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從均衡變更強 索尼全畫幅微單A7R3評測

索尼前段時間突然發佈全畫幅微單A7R Mark III, 原本以為會發佈A7 Mark III的小夥伴們驚呼一聲, 索尼真是從不擠牙膏, 年年都在發大招。 對於年初剛剛買了A7R Mark II的我來說, 真的是會心一擊啊!攢了好久錢終於買得起A7R2了, 突然間升級了……

幸好, 圖元沒變!哎呀, 怎麼連拍都上到10張每秒了?在我看到A7R3的參數時, 真的是一直在“一驚一乍”。 對於一款我認為已經非常均衡的A7R2的升級款, A7R3不僅僅是沒短板, 簡直就是處處都是長處啊。

後悔自己買早了。 所以這篇評測可以看成A7R2用戶的一字一淚……

外觀篇

咱們還是先從外觀說起。

▲A7R Mark III

a7r3從外觀來說, 相比A7R2(下圖)沒有太明顯的變化, 這基本也是延續了A7系列外觀升級的套路——每代基本一個樣, 與上一代大同小異。

▲A7R Mark III裝上FE24-105的效果

可以說,

只要是用過索尼A7系列或者A9系列相機的使用者, 上手都是沒門檻的, 直接就用起來了。 我反正一直推崇機身佈局可以慢慢進化, 但是不要每一代都有很大改動。

▲A7R Mark III機身背面

A7R3的按鍵佈局很像A9, 還有與索尼A9相同的速控撥杆。 速控撥杆的好處就是, 當你拍攝時,

選擇對焦點會很簡單。

這一點我想索尼並不想因為級別的問題, 讓A7的用戶嘗不到最好的操作。 真的很良心, 對於A7R2的用戶來說, 真的好羡慕。

▲A7R Mark III的液晶屏

尤為值得一提的就是, 這個液晶屏是觸摸的……在使用的過程中還可以觸摸選擇對焦點。 這一個在本文後面我會給大家演示。

總之, 這個功能讓我很不開心。

▲A7R Mark III機頂

熟悉的模式轉盤、曝光補償轉盤, 再多一個轉盤就是A9了, 不好意思, 那真的只屬於9系。

不過A7R3有和A9一樣的雙卡槽設計。

▲A7R Mark III採用雙卡槽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只有採用了更高速的存儲卡,才有可能在4000萬圖元級別下還能做到高速連拍。而雙卡槽設計也更加凸顯專業性——更加安全的設計。

▲A7R Mark III的電池倉

▲A7R Mark III的電池

A7R3的電池採用了和A9一樣的設計,這樣在電量方面肯定會比之前A7系列好一些。而且料想未來A7系列一定是都用新電池了。但是對於我這樣的老用戶來說,我買了4塊A7R2的電池,以後怕是不能再服役了。

不過我算是比較“省電”的攝影師,也比較喜歡不拍攝的時候用充電寶給相機充電。

▲A7R Mark III的介面

之前mini USB是可以給索尼7R2充電的,而且可以一邊充電一邊拍攝,再上一代的A7R則是只能充電,但不能一邊充電一邊拍。

到了A7R Mark III,又有小升級,多了type-C介面,這個介面同樣可以充電。簡單說就是只要你是安卓手機用戶,你的充電寶不管什麼口的,100%可以給你的A7R3充電,而且可以一邊充電一邊拍。

整體外觀來說,A7R3沒有太明顯的變化,但是細微的變化很有“內涵”,或者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或者一個小小的增加,但是對於使用上來說,卻提升了一大步。

作為一個A7R2的老用戶,我認為A7R Mark III的操控已經達到了頂級相機的感受了。

畫質篇——清晰度

作為相機來說,畫質可以說是用戶們最為關注的了。之前A7R2的畫質已經讓我陷入索尼深坑,這次聽聞A7R Mark III發佈的時候,第一時間看的也就是圖元。幸好,沒有增加。

其實我在日本XX感測器研發部門的好友一直和我說,其實他們早就有7000萬圖元級別的感測器了,但是這個資料量更大,肯定需要更好的影像處理器,而影像處理器——可以想像成電腦的CPU,一直進步並不是特別大,所以他說目前看到的機型比較成型的基本都是這款4000萬級別的。

