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21年前的今天,清政府不參加首屆奧動會的痛!

1896年4月6日, 現代首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雅典舉辦。 當時參賽的有澳大利亞、奧地利、保加利亞、英國、匈牙利、德國、丹麥、美國、法國、智利、瑞士、瑞典和東道主希臘等13個國家的311名運動員。

第一屆奧運會場地

在此之前, 希臘就已經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發出了邀請。 然而, 作為東方大國的清政府並沒有派人參加這項世界性的比賽。

那麼, 早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就已經收到了來自希臘王儲和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皮埃爾·德·顧拜旦為代表的國際奧會發出的邀請書;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奧運會開幕前夕, 國際奧會又通過法國駐華公使再次邀請清政府。 然而清政府並沒有派人參加1896年4月6日的雅典首屆奧運會。

有傳聞說是因為清政府對“奧運會”不熟悉, 對“體育”不知道是什麼而沒有參賽, 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對的。

因為此時的中國經過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後, 西方文明早就給古老的中國帶來了很大的思想衝擊, 而且留美幼童的歸國更是帶來了更多的西方氣息。 清政府對西方的認知已經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識, 要說清政府對“體育”沒有認知是沒有任何道理的。

留美幼童

清政府沒有參加奧運會, 最主要還是和當時面臨的困境有關。

1894年8月-1895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 清政府戰敗導致割土賠款, 根本無心體育事業的建設。

1896年清政府開始籌借第二期對日賠款。 在列強的爭奪下, 英德集團壓倒俄法集團, 取得了對中國的第二次借款權。

甲午戰爭

二月十日, 由赫德代表總理衙門, 與英國滙豐銀行、德國德華銀行在北京簽訂了《英德洋款合同》(又稱《英德借款詳細章程》), 使中國海關再次陷落英國人之手。

這次借款事件及隨後中俄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的簽訂, 意味著清政府已經開始陷入列強瓜分的狂潮。



時局圖

國內,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5月2日)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十八省舉人和數千北京市民在“都察院”門前高舉一萬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書”請願, 史稱“公車上書”, 維新派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要求改革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年(1894年)成立的以推翻清朝統治的興中會在光緒二十一年的重陽節(1895年10月26日)便發動了一次廣州起義。雖然起義以失敗告終,但打響了清末革命的第一槍,中國共和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正式走上歷史的舞臺。

廣州起義浮雕

所以,面對內憂外患,有心無力的清政府自然不會派人參加在他們看來是無關緊要的奧運會了。

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年(1894年)成立的以推翻清朝統治的興中會在光緒二十一年的重陽節(1895年10月26日)便發動了一次廣州起義。雖然起義以失敗告終,但打響了清末革命的第一槍,中國共和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正式走上歷史的舞臺。

廣州起義浮雕

所以,面對內憂外患,有心無力的清政府自然不會派人參加在他們看來是無關緊要的奧運會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