15歲遇到所愛之人嫁入豪門婚姻美滿,

29歲毅然離開夫家獨立自強成飯館老闆,

而後不幸入獄也依舊堅持自我不墮落,享年97歲。

很多人說,她的一生充滿波折,但很幸運。

如果不是遇到夏之時,她就不會嫁入豪門,如果沒有遇到貴人李先生,她也不會創辦了後來的錦江飯店。

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她沒有辜負這份幸運,而且憑藉自己聰穎好學的本性,有勇有謀,迎難而上,獨立自強,不屈不撓!

她出生於貧寒家庭,她沒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是貴在她接受了自己的出身,並努力做好自己,改變現狀,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我們無法成為董竹君,但不妨讓我們向她看齊。一個女子,無論今後嫁不嫁人,顧不顧身,都應該保持獨立自主,自信自強的模樣,不依賴、不屈服、不退縮、不放棄,既能承受得住風雨,也能經得起大浪!

正如她在她的自傳中寫的一樣:

我從不因被曲解而改變初衷

不因冷落而懷疑信念

亦不因年邁而放棄信念!

3、將來丈夫從事革命事業了,她要做一個好的賢內助。

夏之時寵溺笑笑:老婆說什麼,就是什麼。

他們連夜逃往日本,之後舉行婚禮。那一年,她15歲,他27歲,郎才女貌,般配。

婚後,她發憤圖強,勤學苦練。在丈夫的支持下,她用四年時間讀完了日本女子整個高中理科的課程。儘管嫁了豪門,她也毫不懈怠,白天讀書,晚上看報,還要學習如何做一個賢內助。

夏之時愛她,寵她。在日本,他們和大部分新婚夫婦一樣,過得甜蜜美滿。

只是董竹君性格開朗,易和人自來熟,總是讓夏之時吃醋。他不太喜歡她那麼受歡迎,他認為,妻子最好待在家裡,少露面為好。

1917年,夏之時父親病危,夫妻倆匆忙回國。這是董竹君第一次見丈夫的家人,僕人提示她,這是一個封建大家庭,三姑六婆口舌多,你要注意了。

她突然感到了莫大的壓力。

但無論如何,家人總歸要見面的。她思索良久,買了一些洋貨作為見面禮。夏之時的家人一見禮物,便住了嘴,只顧著欣賞禮物,也就不好對她說什麼了。

然而這只是開始,往後的日子還很長。董竹君雖然個性嚮往自由,但既然嫁到了夏家,還是得忍受各種各樣的事情:婆婆總是雞蛋裡挑骨頭、親戚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嘲諷她的出身。

她覺得委屈,難受,但一想到愛她的丈夫,又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相處總得有個過程,她相信只要她努力,就能讓他的家人接受。

就這樣,又過了幾年。眼看著一切要平穩下來,夏之時因為錯跟了人,被撤職了。

堂堂一個大將軍都督,一夜之間變成了什麼都不是的普通人,讓夏之時一下子崩潰。一時間,誰的話他都聽不進去,開始變得消極墮落。

一個消極的人,思想會變得十分閉塞,看什麼都是不順眼的。妻子洗個衣服,他都要嫌棄不乾不淨;他拿一把錢出去賭博,輸了個大滿貫,兩手空空回來,看到董竹君就沒來由地發脾氣。

董竹君那個焦急呀。她想讓丈夫重新振作起來,於是耐心予以鼓勵,為他搭建書房,然而毫無作用。

甚至有一次,丈夫生病了,躺在床上休息,董竹君照顧好他後,到屋外透氣的時候無意間和他的士兵閒聊幾句,夏之時一看,立馬怒了,便破口大駡:你這個不守婦道的女人!

她盼望著丈夫能有重新振作的一天。這些日子裡,她學會了寬容,隱忍和諒解。

後來,直到他們的孩子出生,夏之時也沒有變回當初愛她的模樣。於是養育這一重任,幾乎都是董竹君一人完成。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有什麼樣的母親,便有什麼樣的孩子。董竹君本身有理想,有抱負,重視女性自身,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成為努力上進的人。

她極度重視孩子們的個人衛生,一個人從頭到腳保持乾淨,是做人基本的禮儀;她認為無論男女,都應該接受高等教育,無論再窮再苦,她也要讓孩子們擁有寬廣的視野。

她教導孩子們:做人做事要有責任感,要光明正直;處理事情宜感情通過理智,對客觀事物應全面分析研究,不要主觀,切忌任性……

她對孩子們傾注了太多愛。深知自己過去出身低且沒文化的窘迫,她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自己孩子走了自己老路。女兒們也沒有辜負母親,後來個個成材。

再多的耐心都挽回不了丈夫的心。大概當初的打擊對夏之時太重,他再沒了當初熱血的激情,變得封建保守,在家經常責駡妻子,對孩子們也不管不顧。

最嚴重的一次,夏之時因為反對女兒在上海讀書,一怒之下讓女兒去死。董竹君心涼了,她想,這日子,怕是沒法子過下去了。

再待下去只會徒增痛苦,不如離開各自安好。於是她提出離婚。依夏之時的性子,自然是不肯。

談判無果,她帶著四個孩子離家出走。對一個沒什麼經濟能力的女人來說,這也許不是最好選擇,但既然做出這決定,她就要承擔責任。正如她教導孩子:做人,要有責任感。

丈夫卻挖苦她:沒了我,你活不下去。董竹君毫不示弱:沒了你,我和孩子們照樣過得比你好。

在那個年代,一個女人養四個孩子,談何容易。所幸她有創業頭腦,憑著聰穎的頭腦和之前積累下來的人脈,她辦了一家小工廠。只可惜戰爭爆發,工廠被毀,加上雙親偏偏在這時也去世,她受到莫大的打擊。

跌倒了,得自己爬起來;受傷了,得自己想辦法療傷。一想到自己的孩子,董竹君對自己說,你不能倒!沒了依靠又怎樣,逆境中重生才能見光明!

就在她踟躕之際,她受到一位貴人指點,創辦了上海錦江菜館。憑藉累積下來的經驗,她將菜館事業辦的有聲有色,不少知名人士諸如杜月笙、黃金榮等前來光顧。

上海的錦江菜館,從裡到外佈置端莊優雅,如董竹君本人一樣。不僅佈置,菜式、服務等方面也極其注重,一直到後來,錦江飯店都是上海鼎鼎有名的花園式飯店,無人不知。

董竹君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13歲被賣入青樓成頭牌備受歡迎,

15歲遇到所愛之人嫁入豪門婚姻美滿,

29歲毅然離開夫家獨立自強成飯館老闆,

而後不幸入獄也依舊堅持自我不墮落,享年97歲。

很多人說,她的一生充滿波折,但很幸運。

如果不是遇到夏之時,她就不會嫁入豪門,如果沒有遇到貴人李先生,她也不會創辦了後來的錦江飯店。

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她沒有辜負這份幸運,而且憑藉自己聰穎好學的本性,有勇有謀,迎難而上,獨立自強,不屈不撓!

她出生於貧寒家庭,她沒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是貴在她接受了自己的出身,並努力做好自己,改變現狀,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我們無法成為董竹君,但不妨讓我們向她看齊。一個女子,無論今後嫁不嫁人,顧不顧身,都應該保持獨立自主,自信自強的模樣,不依賴、不屈服、不退縮、不放棄,既能承受得住風雨,也能經得起大浪!

正如她在她的自傳中寫的一樣:

我從不因被曲解而改變初衷

不因冷落而懷疑信念

亦不因年邁而放棄信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