不過4240萬倒真的是夠了。當年A7R2發佈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4000多萬圖元的太超前,比如今年還有很多人買尼康D810,說明3600萬圖元也是妥妥的。而對於我來說,不也是年初的時候買了A7R2嗎?所以我覺得至少四五年您不用擔心圖元問題。

▲我們在實驗室中拍攝一張照片

我們首先在IT168影像實驗室中拍攝一張靜物。要說這個影像實驗室當年搭建時,我每天測試好幾台相機,當年能夠將美元上華盛頓臉上的紋理拍攝清楚的相機鳳毛麟角。

但是放在A7R Mark III完全不是問題。細節保留非常清晰。我甚至擔心會有人用A7R Mark III翻拍造假鈔了——當然這是一個玩笑。不過這說明我對於A7R Mark III高清晰度的讚賞。

▲美元部分局部截圖

▲線團部分局部截圖

▲畫面中心部分截圖

可以這麼說,只要您用索尼全畫幅微單A7R Mark III對上焦了,絕對能夠滿足數毛黨的需要。不管是頭髮、睫毛,甚至是汗毛,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在公園遇到的小貓

我在公園裡試用A7R Mark III的時候,看到一隻小貓。抓拍下來,我們看看100%局部截圖。

▲100%局部截圖

我想這位各位滿意了吧。

此時此刻,我覺得就像一個早就見識了新世界的老手,笑著看著各位的驚詫。沒什麼,在2400萬圖元升級之後,我也“哇”過。

▲拍攝遠處的塔

▲100%局部截圖細節非常清晰

高圖元的好處就是可以給我們更好的畫質,更好的後期裁切空間。

如果你覺得圖元太高,後期壓縮一下尺寸——記住一定是後期壓縮而不是前期選擇更小尺寸拍攝,你會得到更好的高感表現的照片。

可以說A7R Mark III的清晰度就是現在的巔峰。

畫質篇——高感

A7R Mark III的高感範圍相比A7R2從25600提升到了32000,其實算是一個小幅升級。對於一款高達4240萬圖元的相機來說,高感一定是一個短板,不過我不這麼認為,因為我手裡的A7R2的高感表現我很滿意。

什麼是滿意呢?對於我來說,ISO 1600畫質細膩就很好了。如果ISO 6400依然有不俗表現的話,我覺得那就是太好了。

至於ISO 12800甚至ISO 25600可用……一來一般用戶用不上,二來如果你看評測說可用,基本都是用亮出給你表示的。看高感表現需要看暗處。

高感表現其實也不是大家想像中就是噪點,其實高感表現——畫質差,有四個特點。

1、銳度下降。這個反映出來就是本來刀削斧刻般的邊緣變得模糊不清。

2、細節損失。這個表現出來就是本來能看清楚的小細節消失了。

3、噪點增加。這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畫面麻麻的,會有很多小點。

4、色彩偏移。這時候你會發現畫面中黑色的地方出現綠色、紅色或者紫色的色塊。

一般來說,1、2兩種最先出現,而出現到4的時候,畫質就沒辦法看了。

我們在實驗室中看看A7R Mark III高感表現如何。

▲高感測試

我們使用從ISO 100到ISO 32000不同的高感數值進行同一個場景的拍攝。從圖中紅框處截取100%局部畫面。

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的一張圖片樣本。

我們看ISO 800之前,畫面沒有什麼太明顯的變化,可以說細膩。這樣的表現即使我們印刷高品質的畫冊也是沒任何問題的。

ISO 1600開始,我們可以看出來銳度的下降,同時畫面開始變得毛糙。不過因為這是100%局部截圖,所以畫質還是很好的。

ISO 3200是一個分水嶺,在這個階段,銳度有一個明顯的下降,細節也開始損失了。畫面更加毛糙。不過我認為依然可以接受。即使是印刷,也是尚可的。

A7R Mark III的高感表現其實和A7R2差不多。

ISO 6400的時候,畫面銳度明顯下降和細節嚴重損失,這時候噪點已經開始和細節打平手了。

所以我認為如果你對於畫面有嚴苛要求,ISO 3200可以滿足你。如果你用於網路分享什麼的ISO 6400甚至ISO 12800又還可以。

為了測試高感,某個週末我租了一個別墅,因為裡面這個泳池我覺得不錯。

▲高感實景測試

我們對畫面中心的地方截圖。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你原本看不到的遠處的泳池邊緣的馬賽克。

