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資管新規趨嚴下,普通老百姓如何投資理財

這幾天資管新規刷屏了, 金融和商業的人, 都在拼命的轉發、解讀、抱怨。 而這些之外的普通老百姓們, 更多的還是一個看客。 其實這些新規定,

是跟老百姓的生活尤其是老百姓的投資理解是密切相關的。 那些解讀, 更多的是在說金融從業者該如何及時做調整。 老百姓們一看跟自己關係不大, 反正也都是專業詞彙看不懂, 也就不管了。 其實, 新規嚴格下, 很多原有的投資思路都得改變了。

我今天稍微來解讀幾條跟我們比較息息相關的, 用個大白話, 主要還會為了給爸媽們看看。 通過公眾號發出來的, 他們會認為是權威的。 我當面苦口婆心說, 他們就是不信我的。 也只好出此下策了呢。 嘿嘿

1、首先從監管體系上, 2017年11月8日起在北京正式成立了金融穩定與發展委員會(簡稱金穩委), 於是新的金融政策與監管框架就是“一委一行三會”。

最早以前我們是採用金融統一監管的,

後來由於金融業態越來越多, 後來就開始有了分業管理, 就是出來了央行, 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 各自管各自的。 再後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 金融業態跨界的非常多, 分業監管已經無法滿足了, 而且各家為了不承擔風險, 在監管上也到處踢皮球。 這事在互聯網金融的管理上非常明顯, 於是這幾年又在逐步的開始統一監管起來, 於是這次出來了一個金穩委, 來統一管理所有的金融範疇。

2、說說銀行存款

咱普通老百姓做的最多的, 應該就是把錢放在銀行裡存著, 雖然存款利息不高, 但是最安全。 再或者買一點銀行理財產品, 因為有銀行背書, 也是安全。 這些啊, 都是以前的傳統觀念。 新的規定出來後,

銀行可沒有你以為的那麼靠譜了, 因為銀行也有可能破產的, 你的存款也未必是100%安全的。 銀行如果破產, 每個銀行對於每一個個人的最高賠償是50萬。 (你一定會想知道, 銀行怎麼會破產呢?下文中會有表述, 繼續往下看啊)所以如果你在銀行放了存款幾百萬, 但是很不幸這個銀行破產了, 那麼你最多獲得50萬, 其餘的錢就不能保證了。

3、銀行理財, 銀行保本理財可能消失

目前我們國內的整個銀行理財大概有30萬億, 但銀行體系一直在持續承擔這剛性兌付的風險。 30萬億的理財剛性兌付的風險非常大, 一旦整個理財虧了10%, 可能就會讓不少銀行破產。 在這30萬億中, 其中保本理財佔據了7萬億左右的水準。

按照這次資管的新規規定,

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表內資產管理業務的。 而保本理財其實就是商業銀行表內理財業務, 這樣按照新的規定, 未來銀行保本理財就可能要消失。 而對銀行來說, 保本理財這塊也是算在銀行存款之內的, 如果保本理財不能做了, 銀行又少了一大塊存款了, 對部分銀行負債也造成較大影響。

保本理財不能做的話, 對老百姓來說又少了一個安全的投資管道。 廣大的老百姓們, 對金融本來就不是很專業很瞭解, 也沒有好的投資理財的管道和資訊來源, 銀行通常是大部分人的不二選擇, 因為資產安全畢竟是第一位的。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就是安全。 所以, 既然銀行也不保本了, 這樣大量的人的理財, 放在銀行和放在其他外面的金融公司,

也是一樣的風險等級了。 老百姓的投資難度又要增加了, 如何選擇一家好的安全的可靠的金融投資公司, 又是一個新的問題了。 以前選銀行理財, 基本是不太用動腦筋的, 反正只要是銀行, 總歸是安全的, 這樣我們這些銀行理財客戶多年來已經習慣了剛性兌付, 習慣去拿預期收益率, 就要開始轉變思路, 至少要多多去學習一點投資理財知識了。

4、私募基金

那麼銀行理財不做了, 私募基金就有大量的機會了嗎, 也沒有。 我們來看看對於私募產品的投資人的規定, 明顯感到今年的基金在合規上要投資人做的事都特別多, 各種簽字證明承諾資產說明, 實在是煩透了, 非常頭大。 不僅投資人頭大, 基金管理人也非常頭大。 那原來的合格人是啥規定呢?

