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為什麼高口碑換不來票房長尾效應?

《相愛相親》熱映數日, 好評如潮, 口碑居高不下, 很多觀眾自發安利為電影打call, 豆瓣評分穩居8.6分, 高於96%愛情片、91%劇情片。 但是票房卻不甚理想, 甚至可以用慘澹來形容, 那麼為什麼高口碑換不來票房長尾效應呢?

入圍七項金馬獎, 排片卻持續走低

影片以外婆的病逝作為開篇, 由此牽引出外公的一段舊日感情, 引發兩個家庭、三代人之間的矛盾。 看似沉重的故事, 張艾嘉卻用日常的方式將故事講得溫暖又感動。

該片不僅入圍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等七項金馬獎提名, 還被被選為釜山電影節閉幕影片及東京Filmex影展開幕影片, 許多觀眾表示看電影看到淚流滿面, “溫暖和感動溢滿了銀幕”。

但是!這樣的影片在票房上卻不盡人意。 首週末票房僅為675萬, 上映12天累計綜合票房1451萬, 這樣的票房怎麼會出現在8.6分的電影上?!如果說是由於電影類型受限的話,

那麼對比同檔期的《七十七天》, 兩部電影的票房和排片占比走勢幾乎呈相反狀態。

首映日, 《相愛相親》的票房就略低於《七十七天》。 上映七天的上座率及票房也慢慢與《七十七天》拉開距離。 《相愛相親》的票房呈走低趨勢, 而《七十七天》的票房走勢在短暫下跌後有明顯回升,

最終保持一個平穩上升的姿態。

排片占比的走勢和票房走勢幾近相同, 雖然《相愛相親》6.8%的排片占比在首映高於《七十七天》, 但是卻在未來幾天連續處於下降狀態, 而《七十七天》的排片量不降返升。

與大IP“撞車”, 題材不受歡迎

《相愛相親》並沒有刻意煽情, 而是用日常生活的種種細節密密縫縫織起這部電影與觀眾的共鳴之處, 靠的是許許多多的“不得已”, 卻戳心戳肺。 《相愛相親》 是一部難得說人話、講人情的電影, 但是它對比同檔期驚險刺激的超級大片, 在票房和題材類型上顯然並沒有優勢。

同時與《相愛相親》上映的還有三部電影:《雷神3:諸神之戰》、《密戰》和《七十七天》, 前有《全球風暴》後有《東方快車謀殺案》, 相比於擁有大IP的《雷神3》和《東方快車謀殺案》, 以及主演是郭富城和趙麗穎的《密戰》, 《相愛相親》的細節和溫情優勢很難發揮出來。

依據2016年受眾對於電影類型的喜好排名可見,相比於其他類型題材,主打親情和愛情的《相愛相親》在題材上受歡迎程度並不佔優勢;反之,同檔期《雷神3》、《全球風暴》和《密戰》等其他影片,不是科幻冒險類就是動作諜戰類,競爭相當激烈。在這種競爭對手面前,《相愛相親》在題材類型上先天就被“甩”了一大截。

行銷熱度上不去,年輕觀眾難買帳

在熱度方面可以看出,11月1日日到11月14日《相愛相親》的熱度遠沒有《七十七天》的熱度高,其中上映7天的搜索指數也遠低於《七十七天》。熱度沒有上去說明前期的行銷沒有做好,知名度沒有打出去。

《相愛相親》和《七十七天》的媒體指數在前期不相上下,而且《相愛相親》有一個媒體小高峰,隱隱有高於《七十七天》的趨勢。但是電影上映7天后,前者就體現出後勁不足、持續走低趨勢,在媒體方面的優勢並沒有發揮的很好。後者媒體指數則是呈波浪形式,雖有所起伏,但是整體保持穩定狀態。

在消費人群及指數這一方面,電影消費的主要人群集中在18-34歲,該部分消費人群占比高達整個消費人群的73.85%。而無論是在18-24歲年齡段,還是25-34歲年齡段,江一燕的受歡迎程度都遠明顯高於張艾嘉的受眾群。而張艾嘉在35-50歲的受眾群體當中明顯更受歡迎,可惜這部分受眾僅占整體消費人群的14.04%,優勢被大大稀釋。顯然,在觀影消費人群方面,《相愛相親》吃了大“虧”。

票房的慘澹,直接體現在排片量低上。而持續走低的行銷熱度,對於低排片量影片更起不到“自來水”作用,很多時候一部“高口碑”的好電影就是這樣被埋沒了。

不可否認的是《相愛相親》是一部很棒很溫暖的故事電影,在愛情電影裡,有情人終成眷屬是最好的結局。對於愛情,相愛只是一個令人心猿意馬的開頭,漫漫長路是我們重新認識並改變自己過程。正因為這樣,張艾嘉導演的新作 《相愛相親》 顯出了它的情感和別樣的價值——始於愛情,至終卻又延伸到愛情之外。衷心希望這樣的高口碑佳作能受到更多的關注,讓“長尾效應”真正“看得見,摸得著,抓的住,再飛一會兒。”

依據2016年受眾對於電影類型的喜好排名可見,相比於其他類型題材,主打親情和愛情的《相愛相親》在題材上受歡迎程度並不佔優勢;反之,同檔期《雷神3》、《全球風暴》和《密戰》等其他影片,不是科幻冒險類就是動作諜戰類,競爭相當激烈。在這種競爭對手面前,《相愛相親》在題材類型上先天就被“甩”了一大截。

行銷熱度上不去,年輕觀眾難買帳

在熱度方面可以看出,11月1日日到11月14日《相愛相親》的熱度遠沒有《七十七天》的熱度高,其中上映7天的搜索指數也遠低於《七十七天》。熱度沒有上去說明前期的行銷沒有做好,知名度沒有打出去。

《相愛相親》和《七十七天》的媒體指數在前期不相上下,而且《相愛相親》有一個媒體小高峰,隱隱有高於《七十七天》的趨勢。但是電影上映7天后,前者就體現出後勁不足、持續走低趨勢,在媒體方面的優勢並沒有發揮的很好。後者媒體指數則是呈波浪形式,雖有所起伏,但是整體保持穩定狀態。

在消費人群及指數這一方面,電影消費的主要人群集中在18-34歲,該部分消費人群占比高達整個消費人群的73.85%。而無論是在18-24歲年齡段,還是25-34歲年齡段,江一燕的受歡迎程度都遠明顯高於張艾嘉的受眾群。而張艾嘉在35-50歲的受眾群體當中明顯更受歡迎,可惜這部分受眾僅占整體消費人群的14.04%,優勢被大大稀釋。顯然,在觀影消費人群方面,《相愛相親》吃了大“虧”。

票房的慘澹,直接體現在排片量低上。而持續走低的行銷熱度,對於低排片量影片更起不到“自來水”作用,很多時候一部“高口碑”的好電影就是這樣被埋沒了。

不可否認的是《相愛相親》是一部很棒很溫暖的故事電影,在愛情電影裡,有情人終成眷屬是最好的結局。對於愛情,相愛只是一個令人心猿意馬的開頭,漫漫長路是我們重新認識並改變自己過程。正因為這樣,張艾嘉導演的新作 《相愛相親》 顯出了它的情感和別樣的價值——始於愛情,至終卻又延伸到愛情之外。衷心希望這樣的高口碑佳作能受到更多的關注,讓“長尾效應”真正“看得見,摸得著,抓的住,再飛一會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