▲ISO 800

▲ISO 1600

▲ISO3200

▲ISO6400

▲ISO 12800

在原畫小圖中,我們其實壓根看不到遠處泳池邊緣馬賽克的細節。需要放大到100%。我覺得在這樣昏暗的條件下,如果馬賽克還是清晰可見的,或者說每一塊都很分明,可以將細節和銳度還得到了保留。

我們看ISO 800-1600的時候,畫質真的很細膩。看完了實景拍攝,我相信大家會認同之前實驗室得到的結論。

ISO 3200則是一個分水嶺。在ISO 3200的時候馬賽克塊塊分明,但是畫面噪點增加有點明顯。

而到了ISO 6400以上,畫面的高感就開始不太好了。不過如果是用於網路配圖的話,我相信ISO 12800也能滿足。不信我給你看ISO 12800的大圖壓縮成小圖的效果。

▲ISO 12800全圖的效果

2011年進入這個行業開始,我就一直在評測索尼相機。從最開始高感塗抹的像果凍一樣,再到A77開始,跟上主流步伐,再到A7和A7R發佈,已經可以和主流齊頭並進了。而到了A7R2的時候,真的再一次給我驚喜。

我不敢說A7R3的高感表現是數一數二,但是我相信沒有人會因為高感而嫌棄這款產品。這是第一集團高感的表現。

畫質篇——寬容度

年初為什麼要買A7R2呢?其實就是因為寬容度。當時我帶著索尼的相機在澳洲大洋路拍攝的時候,心中咒駡著旅行社的時間安排。

你知道,拍攝最好的時間就是一早一晚。而響晴白日的大太陽天其實不適合拍攝的。但是當時我逆光拍攝十二門徒的時候,居然天還是藍的。

什麼是寬容度呢?

舉個小栗子……

鋼琴上有88個琴鍵。您手小,大拇指按在中央C的時候,小拇指只能達到HIGH C。

而我手大,大拇指在中央C的時候,小拇指可以按到HIGH E。就比您能往遠了多按兩個鍵。在和旋的時候,我就可以C+HIGH E,您就只能C+HIGH C。

對於攝影來說,逆光的時候,您的寬容度小,就只能讓天白花花的,我卻可以拍攝出細節,天可以是藍的。

為什麼這麼厲害?我們實驗一下。

我們將-5EV曝光到+5EV曝光的照片都導入LR中,然後將其曝光還原為0EV,看看效果。

▲-5EV曝光拉回來

▲-4EV曝光拉回來

▲-3EV曝光拉回來

▲-2EV曝光拉回來

▲-1EV曝光拉回來

▲+1EV曝光拉回來

▲+2EV曝光拉回來

▲+3EV曝光拉回來

▲+4EV曝光拉回來

▲+5EV曝光拉回來

從上面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5EV曝光拉回來簡直太慘了。不過到了-3EV曝光拉回來,我們可以看到已經和正常的0EV曝光沒什麼明顯區別了。說白了就算您不小心暗了3檔曝光,畫質依然妥妥的。

暗了3檔曝光……您長點心吧。

而過曝的照片中,我認為+2EV曝光拉回來還是可以的,白毛巾有點死白了,其它還好。

寬容度這件事,在索尼全畫幅微單A7R Mark III不能說多出挑,但是絕對不是短板。

關於畫質的一個小補充。

A7系列老使用者或者說索尼老用戶會發現,當你選擇RAW+JPG拍攝時,JPG只能是高畫質,如果選擇超精細畫質,是無法選擇同時記錄RAW的。

在A7R Mark III上,我們可以選擇RAW+超精細JPG。我倒是不認為這個會帶來多大的好處——畢竟真需要精細的時候我就用RAW處理了。JPG僅僅用於快速分享。但是從心理上來說,爽多了。原諒我的強迫症。

性能篇

A7R2的性能已經讓我基本滿意了。我認為索尼A7R2絕對是一個均衡機,然後有一個畫質好的長處。

而A7R Mark III的出現則讓我覺得索尼這是要做什麼啊?