---------原來的合格投資人的門檻規定:

投資與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

個人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3年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

--------現在新規的門檻是: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且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

最近1年末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以前,在信託、細目基金、資管計畫、基金專戶等產品中,其合格投資者門款多為100萬-300萬,而新的《指導意見》則直接提高到500萬。以前某些銀行資金達到800萬就是私人銀行的客戶了,看來銀行私人銀行的客戶標準也要隨著提升了。但問題又來了,門檻提高,導致中間的一波人,比如資產在100萬-500萬中的,就又少了一個投資的管道,私募也不能玩了。這樣只會2種,一種是把這類客戶都驅趕到其他沒這麼高門檻的投資項目的,另外就是促使大家不達標的私下拼單來達成門檻要求。明明很多可以公開在檯面上操作的事,規定是有了但這些人沒有給新的釋放通道,只能變成見不到光的暗箱操作了。就是對外匯款一樣,規定的5萬美金限額,讓一些有正常外匯訴求的人,比如留學學費等等只能到處找地下錢莊來走賬了。很多事情本來在檯面上挺好,雖然不規範,但是至少公開透明,現在沒有其他管道,只能轉到地下操作了,對監管對民眾反而不好。

建議,應該在監管的同時,也能多幾條其他通道來給這些正常的訴求一些釋放的合理通道,堵不如疏。要循序漸進的來,尤其是金融,千萬不能一刀切。很容易後續連鎖反應的。

5、房地產

現在房地產可有意思了,明顯出現倒掛現象,就是新房比二手房便宜。房地產新規一波接一波,但是結果還是讓有錢的人禁不住,沒錢買房的人越來越買不起。由於新房明顯比二手房便宜,雖然新房提高了比例,必須首付8成,甚至很多需要全款首付,另外銀行貸款利率也提高到了10%左右。雖然房子必須3-5年後才能出售。於是有錢的人,半夜排隊買房子,而沒錢的人,更加只能望而生卻。

再說那些搶到了新房的人,像南京據說二手房要5-6萬,新房才4萬。肯定是買新房便宜啊,一個房差就把一部保時捷賺到手了。搶到新房的人,然後把房子出租,在限制出售的幾年裡,可以賺點租金錢,這個錢並不多。重點是,這限售的5年裡,一件大事正在被醞釀著,那就是房產稅。等你好不容易熬到可以賣房子了,結果房產稅出來了,你得交房產稅了。房子這邊賣又賣不動了。關鍵是能接盤的下家不多了,想買房子的人還是買不起。那時候,你就傻眼了,最後只能是賤賣了吧。

6、股票

國內的股票是沒有太多規律可尋的,這幾年確實非常不好,很多人開始退出了。比如今年連一些之前都賺錢的做二級市場的基金,今年的不太好了。他們總比我們老百姓要專業吧,一樣比較難。於是有些人又開始做一點國外的股票了,這2年做國外股票的公司越來越多,各種APP各種投顧(包括智慧投顧)。

倒也是有機會可以做的,比如國企央企改革,要求回歸主營業務,一些被嚴重低估的股票的機會也還是有的,但是一定要做長期持有。做股票的心態是,盡可能的選定好股票,然後長期持有。在時間的長河裡,去驗證這個股票的後勁。

