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可口可樂向“老乾媽”看齊,將一位87歲的大神請上包裝

在人們印象中, 敢把老闆頭像當作商標, 並貼在產品包裝上的企業, 非“老乾媽”莫屬。 借助老乾媽香辣醬, 陶華碧樸實無華的婦女形象在中國家喻戶曉, 在海外也名聲大振。 大家沒胃口時, 來一瓶老乾媽, 就能解決一頓飯。 因此, 陶華碧也被大家尊敬地稱為“宅男女神”。

最近, 一位在金融界馳騁風雲幾十年的“男神”也打算走上老乾媽的路線, 將自己的頭像印在產品包裝上, 希望以此打動中國消費者的心。

說到這位“男神”的名字, 你肯定知道, 他就是“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頭像登上可樂瓶

現年87歲的股神沃倫·巴菲特最讓人耳熟能詳的長期投資故事就是可口可樂公司。

1988年開始, “股神”就開始持有可口可樂股票, 截至去年年末, 可口可樂依然是巴菲特旗下的第二大重倉股。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目前持有可口可樂公司9.3%股份, 價值約170億美元。

而現在, 巴菲特要為自己“最鍾愛的公司”豁出去了。 據可口可樂官方網站報導, 3月10日, 可口可樂已經在中國推出了櫻桃口味的可樂。 更重要的是, 巴菲特已經同意, 將自己的肖像權提供給可口可樂中國公司。 中國版櫻桃味可樂罐身上將出現“股神”老爺子親切和藹的頭像。 而且全世界只有中國顧客才有機會在可樂罐上一睹巴菲特的芳容。

事實上, 早在1985年, 櫻桃味可口可樂就已在美國面世, 不過直到上個月才在中國上市。

對於讓巴菲特來為櫻桃味可樂代言一事, 可口可樂中國商標行銷主管ShellyLin表示:

我們此前一直在考慮如何將櫻桃味可樂推向中國。 而該產品的最著名粉絲是最佳人選。

此外, “股神”巴菲特在中國有很高的知名度,

其形象也為廣大中國消費者熟知, 因而將其漫畫大頭像印在瓶身, 限時供應或許可以作為一個不錯的行銷賣點。

作為可口可樂的股東, 在“月臺”這件事上, 巴菲特一直是不遺餘力的, 或者說他本來就是實實在在的鐵粉一枚。

除了巴菲特經常被拍到在公共場合飲用可口可樂,

他還不停為可樂辯解。 新華社曾在2015年報導, 這位元老人長年保持著奇怪的生活習慣。 巴菲特說:

一般情況下, 我每天會喝5罐12盎司(340克裝)的可口可樂。 白天喝3罐, 晚上喝兩罐。 如果一天攝入2700卡路里, 那麼有四分之一來自可樂。

此外, 據說巴菲特還有另外一個怪癖:在公司“喝一般可樂”, 在家則“享受櫻桃可樂”。

巴菲特代言背後, 碳酸飲料在中國賣不動了

近年來, 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生活, 含糖量較高的可樂開始逐漸被健康飲料搶奪市場, 但巴菲特一直堅持相信可口可樂的未來將保持穩定。

在哈撒韋公司的年度股東大會上, 曾有提問者指出, 可口可樂這樣的含糖飲料使得每年137000人死於糖尿病、45000人死於心臟病、數千人死於癌症。

但巴菲特表示, 可口可樂中絕大多數熱量來自於糖分, 許多人將攝入過多糖分和攝入過多熱量混淆。 巴菲特說:

我只吃我喜歡的食物, 從中攝取2600或2700的熱量。 我還沒找到證據能說服我, 讓我相信如果現在改吃花椰菜、喝水能讓我更有可能活到100歲。

公共場合喝可樂, 股東大會上為可樂辯解, 如今又為可樂代言。 巴菲特為何如此操心可口可樂呢?

華夏時報曾報導,對於可口可樂的業績下滑,食品飲料專家徐雄俊分析認為,這是由於消費者健康意識在提高。他認為,可樂是不健康飲品,這種觀念已經滲透到對每個小孩子的教育之中,可樂品類的繼續衰退是難以避免的。“中國飲料行業整體仍將處於下行壓力之中,難以完全擺脫目前的困難。食品安全問題也將越來越重要,無論是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或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監管力度都會繼續提升。”

資料顯示,2000年碳酸飲料在國內市場份額占比達36%,到2006年降至30.96%,2010年下降到22.34%,至2012年下滑至20%左右,2015年下滑至13.7%。2013年碳酸飲料就把第一的位置拱手讓給了包裝飲用水。

今年3月25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佈了《2016年度飲料行業整體運行報告》。報告顯示:

消費群體、消費理念以及消費習慣的轉變,是制約飲料行業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主流消費群體從碳酸飲料過渡到茶飲料後又過渡到包裝水和健康飲料。茶飲料、功能飲料和健康飲用水所占份額在不斷提高,碳酸飲料市場進一步被蠶食。

此外,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行業統計,2016年中國碳酸型飲料的產量增速出現了負增長。同時,碳酸飲料類比重為9.6%,比上年同期降低0.6個百分點。

繼速食麵、啤酒、即溶咖啡之後,以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似乎也開始在中國失寵。在這個時候,巴菲特學習老乾媽到底有多大作用,得看“股神”在中國到底有沒有老乾媽陶華碧那樣的魅力了。

華夏時報曾報導,對於可口可樂的業績下滑,食品飲料專家徐雄俊分析認為,這是由於消費者健康意識在提高。他認為,可樂是不健康飲品,這種觀念已經滲透到對每個小孩子的教育之中,可樂品類的繼續衰退是難以避免的。“中國飲料行業整體仍將處於下行壓力之中,難以完全擺脫目前的困難。食品安全問題也將越來越重要,無論是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或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監管力度都會繼續提升。”

資料顯示,2000年碳酸飲料在國內市場份額占比達36%,到2006年降至30.96%,2010年下降到22.34%,至2012年下滑至20%左右,2015年下滑至13.7%。2013年碳酸飲料就把第一的位置拱手讓給了包裝飲用水。

今年3月25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佈了《2016年度飲料行業整體運行報告》。報告顯示:

消費群體、消費理念以及消費習慣的轉變,是制約飲料行業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主流消費群體從碳酸飲料過渡到茶飲料後又過渡到包裝水和健康飲料。茶飲料、功能飲料和健康飲用水所占份額在不斷提高,碳酸飲料市場進一步被蠶食。

此外,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行業統計,2016年中國碳酸型飲料的產量增速出現了負增長。同時,碳酸飲料類比重為9.6%,比上年同期降低0.6個百分點。

繼速食麵、啤酒、即溶咖啡之後,以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似乎也開始在中國失寵。在這個時候,巴菲特學習老乾媽到底有多大作用,得看“股神”在中國到底有沒有老乾媽陶華碧那樣的魅力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