10張/秒的連拍?

10張/秒,這絕對是記者級別的機器了。難道索尼覺得自己的A9連拍足夠變態,絕對不怕A7R Mark III以下犯上嗎?

上面的GIF圖是1秒鐘內A7R Mark III連續拍攝的畫面。我們可以看到10張照片連貫起來,其實很像一個小視頻了。

下麵,我用A7R2的連拍拍攝一秒鐘試試。

這個GIF圖我覺得大家明顯可以感覺到畫面的跳躍。

從一組比較連貫的視頻中截取一張你滿意的,和從跳躍的幾張照片中選擇你滿意的,哪個更容易拍攝到你滿意的畫面,我想不需要我多說了。

說完了連拍,性能方面我最想提的就是對焦了。

說實話,A7R Mark III的對焦性能的提升才是讓我真正心痛的。10張/秒連拍于我其實沒有太大吸引力,但是對焦快了不少,讓我真的很羡慕。

可惜自己買的早。

除了對焦速度變快了,還有一個就是對焦點的選擇更加方便了。

▲看這個速控撥杆

速控撥杆選擇對焦點簡直太方便了。不過在A7R Mark III上這個有點雞肋了。因為我覺得觸控式螢幕才是最好的選擇。

我想兩段視頻已經非常清楚表達出來索尼A7R Mark III到底多方便了。A7R2用戶感覺好心酸。

視頻和動圖對於性能提升的表達,不需要我多說什麼了。好就是好。

最後的總結

這兩年因為手機攝影的不斷崛起,相機也迎來了突飛猛進的幾年,而最值得稱道的就是索尼這個品牌。不斷創新讓索尼有了黑科技的美譽。在產品的表現上也是一直不做保留的升級。這讓影像圈有了活力。

索尼全畫幅微單A7R Mark III又是一款重量級的產品。24000左右的市場售價快達到A9的市場價了。個人感覺從級別上來說,A9還是要高一點,儘管我選擇肯定會選擇圖元更高的A7R Mark III。

我建議如果您想嘗鮮,A7R Mark III直接買了吧,絕對好機器。已經不僅僅是A7R2的均衡了,而是格外強大的良心之作。

如果您希望等等的話,我覺得等等也好,等上市幾個月之後,價格可能會到一個讓您更欣慰的區間。不過一旦真的到了,別耗著,這兩年索尼微單都可以當理財產品買了,說不定哪天又漲價。

而對於預算不充裕的使用者來說,A7R2的售價已經掉到了12000多。天,這款相機如果今天發佈,我都不認為是一台過時的相機。去競爭萬元級的價格區間,索尼太狠了。對於A7R Mark III的升級來說,我覺得值6000。大家知道我對於A7R Mark III的心理價位了吧。

A7R Mark III值不值得買?必然是值得的!

樣片

▲A7R Mark III採用雙卡槽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只有採用了更高速的存儲卡,才有可能在4000萬圖元級別下還能做到高速連拍。而雙卡槽設計也更加凸顯專業性——更加安全的設計。

▲A7R Mark III的電池倉

▲A7R Mark III的電池

A7R3的電池採用了和A9一樣的設計,這樣在電量方面肯定會比之前A7系列好一些。而且料想未來A7系列一定是都用新電池了。但是對於我這樣的老用戶來說,我買了4塊A7R2的電池,以後怕是不能再服役了。

不過我算是比較“省電”的攝影師,也比較喜歡不拍攝的時候用充電寶給相機充電。

▲A7R Mark III的介面

之前mini USB是可以給索尼7R2充電的,而且可以一邊充電一邊拍攝,再上一代的A7R則是只能充電,但不能一邊充電一邊拍。

到了A7R Mark III,又有小升級,多了type-C介面,這個介面同樣可以充電。簡單說就是只要你是安卓手機用戶,你的充電寶不管什麼口的,100%可以給你的A7R3充電,而且可以一邊充電一邊拍。

