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銀國際王衛:大灣區帶動香港經濟多元化,利率上升週期仍將持續

當前, “一帶一路”建設穩健推進、跨境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確立、恒指創下10年新高, 香港這塊1104平方公里土地, 將以其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國際自由貿易港、東西方文化與貿易聯繫橋樑的角色, 在內地與海外的合作中發出更為宏亮的共鳴。

在此背景下, 第二屆香港中資券商首席論壇將於11月23日在香港舉行。 展望未來, 香港市場將迎來哪些機遇與挑戰?香港經濟結構有何變化?兩地資金互聯互通、全球經濟復蘇以及美聯儲加息將對股市和債券市場產生受何影響?哪些行業將更具投資價值?為此,

智通財經APP專訪了中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副主管王衛先生。

中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副主管王衛

帶動香港經濟多元化

智通財經APP:大灣區背景之下, 香港資本市場的挑戰會有哪些?

王衛:中國資本市場持續對外開放, 持續跨境互聯互通,

都給香港帶來很多機遇。 第一,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為中外企業提供投融資方面的便利。 第二, 從成立大灣區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也會為大灣區建設提供服務, 同時香港本身作為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參與者, 對旅遊、基建以及交通港口方面也會提供幫助。

智通財經APP:在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 香港的一些傳統行業會不會發生轉型升級, 行業會不會有一些新變化?

王衛:香港的經濟還是以金融、現代服務業為主, 還有法律、財會、旅遊業, 不管是在“一帶一路”還是在大灣區背景下, 現代服務業都會有更多機會。 香港要實現經濟多元化, 還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特別是在創新這個領域, 有很多可以參考內地的地方,

特別是深圳、廣州這些內地城市。 大灣區可帶動香港的新創企業出現新的發展氣象, 無論是讓香港經濟更多元化, 還是促使香港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群, 都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港股通”、“債券通”是跨界資本流動的管道

智通財經APP:今年“港股通”和“債券通”相繼推出, 請問您覺得這種資金互通的趨勢大概如何?

王衛: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不會停止。 而且不論是在今年的金融工作會議, 還是最近召開的十九大, 都強調了中國金融市場資本市場繼續對外開放的重要性, 在此背景下, 內地資本市場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也一定會繼續往前推進。 在“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的基礎上, 未來還將有更多的資金、資本進一步互聯互通,

包括現在大家關注得比較多的“新股通”、大宗商品通以及ETF通。 現在“債券通”只開通了北向投資, 當“債券通”的北向通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 可能也會考慮開通南向通。 所以在互聯互通方面, 還是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

智通財經APP:在“港股通”和“債券通”的運行當中, 有哪些經驗可以為之後的互聯互通提供借鑒?

王衛:不論是從內地還是從香港政策層面來說, 還是以比較穩健的策略來發展“股票通”、“債券通”。 現在“債券通”是單向開通, 實際這有兩個好處, 第一, 它不會造成對跨境資本流動的大幅度衝擊。 第二, 它也是一個試驗的過程, 畢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一種措施, 需要市場適應和接受。

對政策制定者而言, 這也是一個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 目前還沒有出現十分火爆的情況, 但在不斷積累以後, 交易量、參與度以及市場影響範圍等, 都將得到逐步上升。

“港股通”是跨界資本流動、投資的管道, “債券通”今年剛開通, 時間還很有限, 目前來說還是一個逐步穩健發展的過程。 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的量, 每年還是不斷增加, 可能增加的量不是特別大, 但這個趨勢是向上的, “債券通”將來也會像“股票通”這樣發展, 這個趨勢會進一步擴大。

智通財經APP:在資金互聯互通的背景下, 中資金融機構是不是也有一些新的機遇跟挑戰?

王衛:香港近水樓臺先得月, 因為這些“通”都是以香港作為對接端。 我們都知道, 中資金融機構在香港發展非常快, 市場份額越來越高,參與程度越來越大,在國際市場上積累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互聯互通對中資金融機構是非常重要的,長遠來看,這對業務發展也非常有利。目前中資機構都非常積極參與“股票通”和“債券通”,我想未來在互聯互通的其它方面也會看到中資機構的積極參與。

利率上升週期仍將持續

智通財經APP:去年以來股市表現是優於債市的,您覺得2018年這個現象是不是還會延續?債券市場會不會發生新變化?