7、股權投資

如果有一定的資源,到時建議可以做一點點股權投資的嘗試了。既然之前很多傳統的穩定的理財都已經開始變革了,而且隨著雙創的繼續深化,直接融資、股權投資的份額只會越來越多了。可是開始做點試水了,由於資產退出比較長,可以拿一點點來嘗試,找找感覺。

在中國要致富,基本思路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有些時候,還是要多一點點冒險精神。你看那些第一波做比特幣的也都賺了,早一點進互聯網金融的也都賺了,早點整現金貸的都成億萬富翁了。對於很多新的業態,敢於早一點嘗試,膽子大一點,還是有機會的。富人之所有富有,永遠佔據著金字塔的第一層,因為他們有眼光,膽子大,敢於做普通人不敢挑戰的事,敢於有冒險精神,敢於用杠杆,比如之前的溫州炒房團浙商炒房團,也才多了更多的賺錢的機會。多少年來,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基本都是賺到的。

巴拉巴拉寫了一堆,給老百姓們,總結幾點就是:

1、房地產投資,需要謹慎,多考慮下退出。

2、銀行存款和銀行理財,未來不一定是最安全的投資了。

3、股票仍可以做,選擇價值投資型的,長期持有,不要做短期投機。

4、股權投資,建議可做點嘗試。

5、每天學習一點金融知識,學習一點財商,對你的整個家庭理財是有好處的。

6、如果你在投資理財不專業也沒興趣,那麼就多交幾個在金融圈的朋友,讓他們多給點建議,幫助你更好的做好家庭理財規劃。比如俺。嘿嘿

7、做好個人信用。信用,就是你人生最大的錢包。

8、現金流為王。任何投資有限考慮如何退出,退出是否安全。

9、投資盡可能要多元化,要分散投資,不要都在一個籃子裡。我見過最可安排的就是整個家庭所有的錢都在一家公司的產品裡投資,這是非常錯誤的。

10、得失的心態。做風險可掌控的投資,心態一定要好。心態好,才能做出來理性的判斷。就算虧了,心態更要好,錢財永遠都是身外之物,沒了就當破財消災吧。

願大家心安理得的賺錢,然後有個金融思維,有個好收成!!

能夠對有思想的人產生熱愛,養成這樣習慣的人在生活中將擁有巨大的優勢。

那原來的合格人是啥規定呢?

---------原來的合格投資人的門檻規定:

投資與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

個人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3年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

--------現在新規的門檻是: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且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

最近1年末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以前,在信託、細目基金、資管計畫、基金專戶等產品中,其合格投資者門款多為100萬-300萬,而新的《指導意見》則直接提高到500萬。以前某些銀行資金達到800萬就是私人銀行的客戶了,看來銀行私人銀行的客戶標準也要隨著提升了。但問題又來了,門檻提高,導致中間的一波人,比如資產在100萬-500萬中的,就又少了一個投資的管道,私募也不能玩了。這樣只會2種,一種是把這類客戶都驅趕到其他沒這麼高門檻的投資項目的,另外就是促使大家不達標的私下拼單來達成門檻要求。明明很多可以公開在檯面上操作的事,規定是有了但這些人沒有給新的釋放通道,只能變成見不到光的暗箱操作了。就是對外匯款一樣,規定的5萬美金限額,讓一些有正常外匯訴求的人,比如留學學費等等只能到處找地下錢莊來走賬了。很多事情本來在檯面上挺好,雖然不規範,但是至少公開透明,現在沒有其他管道,只能轉到地下操作了,對監管對民眾反而不好。

建議,應該在監管的同時,也能多幾條其他通道來給這些正常的訴求一些釋放的合理通道,堵不如疏。要循序漸進的來,尤其是金融,千萬不能一刀切。很容易後續連鎖反應的。

5、房地產

現在房地產可有意思了,明顯出現倒掛現象,就是新房比二手房便宜。房地產新規一波接一波,但是結果還是讓有錢的人禁不住,沒錢買房的人越來越買不起。由於新房明顯比二手房便宜,雖然新房提高了比例,必須首付8成,甚至很多需要全款首付,另外銀行貸款利率也提高到了10%左右。雖然房子必須3-5年後才能出售。於是有錢的人,半夜排隊買房子,而沒錢的人,更加只能望而生卻。