整體外觀來說,A7R3沒有太明顯的變化,但是細微的變化很有“內涵”,或者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或者一個小小的增加,但是對於使用上來說,卻提升了一大步。

作為一個A7R2的老用戶,我認為A7R Mark III的操控已經達到了頂級相機的感受了。

畫質篇——清晰度

作為相機來說,畫質可以說是用戶們最為關注的了。之前A7R2的畫質已經讓我陷入索尼深坑,這次聽聞A7R Mark III發佈的時候,第一時間看的也就是圖元。幸好,沒有增加。

其實我在日本XX感測器研發部門的好友一直和我說,其實他們早就有7000萬圖元級別的感測器了,但是這個資料量更大,肯定需要更好的影像處理器,而影像處理器——可以想像成電腦的CPU,一直進步並不是特別大,所以他說目前看到的機型比較成型的基本都是這款4000萬級別的。

不過4240萬倒真的是夠了。當年A7R2發佈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4000多萬圖元的太超前,比如今年還有很多人買尼康D810,說明3600萬圖元也是妥妥的。而對於我來說,不也是年初的時候買了A7R2嗎?所以我覺得至少四五年您不用擔心圖元問題。

▲我們在實驗室中拍攝一張照片

我們首先在IT168影像實驗室中拍攝一張靜物。要說這個影像實驗室當年搭建時,我每天測試好幾台相機,當年能夠將美元上華盛頓臉上的紋理拍攝清楚的相機鳳毛麟角。

但是放在A7R Mark III完全不是問題。細節保留非常清晰。我甚至擔心會有人用A7R Mark III翻拍造假鈔了——當然這是一個玩笑。不過這說明我對於A7R Mark III高清晰度的讚賞。

▲美元部分局部截圖

▲線團部分局部截圖

▲畫面中心部分截圖

可以這麼說,只要您用索尼全畫幅微單A7R Mark III對上焦了,絕對能夠滿足數毛黨的需要。不管是頭髮、睫毛,甚至是汗毛,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在公園遇到的小貓

我在公園裡試用A7R Mark III的時候,看到一隻小貓。抓拍下來,我們看看100%局部截圖。

▲100%局部截圖

我想這位各位滿意了吧。

此時此刻,我覺得就像一個早就見識了新世界的老手,笑著看著各位的驚詫。沒什麼,在2400萬圖元升級之後,我也“哇”過。

▲拍攝遠處的塔

▲100%局部截圖細節非常清晰

高圖元的好處就是可以給我們更好的畫質,更好的後期裁切空間。

如果你覺得圖元太高,後期壓縮一下尺寸——記住一定是後期壓縮而不是前期選擇更小尺寸拍攝,你會得到更好的高感表現的照片。

可以說A7R Mark III的清晰度就是現在的巔峰。

畫質篇——高感

A7R Mark III的高感範圍相比A7R2從25600提升到了32000,其實算是一個小幅升級。對於一款高達4240萬圖元的相機來說,高感一定是一個短板,不過我不這麼認為,因為我手裡的A7R2的高感表現我很滿意。