王衛:目前我們正處於一個利率上升的週期,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甚至從歐洲的情況來看,可能都在不同階段進入利率上升的通道,而且這個上升週期肯定要延續幾年。

利率上升代表兩個資訊,一個是全球的經濟復蘇,我們也看到今年出現一波全球經濟的同步復蘇,這是一年前還沒看到的,更不要說幾年前是完全反方向的經濟增長勢頭。在此基礎上,我相信,明年利率會進入一個持續上升的通道。利率上升對股票是有利的,因為它代表經濟基本面好轉。

第二,當利率上升的時候,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可能投資債券的風險在提高,所以更多投資人會關注到非債券,特別是股票方面,明年甚至後年,會看到有更多固定收益的產品流向股票。所以我們認為在明年,股票也好,還是風險相對較高的資產也好,都會有一個繼續上升的勢頭。

智通財經APP:在2018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大概會有一些什麼樣的因素對香港市場發生影響?

王衛:對香港整個資本市場的影響因素應該還要看以下幾點。外部因素有兩點,第一,美聯儲加息的步伐,是加快了還是保持溫和?第二,中國去杠杆的進程如何?目前為止,中央定調是去杠杆過程還將持續。美聯儲加息、中國去杠杆對利率升跌、資金流向都會對香港市場產生影響。

從內部因素上看,在利率上升的背景下,對香港市場產生影響的很大因素是房地產。因為香港的加息過程是滯後于美元加息過程的,滯後的時間長短可能不一樣,目前香港還沒有正式開始加息,所以銀行貸款利率基本上還沒有出現一波真正上升的勢頭,但我們在今年或明年肯定會看到香港的利率和美元的利率出現同步的跡象。所以明年房地產加息背景下的影響值得關注。

智通財經APP:除了房地產之外,加息背景下還有什麼樣的行業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王衛:第一個是銀行業。加息對於銀行業肯定是一個好事情。加息之後,銀行的利潤空間就會加大。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銀行業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在港銀行包括中資在港銀行可能都會受益。

第二個是券商。券商和銀行都會在加息中受益。

第三個是消費行業。在經濟復蘇的情況下,香港的消費也可能會繼續保持一個好的勢頭,無論是內地遊客到香港旅遊,還是其他國家的遊客到香港旅遊,都會給消費帶來一定支援。在全球復蘇的背景下,香港本身的經濟也出現更好的勢頭,香港居民的消費也將帶來推動作用。

香港今年的股市很好,房地產市場也不錯,通脹相對還不是很高,預計明年工資都會一定幅度的上調。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的消費欲望都比較強,再加上內地、全球的經濟都不錯,香港的貨幣還有了小幅貶值,這些因素都刺激了更多的消費。

若去杠杆繼續,明年國內利率還出現高位

智通財經APP:近年來離岸人民幣的走勢表現比較糾結,請問離岸人民幣在2018年的走勢還會不會是這樣的趨勢?

王衛:離岸人民幣走勢表現糾結其實是在穩定水準上出現雙向波動的過程。央行政策希望人民幣相對穩定,但是鼓勵貨幣匯率的雙向波動,這基本上就是今年以來的變化,明年人民幣會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央行也認為人民幣有了相對平衡、合理的價值,在相對平衡的範圍裡面出現雙向波動,就是一個比較好的一個市場化表現。這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最後會走向人民幣的自由兌換。無論是單向貶值,還是單向升值,對一個市場產品來說都不是好事情。

智通財經APP:離岸人民幣跟在岸人民幣的息差如何?未來是收窄、擴大,還是相對平和?

王衛:過去兩年,境內利息是遠遠低於境外利息。當時國際市場都看空人民幣,在境外持有人民幣的願望很低,離岸人民幣利息高,但境內利息下行。但過去兩年的境內外利息倒掛現象今年以來開始調整反轉,原因之一是由於去杠杆國內利息自去年末開始上行。同時,由於離岸人民幣的利息持續較高,境外發債的願望低,就沒有多少供給了。境外投資者仍持有一定的人民幣,但是買不到離岸人民幣債券,所以就把離岸債券的利息壓低了。

大概三個月之前,境外境內的利息基本上持平了,目前境內利息又出現比境外利息高的情形。中國銀行有一個指數(“中國銀行境內外債券投融資比較指數”),專門衡量境內外對中資企業人民幣融資的差別,我們明顯看到現在指數是高於零,可見境內的融資成本高於境外的融資成本。過去一兩個月,慢慢看到又有一些有融資需求的中資企業,國際企業,又開始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縱觀過去幾年的整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市場很自然的上下波動。如果明年國內去杠杆繼續,國內利率還出現高位,我相信還是有希望看到更多離岸人民幣債券的發行。