再說那些搶到了新房的人,像南京據說二手房要5-6萬,新房才4萬。肯定是買新房便宜啊,一個房差就把一部保時捷賺到手了。搶到新房的人,然後把房子出租,在限制出售的幾年裡,可以賺點租金錢,這個錢並不多。重點是,這限售的5年裡,一件大事正在被醞釀著,那就是房產稅。等你好不容易熬到可以賣房子了,結果房產稅出來了,你得交房產稅了。房子這邊賣又賣不動了。關鍵是能接盤的下家不多了,想買房子的人還是買不起。那時候,你就傻眼了,最後只能是賤賣了吧。

6、股票

國內的股票是沒有太多規律可尋的,這幾年確實非常不好,很多人開始退出了。比如今年連一些之前都賺錢的做二級市場的基金,今年的不太好了。他們總比我們老百姓要專業吧,一樣比較難。於是有些人又開始做一點國外的股票了,這2年做國外股票的公司越來越多,各種APP各種投顧(包括智慧投顧)。

倒也是有機會可以做的,比如國企央企改革,要求回歸主營業務,一些被嚴重低估的股票的機會也還是有的,但是一定要做長期持有。做股票的心態是,盡可能的選定好股票,然後長期持有。在時間的長河裡,去驗證這個股票的後勁。

7、股權投資

如果有一定的資源,到時建議可以做一點點股權投資的嘗試了。既然之前很多傳統的穩定的理財都已經開始變革了,而且隨著雙創的繼續深化,直接融資、股權投資的份額只會越來越多了。可是開始做點試水了,由於資產退出比較長,可以拿一點點來嘗試,找找感覺。

在中國要致富,基本思路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有些時候,還是要多一點點冒險精神。你看那些第一波做比特幣的也都賺了,早一點進互聯網金融的也都賺了,早點整現金貸的都成億萬富翁了。對於很多新的業態,敢於早一點嘗試,膽子大一點,還是有機會的。富人之所有富有,永遠佔據著金字塔的第一層,因為他們有眼光,膽子大,敢於做普通人不敢挑戰的事,敢於有冒險精神,敢於用杠杆,比如之前的溫州炒房團浙商炒房團,也才多了更多的賺錢的機會。多少年來,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基本都是賺到的。

巴拉巴拉寫了一堆,給老百姓們,總結幾點就是:

1、房地產投資,需要謹慎,多考慮下退出。

2、銀行存款和銀行理財,未來不一定是最安全的投資了。

3、股票仍可以做,選擇價值投資型的,長期持有,不要做短期投機。

4、股權投資,建議可做點嘗試。

5、每天學習一點金融知識,學習一點財商,對你的整個家庭理財是有好處的。

6、如果你在投資理財不專業也沒興趣,那麼就多交幾個在金融圈的朋友,讓他們多給點建議,幫助你更好的做好家庭理財規劃。比如俺。嘿嘿

7、做好個人信用。信用,就是你人生最大的錢包。

8、現金流為王。任何投資有限考慮如何退出,退出是否安全。

9、投資盡可能要多元化,要分散投資,不要都在一個籃子裡。我見過最可安排的就是整個家庭所有的錢都在一家公司的產品裡投資,這是非常錯誤的。

10、得失的心態。做風險可掌控的投資,心態一定要好。心態好,才能做出來理性的判斷。就算虧了,心態更要好,錢財永遠都是身外之物,沒了就當破財消災吧。

願大家心安理得的賺錢,然後有個金融思維,有個好收成!!

能夠對有思想的人產生熱愛,養成這樣習慣的人在生活中將擁有巨大的優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