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未婚配的女孩為何叫“黃花閨女”?古人有兩種說法很有內涵

古代的人經常用“黃花閨女”來描述一個冰清玉潔的還沒有出嫁的女孩子。 而這一說法也一直保留在現在。 那麼“黃花”到底是什麼花?為何又非要用這個詞來形容“守身如玉”的女孩子?

其實所謂的“黃花”就是大家口中的“菊花”。 在古時候, 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將菊花寫進他的作品中。 久而久之, 黃花和菊花大家都默認為同一物質了。

而菊花在那些詩人的筆下都是“不畏強權, 性格淡薄”的象徵, 同時也是說一個人很有內涵, 很重名聲。 所以, 慢慢的大家就用它來形容一個清清白白並且尚未婚配的女孩子。 他們淡雅而不妖豔, 他們純真而不世俗。

而“黃花”還有另一種解釋, 就是專門用來指代古時候的婦女頭上佩戴的一種飾品, 就是“花黃”。 古時候的婦女雖然不如現在的女孩子那麼會打扮, 但是對美的追求那也是很重要的。 她們喜歡用黃色的脂粉在額前畫上一些花, 或者是貼上一些黃顏色的紙做的飾品。

據說這種習慣是從南北朝興起的, 只不過被大家所接受是開始于隋唐。

中國很多的節日或者風俗都會有相應的動人的故事。 大概在南北朝時期, 宋武帝的公主, 有次在含章殿的庭院裡睡著了, 剛好一陣風吹來, 片片梅花落在她的身上, 特別是有一朵散落在她的眉心, 不知是怎麼回事, 梅花居然落在眉間, 侵入皮膚, 居然有了一頓梅花, 散不去。

眉心的梅花, 讓公主更添幾分嫵媚, 於是很多宮女都去模仿, 說不定皇帝那天就看上了呢。 後來這種化妝手法流傳到宮外去了,

尋常人家的女子也開始模仿, 風靡一時。 大概是因為這種做法特別受未出閣的姑娘的喜愛, 慢慢的就成了未婚女孩子的代名詞“黃花大閨女”。

然而後來很多人對“黃花”做過很多考察。 發現黃花有多種。 一是大家普遍認同的就是“菊花”,

這個可以從李清照的詞中看出些名堂來。 她說:“滿地黃花堆積……”。 而還有詞寫到“對鏡貼黃花”, 可以看出女孩子確實有頭戴黃花的這個習慣。 看來這並非杜撰。

這還有一種就是說金針菜, 金針菜在詞典的解釋就是黃花。

菊花雖然就是黃花, 但是明顯黃花大姑娘要比菊花大姑娘要順口押韻的多。 古人是很將就美的。 哪怕只是一種說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