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千萬不要對你家孩子媽說這 8 句話,據說她們聽到就翻臉……

當媽之前, 聽到三姑六婆嘮叨各種育兒的煩惱和秘笈, 很多人總是「左耳朵進, 右耳朵出」。 而當媽以後, 發現有些話真的讓人分分鐘想翻臉, 不是當媽的玻璃心太小氣, 而是這些話真的太「戳心」。

「你的奶水不好」

關於餵奶的糟心事, 每個媽媽都能寫出一本不重樣的血淚史, 連起來可以繞地球一百八十圈!

娃哭了, 奶水少餓到了;娃夜醒, 奶水稀不管飽;娃長濕疹拉肚子, 都是你不忌口害得;不斷奶, 娃黏媽不好, 斷奶, 這麼小就沒奶吃多丟人……

自從當了「奶牛」, 身材什麼的早已變成浮雲, 每天怕奶水不足而拼命吃東西;乳頭破乳腺炎, 含著淚不吃藥也要繼續扛;娃一晚夜奶十幾次, 不管多困都要掙扎著起夜;上班還得掐著表到點兒吸奶, 領導看著我眼裡都是戲……

而這些付出居然被一句「你的奶水不好」而輕易抹殺掉?!

簡直是戳傷這群母乳媽媽的心, 不管餵奶不喂,

怎麼喂, 寶寶和媽媽才是最有發言權的兩個人。

武斷臆想出「奶水不好」, 就是對媽媽最大的否定。

「 你家孩子穿得太少了」

秋冬一到帶著孩子一出門, 就會各種聲音:「為什麼穿這麼少?」「咋不戴帽子?」「咋不穿棉褲?」

雖然知道這句話是關心, 但是身為媽媽, 我怎麼會不知道孩子應該穿多少衣物最合適呢?難道非要給孩子裡三層、外三層的包成粽子, 摸著孩子手心出汗心裡才舒坦?

我們給孩子少穿, 不是為了追求好看, 穿太多孩子會得捂熱綜合征, 穿得太厚會誘發濕疹和痱子、汗水打濕了貼身的衣物更容易感冒, 合適的溫度, 才是對寶寶最舒服的搭配。

「 你家孩子太瘦 / 矮了」

好不容易天氣好帶著娃出去溜達, 旁人這無心一句, 真心讓人心裡犯堵。

每次聽到這句話, 我就想回敬一句:「祝你家孩子以後身高 180, 體重 180。 」

孩子的身高和身材發育和基因息息相關, 各自發育都有獨特性, 有什麼可比的?孩子又不是割韭菜, 還齊刷刷的一般高一般沉?

還有, 總有「好心人」給我推薦各種鈣鐵鋅硒維生素:「不愛吃飯肯定是缺鈣, 補補就好了」、「晚上睡不好是缺鋅, 吃這個吧」……

孩子的營養不能亂補, 只要孩子膳食正常, 是不會缺營養。

孩子瘦了點兒, 矮了點兒, 如果是正常範圍內不生病精神好不就行了麼?

「 人家孩子都會 XXX 了, 你家怎麼還不會?」

孩子小的時候被比體重身高, 大點兒吧又開始被比各種, 咋就這麼難……

「別人家的都會站/爬/走/說話 了, 你家咋還不會」, 我的臉上掛著仙女般禮貌的微笑:好好好, 您家孩子天賦秉異, 就讓我家自暴自棄。

孩子在發育過程中,不管是說話、走路都有一個學習的過程,不能揠苗助長。有的寶寶很早就能開口說話了,而有的寶寶到了兩三歲才慢慢開始發音,因為每個寶寶的發音器官和語言感知能力都有所區別,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這才是赤裸裸地誤導。

還是那句話,只要是在正常範圍內,早一點晚一點又怎樣?難道還能拿世界冠軍不成?

「 居然還給穿紙尿褲?」

what ? 不給寶寶穿紙尿褲,那該穿啥?

「紙尿褲會把寶寶的屁股給捂壞」、「紙尿褲會影響寶寶發育」、「穿開襠褲啊,可以把屎把尿啊,大不了多洗洗褲子唄」……

寶寶屁股紅了?那是你換的不夠勤,影響發育?那是無中生有的謠言,不穿紙尿褲?寶寶要麼光屁股,要麼尿褲子,無論是哪一種的都有些讓人「不忍直視」。

是,我是懶,懶有問題麼?我把尿褲子換褲子洗尿片的時間拿來多陪陪孩子不好麼?

「 孩子都這麼大了,怎麼還……」

最煩的固定嘮叨句式,孩子都這麼大了,怎麼還吃奶嘴、吃手指、黏著媽媽、不用筷子、嬌氣愛哭等等等。

明明是寶寶的一個小癖好,活生生被打上缺點的標籤。

孩子吃手吃奶嘴,是因為需要情感和心裡上的依戀,4 歲之前吃奶嘴吃手指都不會對臉型有大影響好伐!

黏媽媽是因為我平時陪她太少,這是愛的體現!不用筷子不影響吃飯又怎麼了?用勺子有問題?愛哭怎麼了?表達情緒也不行?