關注股票銀行、高科技板塊及高收益房地產債券

智通財經APP:匯率雙向波動的背景下,哪些行業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王衛:首先,對於進出口實體經濟來說,匯率波動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影響很大。對於上述企業而言,總是希望能更好的看明白將面對的外匯風險。因為一旦有波動,將對其盈利、收入等都會造成壓力。

然而,中國的企業還沒習慣對匯率風險敞口作對沖,但是像很多大型的國際企業,特別是跨境貿易的企業都有對沖的習慣。中國企業的“對沖”文化需要慢慢建立。

其次,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是交易員,當然希望有更多的波動;但對於真正的投資者,匯率波動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投資者是希望波動越小越好。

我們相信,這個波動也是有限的波動,因為中國的經濟基本面也好,央行的整個政策導向也好,基本上還是希望以穩為主。匯率是跟國家宏觀政策、貨幣政策相關的。

智通財經APP:從資產配置的角度,您會給投資人一些什麼建議?

王衛:在升息的前半場,全球經濟同步復蘇的大背景下,風險產品具有更多吸引力,包括股票產品。

第一,在股票市場,銀行是一個得益的板塊,一些週期性行業過去可能受壓比較大,在復蘇的背景下可能有好的表現。

第二,高科技股繼續引領市場是個大趨勢,特別是中國的高科技股。

第三,我們還是繼續看好高收益的房地產債券,因為中國這些房地產今年的業績整體表現不錯,房企的預售都比去年有很大幅度增長,它們的防風險能力也比過去大大進步了。為了避開升息風險,對投資高品質、高評級債券的投資者,可能短期限產品是一個選擇,甚至可以投資一些浮動利率的債券,隨著利率的上升,它的票息也上漲,這基本上就沒有大的利率風險。

市場份額越來越高,參與程度越來越大,在國際市場上積累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互聯互通對中資金融機構是非常重要的,長遠來看,這對業務發展也非常有利。目前中資機構都非常積極參與“股票通”和“債券通”,我想未來在互聯互通的其它方面也會看到中資機構的積極參與。

利率上升週期仍將持續

智通財經APP:去年以來股市表現是優於債市的,您覺得2018年這個現象是不是還會延續?債券市場會不會發生新變化?

王衛:目前我們正處於一個利率上升的週期,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甚至從歐洲的情況來看,可能都在不同階段進入利率上升的通道,而且這個上升週期肯定要延續幾年。

利率上升代表兩個資訊,一個是全球的經濟復蘇,我們也看到今年出現一波全球經濟的同步復蘇,這是一年前還沒看到的,更不要說幾年前是完全反方向的經濟增長勢頭。在此基礎上,我相信,明年利率會進入一個持續上升的通道。利率上升對股票是有利的,因為它代表經濟基本面好轉。

第二,當利率上升的時候,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可能投資債券的風險在提高,所以更多投資人會關注到非債券,特別是股票方面,明年甚至後年,會看到有更多固定收益的產品流向股票。所以我們認為在明年,股票也好,還是風險相對較高的資產也好,都會有一個繼續上升的勢頭。

智通財經APP:在2018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大概會有一些什麼樣的因素對香港市場發生影響?

王衛:對香港整個資本市場的影響因素應該還要看以下幾點。外部因素有兩點,第一,美聯儲加息的步伐,是加快了還是保持溫和?第二,中國去杠杆的進程如何?目前為止,中央定調是去杠杆過程還將持續。美聯儲加息、中國去杠杆對利率升跌、資金流向都會對香港市場產生影響。

從內部因素上看,在利率上升的背景下,對香港市場產生影響的很大因素是房地產。因為香港的加息過程是滯後于美元加息過程的,滯後的時間長短可能不一樣,目前香港還沒有正式開始加息,所以銀行貸款利率基本上還沒有出現一波真正上升的勢頭,但我們在今年或明年肯定會看到香港的利率和美元的利率出現同步的跡象。所以明年房地產加息背景下的影響值得關注。

智通財經APP:除了房地產之外,加息背景下還有什麼樣的行業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王衛:第一個是銀行業。加息對於銀行業肯定是一個好事情。加息之後,銀行的利潤空間就會加大。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銀行業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在港銀行包括中資在港銀行可能都會受益。

