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大觀園原型之謎

《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在哪?這是很多人的共同問題。

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應該是以一所或幾所清初園林為原型經藝術加工而成的。 它規模大、水面廣, 要與皇室巡幸等活動有關聯﹐最重要的是這座私家園林必須是曹雪芹熟悉和體驗過的, 而這些都與天津的一個地方有關——水西莊。

佐證一

洩露天機的“藕香榭”

查氏水西莊曾經是天津南運河畔一座占地百畝的私家園林。 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 曹雪芹家當時與水西莊查家交往甚密。 雍正五年, 曹家被抄, 年幼的曹雪芹隨家人沿運河赴京, 由於吉凶難測, 家人便將曹雪芹託付給水西莊的查家。

水西莊內有一勝景叫“藕香榭”, 四面環水﹐菱藕香深。 巧合的是, 《紅樓夢》大觀園中也有一個“藕香榭”。 與藕香榭聯繫緊密的是另一景點——枕溪廊。 《紅樓夢》第38回﹐寫眾少女組織菊花詩社﹐地點選在藕香榭, 並引出賈母的一段美好回憶:“少女時代,

娘家也有相似的一個池榭﹐叫‘枕霞閣’。 ”而賈母念念不忘的“枕霞閣”﹐恰是水西莊中“枕溪廊”的諧音。

從時間上講:水西莊建于雍正元年﹐曹雪芹寫紅樓夢是從乾隆九年開始的;從藝術上講:水西莊為實﹐大觀園為虛。 所以, 水西莊不可能抄襲大觀園景名﹐而大觀園的景名“藕香榭”應來源於現實。

另一個重要旁證就是“紅菱”。 《天津府志》記載﹐紅菱原產江南﹐引種到水西莊﹐成為獨特的美味特產。 《紅樓夢》第37回賈寶玉送禮物給史湘雲, “紅菱﹑雞頭, 這是今年咱們園子裡新結的果子”。 大觀園裡的紅菱與水西莊中的紅菱同屬一物, 加上“枕霞”的回憶, 是不是作者在暗示“藕香榭”的來歷?

佐證二

軒館名稱類同水西

如果水西莊和大觀園中的“藕香榭”關係牽強, 看看其他軒館的名稱有沒有相應關聯呢?有!

經過考證, 大觀園軒館名稱有14個與水西莊景點名稱相同或相似。 水西莊有“秋白齋”, 大觀園有“秋爽齋”(白與爽是同義詞:都有明亮、清朗之義, 秋白就是秋爽);水西莊有“攬翠軒”,

大觀園有“攏翠庵”;水西莊有“於斯堂”, 大觀園有“榆蔭堂”。 水西莊有景點 “一犁春雨”, 而在《紅樓夢》元妃省親中命名的四字匾額, 頭一個是“梨花春雨”, 從字面上和含義上是很相似的。

佐證三

“廣可百畝”與“三裡半大”

大觀園的面積與水西莊相似。 據《紅樓夢》記載, 大觀園有“三裡半大”, 相當於一百餘畝, 而當時清朝私家園林超過百畝的極其罕見, 即使像京城著名的恭王府, 前面是占地四十畝的宅第, 後面是占地不足四十畝的私家花園。 江南私家園林更以小巧精緻見稱。 南京的“隨園”, 其面積規模更無法與“三裡半”的大觀園相比了。

但是南運河畔水西莊面積恰恰是一百餘畝。

佐證四

集景式的單身宿舍群

認真分析, 大觀園建築佈局實在古怪奇特,

不合情理, 它既是一個觀賞園林, 又是少男少女的單身宿舍集群。 因此有紅學家指出:“如果生活中確有的話, 只能是古今園林中一個僅有的特例。 ”清代北京諸多王府中, 住人的宅院與後花園涇渭分明, 絕不混淆, 江南也絕沒有大觀園那類佈局的園林。

而水西莊, 卻正好是集景式的單身宿舍型園林。 其基本建築特點就是分成數十個景點, 每個景點正是一位小姐或一位公子在此起居。

至於水西莊的“集景”特點, 也是非常突出的, 園林的總體設計極為講究。 “月明擫笛台”和“泊月舫”是專為賞月而建。 清代著名畫家朱岷的《秋莊夜雨讀書圖》, 充分反映水西莊是集景式園林。 此外, 擁有廣闊的水面以及大片的竹林、梧桐、芭蕉都是水西莊與大觀園共同的特點。

佐證五

“白雪紅梅”在水西

“白雪紅梅”是《紅樓夢》中描寫極美的一個場景,第49回叫做“琉璃世界白雪紅梅”。由於大觀園是《紅樓夢》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所,故確定大觀園是在南還是在北就成了重要話題。紅學家均注意到了大觀園中的梅花,“白雪紅梅辨南北”自然成了爭論要點。