每個媽媽都對自己家孩子瞭若指掌,他們可能會有一些難以改掉的小習慣,但這些並不影響孩子健康,我們都看在眼裡,真的不需要被反復提醒。

還有,麻煩您「高抬貴口」,別當著我家娃的面說這些,孩子們天性敏感又脆弱,越說的多孩子越敏感越惦記著越難改。

「 你們也是這麼養大的不也沒事麼」

每當在孩子吃飯、餵奶、把尿等等問題上,一聽到這句「名言」就讓人頭大。

有多少家庭,因為這句話,吵的雞飛狗跳,烏煙瘴氣……

在您那個年代物質匱乏,雞蛋紅糖小米就是「營養品」,把孩子能平安拉扯大就不容易了,舊的餵養方式的確能夠讓孩子順利長大,但是這並不代表科學與健康。

就像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老人總覺得「孩子要多吃鹽才有勁,吃飯才會特別香」,但寶寶過早攝入食鹽有各種風險和隱患,還會增加今後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去其糟粕留其精華,時代在進步,我們也一起進步,行不?

「你看你,在家帶孩子多輕鬆啊」

呵呵,說這句話的朋友,明天,請您來我家體驗體驗?看看 24小時一個人帶娃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在家帶孩子比特麼上班辛苦多了!上班還可以看看視頻聊聊天吃點零食,在家帶娃意味著犧牲掉自己的一切時間,開啟全天待機模式來對付家裡的小惡魔。

光是聽孩子震穿耳膜的尖叫,陪孩子發洩過度旺盛的精力就已經非常累人了,還要安排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學習教育,哪一條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所以,請你不要在媽媽面前說「多輕鬆」的字眼,如果不是出於對寶寶和家庭的全心全意的愛護,媽媽怎麼可能願意犧牲和風險自己的一切呢?

如果尊重我們帶孩子的努力和付出,就不要用調侃地語言語氣說著「輕鬆」,這是對全職媽媽們最基本的尊重和認可。

當媽不易,每天都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請給我們尊重,不要輕易點評和干擾我們的育兒方式。

可能我們並不完美,但我們都是最愛孩子的媽媽。

孩子在發育過程中,不管是說話、走路都有一個學習的過程,不能揠苗助長。有的寶寶很早就能開口說話了,而有的寶寶到了兩三歲才慢慢開始發音,因為每個寶寶的發音器官和語言感知能力都有所區別,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這才是赤裸裸地誤導。

還是那句話,只要是在正常範圍內,早一點晚一點又怎樣?難道還能拿世界冠軍不成?

「 居然還給穿紙尿褲?」

what ? 不給寶寶穿紙尿褲,那該穿啥?

「紙尿褲會把寶寶的屁股給捂壞」、「紙尿褲會影響寶寶發育」、「穿開襠褲啊,可以把屎把尿啊,大不了多洗洗褲子唄」……

寶寶屁股紅了?那是你換的不夠勤,影響發育?那是無中生有的謠言,不穿紙尿褲?寶寶要麼光屁股,要麼尿褲子,無論是哪一種的都有些讓人「不忍直視」。

是,我是懶,懶有問題麼?我把尿褲子換褲子洗尿片的時間拿來多陪陪孩子不好麼?

「 孩子都這麼大了,怎麼還……」

最煩的固定嘮叨句式,孩子都這麼大了,怎麼還吃奶嘴、吃手指、黏著媽媽、不用筷子、嬌氣愛哭等等等。

明明是寶寶的一個小癖好,活生生被打上缺點的標籤。

孩子吃手吃奶嘴,是因為需要情感和心裡上的依戀,4 歲之前吃奶嘴吃手指都不會對臉型有大影響好伐!

黏媽媽是因為我平時陪她太少,這是愛的體現!不用筷子不影響吃飯又怎麼了?用勺子有問題?愛哭怎麼了?表達情緒也不行?

每個媽媽都對自己家孩子瞭若指掌,他們可能會有一些難以改掉的小習慣,但這些並不影響孩子健康,我們都看在眼裡,真的不需要被反復提醒。

還有,麻煩您「高抬貴口」,別當著我家娃的面說這些,孩子們天性敏感又脆弱,越說的多孩子越敏感越惦記著越難改。

「 你們也是這麼養大的不也沒事麼」

每當在孩子吃飯、餵奶、把尿等等問題上,一聽到這句「名言」就讓人頭大。

有多少家庭,因為這句話,吵的雞飛狗跳,烏煙瘴氣……

在您那個年代物質匱乏,雞蛋紅糖小米就是「營養品」,把孩子能平安拉扯大就不容易了,舊的餵養方式的確能夠讓孩子順利長大,但是這並不代表科學與健康。

就像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老人總覺得「孩子要多吃鹽才有勁,吃飯才會特別香」,但寶寶過早攝入食鹽有各種風險和隱患,還會增加今後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去其糟粕留其精華,時代在進步,我們也一起進步,行不?

「你看你,在家帶孩子多輕鬆啊」

呵呵,說這句話的朋友,明天,請您來我家體驗體驗?看看 24小時一個人帶娃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在家帶孩子比特麼上班辛苦多了!上班還可以看看視頻聊聊天吃點零食,在家帶娃意味著犧牲掉自己的一切時間,開啟全天待機模式來對付家裡的小惡魔。

光是聽孩子震穿耳膜的尖叫,陪孩子發洩過度旺盛的精力就已經非常累人了,還要安排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學習教育,哪一條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所以,請你不要在媽媽面前說「多輕鬆」的字眼,如果不是出於對寶寶和家庭的全心全意的愛護,媽媽怎麼可能願意犧牲和風險自己的一切呢?

如果尊重我們帶孩子的努力和付出,就不要用調侃地語言語氣說著「輕鬆」,這是對全職媽媽們最基本的尊重和認可。

當媽不易,每天都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請給我們尊重,不要輕易點評和干擾我們的育兒方式。

可能我們並不完美,但我們都是最愛孩子的媽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