第二個是券商。券商和銀行都會在加息中受益。

第三個是消費行業。在經濟復蘇的情況下,香港的消費也可能會繼續保持一個好的勢頭,無論是內地遊客到香港旅遊,還是其他國家的遊客到香港旅遊,都會給消費帶來一定支援。在全球復蘇的背景下,香港本身的經濟也出現更好的勢頭,香港居民的消費也將帶來推動作用。

香港今年的股市很好,房地產市場也不錯,通脹相對還不是很高,預計明年工資都會一定幅度的上調。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的消費欲望都比較強,再加上內地、全球的經濟都不錯,香港的貨幣還有了小幅貶值,這些因素都刺激了更多的消費。

若去杠杆繼續,明年國內利率還出現高位

智通財經APP:近年來離岸人民幣的走勢表現比較糾結,請問離岸人民幣在2018年的走勢還會不會是這樣的趨勢?

王衛:離岸人民幣走勢表現糾結其實是在穩定水準上出現雙向波動的過程。央行政策希望人民幣相對穩定,但是鼓勵貨幣匯率的雙向波動,這基本上就是今年以來的變化,明年人民幣會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央行也認為人民幣有了相對平衡、合理的價值,在相對平衡的範圍裡面出現雙向波動,就是一個比較好的一個市場化表現。這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最後會走向人民幣的自由兌換。無論是單向貶值,還是單向升值,對一個市場產品來說都不是好事情。

智通財經APP:離岸人民幣跟在岸人民幣的息差如何?未來是收窄、擴大,還是相對平和?

王衛:過去兩年,境內利息是遠遠低於境外利息。當時國際市場都看空人民幣,在境外持有人民幣的願望很低,離岸人民幣利息高,但境內利息下行。但過去兩年的境內外利息倒掛現象今年以來開始調整反轉,原因之一是由於去杠杆國內利息自去年末開始上行。同時,由於離岸人民幣的利息持續較高,境外發債的願望低,就沒有多少供給了。境外投資者仍持有一定的人民幣,但是買不到離岸人民幣債券,所以就把離岸債券的利息壓低了。

大概三個月之前,境外境內的利息基本上持平了,目前境內利息又出現比境外利息高的情形。中國銀行有一個指數(“中國銀行境內外債券投融資比較指數”),專門衡量境內外對中資企業人民幣融資的差別,我們明顯看到現在指數是高於零,可見境內的融資成本高於境外的融資成本。過去一兩個月,慢慢看到又有一些有融資需求的中資企業,國際企業,又開始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縱觀過去幾年的整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市場很自然的上下波動。如果明年國內去杠杆繼續,國內利率還出現高位,我相信還是有希望看到更多離岸人民幣債券的發行。

關注股票銀行、高科技板塊及高收益房地產債券

智通財經APP:匯率雙向波動的背景下,哪些行業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王衛:首先,對於進出口實體經濟來說,匯率波動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影響很大。對於上述企業而言,總是希望能更好的看明白將面對的外匯風險。因為一旦有波動,將對其盈利、收入等都會造成壓力。

然而,中國的企業還沒習慣對匯率風險敞口作對沖,但是像很多大型的國際企業,特別是跨境貿易的企業都有對沖的習慣。中國企業的“對沖”文化需要慢慢建立。

其次,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是交易員,當然希望有更多的波動;但對於真正的投資者,匯率波動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投資者是希望波動越小越好。

我們相信,這個波動也是有限的波動,因為中國的經濟基本面也好,央行的整個政策導向也好,基本上還是希望以穩為主。匯率是跟國家宏觀政策、貨幣政策相關的。

智通財經APP:從資產配置的角度,您會給投資人一些什麼建議?

王衛:在升息的前半場,全球經濟同步復蘇的大背景下,風險產品具有更多吸引力,包括股票產品。

第一,在股票市場,銀行是一個得益的板塊,一些週期性行業過去可能受壓比較大,在復蘇的背景下可能有好的表現。

第二,高科技股繼續引領市場是個大趨勢,特別是中國的高科技股。

第三,我們還是繼續看好高收益的房地產債券,因為中國這些房地產今年的業績整體表現不錯,房企的預售都比去年有很大幅度增長,它們的防風險能力也比過去大大進步了。為了避開升息風險,對投資高品質、高評級債券的投資者,可能短期限產品是一個選擇,甚至可以投資一些浮動利率的債券,隨著利率的上升,它的票息也上漲,這基本上就沒有大的利率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