紅學家俞平伯是主南派,認為北京沒有成林的紅梅存在,更沒有“白雪紅梅”的美景。這就需要主北派找到“白雪紅梅”的論據。

水西莊賓客汪沆寫有《雪中集澹宜書屋同余荊帆作》:“檢點尊前見在身,寒多猶勒幾分春。壓簾雪意濃於酒,繞屋梅花瘦似人。”詩前記載:“乾隆四年自江淮間得老梅三十餘株,悉位置于水西莊。”

紅學家周汝昌為此寫道:“水西莊冬日‘白雪紅梅’,乃是汪沆先生給我們做了歷史見證人。他住在水西莊所親眼目見的,有冬景雪天中的繞屋紅梅。這一例證,完全反駁了從前把《紅樓夢》中的景物都說成是南方的那種誤解。‘白雪紅梅’乃是實景,而非用典,亦非虛擬。這些珍貴的歷史痕跡,確實為《紅樓夢》與水西莊的關係又提供了新的文證”。

佐證六

都曾接待過皇后

大觀園為“元妃省親”而建,紅學家考證:“元妃”的藝術原型應是一位皇后,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元妃省親中的皇家儀仗,公然出現“一對對龍旌鳳翣”,這龍鳳裝飾是帝后的專用儀仗,嬪妃是絕不能隨便使用的。這一細節不知是作者有意露了破綻,還是無意中將現實中親眼所見的皇后儀仗寫入書中。這也是作者大手筆高明之處,用一處細節描述達到“洩露天機”的目的,既做到了“真事隱”,又能使後人“解其中味”。

史料記載孝賢皇后于乾隆十三年冬末,隨皇帝東巡時到過水西莊。為了迎接帝后駐蹕,乾隆十二年水西莊進行了擴建。在作者寫書時,這次皇室活動是“元妃省親”的絕好素材,也可以解釋為何“元妃省親”一定要寫在冬末,原來這一盛況的原型素材“孝賢皇后巡幸水西莊”就在冬末。(內容選自網路)

更多乾貨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問”

書名:紅樓尋夢·水西莊

作者:韓吉辰, 著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52.00

佐證五

“白雪紅梅”在水西

“白雪紅梅”是《紅樓夢》中描寫極美的一個場景,第49回叫做“琉璃世界白雪紅梅”。由於大觀園是《紅樓夢》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所,故確定大觀園是在南還是在北就成了重要話題。紅學家均注意到了大觀園中的梅花,“白雪紅梅辨南北”自然成了爭論要點。

紅學家俞平伯是主南派,認為北京沒有成林的紅梅存在,更沒有“白雪紅梅”的美景。這就需要主北派找到“白雪紅梅”的論據。

水西莊賓客汪沆寫有《雪中集澹宜書屋同余荊帆作》:“檢點尊前見在身,寒多猶勒幾分春。壓簾雪意濃於酒,繞屋梅花瘦似人。”詩前記載:“乾隆四年自江淮間得老梅三十餘株,悉位置于水西莊。”

紅學家周汝昌為此寫道:“水西莊冬日‘白雪紅梅’,乃是汪沆先生給我們做了歷史見證人。他住在水西莊所親眼目見的,有冬景雪天中的繞屋紅梅。這一例證,完全反駁了從前把《紅樓夢》中的景物都說成是南方的那種誤解。‘白雪紅梅’乃是實景,而非用典,亦非虛擬。這些珍貴的歷史痕跡,確實為《紅樓夢》與水西莊的關係又提供了新的文證”。

佐證六

都曾接待過皇后

大觀園為“元妃省親”而建,紅學家考證:“元妃”的藝術原型應是一位皇后,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元妃省親中的皇家儀仗,公然出現“一對對龍旌鳳翣”,這龍鳳裝飾是帝后的專用儀仗,嬪妃是絕不能隨便使用的。這一細節不知是作者有意露了破綻,還是無意中將現實中親眼所見的皇后儀仗寫入書中。這也是作者大手筆高明之處,用一處細節描述達到“洩露天機”的目的,既做到了“真事隱”,又能使後人“解其中味”。

史料記載孝賢皇后于乾隆十三年冬末,隨皇帝東巡時到過水西莊。為了迎接帝后駐蹕,乾隆十二年水西莊進行了擴建。在作者寫書時,這次皇室活動是“元妃省親”的絕好素材,也可以解釋為何“元妃省親”一定要寫在冬末,原來這一盛況的原型素材“孝賢皇后巡幸水西莊”就在冬末。(內容選自網路)

更多乾貨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問”

書名:紅樓尋夢·水西莊

作者:韓吉辰, 著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52.0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