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滿族的文學

滿族的文學

滿族文學主要指努爾哈赤命令創制滿文以後的文學, 也包括肅慎以來靺鞨建立的渤海國、女真建立的金時期的文學。

滿族民間文學有神話、傳說、故事、民歌、說唱文學等。

早期滿文著作, 如《滿文老檔》、《太祖實錄》和圖理琛所著《異域錄》等, 都是眾所周知的著作, 學習滿文應用之書如《清文啟蒙》、《初學必讀》、《虛字指南》及《清文典要》等, 是以漢文解釋滿語語法、讀法、書法及造句的書。

著名詞家納蘭性德所著《飲水詞集》和《側帽集》, 清新自然, 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正白旗包衣(家奴)曹雪芹所著《紅樓夢》, 以封建貴族家庭生活為背景, 廣泛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現實, 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將中國古典小說創作藝術發展到了空前的高峰, 在世界文學史上占居重要地位。

清朝貴族昭梿所著《嘯亭雜錄》, 就其耳聞目睹的清前期的制度、儀禮、事件、人物等, 雜記成書, 對研究滿蒙及清代歷史具有參考價值。

富察敦崇所著《燕京歲時記》, 是北京歲時風土的記錄, 現有多種外文譯本。 滿族縣令和幫額所著《夜談隨錄》, 反映了滿族下層的不滿情緒。

清代滿族還出現了不少女作家, 西林太清(顧太清)所著《天遊閣集》,

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被譽為清代第一女詞人。

此外還有科德氏著《琴譜》、完顏悅姑著《花堁閑吟》、庫裡雅令文著《香吟館小草》等。

清中葉以後, 旗人中出現了一種新的鼓詞, 只有唱詞, 沒有說白, 配合鼓板三弦演唱, 名為“清音子弟書”, 在北京和瀋陽等城市流傳很廣, 為一般市民階層所喜愛。 鶴侶和韓小窗所著子弟書《借靴》、《侍衛歎》等, 流傳最廣。 還有一種民間“八角鼓”唱腔和鼓詞, 直到清末還普遍流傳。

清代舉國家之力, 編纂了一大批類書, 如康熙時的《古今圖書集成》、乾隆時的《四庫全書》等, 給中華文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滿族自身也有相當數量的著作傳世。 康熙主持編修的《數理精蘊》、《曆象考成》、《皇輿全覽圖》等書, 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近代的著名作家有老舍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