什麼是滿意呢?對於我來說,ISO 1600畫質細膩就很好了。如果ISO 6400依然有不俗表現的話,我覺得那就是太好了。

至於ISO 12800甚至ISO 25600可用……一來一般用戶用不上,二來如果你看評測說可用,基本都是用亮出給你表示的。看高感表現需要看暗處。

高感表現其實也不是大家想像中就是噪點,其實高感表現——畫質差,有四個特點。

1、銳度下降。這個反映出來就是本來刀削斧刻般的邊緣變得模糊不清。

2、細節損失。這個表現出來就是本來能看清楚的小細節消失了。

3、噪點增加。這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畫面麻麻的,會有很多小點。

4、色彩偏移。這時候你會發現畫面中黑色的地方出現綠色、紅色或者紫色的色塊。

一般來說,1、2兩種最先出現,而出現到4的時候,畫質就沒辦法看了。

我們在實驗室中看看A7R Mark III高感表現如何。

▲高感測試

我們使用從ISO 100到ISO 32000不同的高感數值進行同一個場景的拍攝。從圖中紅框處截取100%局部畫面。

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的一張圖片樣本。

我們看ISO 800之前,畫面沒有什麼太明顯的變化,可以說細膩。這樣的表現即使我們印刷高品質的畫冊也是沒任何問題的。

ISO 1600開始,我們可以看出來銳度的下降,同時畫面開始變得毛糙。不過因為這是100%局部截圖,所以畫質還是很好的。

ISO 3200是一個分水嶺,在這個階段,銳度有一個明顯的下降,細節也開始損失了。畫面更加毛糙。不過我認為依然可以接受。即使是印刷,也是尚可的。

A7R Mark III的高感表現其實和A7R2差不多。

ISO 6400的時候,畫面銳度明顯下降和細節嚴重損失,這時候噪點已經開始和細節打平手了。

所以我認為如果你對於畫面有嚴苛要求,ISO 3200可以滿足你。如果你用於網路分享什麼的ISO 6400甚至ISO 12800又還可以。

為了測試高感,某個週末我租了一個別墅,因為裡面這個泳池我覺得不錯。

▲高感實景測試

我們對畫面中心的地方截圖。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你原本看不到的遠處的泳池邊緣的馬賽克。

▲ISO 800

▲ISO 1600

▲ISO3200

▲ISO6400

▲ISO 12800

在原畫小圖中,我們其實壓根看不到遠處泳池邊緣馬賽克的細節。需要放大到100%。我覺得在這樣昏暗的條件下,如果馬賽克還是清晰可見的,或者說每一塊都很分明,可以將細節和銳度還得到了保留。

我們看ISO 800-1600的時候,畫質真的很細膩。看完了實景拍攝,我相信大家會認同之前實驗室得到的結論。

ISO 3200則是一個分水嶺。在ISO 3200的時候馬賽克塊塊分明,但是畫面噪點增加有點明顯。

而到了ISO 6400以上,畫面的高感就開始不太好了。不過如果是用於網路配圖的話,我相信ISO 12800也能滿足。不信我給你看ISO 12800的大圖壓縮成小圖的效果。

▲ISO 12800全圖的效果

2011年進入這個行業開始,我就一直在評測索尼相機。從最開始高感塗抹的像果凍一樣,再到A77開始,跟上主流步伐,再到A7和A7R發佈,已經可以和主流齊頭並進了。而到了A7R2的時候,真的再一次給我驚喜。

我不敢說A7R3的高感表現是數一數二,但是我相信沒有人會因為高感而嫌棄這款產品。這是第一集團高感的表現。

畫質篇——寬容度

年初為什麼要買A7R2呢?其實就是因為寬容度。當時我帶著索尼的相機在澳洲大洋路拍攝的時候,心中咒駡著旅行社的時間安排。

你知道,拍攝最好的時間就是一早一晚。而響晴白日的大太陽天其實不適合拍攝的。但是當時我逆光拍攝十二門徒的時候,居然天還是藍的。

什麼是寬容度呢?

舉個小栗子……

鋼琴上有88個琴鍵。您手小,大拇指按在中央C的時候,小拇指只能達到HIGH C。

而我手大,大拇指在中央C的時候,小拇指可以按到HIGH E。就比您能往遠了多按兩個鍵。在和旋的時候,我就可以C+HIGH E,您就只能C+HIGH C。

對於攝影來說,逆光的時候,您的寬容度小,就只能讓天白花花的,我卻可以拍攝出細節,天可以是藍的。

為什麼這麼厲害?我們實驗一下。

我們將-5EV曝光到+5EV曝光的照片都導入LR中,然後將其曝光還原為0EV,看看效果。

▲-5EV曝光拉回來

▲-4EV曝光拉回來

▲-3EV曝光拉回來

▲-2EV曝光拉回來

▲-1EV曝光拉回來

▲+1EV曝光拉回來

▲+2EV曝光拉回來

▲+3EV曝光拉回來

▲+4EV曝光拉回來

▲+5EV曝光拉回來

從上面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5EV曝光拉回來簡直太慘了。不過到了-3EV曝光拉回來,我們可以看到已經和正常的0EV曝光沒什麼明顯區別了。說白了就算您不小心暗了3檔曝光,畫質依然妥妥的。

暗了3檔曝光……您長點心吧。

而過曝的照片中,我認為+2EV曝光拉回來還是可以的,白毛巾有點死白了,其它還好。

寬容度這件事,在索尼全畫幅微單A7R Mark III不能說多出挑,但是絕對不是短板。

關於畫質的一個小補充。

A7系列老使用者或者說索尼老用戶會發現,當你選擇RAW+JPG拍攝時,JPG只能是高畫質,如果選擇超精細畫質,是無法選擇同時記錄RAW的。

在A7R Mark III上,我們可以選擇RAW+超精細JPG。我倒是不認為這個會帶來多大的好處——畢竟真需要精細的時候我就用RAW處理了。JPG僅僅用於快速分享。但是從心理上來說,爽多了。原諒我的強迫症。

性能篇

A7R2的性能已經讓我基本滿意了。我認為索尼A7R2絕對是一個均衡機,然後有一個畫質好的長處。

而A7R Mark III的出現則讓我覺得索尼這是要做什麼啊?

10張/秒的連拍?

10張/秒,這絕對是記者級別的機器了。難道索尼覺得自己的A9連拍足夠變態,絕對不怕A7R Mark III以下犯上嗎?

上面的GIF圖是1秒鐘內A7R Mark III連續拍攝的畫面。我們可以看到10張照片連貫起來,其實很像一個小視頻了。

下麵,我用A7R2的連拍拍攝一秒鐘試試。

這個GIF圖我覺得大家明顯可以感覺到畫面的跳躍。

從一組比較連貫的視頻中截取一張你滿意的,和從跳躍的幾張照片中選擇你滿意的,哪個更容易拍攝到你滿意的畫面,我想不需要我多說了。

說完了連拍,性能方面我最想提的就是對焦了。

說實話,A7R Mark III的對焦性能的提升才是讓我真正心痛的。10張/秒連拍于我其實沒有太大吸引力,但是對焦快了不少,讓我真的很羡慕。

可惜自己買的早。

除了對焦速度變快了,還有一個就是對焦點的選擇更加方便了。

▲看這個速控撥杆

速控撥杆選擇對焦點簡直太方便了。不過在A7R Mark III上這個有點雞肋了。因為我覺得觸控式螢幕才是最好的選擇。

我想兩段視頻已經非常清楚表達出來索尼A7R Mark III到底多方便了。A7R2用戶感覺好心酸。

視頻和動圖對於性能提升的表達,不需要我多說什麼了。好就是好。

最後的總結

這兩年因為手機攝影的不斷崛起,相機也迎來了突飛猛進的幾年,而最值得稱道的就是索尼這個品牌。不斷創新讓索尼有了黑科技的美譽。在產品的表現上也是一直不做保留的升級。這讓影像圈有了活力。

索尼全畫幅微單A7R Mark III又是一款重量級的產品。24000左右的市場售價快達到A9的市場價了。個人感覺從級別上來說,A9還是要高一點,儘管我選擇肯定會選擇圖元更高的A7R Mark III。

我建議如果您想嘗鮮,A7R Mark III直接買了吧,絕對好機器。已經不僅僅是A7R2的均衡了,而是格外強大的良心之作。

如果您希望等等的話,我覺得等等也好,等上市幾個月之後,價格可能會到一個讓您更欣慰的區間。不過一旦真的到了,別耗著,這兩年索尼微單都可以當理財產品買了,說不定哪天又漲價。

而對於預算不充裕的使用者來說,A7R2的售價已經掉到了12000多。天,這款相機如果今天發佈,我都不認為是一台過時的相機。去競爭萬元級的價格區間,索尼太狠了。對於A7R Mark III的升級來說,我覺得值6000。大家知道我對於A7R Mark III的心理價位了吧。

A7R Mark III值不值得買?必然是值得的!

樣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